70's

星期四, 二月 09, 2006

【中国青年报】比《物权法》流产更可怕的 央视国际

【中国青年报】比《物权法》流产更可怕的 

央视国际 (2006年02月10日 04:50)

  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物权法(草案)》不可能在2006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令诸多法学家扼腕。他们矛头直指一位北大法学院的法理学教授,正是他的一封反对此法的公开信,“搅黄”了物权法的表决。(《法律与生活》2月9日)

  一位法学教授“搅黄”一部法律的通过,乍听令人欣慰,以为知识分子的意见开始受到重视,细读之下,才感到非常失望。如果是学术之争,使法律延迟表决,那是好事,而事实完全不是。

  说实话,即使在如吾等外行人看来,巩教授的论点也站不住脚。他所持之论有二:一是《物权法(草案)》强调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平等保护,没有强调在《宪法》和《民法通则》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违宪,也助长了国资流失;二是强调资本平等,“这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

  强调财产的平等,并非等于认同国资流失的合法性,因为《物权法》保护的是合法财产,而非“偷”来的财产,这一点对于一位资深的法学家来说恐怕不用饶舌。而且,因为时下的贫富不均而否认财产的平等,理由也是不充分的,难道在等于“天下大同”之后,才能出台《物权法》?试问:世界上拥有《物权法》的国家,难道就没有贫富不均现象?况且,指望《物权法》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根本上就是缘木求鱼。

  道理可以争辩,以理服人,那也令人敬佩,但是该教授抛出一顶足以令负责《物权法(草案)》起草的诸法学家闻之胆战的大帽子―――“《物权法(草案)》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妄图开历史倒车!”法学教授不是以理服人,而用“文革”语调来唬人,未免就太……

  一部法律延迟表决不可怕,一位法律教授用大帽子压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姓社姓资”论调居然还大有市场(有关方面采纳了这位教授的反对意见就是明证)!物权法的理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纳并一再被证明行之有效,然而一旦被扣上这顶帽子之后,也变得格外微妙,法律的泛政治化,令人慨叹。

  邓小平当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

  13年前,邓小平都对那些被“姓社姓资”牵着鼻子走的人提出批评,13年后,难道我们还要整天纠缠在“姓社姓资”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吗?

有感于“对中国有好感人数下降”的调查

有感于“对中国有好感人数下降”的调查

  刚刚看到BBC所做的世界各国好感度图表,显示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数大幅下降。

  调查显示,在世界大国当中,日本被认为是最受信任的国家,而美国是最不受信任的国家。

  附录是调查对中国和日本好感度的详细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更喜欢日本,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较多。

  其实我倒对这个结果不惊讶,反问一下我们自己,在这个地球上你最喜欢和哪个国家交往?北朝鲜?巴基斯坦?古巴?还是伊朗?整天和这些流氓国家称兄道弟,还指望别人喜欢你吗?也难怪惹人讨厌了,一天到晚和美国、日本、欧盟吵架,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因为我们有“血汗工厂”,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就误以为别人怕你了,不敢惹你了,诚然,那些国家是会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来为自己赚钱,做出一定的让步,但利用这个做为和别人打交道的筹码,那不是自取欺辱吗?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但这绝对不是以牺牲中国人自己的个人价值为前提的。事实上,抹煞了个人价值也就等于抹煞了民族价值。“自尊者人必尊之,自贱者人必贱之”,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自己尊重自己。只有你看重了自己,别人才会真正的看重你。民族、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马克思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也就是说国家是因国人的存在而存在的,而不是国人因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国民都不尊重那是非常悲哀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民族精神衰败的先兆。试问:一个连自己的国民都不尊重的国家,有什么理由让国际社会尊重呢?

  附录:BBC调查:对中国有好感人数下降

  BBC授权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与一年前民调结果相比,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数大幅下降。在世界大国当中,日本被认为是最受信任的国家,而美国是最不受信任的国家。这项调查对全球33个国家近4万人进行了访问。这是BBC连续第二年做这样大规模的民意调查。这些受访者被问及,他们如何看世界大国的影响力,其中包括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再加上日本、印度、欧盟和伊朗。BBC国际部授权展开的这项调查是由加拿大环球扫描(GlobeScan)民调公司实施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总体来说对欧洲有好感。受问者普遍对日本、法国、印度和中国有正面看法。在2004年底的调查中,人们普遍对中国有好感,但是在BBC最新的调查中,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数大幅度下降。与上次调查相比,在加拿大、法国和印度的受访者对中国的影响力表示更多的负面看法。全世界受访者普遍对日本有好感。但是在与日本隔海相望的韩国和中国,受访者普遍对日本的影响力没有好感。总体来说,人们对印度普遍有好感,但是反应不是很强烈。受访者对于俄罗斯和美国的负面看法多于正面看法。人们对伊朗的影响力的正面看法最低,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受访者当中。但是这项调查没有解释人们做出不同反应的原因。例如,调查没有解释人们对中国的看法受到哪一种因素的影响。


 

对中国的印象 对日本的印象
  正面 负面 正面 负面
加拿大 36% 44% 62% 18%
美国 35% 53% 66% 18%
巴西 57% 27% 73% 15%
阿根廷 41% 27% 47% 19%
墨西哥 28% 26% 29% 24%
西班牙 45% 32% 69% 12%
英国 40% 44% 57% 25%
俄罗斯 32% 33% 58% 11%
德国 31% 44% 54% 19%
法国 31% 53% 47% 36%
波兰 28% 34% 58% 9%
芬兰 24% 54% 57% 20%
意大利 22% 55% 48% 24%
伊朗 66% 25% 57% 33%
伊拉克 55% 15% 54% 14%
沙特 54% 7% 42% 5%
土耳其 27% 31% 42% 12%
塞内加尔 73% 6% 61% 6%
尼日尔 68% 11% 70% 9%
肯尼亚 59% 7% 68% 5%
刚果 59% 12% 51% 11%
坦桑尼亚 53% 14% 59% 13%
加纳 46% 9% 52% 6%
津巴布韦 34% 17% 31% 6%
南非 34% 21% 39% 12%
印尼 60% 23% 85% 8%
阿富汗 58% 13% 65% 11%
菲律宾 54% 30% 79% 13%
斯里兰卡 45% 5% 50% 4%
澳大利亚 43% 38% 60% 22%
印度 44% 15% 48% 13%
韩国 40% 58% 44% 54%
中国     16% 71%

BBC

从中美学生“对话”看国人不“耻”言利 罗真如

从中美学生“对话”看国人不“耻”言利
罗真如 发布时间: 2006-02-09 20:00 来源:光明网

  不久前,CCTV《对话》栏目邀请了中美两国高中毕业生参加节目。美国的学生都是本年度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中国的学生也是被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录取的优秀毕业生。两“军”狭路相逢、短兵相接,孰高孰低,很快见分晓。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面对主持人给出的“智慧、权力、真理、金钱、美”的选项,中国

学生除了有一个人选择“美”外,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金钱”,竟无一人选择“真理”或“智慧”。与此相反,美国学生则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由此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在一个“官本位”还根深蒂固的国度,社会对金钱的过分热衷追逐的确深深影响到了我们下一代。由此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在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曾经不屑言利的文明国度,现在竟然发展到了不“耻”言利的程度。何其悲哉!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就是一个最怕谈钱的民族。孔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是不屑言利的。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庶之徒也。欲知舜与庶之分,无他,利与义之间也。”亚圣是“耻”于言利的。

  我们常常听到国人高唱“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能用钱打动的东西是有价的,不能用钱打动的东西才是无价的”。还有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世名言。这无不说明我们的民族是何其的超凡脱俗!何其的高不可攀!令别的民族纳闷、羡慕进而倾服。看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对垒,似乎反过来了。假若孔圣人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一个高雅的民族,绝对不是一个不“耻”言利的民族。如果我们的社会到处充塞着“孳孳为利”的“庶之徒”,人人言利,甚至发展到为了获利而不择手段,“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的地步,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中国的学生是到了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还有多少人要卖身救母 王人龙

还有多少人要卖身救母
王人龙 发布时间: 2006-02-09 20:00 来源:光明网

  为救身患重病的母亲,安徽科技学院2002级学生袁雪华全家负债6万元,而此前她和弟弟两人的大学学费已让全家欠下3.6万元。面对医院开具的30多张催款单和“不交款,就停药”的警告,袁雪华怀揣民政部门的特困证明多方求助未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找到媒体表示,“只要预付2万元工资给我母亲付医药费,我愿意从事

任何职业。”(2006-02-01《北京晨报》)

  卖身救母似乎已经成为了时下的一种流行。先前有重庆漂亮女大学生在网上发帖要卖身救母;后有女大学生为救患病姐姐,曾想以身相许有钱人。“卖身救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当今最流行的也最能体现“孝心”的行为方式。

  女学生袁雪华的“卖身救母”让人感慨万千。在今年卫生部第一次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者平价病房。“不许见死不救”,这是高部长提出来的,现在看来竟然有人拿高部长的话当耳边风了。只要你没钱看病,就算是你死了都白死。如此的医德,老百姓与医生之间的关系能不紧张吗?这起事件的另一面所体现的就是社会保障机制相当的不完善。政府往往会出台相对应的政策,但是因没有资金进入导致有政策等于什么都没有。

  在提倡要建立平价医院的今天,依然有人故我,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他人死活,这在二十年前是看不到的。像袁雪华这样的女大学生,如果能够解决母亲和她包括弟弟的医疗及学习费用,能为此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吗?2万块钱,对于真正有钱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对于像袁雪华这样家庭条件的人来说,简直是“天价”。面对困境,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袁雪华要“出卖”自己以换取母亲生命的延续,这已经很难再叫人感动,更多的是愤怒。这种愤怒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针对地是冷漠的人性、现实的处境、残酷的人生。再伟大的小说家都无法将此写实。袁雪华的今天不正是明天的我们吗?

  连民政部门的证明都失效了,那些人只为追求所谓的经济利益,为人民服务在他们看来犹如虚幻的乌托帮。袁雪华真的甘心为此而沦落一生吗?袁雪华只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袁雪华”正在面对同样悲惨的现实,谁又能在意他们呢?女孩子要“卖身”,男孩子又要卖什么呢?看似有新闻价值的热点,不正是这个社会的难点吗?

  卖身救母不是新闻,看不起病也不是新闻。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从中找到“病因”,如何让类似“卖身救母”的悲剧不再上演。

雅虎早在助纣为虐

>   2005年7月,诗人、记者师涛被以“泄密罪”判处十年重刑,长沙警方当庭出
> 示的“犯罪证据”中,赫然出现了雅虎香港控股公司提供的证据。也就是说,美国著名
> 的雅虎公司与中共警方的合作已经非常密切,密切到可以帮助中共警方追查任何雅虎用
> 户的电脑记录,提供了邮箱帐号、ip及身份等私人资讯。
>
>   雅虎公司的见利忘义,一经“记者无疆界”披露,立刻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关
> 注,欧美大媒体纷纷发文批评雅虎的助纣为虐。然而,张思之和阎如玉两律师的《李智
> “颠覆国家政权案”二审辩护词》,证实了雅虎与中共警方密切合作远远早于“师涛
> 案”。
>
>   根据这份辩护词,李智被认定的“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行为”共
> 三点,1,三次向境外敌对组织申请加入中国民主党并被任命职务;2,在木子网站建立
> 个人主页,大肆宣传敌对思想;3,教唆、引导他人加入中国民主党。
>
>   辩护词的第四部份是对官方出示的“犯罪证据”提出质疑,其中就涉及到雅虎
> 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证据:
>
>   “(二)雅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3年8月1日向公安机关所作《关于用户资料
> 的证明》,‘提供(了)lizhi340100用户的有关信息’,并说明‘具体详见附件。附
> 件为该邮箱的注册信息和邮件’。可见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是‘附件’的内容。但‘附
> 件’并未移送法庭。按照雅虎的说明,附件内容不仅仅反映着‘邮件’来往的具体情
> 况,而且可以起到‘释疑’的作用,因此,恳请予以审查。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允准律师
> 补阅,以利掌握全面情况,为当事者辩。事涉权益,至盼救济。”
>
>   这说明,早在2003年,雅虎就已经与中共警方密切合作了。
>
>   

Fw: 北京官员称中国三农仍然受剥夺

中国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表示,中国现在仍
> 然存在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剥夺。
>
> 香港文汇报报导,杜鹰指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受到剥夺现象主要
> 在三大方面:
>
> 一是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权利和收益。
>
> 二是低价使用农民工,同工不同酬,而且在社会待遇上,包括就业机会、劳动保
> 障和社会保障待遇不同。
>
> 三是虽然取消粮食统购统销,但工农业产品贸易条件仍对农产品不利。
>
> 他认为,上述情况表明,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的利益关系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 它是与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伴而行的过程。
>
> 杜鹰表示,中国确实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进程:一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农
> 业税;二是给农民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将流通环节补贴改为直接补贴,以及退耕还林
> 的生态补贴;三是公共财政开始惠及农村,如国家每年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
> 的主要部分用于农村等。
>
>
>
>
>

Fw: 黑幕:中国75%电表都被蓄意加速

> 黑幕:中国75%电表都被蓄意加速
> 今年1月30日,《羊城晚报》爆出一条新闻,“中国电信电力两年违法收费50亿元,其中电力违法收费27.4亿,这一数字还仅仅是专项检查核实的数字”。那么这高额的违法收入是如何获取的呢?
>
> 日常生活中,人们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旦你和几家共用一块电表,你就会发现总表与分表的误差会远远超过合理的表损。如果你找到有关部门欲问个究竟,有关人员就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你们当中有偷电的!”接下来,你经明察暗访确信你们中的确没有偷电者而再要问个为什么或提出把电表校对一下之类的要求后,那结果会令你更加疑惑和无奈:总表与分表的误差依然如故,而且是越校误差越大。 (博讯
> boxun.com)
>
>
>
>
>
> 针对人们极为关注的供电计量上的“缺斤短两”问题,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对全国17个省的企业生产的34种电表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75%的电表都出现了正误差,即人们所说的“走的快”。对家庭正在使用的电表检测的结果更令人感到吃惊: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数快10%左右,也就是说居民要无端地多掏10%―28%的电费。
>
> 国家明文规定,电表误差在正负2%以内均属合格产品,因为技术原因造成计量器具出现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可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电表生产企业最终道出了实情:目前企业生产的电表大都是由电力公司统一购买后安装给用户的,一些电力公司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过程中将电表调快,而且是越快越好,否则,就会以你的产品“不合格”而拒绝收购,企业为了经营和效益只好从命。
>
>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是造成电力部门获取非法利益的另一关键因素,长期以来,电力部门不仅垄断了电力的经营而且包揽了一切电表的校对与安装。在很多地方,总表的校验安装不仅均由电力部门负责,而且总表也是电力部门计量收费的依据,分表虽然可由用户自行购买合格产品,但分表的计量只能作为用户自己分摊电费的依据,这也就是用户买100元钱的电却只能用70元至80元钱的电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总表与分表的误差为什么会大大超出正常范围的奥秘所在。
>

=?gb2312?B?Rnc6INbs5me7+bXEobDI/cTqufrG883RwKehsbO5tdfKp7Dc?=

> ��90����ʼ, ����ô��������ҵ�߳�'�������й�����ʮ��ͷʹ�����飬���F�����ĵ����ġ����������'�����:󣬹����Ȼ�����˾��ɲ���֮�ʣ�����ָ�������ش�Ĺۡ���1998-2000������䣬���о��õIJ��ռȫ����ҵ�ܲ��ı��شӲ���28%������3% ����������Ҳ������ɫ��������2000�꣬�����2392��Ԫ��������������140%����
> �ƹ������'���������ڶ���,���F��Ĵ�������Ҳ����Ϊ���Ӹ蹦�̵�.
>
> �κξ���Ч�涼��Ͷ����֮��ĶԱ�,ֻҪ��ϸ����һ��Ϊ�ˡ�������'��,�й������ľ޶�֧��, ���Ǿ���֪�����ۻ�������'��������ʲô��ɫ.
>
> һ����ծͶ�ʣ��Ǽ�������Ϊ���ƻ���ʩ�ͶԸ�ͨ������Ѿ�ծ2 �����.Ϊ�ˡ�������'��,��1997-2000 �꣬�������ڹ�����ҵ���ϵĹ�ծͶ�ʹ�ģ�ﵽ3600��Ԫ������Ϣ�ɱ���,
> ԼΪ������������450��Ԫ,ռ���������������11.5%.
>
> �������н�Ϣ�����������м��㣬����4�ߴν�Ϣ��������ҵ����ɱ�2600�ڣ���ʵ���ǽ����е���������Ų�����������ˡ���һ�ռ���������������66.4%.
>
> ��ծת�ɣ��<��й��Ĵ��ʲ���?˾�ۼƽ�����Լ1 ��4000�ڵIJ�|�ʲ�Լռ�ܲ�|�ʲ�50%,����ܵij����ۿ��������ۣ�Ҳ����˵���8400�������ʲ��ڽ���������Ʋ�ʴ��?���⣬2000 ��1 ��24�գ���Ҿ�óί��
> ���Ƽ��ˡ�ծת�ɡ���ҵ601������ת���ܶ�4596��Ԫ������78����ҵ��������ʲ���?˾������ǩ���ˡ�ծת�ɡ�Э�顢���Э��������飬ת�ɶ���1122��Ԫ��
>
> ע����ʾ���
>
> �ġ����в�|�ʲ��Ĵ�������еIJ�|�ʲ��󲿷��ǹ�����Ƿ�Ĵ�����ڹ��������ڲ��IJ�|�ʲ���1 ��4000�ڣ���һ����ͨ��ծת�����ʲ���?˾���ִ��������ۣ���
> ����ζ��DZ�ڵ�8400���ʲ���ˮ��Ŀǰֱ�ӵ�ע������Ѻܾ��ˣ�1997- 2000 �������ʹ�2500����Ԫ������97��300 ���ڣ�98��400���ڣ�99��700 ���ڣ�2000��ͻ��ǧ�ڡ�Ϊ��������
> ����312��,ռ���������������8%.
>
> �塢���Ĵ����Ϣ����ʷ����ɾ�óί���գ������Ƿ�ֹ�����ҵ�����Ͼ��豸���м�����죬�����õ�����Ϣ��1999��Ϊ150 ��Ԫ��2000��Ϊ90��Ԫ��}�깲260 ��Ԫ��ռ���������������
> 6.6%.
>
> ���֯ѹ�������ʽ��й�������Ϊ��֯��ҵ�IJ������ع�ʣ����˲�ȡ�˻ٶ���ѹ�����������ʩ����ȥ�����У������ŷ�֯ѹ��940 �򶧣�����͵ط������ʽ�Ϊ�˲���28��2000��Ԫ������
> ��Ӧ���״��18��8000��Ԫ��
>
> �ߡ����籣���ȱ�ڣ�������ҵ�ĸĸ�����Ŵ����˵��¸ڡ����й�Ҫ��bһ�����ˮƽ����ᱣ�ϻ�������Ҫ�ķ��ã����ع<���7 ���ڡ���ʹ������ڹ�ȥ3 ��ʧҵ��Լ2000�����ְ
> ������δ420���Ҳ����Ϳ������ٱ�������ᱣ�ϻ��ע�����ڼƵ��ʽ�
>
> �������ѹf
>
> �ˡ��رա���С����ҵ������С��ҵ����ָС������С��ֽ��Сv�͡�С������СúҤ�ȣ����д󲿷ֻ����7�ע�����˰�ġ����ǿ�йرա���С����ҵ�������������������Ⱦ���ء��ܺĴ󡢻���������Դ�����رա���С�����Զ����Ҳ�����ڼ��ٶԹ���ľ���֤�������󣬹<ƴ˾ٵ��µط��������ʧȥ�����������Լ80�ڡ�
>
> �š��������ʣ��й�����е���b���Ծ���Ϊ����ĸﱣ�ݻ�����1998-2000��䣬������ҵ��������4934��Ԫ�������ڼ����й�˾��֧������ 522 ��Ԫ��������ҵ�ӹ����л�õľ�����ԼΪ4412��
> Ԫ,�Լ��ٴ����Ϣ�ɱ�����,Ϊ������������500��Ԫ, ռ���������������12.8%.
>
> ʮ�������˰���������мӹ�ó�׺͡�������ҵ����һ��ó�ײ������ܳ����˰����˻�ó����˰�������ǹ���Ŀǰ�й�ƽ������˰���Ѿ��ﵽ15% �������塱�ڼ䣬ȫ��˰��ϵͳ����ij����
> ˰����3100��Ԫ��
>
> ������10���ʵ���,���ǿ��Կ�����������:
>
> 1,������������Ƿ��ʧҵ��ԭ����ְ������ᱣ�ϻ��1����ڹ�����ʷ�ϵĹ���,����Ӧ��ȫ��Ḻ����,����Թ<�����9�֧��������������Ϊ������ҵ����ƶ��'�����Ѿ�ֱ�Ӻͼ�ӻ����˴�Լ4 ����800��Ԫ.��ݲ�����
> 2000��8 �µ�ͳ�ƣ��й�����ʲ��ܼ�Լ��9 ����Ԫ�����о�Ӫ�Թ����ʲ�6 ��6748�ڣ���21��7000��������ҵռ�õĹ����ʲ��ܶ�Ϊ5 ��3306�ڡ����Ҳ�������ʲ��������⣬���F���ڡ�������
> '���еĻ��ѣ�����ѿɰ������ʲ���������Լ77.5%�Ĺ�����ҵ!���ֲ��ƴ��,�˷Ѿ޴���Դ,���?����ҽ,�Է���̫ƽ,Ϊ���F����Ӫ����������,���Ծ����,��ν��ǰ���!
>
> 2,������ҵ��������'���ڼ�ʵ�ֵ�ȫ��������Ϊ3,915��Ԫ,�����һ,��,��,��,�ż����ɹ��ֱ�ӻ���Ӫ��Ĺ�������,����4,122��Ԫ.Ҳ����˵,û�����F���ƻ���ľ�ķ����ֶ�,������,������ȫ��ҵ�����! ͬʱ,���ֹ���ÿ����
> �ɹ۵���ҵ¢������,��2000���2393��Ԫ��������,ǰ10���¢����ҵռ�����е�1,900��,���Ǹ����衱��'��,�����"�ص�֧��"��ǰ500�����ҵ�����ӯ��2,400��Ԫ,Լ����ȫ�������ӯ��.��������Ҫ����'����20������ҵ,���ܵ��������ǧ��Ԫ��������֮��,�󲿷������ڿ������̶��.������������'�ɹ�����ȫ�������ⲹ���İ취���Ļѻ�!
>
> 3,���F���ڡ�������'������Ϸ�����õ������ֶ�,�͹����г���Զ���,��թƭ����Ǯ��ΪĿ�ĵġ���⡱,������ġ�������j�ꡱ�������ֿƶ�ϵ���ȡ���ׯ�����һ��.���ǵ����ֻ����,����ׯ����������Ϊ��ƭǮ,���ۻ�����������Ϊ�ˡ�����,���5���.
>
> 4,��,��,��,������Թ����Ͷ��,�����൱���,���Խ�Ǯ����������Դ.�ر����������˺͹رա���С��ҵ��,�����˾޴�����ɱ�,����������ȫ����ں�����ϵͳ�Է���.
>
> �����,��һ��֮��.����Ĺ���4���ڼƻ�����ʱ��,�Ǹ�ʱ����͵���ҵ,������Ӧ����г����õ���Ҫ.�ӱ�����4��,�����'��4����������֯�ṹ������,���ľ���f��ȱ��.���Ͷ�ʾ�ߵ�ʧ��,�����IJ�����Ԥ�Լ���ҵ�쵼���̰�۸���������,Ҳ���ǹ�������'������Ҫԭ��.����IJ���'��ֻ��һ�ֱ���.
>
> Ŀ���dz���ֺô�ϲ�������ۻ�,ֻ��������ı���,�ѹ������������������.���α겻�α�,һζ�������е�Ȩf,�Ѿ޴�������ԴͶ������������޵׶���ȥ, ����δ����ȹ��������.
>
> ���F��������ȫ�����������'����ʧ��.����2000�꿪ʼ��ͬ���������˳�������ҵ�����ᷨ������֤.����������ϵ��˶ԡ����������'�ɹ����Ĵ��t���,����4����������ϰ�s�ϵĶ����.
>
> �޿��κλ���ȥ,�����������'�����ڳ���һ����ʷ��Ц��, ���F������Ҳ�����һλ��������.���������������ⰺ���Ц��ʱ�����˼�����Ԫ������ѡ�.��Щ�й���յ�Ѫ��Ǯ��Ҫ��˭4����?
>

Fw: 医药、殡葬业、眼镜 大陆暴利行业前三名


>
> 哪些行业在大陆排名暴利前三名?根据大陆「中国投资」调查,医药、殡葬、眼镜,是
> 大陆三大最获暴利的行业;尤其是医药业,惊人暴利竟高达百分之一千三百。
>
> 去年大陆十大暴利行业依照排名,分别是:医药、殡葬、眼镜、美容、宠物、保健品、
> 房地产、图书、培训和电信。
>
> 垄断是这些行业获取暴利的主因。十大暴利行业之首的医药业,以抗生素为例,是当前
> 医药市场的「暴利之最」,通常利润为二十倍。抗生素售价高,但成本低廉,单价数十
> 元人民币甚至上百元的药品成本,往往只有几块钱。而企业向医院或医药公司销售时,
> 回扣一般高于百分之卅。有些医师拿回扣的数目吓人,一些医师每月仅拿药品回扣就超
> 过万元。
>
> 又如心脏支架,香港售三百美金(约两千四百元人民币),大陆医院却升了十倍,售价
> 三、四万元人民币。
>
> 殡葬是暴利行业亚军。以骨灰盒为例,价格最低的要四百元左右,最高的要两万元。实
> 际上,一个普通的骨灰盒成本只有几十元,利润高达百分之一千到二千。一些地方对丧
> 葬用品、殡葬设备的生产销售,仍以行政审批层层限制,造成垄断暴利。
>
> 美容业则是行规不健全、价格体系不透明,加上市场急剧放大的需求效应。例如某品牌
> 护肤产品,实际价格只有三百元,但到美容院后,供二十至三十人使用,每人每次的消
> 费价格一百元,就算该产品最后只有十五人使用,最终购买价为一千五百元,是实际价
> 格的五倍。
>
> 宠物医院所以成为暴利,是因市场需求大。医院里一些宠物感冒用药,在药房买不到两
> 元,但到了医院就变成特效药,涨到一百多元。另外,防疫针最低批发价仅为五元,但
> 宠物医院的标价却高达六十元,利润远超过百分之三百。
>
> 保健品广告愈多,零售价和成本的落差愈大。例如一盒十元的维生素,经广告一吹捧,
> 每盒售价立即暴涨至五百元。
>
> 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是百分之五十,最低也有百分之二十,最高则超过百分之九
> 十。图书出版业的暴利是业内熟知的,一些乡镇书店的利润高达百分之九十。培训业则
> 是规模越高,暴利程度越高,例如EMBA,价格由几万到几十万元;但最近有部分机构低
> 到两万五千元左右,可见掺和的「水分」有多大。
>
> 而在大陆高速成长的电信业,民众承受着比发达国家更贵的电信费率,手机(新闻、网
> 站)费用偏高,民众也得忍着打。
>
>

钳制舆论的新纪录 006 2006-2-7 7 52 01

ǯ�����۵��¼�¼

006  2006-2-7 7:52:01  

ǯ�����۵��¼�¼

����������Ԯ����㡷�ܿ�

��ΰ��ԭ�����ձ��糤���ܱ༭��

�����ոջ�Ϥ���������������й����걨�ġ���㡷�ܿ�ͣ����١�����㡷�ܿ��ܵ�ȫ����������һ�ӭ����Ȼ����ͣ������һ��ʮ������ע��Ĵ��£�����������������ṫ������۳������Ȩ��Υ����Ϊ����Ϊһ���ʮ����ϱ��ˣ��е�ʮ���𾪡��Դ��£�����˵�ĺܶ࣬����ֻ˵һ�㡣

����������Ϊ���뵳���ĸ�������ʮ���꣬ƾ�ҵľ�����������Ϊ�����յ��º����µĹ涨����������û��Ȩf�����������ű����κ��ܿ�����Ϊ���й����걨����������Ļ�ر����������������Ļ�ر��������ű�������������ƽ�еĵ�λ���������¼���ϵ��

��������Υ����Ϊ������Ǿ�����������׼�ģ���ôҲֻ����������Ǵ�����Ȩf������������Ӧ��������־����ʽ��������������ֻ�ܴ����������Ǵ���~���Լ���Ȩ������־��

���������������Ǵ���ʽ����˹�ȻΥ���ܷ��ľ����Ȼ�����������뱨�뵳������׼����Ϊ����Υ�ܵĴ�?������Ҳû������Ȩf�������������Ǵ�������������׼���������������ľ���Ǿͷ��˹�ȻΥ�ܵĴ��

�������ȷ�����Ⱦ�����������׼�ģ������β��������룬���ڵ���������

�������ǵ��������������4�����˽гɡ����������������룬����ն���࣬��ն���࣬�����ź��Ľ̲��ŷ���ʩ���Ҳ��������Ҳ���ܱ��#��������Ǵ�ģ������Ҳ�Ǵ�ġ��������������߸�˵�����ҫ��������DZ߾�ָ���ⱨ�ǿ����õǼ���ҫ������¡�

������һ��ܻ���ë�������dz��������Dz�ϲ����ָͨͨ��Ϊ���ʲ�׼����ɻ����������Լ�ϲ������ָͨͨ��Ϊ�����˼�����ë��˼�롱����������Ϊ�ǵش������ָ�ֻ��ţ��ܰ���ñ�ӡ�����ӡ�����������ָ���¹���ʮ����з�֮ʹ���Ҳ£�������㡷����ʹ�ߺܿ��ܾͳ���������ţ���������ijһ�����쵼ͬ־ijЩ������ȻҲ�����������������һ�������뼯������ʲô����������Ӧ������ʽ�ļ�����ģ��������β���㡷���ǵ�����ľ����Ȼ��������������ˡ�

������Ϊһ��ר�����й����Ȼ���Է����ܷ�����Ϊ�л����񹲺͹��ܷ����й�һ���쵼�ƶ��ģ����Ⱦ���������׼�󣬲����л����񹲺͹�ȫ�������������ۣ��޸ĺ��ͨ��ġ���Ȼ��һ�������ܷ����Ǿ���ȫ��ֽ�����ܷ��ݰ�������ȫ����������ͨ��ģ�����ʵ����Ҳ���ɵ����븺���ƶ��ġ����ܷ�����87�����ȷ�涨�������С����۳�����ɡ������޷�����ġ��޲�׼��Ļ������ʱ�ڣ��й�����ë����ϯ�쵼�Ŵ��ŵ��˶��ܷ����ԭ���Ե��޸ģ�������Ȼ����֤���������۳�����ɵ�Ȩ������ġ������ܷ�

�������顰���˰�Ժ��й�������޸��ܷ�������ȫ����������ͨ�����й������޸��ı���Ҳ�����˱�֤�������۳�����ɵĻ�Ȩ������ġ�

�����й����Ĵ���쵼���ĺ���Σ������ξ�һ�����Ҫ���ع�ҵĸ�󷨡����ܷ���Ҫ���ִ���ܷ���ά���ܷ���������������쵼��λ����(���������롢���������ò�ͬ��ʽ��ʾӵ������������Ǻ���εĺ��١���Ȼ��֮�պգ�����֮���ȣ�Υ�ܵ��£��ӵ������쵼�˵���ɲ����������ǣ�������������Ȼ���Υ�ܵľ���������ڵ�����Ϊ֮�С�

��������ǵ�������׼�ģ���ô������α��˾���ʳ���ԡ���ȻΥ�ܣ��Ǿ��ǵ����Լ���ȫ������͹�����������й����l�Լ��쵼�ƶ����ܷ�ҲҪ���ѵ�������

����������һ��?������������Ǵ������ǵ������������ǵ����룬�д��һ�����塣������Ŀ�Դ�ɡ����ǣ�����˭������Ҫ�������ߣ������й�ǯ�����۳�����ɵ��¼�¼�����κΡ���Ƥ�顱4Ϳ֬Ĩ��Ҳ�޷�����ס��

������Ϊһ���ϱ��ˡ���Ϊ�й����걨����㡷�ܿ��İ����ߣ����ڴ��Լ��������飬�ԡ���㡷��ʾ�ȳ5�֧Ԯ!

����㡷ͣ���¼��������˱���ѩ����Ԥ����Ҫ���裡

������������������������������������2006.1.29

深度文章:中国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 利益博弈的一年

深度文章:中国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 利益博弈的一年 。
文章提交者:暗云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

  在去年的年终专稿《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中,我力图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利益的时代”。可以说,2005年的中国,利益博弈是最突出的主题之一,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现象都与这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为利益博弈提供制度安排?如何保障利益博弈相对公正地进行?如何解决利益博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

  利益博弈浮出水面

  在2005年,一系列的利益博弈事件将作为象征性的标志,表明中国开始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

  “两税合一”受阻。2005年3月的“两会”期间,“两税合一”的议案没能付诸表决。这意味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努力再次遭到失败。《华尔街日报》对此报道说:“这使外资企业暂时赢得了一场胜利。”

  两税合一问题近几年就在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中进行酝酿,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利益博弈也就由此而展开。从阵营来看,可以看出,大体是财政部、内资企业和部分专家学者为一方,商务部、外资企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为另一方。2005年1月12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公开表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但也几乎就在同时,2005年1月5日,一份名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若干看法》的报告出台。报告提出,希望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能够就现有的优惠政策给予外商投资企业5~10年的过渡期,并且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给出一个“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所得税率。这份报告后来被称之为外资企业的联合上书。更有人说,这是外国企业联手要挟政府。在2005年1月中旬,在跨国公司联名“上书” 国务院的时候,金人庆曾感慨地说:“现在为中资企业说话的人太少了,而为外资企业说话的人太多了。”

  房地产调控与反调控。房地产调控与反调控的博弈,可以说是这一年中涉及利益面最广、博弈技巧最纯熟、悬念最多、结局也最扑朔迷离的一场博弈。房地产是近年来聚集资源最多,因而牵扯的利益关系最广泛的一个领域,而房地产集团也是目前中国发育程度最高的一个利益群体。

  房地产集团最漂亮的一次博弈是2003年成功反对掉了央行的“121文件”,促成了国务院18号文件的出台。可以说,在改革以来的20多年中,一个利益群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甚至改变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这还是第一次。而恰恰是这次房地产商的胜利,导致了2004年中国房价的扶摇直上。2005 年,更加关注房地产热社会和政治后果的中央政府终于连出重手,实施宏观调控。从政府两会报告中提到要稳定房价开始,从“国八条”到“曾四点”,再到新八条,都表明了政府稳定房价的决。到了5月份更是发出了更有震慑力的七部委《关于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政府对房地产的关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有人称之为“刀刀见血”,一招紧似一招。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和不分地方政府进行的反调控。一年时间过去,究竟鹿死谁手?目前的胶着状态显然还不能提供确切的答案。关键是要看明年房价的走势。

  官煤勾结与官煤整治。在2005年,连续发生的大规模矿难,使某些经济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黑幕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矿难,湖南娄底市一煤矿老板的两个笔记本被发现,上面记录了32名党政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入股煤矿的事实。由此,官煤勾结这个“隐性秩序”得以曝光。随后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表明,正是官煤勾结的利益链,形成了腐败包庇违法,违法酿成事故,事故最终造成矿工死亡的“矿难逻辑”。

  连续不断的矿难,使得中央政府痛下决心,整治官煤政治,这就是着名的“撤资令”。而这次的“撤资令”实施得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政令都更为艰难。尽管 “撤资令”已经用“既往不咎”的原则做了事先的让步,但相关的方面似乎并不买账。在官煤勾结最严重的地方,主动撤资的为数寥寥,甚至有官员宣称“宁不当官,决不撤股”。于是,许多省份不得不将最后期限加以延迟。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之下,各地陆陆续续报上了“撤资”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与其说令人振奋不如说令人失望。在一些地方则传来“明撤暗持”的消息。

  利益集团与利益联盟

  事件的背后是结构。在这一系列的利益博弈中,人们可以发现两个在不久前还很陌生的事物,这就是利益集团和利益集团所结成的联盟。应当说,利益集团的形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化的必然结果。在利益分化的基础上,不同的利益主体在逐渐发育起来,而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利益主体的整合,就是利益集团。而利益联盟的实质性内容则取决于具体的制度背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权钱的结合几乎是利益联盟的一种普遍形式。

  强有力利益集团的形成无疑要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因此,最强有力的利益集团总是首先诞生在资源最集中的领域。在这当中,房地产商无疑是一个发育程度最高的利益主体。过去十几年间,房地产业积聚了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由此形成的房地产集团以自觉的意识甚至集体的力量影响政府政策和社会风向的努力也是最早的。早在90年代初海南等地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房地产集团就开始力图影响社会政策。而在最近几年中,电信、石油、电力、汽车等垄断或强势的产业集团,似乎都在开始利益集团化,并开始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明显的影响。

  财富的规模、现实的利益以及历史的积累,造就了这些利益集团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有一篇报道讲到华远的任志强,说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参加研讨会、撰写文章参与论战、在各地组织商会活动上,为此他一年坐了160多次飞机;采访他的记者说,采访中有一半的问题是有关国家政策,在很多公开场合,同行们总是期待着他对政府的批判。任志强曾任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的轮值主席,他的这种经历、他的企业在业内的地位以及他个人的秉性,都当仁不让地使他成为这个利益集团的领袖和发言人。应当说,在市场经济中,利益集团的发育是一件正常甚至是必需的事情。问题是如何对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进行规范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进行平衡。

  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利益集团的行动要真正取得效果,最有效的办法是与行政权力结盟。房地产集团所具有的巨大社会能量,无疑在于其与权力的联盟。近些年来在政绩、财政压力以及其他种种因素促发下导致的地方政府对于“经营城市”、“出售土地”的兴趣,则为房地产与地方政府的结盟提供了可能。地方政府官员在土地征用、地皮出让、工程项目中的腐败行为,更成为这种联盟关系的粘合剂。而在官煤政治中,权钱的勾结就更是怵目惊心。这种联盟关系,直接影响到利益博弈的实际过程。以房地产为例,一些地方房价的飞涨,其实就是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合作的结果。在调控之初,与之联盟关系最松散的投机客成了牺牲的对象,而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的联盟直到目前都还非常牢固。

 对于目前正在形成的利益集团,有几个问题是很值得重视的。

  第一,利益主体的发育是相当不均衡的,特别是强有力的利益群体开始出现某种寡头化的迹象。在房地产行业中,在其他的一些垄断行业中,甚至在一些竞争性领域中,都在显露出寡头化的某些迹象。尤其是与行政权力有着密切关系,甚至是牢固结盟关系的群体或个人,寡头化特征就更是明显。不过,与俄罗斯的“寡头化”不同的是,中国精英寡头的问题之所以凸现出来,与其说是由于其自身的强大,不如说是由于其他群体的无力状态。

  第二,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的裂痕在加深。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贫富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裂痕在加深。一条社会主要“断裂带”隐约在形成之中。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看到对精英的奚落和羞辱越来越多,而精英本身似乎也变得越来越专横和霸道。当房地产商说,我们是给富人盖房子而不是给穷人盖房子的时候;当北京的出租车公司所有者说,换什么样的车型是我们公司的事情与消费者无关的时候;当有知识精英说普通老百姓反对我的观点恰好说明我正确的时候,我们既可以体会到精英的霸道与专横,也可以体会到精英与大众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裂痕在加深。

  第三,力量失衡的博弈导致的是群体间的财富掠夺。无论是房地产热,还是汽油涨价;无论是教育产业化还是医疗价格的飞涨,都使人感受到其中利益分割或利益再分配的含义。而且,在这次房地产热中,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中产阶层开始成为掠夺对象。一篇报道的醒目标题就是《掠夺经济使中国的中产阶层迅速消失》。因为房价的上涨,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作为购房主体的中产阶层。

  利益博弈的新手段

  观察2005年这几次涉及重大利益关系,并对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利益博弈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系列以前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不曾存在过的利益博弈手段在开始使用。比如,在房地产博弈中,要挟、挟持、绑架,这样几个过去很少用到现实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名词,不止一次被提及。这些名词不仅表明利益博弈新手段的出现,同时也表明这种利益博弈的程度之激烈。

  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利益博弈手段,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一些特征。

  从暗中较劲到公开博弈。我们是一个权力本位的社会,而这种权力本身又是高度集中的。这样的制度特征使得利益博弈不太容易以对抗行政权威的方式进行,而是更多采取暗中较劲的方式。在海南等地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房地产集团所使用的手段也仅仅是鼓动一些学者一般性地倡导政府要放松银根,很少直接涉及房地产,大体是一种旁敲侧击式的博弈。到了反对“121文件”时,就已经直接面对主题了,但方式主要还是呼吁,至多是上书。而在这次房地产调控中,更为硬碰硬的实质性博弈开始出现了。甚至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和某些政府部门,也不时地从幕后走到台前。在调控最较劲的时候,主管房地产的建设部某官员就曾表示,政府不希望房价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房价的大落对老百姓没有好处。不久前去职的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退休前曾有过一句惊人之语:“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应当看到的是,现在的所谓政令不通,背后往往有着利益掣肘的因素。

  手段日趋纯熟。在房地产调控还在酝酿甚至进行中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就坚称本地的房价是合理的,没有泡沫;在调控开始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和某些政府部门则与开发商联手努力将中央政府的调控解释为不是要房价下跌而只是放缓房价上涨的幅度;在中央表明态度之后,一些地方很快就报出房价下跌的数据和消息,以促使调控早日收兵;更技术性的做法则是推迟高档房开盘时间造成房价结构性下跌的假象。而且,有关方面不时发出诸如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威胁。这样的做法,在以前的政治社会生活中都是很难见到的。在房地产调控中,人们还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即不同利益方公布或使用的统计数据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包括有关政府部门在内的房地产联盟拿出的住房空置率和房价上升幅度的数据,都明显低于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数据。这意味着,作为权威数据发布者的有关部门,开始将数据作为博弈的手段。而对于官煤政治的整治,有人则担心,整治本身是否会成为重新洗牌的工具,是否会使得更强的利益集团取代在整治中受到打击的利益集团。从目前情况,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借民众要挟政府。央行3月16日宣布上调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并要求上调个人房贷首付款比例的调控措施后,有不少人表现出对政策出台的愤怒与不满。易宪容在分析这种情况时指出,其中就有既得利益集团在借民众的误解来要挟政府的因素。人民网发表《地产寡头走向霍多尔科夫斯基?》一文,其中讲到,在房地产调控中,社会被整体挟持。眼见着房价摇摇欲坠,这些出手阔绰的老板们突然变得体恤民情起来,异口同声地指责政府调控房价最终只会伤害中低收入阶层,不仅“让穷人买不起房子”,还会让工薪阶层现有的房子大幅贬值,家庭资产急剧缩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薪阶层被房地产大鳄绑上了房价博弈的战车。该文指出,所有的论调都可以归到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阻止更多的后续调控政策出台,拼命保住自己辛苦吹大的房地产泡沫。

  暴力的使用。近几年中我们社会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暴力现象的蔓延。仅仅是在最近这几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这些暴力现象几乎发生在社会所有重要社会群体或社会主体之间,比如老板对雇工使用暴力,雇工对老板使用暴力;老板对老板使用暴力,甚至还有官员雇凶杀害同事;开发商对被征地或拆迁的居民使用暴力;地方政府或执法机构对民众使用暴力,一些人对政府官员或执法人员使用暴力,比如陕西就发生一系列的武装袭警案。就连最不该互相使用暴力的社会主体之间,也经常出现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做法。在这当中,越来越多的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现象似乎更加值得关注。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强者一般不太愿意向弱者使用暴力,因为一来是强者在经济、权力、法律甚至话语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合法的手段使弱者屈服;二是强者是穿鞋的,顾忌也多,使用非法暴力所要付出的代价要更大。如果强者频频对弱者使用暴力,可能意味着一种更深层的失序,即完全不顾规则和合法秩序的强力与暴力的原则,开始成为利益争夺和解决利益纠纷的手段,这将导致社会生活的西西里化。

 利益博弈背景下的改革反思

  上述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冲突,在终于导致了对改革的反思与论争。先是去年关于国企改革的争论,后是今年由“医改报告”引起的争议,使对改革的反思浮出了水面。这次对改革的反思和论争,无疑将会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的反思和论争又一次将中国置于十字路口的位置。

  有关改革的论争,无疑起因于近年来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利益失衡。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篇帖子----《我是含着眼泪写这段话的:去你妈的“阵痛”!》,话说得有些激愤,但问题的实质是明确的。这里有必要分清“阵痛”、“改革的必要代价”和“不合理的利益剥夺”。现在付出代价将来会补偿的是阵痛;即使是将来得不到补偿,但是为改革所必需的是改革的必不可少的代价;但近几年一些群体利益的损失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这个范围的。

  导致改革中利益关系失衡的,是以利益集团形成为基础的扭曲改革机制的出现。在最初的时候,对改革的扭曲还主要是发生在政策实施的环节上。而在最近几年间,随着利益群体的进一步发育,其对政策制定环节的影响明显增强。在一些重要政策的制定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些利益群体的影响和作用。同时,随着政府部门利益主体化,部门利益也开始成为影响决策甚至立法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改革已经越来越受制于利益的因素。在90年代中期之后,住房制度改革几乎是最后一项利弊参半的改革,而在此前后的其他改革,大多是以既得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结局,甚至最后演变为一场利益或财富掠夺的战争。

  这场对改革的反思反映了在改革共识上的分歧,但改革的进程不会倒转。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进改革,需要凝聚新的共识,造就新的动力。

  第一,适时调整改革的目标,形成新的改革观。经过20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现在的问题就是走向一个好市场,还是一个坏市场。完善已经基本确立的市场经济基本框架,是对改革提出的现实要求。一个好的市场至少包括下面三个要素,一是从经济的角度说,市场经济的体制相对完善;二是从法治的角度说,法治基本健全;三是从社会的角度说,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在最近几年中,中央政府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转变增长模式”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据此我们可以说,实现这些发展理念的体制基础,就是一种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种好的社会体制。

  第二,需要对已经进行的改革进行反思。要形成改革的新动力、新共识,需要对已有的改革进行反思。但反思应该建立在负责任和理性的基础上,因为那种意识形态化的僵硬对立,会妨碍对要害问题的准确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并且缩小选择的弹性空间。同时,为了能够形成新的动力和新的共识,对既有的改革进行完善、矫正甚至是补偿是必要的。至少应当考虑如下几点。一是将兼顾程序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原则作为新体制建立的原则之一;二是以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和劳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扩大改革的收益者范围;三是通过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对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为严重的群体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补偿。

  第三,形成推进改革的新机制。近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需要一种对改革进行综合协调的高层次的机构,以改变由带有明显利益倾向的政府部门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越来越部门化的倾向。目前改革的部门化倾向已经不仅体现在改革政策的制定上,甚至体现在形成的所谓新体制上。而改革中形成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需要形成公众对改革的参与机制,防止少数利益群体左右改革进程。缺少公众参与的改革,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改革的交易成本,但从长远来说,则会导致改革更多受既得利益集团的支配而偏离正确的方向,使改革因失去民众的支持丧失动力。同样重要的是,要形成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反扭曲机制,以能够在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对其实践结果不断进行矫正,防止出发点良好的改革措施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利用,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原载“左岸会馆”,原标题为《利益博弈的一年》)

难道慈善与农民也无缘

41岁的吉林省四平市辽河农垦区的农民刘福成为给生命垂危的女儿治病,给刘永行等6位富豪写求助信,得到了救助。据刘福成讲,此前他曾去四平市慈善总会求助,但没有得到帮助。四平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郝玉光近日告诉记者,他已记不清刘福成是否来找过慈善总会,但是即使来了,慈善总会也难以对其提供帮助。刘福成作为辽河农垦管理区的农民,虽然也属于四平地区,但慈善总会主要面对四平城区居民进行救助。(2月7日《北京青年报》)

  真的没有想到,以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为职责的四平市慈善总会,竟会因为刘福成是“农民”而难以为其提供帮助。刘福成不符合救助的条件竟是因为他的“农民”身份,这让人无法理解。难道慈善只是针对城区居民而言,而与农民无缘吗?

  刘福成因为是农民而得不到当地慈善总会的帮助,让人看到的是:慈善被打上了深深的身份烙印。这种打上了身份标签的“慈善”还是慈善吗?在笔者看来,这只能是一种伪慈善。慈善应该是针对社会上所有不幸的人,而不是一部分不幸的人;慈善不应该是一部分人专享的权利,而应该是社会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农民同样也可以享受。如果连慈善也贴上了身份的标签,也就让慈善事业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最终亵渎了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的神圣宗旨。

  其实,四平市慈善总会之所以让慈善与农民无缘,恐怕是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有关。慈善总会本来是一个社会团体,而一些地方的慈善总会却把自己当成了政府机关,高高在上,它们做的往往是锦上添花的事,却不考虑如何弥补政府工作中的不足,雪中送炭。在笔者看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如果需要向部分人群倾斜的话,更应该向农民倾斜。因为农民毕竟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身份的不同,而享受不同的国家政策,对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如今,这样一种政策正在很多地方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许多农民也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了。这显然是一种进步。难道还要让慈善与农民无缘这种天大的笑话继续下去吗?刘太福

常州慈善基金爆炸式增长的背后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常州慈善基金爆炸式增长的背后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记者 朱旭东  

“为富不仁、铁公鸡”,原来多用形容富人对于社会慈善事业的麻木,尽管中国一些富豪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形象,成效却不太明显。2005年底,地处苏南的常州市经过精心策划,巧妙地撬动了众富豪的钱袋子,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共同壮大了慈善基金。

常州市慈善总会筹备工作会议

在开展“慈善月”活动后,常州市慈善基金从原来的1189万元猛增至2.5亿多元,与上海市慈善基金数不相上下,使常州市的社会救助能力大大增强,在长三角各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常州市慈善总会的底气比以前足了,常州需要帮扶的百姓希望比以前大了。短短两个月,到底是什么促使常州市的慈善基金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富豪们为什么比以前更为慷慨了?

关于巴以冲突

关于巴以冲突
Tag:中东学笔记

我就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
哈马斯上台,第一他是民选的,说明他是受巴勒斯坦人民支持的。第二,他的竞选口号与方针有两个,第一,否认以色列国的建立,第二,退回到OSLO TREATY以前。

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第一,首先,趋势不可能变得太坏,不可能有第五次中东战争吧。因为决定性的因素,历史背景失缺。没有冷战,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基本都搞定。没搞定的也不敢张扬。因此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要保证武器扩散和走私被控制住,显然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搞不到了。
第二,具体形势,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的出口等等,哈马斯能闹成什么样?如果他执政不能让经济问题解决,你真以为那些老百姓会还支持他们?最民粹最民族主义最原教旨的是老百姓,但是也正是老百姓最容易过务实的生活。ITIFATA存在,但是它之前的巴勒斯坦,没有民族主义的巴勒斯坦,人也要过日子,也给以色列工厂干活的。
第三,哈马斯上台凭的是什么,第一,其在加沙,在西岸搞的社会福利,公共政策工作。第二,它不腐败,工作有效率。第三,利用民族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情绪。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哈马斯一定要坚持自己原来的主张,因为不坚持就得不到支持,得不到支持,就没有能跟FATAH跟阿拔斯讨价还价的资本。现在哈马斯不会有大的经济上的支持,因为它的国际形象,国际关系并不好。而本土的经济,又取决于它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事实上尤其是与以色列的关系。
HAMAS没有经济牌,就得打民族、原教旨牌。如果它能稳定了,那么后面的牌我看他们自己都要动摇的。
共产主义都动摇了,哪里有什么原教旨不能动摇的。
但是现在局势解不开。因为两个国家都没有强权人物,都分裂的很,民主的很。其实这很奇怪,因为按常理,战争对峙下最容易有独裁者上台的。因为国家安全问题很重要,需要统一调配和管理。
照目前的情形看,恐怕会出现什么契机都说不好。

雅虎中国的访问量坐上神6直线升 (牛角尖-程天宇的blog)

 
先报两个朋友变动消息,大萝卜罗映波离开阿里巴巴(雅虎),Netbee王锋离开了腾讯。春节后马上离职,肯定是春节前就想好了,才会有这样的速度。
查资料的同时,去看了看雅虎中国站的访问量,很佩服,3721的影响你还是不能低估。

Traffic Rank for yahoo.com.cn:  15
这是3721、一搜的访问量都并入后的yahoo.com.cn
从访问量上来说,马云拥有的雅虎cn、淘宝、阿里巴巴,总合起来肯定是中国网站的老大了。
这些流量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http://blog.donews.com/tycoo/archive/2006/02/07/718144.aspx

《一九八四》 (老白说真话C;LaoBai's Blog)

 
《一九八四》的伟大是不用任何废话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甚至有人称这本书为“社会政治幻想小说”。
和我对《动物庄园》的评价一样,中国人喜欢《一九八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以至于我总是怀疑,《一九八四》能够在中国出版,都是一件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
我读的《一九八四》是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出版的版本,在这本书的封三,有王小波关于本书的推荐:
一九八零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一部书可以被人们看作预言,同时又看作是历史,这本书一定掌握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精神,否则,怎么能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
刘韧认为《一九八四》的伟大在于思想。的确,这本书中随便找几句话,就够我们咀嚼一辈子的了,例如: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思想犯罪不会招来死亡,思想犯罪本身就是死亡。
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他们就用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他们就不会觉悟。不过,在我看这本书的同时,除了恐惧之外,还有迷茫。奥威尔在书中借助戈尔德斯坦因的书写道: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上等人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中等人希望和上等人交换位置,下等人浑浑噩噩,但是是被利用的广大群体。正如书中主人公温斯顿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它在无产者身上。 不过,奥威尔似乎又悲观的意识到:人类的历史就是三种人地位的变换,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同样是在戈尔德斯坦因的书中,奥威尔说: 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 当然,造成我的迷茫还包括这边书的灰色结尾。 然而,最终让我想清楚的一件事是:这本书并不是战斗的宣言,它只是让你更清楚地明白一些道理。最简单的结论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恐惧之中、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困之中,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造反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他们会觉悟的。只要他们认识到,统治集团是需要监督和批判的,他们就能维护、保证自己拥有的一点可怜权利。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读一下这本书,牢牢记住,统治集团是很强大,但并非不可战胜。否则,1984是《一九八四》、2006是《一九八四》,永远是《一九八四》。 最后,我曾经突发奇想,假如让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读一遍《一九八四》,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不再《一九八四》? 如果,今天有人愿意模仿奥威尔写一部新的小说,把戈尔德斯坦因的书换成《一九八四》,那么这部小说的结尾是灰色的、还是光明的呢?

http://blog.donews.com/laobai/archive/2006/02/07/717997.aspx

钳制舆论的新纪录 胡绩伟(原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

ǯ�����۵��¼�¼

006  2006-2-7 7:52:01  

ǯ�����۵��¼�¼

����������Ԯ����㡷�ܿ�

��ΰ��ԭ�����ձ��糤���ܱ༭��

�����ոջ�Ϥ���������������й����걨�ġ���㡷�ܿ�ͣ����١�����㡷�ܿ��ܵ�ȫ����������һ�ӭ����Ȼ����ͣ������һ��ʮ������ע��Ĵ��£�����������������ṫ������۳������Ȩ��Υ����Ϊ����Ϊһ���ʮ����ϱ��ˣ��е�ʮ���𾪡��Դ��£�����˵�ĺܶ࣬����ֻ˵һ�㡣

����������Ϊ���뵳���ĸ�������ʮ���꣬ƾ�ҵľ�����������Ϊ�����յ��º����µĹ涨����������û��Ȩf�����������ű����κ��ܿ�����Ϊ���й����걨����������Ļ�ر����������������Ļ�ر��������ű�������������ƽ�еĵ�λ���������¼���ϵ��

��������Υ����Ϊ������Ǿ�����������׼�ģ���ôҲֻ����������Ǵ�����Ȩf������������Ӧ��������־����ʽ��������������ֻ�ܴ����������Ǵ���~���Լ���Ȩ������־��

���������������Ǵ���ʽ����˹�ȻΥ���ܷ��ľ����Ȼ�����������뱨�뵳������׼����Ϊ����Υ�ܵĴ�?������Ҳû������Ȩf�������������Ǵ�������������׼���������������ľ���Ǿͷ��˹�ȻΥ�ܵĴ��

�������ȷ�����Ⱦ�����������׼�ģ������β��������룬���ڵ���������

�������ǵ��������������4�����˽гɡ����������������룬����ն���࣬��ն���࣬�����ź��Ľ̲��ŷ���ʩ���Ҳ��������Ҳ���ܱ��#��������Ǵ�ģ������Ҳ�Ǵ�ġ��������������߸�˵�����ҫ��������DZ߾�ָ���ⱨ�ǿ����õǼ���ҫ������¡�

������һ��ܻ���ë�������dz��������Dz�ϲ����ָͨͨ��Ϊ���ʲ�׼����ɻ����������Լ�ϲ������ָͨͨ��Ϊ�����˼�����ë��˼�롱����������Ϊ�ǵش������ָ�ֻ��ţ��ܰ���ñ�ӡ�����ӡ�����������ָ���¹���ʮ����з�֮ʹ���Ҳ£�������㡷����ʹ�ߺܿ��ܾͳ���������ţ���������ijһ�����쵼ͬ־ijЩ������ȻҲ�����������������һ�������뼯������ʲô����������Ӧ������ʽ�ļ�����ģ��������β���㡷���ǵ�����ľ����Ȼ��������������ˡ�

������Ϊһ��ר�����й����Ȼ���Է����ܷ�����Ϊ�л����񹲺͹��ܷ����й�һ���쵼�ƶ��ģ����Ⱦ���������׼�󣬲����л����񹲺͹�ȫ�������������ۣ��޸ĺ��ͨ��ġ���Ȼ��һ�������ܷ����Ǿ���ȫ��ֽ�����ܷ��ݰ�������ȫ����������ͨ��ģ�����ʵ����Ҳ���ɵ����븺���ƶ��ġ����ܷ�����87�����ȷ�涨�������С����۳�����ɡ������޷�����ġ��޲�׼��Ļ������ʱ�ڣ��й�����ë����ϯ�쵼�Ŵ��ŵ��˶��ܷ����ԭ���Ե��޸ģ�������Ȼ����֤���������۳�����ɵ�Ȩ������ġ������ܷ�

�������顰���˰�Ժ��й�������޸��ܷ�������ȫ����������ͨ�����й������޸��ı���Ҳ�����˱�֤�������۳�����ɵĻ�Ȩ������ġ�

�����й����Ĵ���쵼���ĺ���Σ������ξ�һ�����Ҫ���ع�ҵĸ�󷨡����ܷ���Ҫ���ִ���ܷ���ά���ܷ���������������쵼��λ����(���������롢���������ò�ͬ��ʽ��ʾӵ������������Ǻ���εĺ��١���Ȼ��֮�պգ�����֮���ȣ�Υ�ܵ��£��ӵ������쵼�˵���ɲ����������ǣ�������������Ȼ���Υ�ܵľ���������ڵ�����Ϊ֮�С�

��������ǵ�������׼�ģ���ô������α��˾���ʳ���ԡ���ȻΥ�ܣ��Ǿ��ǵ����Լ���ȫ������͹�����������й����l�Լ��쵼�ƶ����ܷ�ҲҪ���ѵ�������

����������һ��?������������Ǵ������ǵ������������ǵ����룬�д��һ�����塣������Ŀ�Դ�ɡ����ǣ�����˭������Ҫ�������ߣ������й�ǯ�����۳�����ɵ��¼�¼�����κΡ���Ƥ�顱4Ϳ֬Ĩ��Ҳ�޷�����ס��

������Ϊһ���ϱ��ˡ���Ϊ�й����걨����㡷�ܿ��İ����ߣ����ڴ��Լ��������飬�ԡ���㡷��ʾ�ȳ5�֧Ԯ!

����㡷ͣ���¼��������˱���ѩ����Ԥ����Ҫ���裡

������������������������������������2006.1.29

佛跳墙和做新闻以及这个国家的狂热 (小知分子的新闻八卦)

 
关于我为什么不写博,是因为自己实在江郎才尽无话可说。或许是因为没有那么较真地去投入一个题目吧。我要反省。昨天刚回北京,开始接一个很棘手的题目,其实我知道棘手,想接的原因就是想逼逼自己。希望下个星期会有话可说吧。
回家想了很多东西,竟然有能力再次写小说了。我自己很开心。
回家最有收获的是采访佛跳墙。它其实是道杂烩的菜,它做法的奥秘在于逼出这些大杂烩各自的香味融合。接受我采访的是福州聚春园的总经济师,他当时开玩笑说,你们做深度报道应该和这个很类似吧,有足够的吸纳力又有充分的表达力。
他还说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他工作忙的时候就喜欢吃川菜,休假的时候喜欢吃清淡的闽菜。他说吃川菜是在我们需要强烈感知到刺激以强化自己的状态,其实吃川菜时候人的状态都很不健康,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刺激,他说现在整个中国流行川菜,背后是这个国家的狂热和某中意义上对真正感觉的丧失。他说当这个民族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想品清淡的自然的香,接着他说了很打动我的一句话,当中国流行清淡的菜的时候,才意味着这个国家开始真正懂得享受和真正幸福了。
我很赞同他。

http://blog.sina.com.cn/u/47132c32010002cr

印度经济优势日渐突出

 
在对海外投资的竞争中,中国政府维持稳定的能力使中国比印度领先一步,印度混乱的多党民主常常阻碍了市场的自由化。但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印度自身的优势正在日渐突出,印度消费者享有的自由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变革,而无需等待来自上面的批准。

在印度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孟买,Brihan Mumbai Electric Supply & Transport Undertaking Ltd.(简称BEST)就是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最好见证。近年来,BEST的经理卡特利亚(Swadheen Kshatriya)已经用舒适的新型公共汽车更换了1,000多辆破旧不堪的双层客车。他还暂停关键岗位之外的其它职位的招聘,裁减了上千份工作,该公司原来的员工总数为46,000多人。他甚至计划更换司机考勤用的有著百年历史的挂钟,代之以电脑化的打卡系统。

新型客车受到了上班族的欢迎。Hindustan Petroleum Corp.的审计员辛德(R.K. Shinde)说,这些客车更加通风,也更加舒适。自动门减少了发生意外的几率。

卡特利亚至今为止取得的成功表明,部分印度管理部门对新兴中产阶级预期的提高做出了回应,他们改革了印度的国营行业,修改了几十年来一直阻碍改革的公共政策。印度的中产阶层目前约有2.6亿至3亿人。

拉马纳坦(Ramesh Ramanathan)说,中产阶层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给印度带来了应开始关注成果的压力。他1998年辞去了花旗银行(Citibank)欧洲证券衍生业务负责人的职务,回到印度成立了一家促进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游说机构。

BEST由孟买市政府经营,长期以来只是印度臃肿庞大、弊端百出的众多企业之一。海外投资者和本地企业家将年久失修的机场、崎岖不平的街道以及落后的税收系统列为印度僵化的官僚部门阻碍经济进步的其它证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下属的投资部门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印度注册一家新公司需要89天,时间之长为全球之最,要注销一家公司甚至可能需要10年。

孟买并不是唯一一个官僚当局帮助推动现代化的地方。印度的航空业官员已在考虑改进国有航空公司的服务和降低价格,以应对民营航空公司的崛起。上周印度政府将重建孟买和新德里机场的合约授予了印度公司和国外合作伙伴组成的财团。

当地政府也正在同民营企业合作,帮助更新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这些措施常常通过私有化协议进行。民营建筑公司正在建设印度价值380亿美元的公路网中的绝大部分,并通过公路收费回收资金。新德里的供水系统正在由法国公用事业巨头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Suez Lyonnaise Des Eaux)进行改造。在钦奈,垃圾处理是由法国媒体集团Vivendi Universal SA旗下的公用事业公司Vivendi Environnement SA在当地的子公司CES Onyx负责的。

这种做法在其他地方是很常见的。但在印度,这是很大的进步,印度工商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抱怨无能的印度官僚部门扼杀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潜力。

在班加罗尔,拉马纳坦同善于接受意见的城市官员合作,打击偷逃财产税的行为,这使年税收增加了5亿卢比,约合1,100万美元。他已经说服市政府发布季度绩效报告,说明纳税人的钱使用的效率如何。

在BEST,卡特利亚的企业家本能在2003年得到了释放,当时孟买高级法院判决,所有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公共汽车必须更换,以降低污染。这给了他在公众对公共汽车服务的抱怨愈演愈烈和要求更换新车辆的情况下最终有所行动的灵活空间。

卡特利亚说,这种压力源自越来越富裕的上班族拥有了更多的出行选择。长期乘坐公共汽车的乘客看到他们的孩子将在呼叫中心获得的收入购买了他们仍无法负担的轿车和电动车。该市的55,000辆Premier Padmini微型出租车上世纪60年代就投入了运营,现在很快将被更大的车型替代,也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

卡特利亚说,有钱人很多,有的家庭现在甚至拥有一部以上的轿车。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的做法感到高兴。卡特利亚称,BEST工会的负责人就对这些做法大为不满。工会认为,他的一些方案是走向私有化的第一步,最终将带来失业。

卡特利亚说,工会指责他是世界银行的间谍,该行因支持市场自由化而经常受到印度左翼人士的怀疑。的确,世界银行是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提供了2,500万美元贷款购买新客车。

BEST工会的主席韦尔克(Prakash Valke)说,他愿意看到公交服务达到世界水平,但强调工人不应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他称,“如果BEST希望改进服务,应该同我们商量。不能凭借自己的一时兴起裁减员工的人数。”

为了确保成功,卡特利亚已经委托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研究如何提高BEST的效率。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的首席执行长拉马多里(S. Ramadorai)说,竞争压力正在使印度的许多事情发生了改变。

卡特利亚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将票价提高了1卢比。但将最低票价定在4卢比最终有助于建立一种共识,即公共交通需要按照商业模式进行运营。为了创造新的收入,广告也出现在车身上。因考虑到音乐可能会使乘客少分流到出租车中去,公共汽车上还安装了收音机。

卡特利亚还说服了孟买的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在BEST内部组建了一个委员会,具有对主要改革的否决权。印度教民族主义党湿婆神军(Shiv Sena)的成员控制了这个委员会,他们主要关心为其选民保留工作岗位。委员会主席巴格尔卡(Surendra Bagalkar)说,该委员会认为BEST的改革力度应是有限的。他称利润不应是BEST优先考虑的问题。

卡特利亚说,这种想法是印度社会主义经济试验阶段的遗留思想,是他必须反对的,这样才能使他的企业同转型中的印度相一致。他说,我们必须适应正在变化的时代。

李健熙家族放弃挑战韩国监管机构

 
三星集团(Samsung Group)董事长李健熙(Lee Kun Hee)放弃了与正在详查其家族对三星集团控制权的韩国监管机构之间的两场主要较量。李健熙此举显然是为了在公共关系困境中挽回一些声誉。

三星集团周二宣布,将无异议地执行一项要求李氏家族微幅降低对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控制权的韩国法律。韩国总统卢武铉(Roh Moo Hyun)等政府高官曾批评三星集团迟迟不执行这项法律。同时宣称向韩国慈善机构捐款约8.25亿美元的三星集团还表示,李氏家族将停止另一项法庭行动:李家将放弃上诉,交纳李健熙子女因李健熙向他们转移资产而应上交的440亿韩圆(4,570万美元)税款。

这些举动虽然不会立即影响到李健熙对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拥有近60家子公司的三星集团的掌控,但也代表了三星集团就李氏家族财务状况与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斗法数年后的显著转变。

三星集团旗下的大多数业务这些年都蒸蒸日上,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三星电子正在稳步迈向全球收入最高的科技企业的宝座,今年就有望超越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荣登榜首。然而,上述两项旷日持久的纠纷却让三星集团的公众形象大为受损。

三星集团的辉煌是韩国人的一项民族骄傲,但随著纠纷和争议的升级,三星集团和韩国首富李健熙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指责,他们的专横霸道、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种种作为不但引起了媒体的谴责,也引发了去年5月韩国民众反对李健熙的大规模游行。而早在这一切发生之前,股东权益主张人士就一直批评三星系公司不理会股东意见、不负责任。

现年64岁、准备在明年退休的李健熙在美国和日本停留5个月后返回韩国,短短三天之后三星集团就宣布了上述举动。三星集团称李健熙此行是为了前不久发作的癌症到国外接受检查和治疗。李健熙去年9月离开韩国,临行前不久韩国检察机关刚刚就7月份公之于众的三星集团高管1997年提供政治献金一事展开调查。去年12月,国家检察官称李健熙在此事中并无过错。

上周六晚间李健熙回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一众三星高管的扈从下,李健熙迎著闪亮的电视摄像灯光对记者们表示:“很抱歉去年给大家带来这么多麻烦。”

在宣布8,000亿韩圆的巨额慈善捐款时,三星集团表示,大约3,500亿韩圆将来自李氏家族,其余来自三星系公司和基金会。三星集团没有提供捐款的进一步细节。

在新闻发布会上,三星集团的副董事长、与李健熙没有亲属关系的李鹤洙(Lee Hak Soo)表示,李健熙先生知道管理层在为集团尽力工作,但“他们也应关注与韩国社会的共同成长”。这位副董事长还表示,“我们没有完全达到人们的期望。”

三星集团不再提出质疑的那部法律是去年4月生效的,它限制金融公司(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同一个集团其他公司中的投票权。李氏家族对三星电子的部分控制是通过控股Samsung Life Insurance实现的,后者是三星电子的主要股东。去年4月生效的法律规定,从2008年起,金融公司在关联公司中的投票权将从目前的最高30%降至最高15%。

“这是一个积极因素,因为这结束了一场无聊的争论,”韩国反垄断机构、公平贸易委员会(Fair Trade Commission)的Chai Gyu Ha表示。该机构原本准备在韩国宪法法庭(Constitutional Court)为这部法律进行辩护。

经常在所有权问题上批评三星电子的韩国公民权益监督团体、People's Solidarity for Participatory Democracy对三星集团周二宣布的举动表示称赞。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称,李健熙先生对几项尚未解决的问题表示了歉意,并承诺作出改进,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转变。这份声明呼吁三星集团进行进一步的全面改革。

科技经纬 新型网络搜索服务欣然登场

 
互联网搜索是眼下的热门话题,但大多数的讨论都集中在它产生的广告收入上,而非搜索过程本身正在经历的变化。此外,大部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Google和雅虎(Yahoo)这些搜索巨头上,而不是那些正在尝试通过新技术来完善搜索服务的小公司。

这些小型网站致力于完善搜索服务,提高搜索的准确度,使之更方便、更个性化。我刚刚试用了两个──PubSub和Rollyo,发现它们具备一项Google和雅虎等主流搜索引擎不具备的特色。

PubSub是一套自动系统,它不间断地在数以百万计的博客、在线讨论、新闻稿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存档文件中寻找和你的关键词匹配的内容,一旦找到就会通知你。Rollyo则允许你创建自己的小型搜索引擎,把焦点放在你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你偏好的资源上。这两项搜索服务提供的都是传统搜索引擎办不到的。

Rollyo的意思是“启动你自己的搜索引擎”。虽然它用的也是雅虎的搜索技术,但允许你把检索的网站限制在那些你相信能产生最佳效果的网址上,从而锁定你的查询。如果你想找关于面包的信息,那么你可以把搜索限制在一系列你认为能提供最佳相关信息的网址上,而不必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只捞到一个“发酵的酸面团”。这种个性化设置的搜索引擎叫“searchroll”

要创建一个searchroll,先登陆Rollyo网站(rollyo.com),你可以设定多达25个你认为和某个主题最为相关的网站。如果你不想手动输入要加进searchroll中的网站,也可以把浏览器里的书签上传到Rollyo,只挑选你要用的网址就行了。

创建一个searchroll后,你就可以反复用它来搜索与该主题相关的任何信息,其他访问Rollyo网站并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人也可以使用。同样,你也可以利用别人已经创建的searchroll。如果通过一个searchroll搜索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只需点击一下就能把搜索范围扩大到整个互联网。

每一个searchroll都有自己的网络地址,因此你可以直接找到它,而不必在整个Rollyo网站中跋山涉水般寻找,你也可以把这个地址用电子邮件寄给别人。你甚至可以把searchroll加到Firefox网络浏览器工具栏的搜索引擎的下拉列表中去,这样不必先登陆Rollyo网站就能找到它在哪儿。

比如,我创建了一个关于我热爱的波士顿红袜棒球队(Boston Red Sox)的searchroll,里面有我最喜爱的25个关于波士顿红袜的网站,你不妨在rollyo.com/wmossberg/red_sox_nation上试一试。

Rollyo也包括由一些 “高级玩家”(High Rollers)创建的searchroll,这些是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名人或专家。例如女演员黛布拉・梅辛(Debra Messing)创建了一个关于在线购物的searchroll,设计师戴安・冯・弗斯腾伯格(Diane Von Furstenberg)创建了关于时装的searchroll,专栏作家兼活动分子亚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创建了一个政治博客的searchroll。

并不是每一次搜索都要用到Rollyo,但如果你经常在几个特定的主题范围内搜索,那就值得使用或创建一个关于这个领域的searchroll。

Pubsub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工具,它能持续更新与某个特定主题相关的信息,搜索内容包括博客、被称为新闻组的在线讨论、SEC档案和新闻稿。

在一般的搜索中,你输入一个关键词,然后搜索引擎尝试在网址索引中找到与之匹配的项目,这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而在PubSub搜索中,关键字会持续生效,搜索引擎会一直在不断变化的、从PubSub资源中收集到的数据流中寻找匹配项目。即使在输入关键字过后好几个月,只要匹配项出现,它就会在PubSub中跳出来通知你。

PubSub自称是一个“匹配引擎”,并宣称自己是“前景光明的”、“未来的”的搜索引擎──在可能尚未出现的数据中查找。比如,我去年夏天通过PubSub进行了一次搜索,直到昨天它还在报告最新搜索结果,这些信息在我开始搜索那会儿还没有上网。

要创建一个PubSub搜索器──公司称之为“预订”,先登录pubsub.com,输入一个或多个你想让Pubsub持续搜索匹配项的关键字。你可以有很多预订项,全部免费。

你可以访问PubSub的网站来查询结果,也可以通过下载一个“侧栏”模块把PubSub加到你的浏览器中,这个模块会在一个特殊窗口中列出PubSub查询的结果,一旦发现新的匹配项就会通知你。这些侧栏适用于Windows IE以及Windows、Macintosh和Linux上的Firefox。

PubSub也能把搜索限制在某些类型的资源上,比如,只限于新闻稿。PubSub希望在未来逐渐增加更多类型的资源。

一些主要的搜索引擎正在实验跟Rollyo类似的模式,你可以在某些管理博客概要和新闻网站的“RSS阅读器”程序中实现PubSub的某些功能。但Rollyo和PubSub十分好用,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