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日, 七月 18, 2010

――浅说《天道》的思想意义及其他--作者:郭政男_天道吧_贴吧

1楼

    电视剧《天道》取名意境高远,剧中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缕串珠可谓精深难测,该剧的思想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可谓莫衷一是。看完二十四集回头梳 理:从芮小丹投向丁元英心灵与肉体的爱恋到丁元英为红颜知己创造神话,从芮小丹悲壮之死到丁元英在林雨峰的枪口面前镇定自如,每一位观众都会感到心灵的震 撼;从格律诗公司没有花篮和庆典的开业到与乐圣公司对簿公堂,从冯世杰、叶晓明、刘冰退股到刘冰跳楼自杀,自然引起我们对杀富济贫、公平正义、道德价值等 观念的思索;从芮小丹审讯王明阳时对天堂、地狱、圣经、窄门的心灵对峙到丁元英与智玄大师对真经、法门、悟道、修行的对流,特别是“神即到,道法自然,如 来”一句贯穿全剧,我们会陷入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沉思。丁元英面对智玄大师说:“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 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丁元英喊的是什么?该剧的思想意义何在?这不是一个容易说明白的题目,本文不揣浅陋,略说一二。 
   
  一、 丁元英呐喊的基因是天道,因此,首先要了解对天道的一般性阐释。丁用两句话阐释天道:“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两句话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方面,是丁元英的思想、理智的概括。 
   
  何为“道”?《圣经.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这是我国古代唯心主义所谓的“道即宇宙的精神的本源”;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用“道”指事物的普遍规律。何谓“神”?神是宗教及神话中所指 的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基督教指上帝(天主)包括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何谓“道法自然”?语出:《老子》“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我国道家哲学思想的精华,意指道是效法自然而非人为。何谓“如来”?如来是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如来”即从如实 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通常是佛的自称。 
   
   
  何谓“天道”?“天道”是中国哲学术语,原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现象和过程,唯心主义者认为天体运行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如《书:汤浩》:“天 道福善祸淫,降灾与夏”;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天体运行是一种不体现任何意志的自然现象,如王充《论衡.遣告》:“夫天道,自然也,无为”。   
   
   
    由上列解释,“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把基督、道、佛三教融合到一起,它阐释的“天道”包涵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天道”是指事物的发展 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唯物主义的;另一方面“天道”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神的意志,这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与唯心的结合就是二元论。我 认为不必深究唯物、唯心、二元论的是非,用天道的两方面意义来理解丁元英的呐喊所折射的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及丁元英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是顺理成章的。 
   
   
  二、 强势文化才能拯救贫穷落后,这就是天道。丁元英对强势文化的呼喊,就像当年鲁迅先生给自己的小说取名《呐喊》一样,旨在唤醒国人的觉悟。 
   
  丁说:“透视社会依次为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 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 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 了”。 
   
  王庙村就是一个典型,这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街道狭窄、房屋陈旧、百姓落后,冯世杰说:“媳妇都是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连四元钱的水费交不 起”。世代生活在如此贫困落后环境中的农民,他们都很虔诚的到基督教堂听布道,却不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存状态;他们靠父母、靠朋友、靠上帝、靠皇恩,就是 不靠自己来改变命运,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这就是几千年中国弱势文化的写照。丁的“杀富济贫”向这些人们呼喊:上帝只拯救那些自己救自己的人! 无论“杀富济贫”这种开采市场资源策略的利弊如何,但最终王庙村的农民靠自己的双手、吃大苦耐大劳与贫穷告别。丁又说:“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 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他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他与客观规律的距离。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的,是灿烂 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中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但在近代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落后了,特别是 二战后,西方的经济、科技突飞猛进,我们跟在后面举步维艰;改革开放迎来曙光,技术进步了,制度改良了,但几千年弱势文化的根扎得太深,靠恩典吃饭、凑付 过日子的思想绵延太长。因此,诸多现象还是弱势文化的反映:嘴上要民主,给你民主也不会用,看着人家议会打仗直摇头;上面政策不对、做法不好,别人能接受 咱也不作声;下岗心里难受,领上一袋面一瓶油愁云就没了;碰上不公或骗子,忍了最好,讨个说法摆不平还得忍。

[电视酷评]观《天道》有感_影视评论_天涯社区

观《天道》有感
  问题:
  1、 王庙村没有村长;有果树林的村子不大可能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与国情不符。古城,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城市。当地政府没有拼命去发展旅游业,让人困惑。
  2、 欧阳雪的年龄要比芮小单大,同时她很会体贴照顾人。这样的人没有感情生活,相当痛惜。
  3、 丁元英大嫂和其小孩,丁秋红的小孩在丁元英父亲的葬礼上都没有出镜,这个家庭不完整啊?但这些还不足以让我们了解丁元英的性格形成。
  4、 韩楚风并不完全了解丁元英,"收礼的人都不在了,礼物没有意义了"与丁元英给刘冰下套不符,还有人能够更了解丁元英吗?如果一个人不能被最好的朋友了解,我们除了说他孤独之外,怎样定义人?
   剧中交代丁元英是柏林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剧中没有透露丁元英的毕业论文观点和研究方向,只是告诉大家丁元英 是鬼才。一个经济学硕士,口中没有一句经济学的原则和假设,同时也没有经济学的逻辑体现。却满口宗教、禅、道,人物整体形象不丰满。对企业运作的细节很详 细,想必编剧导演有这方面的体验。丁元英在柏林初期是德国剧变欧洲整合的开始,剧中没有任何介绍大环境对丁元英他们所有人的影响。
  冲突:
  1、 养儿防老,那先别谈母爱有多伟大,是一种交换,等不等值还两说与丁元英和韩楚风在客房内,拿着两瓶五粮液谈民主和批忠孝相呼应。这完全是商业经济交换思维与农业经济恩典施舍的强烈撞击,可冲突昙花一现,很不过瘾。
   2、 神话是平常人难以理解的平常事。什么神话 ,不过是强力作用下的杀富济贫,扒着井沿看一眼而已,不解决造血问题。喝了洋墨水的丁元英就无法帮助农民(我们)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的规律真是或 是没有人知道?还是这规律无法让农民接受?这里牵扯到我们如何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在我看来被编剧否定了。而且丁元英对神话的两种解释互相矛盾。
   3、 土洋之争:林雨峰在案子宣判时去找丁元英时,矛盾碰撞得不够激烈。林雨峰是民族企业家,从获利角度讲,丁元英准备了一条可行的思路能够让林雨峰走下去,继 续赚钱。林雨峰选择了自杀,为了面子。民族企业家就这么脆弱经历不了失败,以死抗争?转变的过程肯定很痛苦,这才是本剧的高潮,让林雨峰在强烈的阵痛后接 受、崇拜丁元英,走上一条更宽的经营之道,不比赵青与格律诗合作更有借鉴意义?
  4、 父女之争:小丹和父亲探讨天国的女儿,同样不了了之。导演和编剧对矛盾的冲突无法展开,只能草草收场。
   刘冰接受不了现实跳楼自杀,冯世杰作为与王庙村的联系人被肖亚文接纳,我更想聊聊叶晓明。叶晓明有自己的想法,要挟欧阳雪去乐圣道歉,失败后带头退股。 我们先不管他这种做法的道德层面。他表达了他的想法,尽了他自己最大的努力。退股后向丁元英当面告退也显示了此人有一定的胸襟。在得知格律诗要被伯爵收购 时没有表现出刘冰般的眼红,表态是自己的眼光能力有差距。这样的一个人要比我等大众优秀一些,却被市场淘汰。那我等的位置在哪里?我们进市场是死,不进还 是死!究竟谁带我们一起玩?代价究竟多大?带我们多久?出路究竟在哪里?《天道》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丁元英在神话实施前去五台山求心安!不知 他求哪门子心安?事后剧中好像也没有地方影射到。回到对神话的解释上:既然是平常人无法理解的平常事。那通过智者(牛人)的引导后大家还是会接受。当然心 情会非常愉快,眼界开阔了、思路拓展了、钱也挣到了。带领大家去做一件如此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去求心安?
  剧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是肖亚文和乐圣北京的于志伟,两人戏份都不多,但形象丰满,身边也可能出现这些人。
  肖亚文帮格律诗租门面房的过程和在饭桌上谈妥租仓库的细节,表现出她在朋友和老板面前的定位相当准确,汇报工作和解释疑问非常简练。将店铺内原本留给欧阳雪的音响售给歌手楚楚,处理得同样恰如其分,大方得体。接手格律诗也体现了她的眼光和魄力。
  于志伟面对格律诗采购每月100套套件的分析:丢失这一大单,我负不起责;但冲击自己的市场,我同样担待不起,汇报赵总。面对刘冰的贪婪,同样的内心活动。分析透彻,冷静。与他平头小眼睛形象及其吻合。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还没有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是啊!前辈们,你们付出很多,得到的结论是我们不可为,同时也没有什么可以教我们。编剧和导演认为是传 统的忠孝文化妨碍我们向市场经济转变。如何解决这个妨碍呢?编剧和导演回避了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关系,谁都没法说清楚。可你导演让矛盾激 化啊!丁元英对忠孝文化的不同理解,让他一个人过春节,却仍然没有解决认认真真办实体企业的问题。对生活的想法,就是在资金解冻后在柏林郊外买个独院,用 隔音材料装修一个视听室,将音量开到人类能够承受的极限,继续喝茶抽烟。太消极了!这就是中国精英的出路?这不是经济动物的生存状态,完全是文人酸相的表 述。
  芮小丹,本剧的主线,所有的内容都是由小丹的叙述开始的。先从小丹的壮烈讲起,编剧和导演可以先研究一下《水落石出》《重案六组》等优秀 警匪剧后再编排剧中的案情。我实在看不出小丹的最后一次卧底任务和全剧有哪些关系?最后一次出车送人回家更是让人无法理解。一个刑警队长会向初次见面的同 行借车送家人还要配上司机?这是在中国吗?
  芮小丹要求的神话是关于王庙村。戏中并没有交代刘冰和叶晓明是否也是王庙村人?两人的戏份也不少,不知导演的意思。
  格律诗与乐圣签约,这表明造血功能已经解决,公司运行走上正轨。与丁元英的计划相符,但与神话解释相悖。
  天下之论道到极致 ,百姓得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道极致,男人女人得一个情字。讲得好,可是你丁元英芮小丹做到了吗?没有为对方去放弃什么,没有为对方改变什么!说来说去,还是编剧和导演。
   丁元英对强弱势文化的解读我无法苟同。弱势文化因其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逐步形成流行文化。编剧讲出这么弱智的话,只能说明他们对商业社会根本不了 解。口可口乐这个流行文化很强势,足以推翻丁元英对强弱势文化的解读。不知编剧在改剧本时,有没有喝咖啡来提神。强势文化,俗称秘笈。既然是天道,客观规 律,又跟秘笈有什么关系?口可口乐除了配方保密,企业文化、财务状况、运作模式都可以在教科书上找到。这些东西,也称为秘笈?
  芮小丹说:"只 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小丹有这样的 自省非常难得,关键是她讲了许多她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语句8个小时,让罪犯崩溃。除非是念稿子,要不然无法背出那么多话。当然也有可能,那场审讯本身也是 彩排。
  看电视剧的时候想写一些评论,但后来越看越无聊就停了。看到网上对它的崇拜有些过了,所以忍不住要说几句。每一位演员演得都很好,但编 剧和导演的架构有偏差。天道,这个词太大无法驾驭。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怀疑自己对天道的理解是否恰当,在那里自我矛盾。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荡 得文化,他得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得价值判断体 系。太可怕了!非常有见地!丁元英在帮助王庙村时向村民灌输了要依靠自己的思想,村民们也接受了。这很好,那你拍下去啊?
   要转变的是什么观念?如果我们的文化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那就不用转变观念了,我们中国人自己坐庄,让他们跟我们接轨好了!很明显,这个已经不用讨论了。关键在海外取得12年生活经历的人,就无法比较出两种制度的不同之处吗?
  说到这里,感觉这部剧只有前戏没有高潮。

【真正体现惠威实力的三款HIFI音箱 】音箱 论坛

http://bbs.pcpop.com/070724/983240.html

- Sent using Google Toolbar

【HIFI Neo-我所熟悉的几个著名HIFI音箱品牌(1) 】音箱 论坛

HIFI Neo-我所熟悉的几个著名HIFI音箱品牌(1)

笔者的"烧零"也有7、8年了,最初开始接触HIFI是在初三那年,受一个邻居的影 响,自己慢慢走上了发烧之路。笔者的发烧之路是坎坷的,由于那时经济条件和学业的客观限制,自己不能拥有一套比较标准的HIFI系统,这对于一个发烧友来 说是极其痛苦的,这种痛苦也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那是一种侵入精神的痛苦,是一种无法很好享受音乐带来的煎熬。终于,在去年五月,笔者终于用自己双手赚的 钱购置了一套HIFI系统,这套系统虽说不是"高烧们"眼中的HIFI极品,但是对于笔者来说,可以从此开始好好享受音乐了。在这几年的发烧之路中,笔者 接触到世界上制造HIFI音箱比较有名的几个品牌,现在向爱好高保真音乐的朋友一一介绍:

1.中性音箱之典范:DYNAUDIO(中文译名:丹拿)
谈起丹拿音箱,不少发烧友对她是又爱又恨。爱她是因为如果功放把她推好了,丹拿可以发出绝对纯净,绝对中性,绝对没有音染的天籁之音;如果推不好,声音极其平庸。尽管如此,世界上的众多发烧友还是一致推荐,只有丹拿旗下的HIFI音箱还原音乐最忠实。丹拿音箱产自海盗的国度丹麦,就像丹拿官方厂商介绍的那样,旗下音箱除了关键扬声器部件外,其余部件全部手工制作生产,平均一天只能制作4至5对音箱,这也决定了丹拿音箱的价格绝对是不菲的,旗下最低端的Audience(听众)系列中的一对"听众42"就要卖到人民币5000多元,最高端的Evidence(证据)系列则价值百万。丹拿音箱的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大食量",一般的功放恐怕伺候不了她,笔者可以这样说,100W功率以下乙类功放根本不用拿来去推她,推出来的声音肯定是干瘪无力 的,80W以上的甲类功放才可以一试。笔者有次去位于武昌的声威影音(丹拿湖北地区总代理)购置线材时就现场领教过丹拿的风采,当时听的是位于丹拿产品中 较中端的Contour(轮廓)系列S1.4,功放用的是英国NAD372,CD采用的是Original(原创)的A8T,唱片是赵鹏《人声低音炮 Vol.1》中的船歌。当CD播放键点亮的那一霎那,歌曲前奏那一声声低音鼓就仿佛是从心口中敲出,赵鹏那充满磁性,浑厚且通透的声线被丹拿S1.4充分 的展现,歌曲中充满欢愉的情绪也被丹拿很好的诠释出来。总之,这对丹拿S1.4不仅仅是刻画人声,同时也在刻画整个音乐画面,并且音场中的每个细节也被她 很好地忠实还原。随后我换了张众多音箱很 难表现到位的《民歌蔡琴》来进行测试。当第一颗音符入耳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还原蔡琴那中性的声线是丹拿的拿手好戏,在听过专辑中的一曲《渡 口》后,久违的感动又被丹拿S1.4唤起。闭上眼睛,仿佛蔡琴就在笔者前方2.5米左右的位置低吟浅唱,人声和口形的聚焦感十分强烈。最后经过店长介绍, 这对丹拿Contour1.4在国内售价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