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二, 十月 13, 2009

收藏史话 琉璃厂成古斋纪事

金北楼义收孙成章

  近几年,伴随着古玩收藏热,反映老北京古玩商业街琉璃厂的轶闻掌故很多,有些文章包括出的一些书,对老北京古玩行和琉璃厂介绍得比较客观,让人 看了觉得大概齐是这么回事,但也有一些文章则属于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说得离了谱儿。日前,记者采访了老琉璃厂成古斋的后人孙广安。孙先生对市面上流传的 几本反映琉璃厂的书提出了非议,尤其对介绍他们家老铺底子的不实文章感到不可理解。成古斋在老琉璃厂有一号,它的轶闻现在说起来对玩古玩的人还有借鉴意 义,为了更正坊间一些书中的不实之处,还老铺的历史本来面目。记者跟孙先生深聊了几次。

  老北京的古玩铺多以"斋"、"轩"为字号。当时老琉璃厂的古玩铺一家挨一家。成古斋开业于1933年。东家兼掌柜的是孙成章,也就是孙广安的父 亲。这里需要说明,有些文章把东家和掌柜的混为一谈是不对的,东家指开买卖的投资人,也就是股东。掌柜的是看柜的,类似于现在的门市经理,这种称谓现已不 用。有的店铺门脸小,掌柜的也是东家,有的店铺大,东家又不懂行,所以特聘内行来当掌柜的。二者有本质区别。孙成章,号震北。因为这个号起得有点大,震北 嘛,那当儿犯忌,所以他一般不用。成章的老家是顺义牛栏山。父亲孙寄尘十几岁进城,在廊房头条的"三阳"金店学徒,出徒后看柜,40多岁去世,留下两儿 子,老大焕章在密云开栈房。成章是老二。他从小聪明好学,父亲在金店认识一些社会名流,为了让他有出息,托人把他引荐给了金城。金城金北楼是著名画家。曾 留学英国,是北派著名画社"湖社"的创始人,兼任古物陈列所的所长。当时是京城的大名家。金家住在东城钱粮胡同的一所大宅(现在的25号、27号院)。他 有两个儿子,老大金潜庵,老二金啥际腔家。金城的妹妹金陶陶也是画家,画鱼有名。金陶陶就是京城大玩家王世襄的母亲。成章十几岁就跟金城学画山水,因父亲 去世早,金城动了恻隐之心,把成章接到自己家里,跟他儿子同吃同住,视如己出。"湖社"汇集了一大批北方的著名画家,凡入"湖社",名字最后一字都要叫 湖。金城给成章取名叫成湖,后来他画画均以成湖题款署名。假如成章后来不改行,他也许会成为"湖社"的大画家,他的师弟陈少梅后来就成了名。但是一个机 缘,改变了他的命运。


 孙成章开办成古斋

  金城是大画家,也是一位大玩家,所藏名人字画甚丰。上个世纪20年代初,金城出资在东琉璃厂开了一个古玩铺,字号叫"博韫斋",门脸在当时的琉 璃厂最大,匾是郑孝胥所题,聘请有名的鉴赏家杨伯衡当掌柜的。做买卖,先生(即账房先生,类似现在的会计兼出纳)必须是自己人,金城见成章少年老成,本分 又忠诚,权衡再三,让成章到博韫斋学徒兼管财务,当时成章才20出头。从此成章入了古玩行,便把画笔搁下了。进了博韫斋,成章先后跟两位师傅学古玩鉴定。 一位是字画鉴定大师博韫斋掌柜的杨伯衡;一位是瓷器鉴赏名家萧虎臣。古玩行把买卖字画叫吃软片,把瓷器买卖叫吃硬片。一般学徒是学软不学硬或学硬不学软, 二者不可兼得。成章因为有便利条件,把两样功夫都学到了手。管账之余,他也在柜上帮着杨伯衡掌眼。这时他已成家,住在南新华街"一得阁"旁边,后来搬到大 安栏营29号院。1926年,金城出访日本回国,途径上海,染疾而逝,享年48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他死后,两个儿子分了家,一宅两院,并且从博韫斋 抽走了股本,从此博韫斋开始走下坡路。1946年博韫斋关张,杨伯衡也回老家了。金城早逝,让成章悲痛不已,老铺的衰微又让他郁闷伤感,于是他动了"跳 槽"的念头。此时他的翅膀已硬。1933年,成章离开博韫斋,另起炉灶,在东琉璃厂开了自己的古玩铺成古斋。成古斋的门脸不大,东边是庆云堂,西边是戴月 轩。孙成章的好友著名书法家寿石工写的匾,后来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孙壮又写了一块匾。孙壮是画猫有名的孙菊生的叔叔,因为有这层关系,孙菊生见了孙广安称 他为小老弟。成古斋主要经营字画、瓷器。开张以后,生意挺好,因为手里有货。大部分货源是金家的。金城收藏的古玩多,大户人家船破有底,底破有帮。金家那 哥俩儿不把成章当外人,出手好东西就信服他,所以好东西都到了成古斋。几年之后,成古斋在琉璃厂便有了知名度,成章也当上了北京古玩商业同会的理事。

  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字号

  解放后,孙成章曾任古玩行中苏友协会长,1950年,当时的文物局长王冶秋把章乃器介绍给孙成章。让孙替他掌眼。章酷爱收藏,成章替他买过一幅 唐伯虎的老师周臣的人物大手卷。此画相当珍贵,后被章乃器捐给故宫。1951年抗美援朝时,孙成章与宝古斋经理、古玩商会会长邱震生一起组织琉璃厂的古玩 铺搞义卖,成古斋卖了不少名画,其中有明代赵备的竹子条幅等。所得款项都捐给了国家。正当孙成章准备扩大成古斋的经营,在古玩行有所作为之时,天有不测风 云,一场突发的伤寒把他撂倒,虽经孔伯华、萧龙友等名医的诊治,也没能保住他的生命。1952年,49岁的孙成章离开了人世。成章老实本分,在琉璃厂口碑 极好。他旷达开朗,生前最喜欢唐伯虎的一首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阴又何妨。阳世阴间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这种视死如归的散淡心境,附合成章 的性格。可是他匆匆忙忙地到"异乡"飘流去了,留下成古斋的铺子怎么办呢?当时成章的妻子瓮慧如刚48岁,3个儿子还没成年,谁来挑这个大梁?

  古玩行第一位女经理

  古玩行的同仁见成章去世,古玩铺没人经营,出于好心,劝瓮慧如把成古斋的匾摘了,铺子盘出去,落笔钱抚养儿子。有人急碴儿,知道成古斋的铺底子 厚实,想从中说合帮着孙家找买主儿。谁也想不到,在这节骨眼上,瓮慧如的腰板挺得很直,她对儿子说成古斋的匾不能摘,没人干,我来当经理。众所周知由打有 了古玩行,数百年间,还没出现过一位女经理。老事年间,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古玩行不允许女性介入。瓮慧如的这一举动,当时在京城的古玩行引起轰动。她不 管别人怎么看,把营业执照改成了自己的名字,成古斋又恢复了营业。说起来也算破天荒,她成为古玩行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经理。瓮慧如有些气魄,与她的个人经历 有关。她老家顺义,是满族、在旗,属正蓝旗。父亲是位教私塾的先生。慧如六七岁的时候,村里有个姓瓮的本家给东城锣鼓巷八姑太家当管事。看她长得聪明伶 俐,非常喜兴,便带她到八姑太家玩。这位八姑太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桂祥的女儿,家里有钱,住着挺大的一个宅子,但是没儿没女。八姑太一见慧如,就喜欢上她 了,非要收她为义女,慧如的父亲觉得跟八姑太攀亲,女儿吃不了亏,便答应了。从那儿以后,慧如就住在八姑太家了。八姑太对她像亲生女儿,视如掌上明珠,供 她念书,学习书画,一直到她18岁跟孙成章结婚,她出阁不久,八姑太就去世了。慧如温柔贤惠,在八姑太身边长大,多少受些大宅门家风的熏陶,身上自有淑雅 之气。跟成章结婚后,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跟刘玉珊学画,刘是京城有名的女画家,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当然慧如跟成章在一起。耳濡目染,对古玩知识也多少懂 一点,所以掌管古玩铺并不觉得手生。何况她还有3个儿子。当时孙广安14岁。他在家行三,从小喜欢古玩,父亲生前曾想重点培养他接班。广安平时少言寡语, 但肚子里不空,有股子机灵劲儿。他一边上学,一边帮母亲照应铺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眼力,还拜了两位老师,一位叫辛衡山,一位叫李孟冬。辛是行商,也做古玩 生意,但没门脸。他的眼力不错,当时跟刘九庵住西琉璃厂的万源夹道。李是二孟斋掌柜的,眼力也好,1954年,他曾花5块钱买了一幅明代八大家之一倪瓒的 山水。此事轰动一时。广安从这两位老师那里学了不少本事。


五块钱买了一幅卞文瑜的名画

  古玩行历来讲究捡漏儿。这个词在老北京的行里也叫抄一号。瓮慧如从1952年当成古斋经理,一直到1958年公私合营。前后干了6年,这期间抄 一号的事有那么几档子。值得一提的是花5块钱买了一幅卞文瑜的画儿。清朝的大学士李鸿藻是个大收藏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石曾,也好收藏,他有个侄子 住在丞相胡同(后改菜市口胡同,已拆)。这位李爷手里的古玩不少,想出手,让成古斋经理瓮慧如到家里收货。瓮和儿子广安来到他家,李爷藏的字画不少,但眼 力却不灵。拿出来的都是大名家的画。要价跟市场上的差不多。瓮接手成古斋不久,手头紧,买不起这些名画。谈话中广安发现门后头挂着一幅卞文瑜的画,问李爷 这画卖不卖。李爷摇了摇头说,这画我拿不出手,不卖。显然他把这画当成了假画。广安看了看款识,觉得对头,示意母亲把它买下来。瓮对李说这画瞅着不真,但 挂在我的店里也算应个景儿。李犹豫了一下说,你们也别白来一趟,既然你们喜欢它,就把它摘走,多了不要,给5块钱吧,算我搭个人情。瓮慧如当即把钱给了 他。把这幅拿回来,又找了几位名家过眼,都认为是卞文瑜的真迹,一问才花了5元钱,真是抄上了一号。此事轰动了琉璃厂。众人对瓮氏母子的眼力惊叹不已。卞 文瑜是明末"画中九友"之一,他的画传世很少,后来这幅画被故宫出300元收购,现在还在故宫展览。300块钱一幅画在当时算高价,那会儿"四王"的画一 张才150元到200元,齐白石的精品画不过100元。这件事让成古斋的女经理露了脸。

  女经理的业绩不俗

  瓮经营成古斋以诚待人,博得了许多文化名人的信任。罗隆基、常任侠、张奚若等都让瓮帮助掌眼买过字画。由于信誉好,这些名人买画手里一时没钱, 从来不打借条。有个叫桃泽义美的日本老收藏家,到成古斋买字画。临近中午,他用手比划想吃饭。瓮让广安带他到附近找饭馆。当时北京的餐馆还不像观在这样到 处都是。广安领着他找了两家,不是关门就是客满。最后又把他带回店里。瓮见状,把他带到家里,现擀的面条,又炒了两个菜,热情地款待了他。让这位日本收藏 家大为感动。后来他跟瓮成了朋友,一到琉璃厂必到成古斋,而且还给成古斋带来许多日本客人。他们之间还有书信往来,直到桃泽义美去世。

  1958年底,成古斋并入北京市文物商店。瓮慧如被分到宝古斋门市部当营业员,一直干到退休。老太太心胸开阔,每临大事有静气,"文革"时,红 卫兵抄家,把孙成章收藏的大量字画和瓷器都毁了,但她处之泰然,后来落实政策,她也不去计较,活得恬淡从容,直到1990年去世,高寿85岁。

  成古斋的后人

  瓮慧如的3个儿子,都跟艺术有缘。老大孙广泰,五四一工厂的离休干部,书法家,是叶公绰的学生,当年《北京晚报》的许多栏头是他写的。他喜欢广 东音乐,2000年去世,活了70岁。老二孙广和,邯郸机械厂技术人员,已退休,住在北京,今年71岁,酷爱电吉他,经常应邀演出。老三孙广安本来想入古 玩行,公私合营后,琉璃厂的古玩铺前后脚都转为国有,他便一门心思读书,从北京六中考上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到北京70中(现北纬路中学)教书, 现已退休。成古斋的后人中,只有孙广泰的二儿子孙鸣,现在荣宝斋当业务员,算是在古玩业后继有人。由于孙广安是在琉璃厂长大的,对古玩又懂眼,上个世纪 80年代,被推选为宣武区文保协会的副秘书长。广安多才多艺,他是《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的老作者,写了上百篇谈北京,介绍琉璃厂的短文。他又是广东音乐 的爱好者,有人劝他恢复成古斋,他说奔70的人了,精力有限,要把余热放在振兴广东音乐上。这些年,他为广东音乐的传播四处奔走。不过,许多人知道他是成 古斋的后人,眼力不错,常拿着收藏的古玩找他做鉴定。他呢,是来者不拒,分文不取,以此为乐事。他认为琉璃厂这条百年古玩街是北京的重要商脉和文脉,有许 多东西还没挖掘出来,现在新出的一些关于琉璃厂的书和拍的电视剧,传奇色彩太多,有不少纰漏,许多事缺乏客观历史依据,有损这条老街的形象,有关部门应组 织人力挖掘琉璃厂文化内涵,让人们重新认识这条老街和老北京的古玩行。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网易从九城手中夺过魔兽世界的运营权后一直风波不断,除了有传闻九城在暗中给网易制造障碍外,网易面对的最大的障碍是来自新闻出版总署,对,就是传说中的版署。根据业内人士的猜测,魔兽世界随时有可能被版署叫停,因为版署认为它才是网游的主管部门,而不是文化部。文化部却认为版署是在开美国玩笑,因为网游不是出版物,不归版署管理。

    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并不少见,对于网游这一块肥肉,两个部门都想得到手,苦是苦了政府部门利益争夺下的游戏厂商。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这篇文章从魔兽世界的审批风波出发,将版署与文化部之间的斗争时间线一一列出。


一、魔兽世界需重新审批

 因为魔兽世界在华的代理商由第九城市改为网易,按照相关规定,魔兽世界需要重新给“相关部门”递交申请。这里的“相关部门”有2个,一个是新闻出版总署,另一个是文化部。

    丁磊在一次电话会议中提到: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规定,进口网络游戏变换代理运营单位必须重新履行申请批准手续。同时,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规范进口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申报工作的公告》,进口网游如果变更运营企业,原进口批准文号自动撤销,由新运营企业重新向文化部报审。

    然而,这些审批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拿新闻总署的审批来说,网易首先需要到地方新闻出版局申请审批,地方新闻出版局通过审批后再上报给高一级的新闻出版部门,最后到出版总署。

    同时,审批并不会一路顺利,今天这个部门要求删除血腥,明天那个部门又要求删除色情,资料片需要重新提交。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这个审批过程很有可能比我们办理户口更改的手续还要麻烦

二、版署似放不放

    6月的时候,业界就有传闻称版署将魔兽世界放行,但到了6月下旬,有媒体分析称第九城市对魔兽世界的审批进行“捣乱”:

 随着九城对暴雪起诉由财产赔偿改为合同违约,新闻出版总署收到相关部门通知,暂时停止对《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审批工作,这将直接导致网易《魔兽世界》开服延期。

    7月1日《北京日报》报道,版署表示魔兽世界已经进入正常审批程序。《北京日报》的报道摘要:

 6月22日总署在给地方主管机关的《受理通知书》中已经表明,按行政许可规定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此外,该游戏需进行内容审查,审查时限为60个工作日(不含该游戏因内容问题需进行修改的时间),所有进口网络游戏的审批都是按上述规则办理的。

 7月17日,版署向媒体表示,魔兽世界的内容审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审查完毕后将反馈给申报部门。但是,直到9月18日魔兽世界正式开服,网易依然没收到版署的放行通知。有消息称版署对魔兽世界指指点点,要求改这改那,网易多次提交修改版仍未通过审核。


三、文化部放行

 文化部在7月下旬已经通过“魔兽世界:燃烧的征途”的审批,备案号为“文网进字[2009]006号”,文化部网站上的截图如下: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在版署处处刁难网易的时候,文化部给了网易一个通行证,这一举动可以认为是文化部和版署第一次交锋


四、魔兽世界冒险开服

 从9月开始,不断有传闻称魔兽世界将会在9月中旬开服,但是由于版署一直不放行,网易只能用免费公测的手段来挽留老玩家,根据分析,魔兽世界一天大概会损失500万。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到了9月17日,很多报道认为18日魔兽世界将会开服,但网易否认,然而,到了18日,魔兽世界终于开服了。但是版署的审批仍然没有下达 ,网易凭什么能开服呢?

    9月18日,文化部搬出国务院颁发的《三定》文件,文化部认为网游不是出版物,理应由文化部管理,版署无权管理。言下之意就是,魔兽世界可以开服,不需要经版署同意。

    但是,版署怒了。

五、版署PK文化部第二回合

 前面说到,魔兽世界之所以敢绕过版署开服是因为有文化部在后面“撑腰”,9月18日,文化部开了通气大会,搬出了《关于印发〈中央编办对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三定”规定中有关动漫、网络游戏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部分条文的解释〉的通知》,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央编办下达的《三定》文件。

    《三定》文件中规定,网络出版物归版署管理,版署有前置审批权。但是,网游是不是出版物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在这一次通气会上,文化部的庹司长明确表示三点:

 1、网络游戏不是出版物,文化部是网络游戏的主管部门。

 2、如果游戏不涉及出版物环节的,按文化部已经实行的网络游戏管理规定进行审批管理。

    3、若网络游戏出版物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前置审批擅自上网的,将由文化部负责指导文化市场执法队伍进行查处,新闻出版总署不得直接对上网的网络游戏进行处理。

    庹司长的讲话对网易可以说是一颗壮胆药,因为按照文化部的理解:

    1、魔兽世界不涉及到出版环节,不需要版署去审批。

    2、即使魔兽世界属于出版物,擅自上网后是由文化部来处理,版署无权管理。

    所以,魔兽世界在18日就“理直气壮”地开服了。

    看到这里,很自然我们就能想到,版署很生气

六、版署PK文化部第三回合

    魔兽世界的开服可以说是让版署丢尽了脸,它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9月29日,版署以净化网络环境为理由,对200多款游戏进行审查,关掉了45款境外网游。

 版署的理由很简单:国庆将至,要清理网络环境。

    这一理由让文化部进退两难。你要说反对吧,这可是为了国庆而净化网络,反对不了。你要是支持吧,那不是将网游的管理权交给版署了么?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在版署的新闻稿里,它自称还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游戏监管的长效机制,让我们看看这5个方面里有多少是关于网游审批的。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出台网络游戏管理办法。

    2、年底前对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运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未取得具有网络游戏经营范围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得从事网络游戏出版运营服务。

    3、一步完善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制度,对清理工作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进口的境外网络游戏,或在境内为境外网络游戏提供运营推广服务的,坚决予以取缔。

    4、严格履行国产网络游戏出版运营的备案管理制度

    5、加强对已履行审批或备案手续的网络游戏的动态监管,防止新增添的不健康网络游戏内容和功能的传播,同时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防沉迷系统的评测和检查,发现问题,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说是5个方面,但其实几乎每个方面都在告诉文化部,网游是我的地盘,你别动。

    


七、版署PK文化部第四回合

    对于版署的挑衅,文化部显然不会示弱,文化部在官网发表公告重申是网游的主管部门,又一次解释了《三定》文件

 文化部强调,“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是指网络游戏的出版物。比如,保存有游戏介绍、游戏玩法、客户端资料的游戏光盘等有形载体,这部分属于“出版物”环节的审查,由新闻出版总署来负责,其他审批由文化部负责。不涉及出版物环节的,则不存在出版物的前置审批。所有游戏产品一旦上网,完全由文化部管理。

八、版署PK文化部第五回合

 10月9日,版署联合国家版权局、“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联合发表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定”规定〉和中央编办有关解释,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

    和其它通知一样,通知的标题又长又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其中的意义。通知里主要的内容是:

    凡是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前置审批就上网运营,或审批后擅自改变内容的网络游戏,都将被责令停止运营服务。

    如果这一条通知具有法律效力,魔兽世界很有可能会被叫停。

    但是文化部的庹司长在谈及这一通知时表示,“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震惊。”同时,庹司长也表示,版署下发的这一通知与中编办的相关精神并不相符


九、版署PK文化部第六回合

 有传闻称魔兽世界开服后版署很生气,联合有关宣传部门做了以下动作:

1、要求各大媒体停止报道魔兽世界的新闻

 在Google资讯里搜索“魔兽世界”的相关新闻,在9月29日后就只能找到一些游戏技巧类的文章,找不到有关审批、运营、商业类的报道。

魔兽世界运营背后:版署与文化部的博弈

2、要求《新京报》就报道版署无权审核魔兽世界的事道歉

 《新京报》在9月16日发表报道认为魔兽世界将在2天内开服,因为版署无权审批魔兽世界。但在23日,《新京报》就登出了一则道歉信,内容主要如下:

    由于本报记者依据别有用心者对中央编办有关网络游戏审批管理文件的错误解读, 在没有充分理解中央编办有关解释文件,也未向网络游戏前置审批部门--新闻出版总署核实的情况下,发布“中央编办下发有关国家机关的'三定方案',确定网 络游戏的审批、监管、执法等权力由文化部负责”等错误信息,严重干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依法履行对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的审批工作。

    又由于忽视了某些利益公司背后的用意,在报道中援引了所谓“如果网易不发行游戏光盘、杂志等媒体产 品只是运营的话,只需要拿到文化部的审批即可”等错误解读。

十、利益争夺下的受害者

    两个政府部门之间内斗,让魔兽世界蒙受重大的损失,在关服期间,魔兽世界一天大约亏损500万。而版署的整治网游的动作,本意是为了向文化部展示自己的实力,但却害了被整治的45款网游。

    网游是一块肥肉,谁都想要,政府部门之前的争权事件并不少见,但他们似乎从来不关心在他们争权斗争中被牺牲的平民和企业。

    网游是不是出版物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恐怕还需要等待中央下发一个更明确的文件。但在这个文件下发之前,版署与文化部之间的斗争不会停止。

(编辑: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