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日, 三月 22, 2009

“脱吧,到你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就高官要求在财产公示方面与百姓接轨一事,南都做了一期网眼,最动人的是这幅漫画。

视觉带动思维,一幅好漫画,胜过千言万语

个体户衰减得为何如此快?


文章提交者:champagne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为什么个体户衰减得如此之快?恐怕最大原因还是负担过重、个体户入不敷出;即使政策条文还能接受,但执行者把它们弄成“管卡压”的手段,经营者动辄得咎,使他们失去了干下去的勇气。
  
  作者:王学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日常生活都需要自己打理,如买菜、买早点、跑早市、洗衣店等,要常与个体户打交道,对他们的酸甜苦辣也就多少知道一些。个体户大多本小利微,谋生艰辛, 常常见到实在支撑不下去,或转业,或回家的。理发我是每月必去的,像我们这类的老头,当然不会去打着美容招牌的大理发馆,所去几乎都是个体小户。
  
   我常去的小理发店,业主是一位四十余岁的下岗女工,听她说起自己开业和经营的经历,深感政府部门在为个体户服务上是不到位的。这位小店的业主本来就是理 发学徒出身,北京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理发、洗澡都被国有化或集体化了,自然她也在国营理发店工作;改革开放之后,大量个体和私营商户进入这个领域, 国营的和集体的洗澡堂、理发店最初还支撑过一段时间,但终因体制不行,纷纷解体,这位理发员就成为一名下岗女工。为了生活,她开了这个小店。
  
   “最初申请这个‘照’(营业执照)时,还花了3000元呢!”这位女工说。我问:“下岗人员申请办个体不是不花钱吗?”“我们一个工人哪里知道?心想办 事不都得花钱托人吗?这3000元就被人骗走了,事也没办成。后来直接找到原来的领导才办成的。”这反映了许多老百姓的心态。自古以来百姓对进“衙门”办 事就有畏惧心理,进政府机关“事难办,脸难看”,还被支来支去,如堕五里雾中。这样,在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之间就活跃着一个“中间人”群体。有些是骗子, 但有的还真行,这些中间人居间吃好处费,常使身处弱势的民众吃亏上当。他们吃的是“关系饭”,为了使这碗饭更稳当,他们必然要与有权者相勾结,加大正常办 事渠道的难度,好让他的生意更红火。对下岗人员政府应实施义务就业辅导,让他们知道如何重新就业。
  
  这位下岗女工的小店总算开张 了,由于技术和服务好,只要这个小店开着门,顾客永远不断。店主收费也很克己,男士理发也就四五元,因此,这里有了几十人的固定主顾。前两天我去理发,听 这位店主拒绝后来的顾客说:“我还要验证去,您别等了。”我很好奇地问:“干个体的要验什么证?”“要验经营证、许可证。”我想:为什么每年要“验”一次 “证”?其目的不就是看一看业主是不是还在经营、经营的内容与营业照上批准的是不是一致、看一看是不是合法经营?如果目的在此,政府工作人员就该到店里“ 验证”,这样才能看到要检验的一切。而现在许多检查、检验早已失去原初意义,剩下的只是交钱。既谈不上为经营者服务,也不能体现社会对个体经营者的监督。
  
   她又说:“验证钱倒是不多,就是麻烦。卫生罚款才厉害。卫生费就是每年交体检表,要交到卫生局,一忘了就要罚款。今年交得晚了些,要罚3000元。”“ 你怎么不跟他说一下,我理一个头才四五元钱,多少个头,才能凑成3000元?”“人家是按章罚款,才不管你理多少个头呢?”您看,这样“罚款”是不是有点 冷血?
  
  从这位理发工人的烦恼,可以具体感受到个体户的艰难。个体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很火的词,那时干“个体”虽然不登大雅 之堂,但那时很多人羡慕的“万元户”大多来自个体户,因此又偷偷被一些人艳羡。1992年以后几年“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下海热潮中,许多人抛弃了正式工 作,形成了争做个体户的红火局面。然而,曾几何时,自1999年以来,个体户风光不再,每年以87万户的速度衰减,从1999年的3160万户,降到 2006年的2505万户。这两年衰减,还没有数字,但从生活的切实感受中,也可感到个体户越来越少,一些服务从业人员日益衰减。当然,其中有的个体户是 升级当老板了,但能完成这种转变的不是很多,大多还是失业了,入城农民从事个体的则回家或给人打工了。十年来,个体户的衰减影响了千万以上人员的就业。
  
   为什么个体户衰减得如此之快?恐怕最大原因还是负担过重、个体户入不敷出;即使政策条文还能接受,但执行者把它们弄成“管卡压”的手段,经营者动辄得 咎,使他们失去了干下去的勇气。我上面说到的“卫生费”就是一例。检查身体确有必要,这关系着顾客的健康。然而,监督、督促比动辄罚款更重要,即使罚款也 要考虑到被罚者的承受能力。如果不是有意地向消费者投毒、放毒,不要一罚非要把人家弄得倾家荡产不可。
  
  城市里的小商小贩和一些服 务业的个体户,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开拓了就业领域。当今正是经济困难、失业人数陡增、就业艰难的时期,干个体也是很重要的就业取向。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大 力扶持,管理和服务都要到位。让个体户有优良的就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希望管理、监督不要死盯在个体户的钱包上。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学泰)  
  

中国人为什么懂车了(转)




    回头看看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之花一汽、二汽、上汽都在干什么----拌着脚丫子数钱!1983年上海引进的桑塔纳不是一款落后的车型,当年是德国大众1982 年款!但是我们用一种让世界人都敬畏的执着的精神生产了25年,而且在此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改进生产了2000,3000系列,国产化率达 到了90%!这是上海汽车人留给我们民族汽车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他们却忘记应该升级和更换发动机了。我们把这款70年代的发动机也制造了25年。因为在 中国的心中,汽车就是4个轮子+华丽的外壳+豪华的内饰与设备。
不是上海人才这么精明,国人的最爱的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三菱4G18发动(几乎所有的民族汽车都是用过或者正在这款发动机),是2001年东安引进的,这款发动机原型4G92是80年代末开发,90年代三菱的 主力发动机,2000年特别为亚洲市场开发,包括台湾版和大陆版。4G92在96年就开发MIVEC类似与VVT技术,应该是一款当时比较先进的发动机。 可是我们引进的不但是别人第一代产品,而且还在此基础为降低成本进行了简化。我们生产了8年,不但不升级使用DOHC和MIVEC技术,反而最新推出的 1.5L 4G15S更是4G18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使用铸铁发动机的缸体。


因为在我们心目中,性价比就是:价格更低、空间最大(车长)、外形更华丽、内饰更豪华、电子设备多多益善!唯独忽略了发动机和变速箱,持这种观点的人占主流!他们认为桑塔纳发 动机的动力已经足够了(1.8L 74KW),更会反问你,有多少时候开过180、200KM/H,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新技术的发动机--没有用,是浪费。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世界上最 精明消费者,对车的理解也是最精辟的。可是我们忘记了评价一辆车的性能的时候,除了安全性就是动力性。发动机技术才是汽车的核心技术,最新的发动机不但节 油而且更环保。我们往往会说日本车省油,可是我们从不看看车子的重量,1吨的车比1.2吨的车,省油10%那叫省油吗?钣金和皮实的确对保命没有多少用 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发生标准的45KM/H测试碰撞速度?答案是几乎没有!平时在城区小的碰撞都远低于这个速度,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车的钣金,谁的更 厚,谁的变形就少,车损和修理费就最低。当高速出现生命危险的碰撞都远远高于这个速度,这个时候45KM/H碰撞测试的安全性基本就没有用了,比的是你的 反应速度和安全设备的正常运作。没系安全带的人已经飞出去了,安全气囊没都打开的基本肋骨是保不住了的,车身侧防撞钢筋硬度不够的,车内空间会迅速压缩, 你自己基本是爬就出不来了,还怎么逃生,待在车里祈求上帝吧!

轿车的“轿”字就是轿子的轿,古代什么人坐轿子,是官家和有钱人。因此在中国,汽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个人进行炫耀的奢侈品!因为中国人买车首先看重 的是外形,中国黑色车保有量是世界最高的国度,因为黑色代表尊贵。其次我们看重的是配置,注意这里配置指的是内饰和电子设备!国内汽车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 流行装备ABS、EBD、安全气囊,而且还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这东西,会在车身最醒目的地方用镀洛的金属字注明。所以安全配置有不有其实我们也并不在意, 我们在意还是它代表的是身份和面子。殊不知这些安全配置在欧洲是必备的设备,就跟战斗机必须有弹射座椅和降落伞,汽车有备胎和刹车一样,是必备配置。

在中国,当一款与全球同步的新车上市的时候,我们欢心鼓舞,我们会评价还是德国人(日本人)厚道,但我们却从来不去注意他的发动机、变数箱是否是与国外的 一样,我们刹车是不是被换成了鼓刹,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是不是用料和做工和国外的一样!我们注意的是只外表、内饰、电子设备和细节(看得见的细节)。当日本 车越卖越火的时候,德国人翻然醒悟,原来中国需要的不是新技术,需要的只是面子!从此德国人以日本人为师,法国人也开窍了,韩国人也来了---原来中国人 的钱是这么的好赚,只怪我们以前太傻!从此以后日本车、德国车、法国车、意大利车、韩国车(听说印度的塔塔集团都想进军中国)都一样了,天下的乌鸦终于一 样黑了!当吉利还在傻冒的辛辛苦苦仿照、研究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的希望之星们也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了,奇瑞把发动机外包给了奥地利AVL公司,比亚迪借助三菱发动机迅速崛起,中华骏捷同样靠三菱发动机实现了涅磐重生。 一个企业不能了解客户的心态注定不可能成功,华丽的外壳+豪华的内饰与电子设备+外国品牌=好车,这就是中国人的汽车消费心态。所以我们才有这么多淘汰的发动机作为国产车最爱心脏,这么淘汰的垃圾车驰骋在中国的大地上。

当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火药,却热衷于制作华丽的烟花供人欣赏的时候,欧洲人把它用作了征服世界的工具,因此我们没落了!当intel发布新的CPU;微软发 布新的操作系统,美国人排队购买时候,中国人觉得好笑,说美国人又吃饱了撑的慌!当我们的长征火箭连续十几次成功发射,而日本H2火箭隔三岔五的掉下来时 候,我们为之鼓舞也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可是当日本月亮女神质量远重于与我们蚕蛾的时候,我们才惊奇的发现,我们的长征火箭由于长期保守的使用偏二甲肼燃料,而造成推力远落后于世界水平。而日本人在80年代就开始研究并使用大推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我们长征虽然保住了成功率却在新技术面前落后了!

当一个民族丧失了对新技术狂热的渴望与追求精神的时候,落后也就成为了必然!一个伟人曾经告诫过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