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一, 三月 23, 2009

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创新高 政府托市让国企购买


文章提交者:牧渔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创新高 政府托市让国企购买2009年03月24日07:44 [我来说两句(220)]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赵飞飞 【托市】政府购房托楼市 万科未开工空地换得7亿房款
【房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绑架"中央? 谁在暗挺房价
【楼市】深圳断供潮演变成白送楼 万科表示楼市尚未见底
【土地】土地管理法二次修订完成 小产权房转正破灭
【独家】价格、空置率梦魇不脱 楼市难言回暖
【利润】净利润高达61% 年报揭秘开发商"严冬"暴利



  观望之势尚未尽数散开,上海商品房空置纪录却被节节突破。




  上海市统计局3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2008年以来楼市销售面积明显回落,截止至2009年2月末,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已达到创纪录的1211.75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某部门获得的权威数据,在2008年12月末时,沪商品房空置面积接近1100万平方米的历史最高记录,空置面积同比增长48.4%,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空置面积同比增长8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2个月后,纪录被刷新。

  此前多年并不尖锐的供需对峙,让上海在2008年之初,累积了735.46万平方米的商品房空置量。但2008年楼市供求关系突变,与当下的1211万平方米相比,一年多,上海空置率迅速翻了接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已公布的《上海市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显示,年内,上海在建及新开工商品住房建设项目,预计预售标准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加上累积的空置面积,上海今年待售商品房超3600万平方米。

  上海官方网上房地产的统计,2008年商品住宅预售登记面积较去年下降了42%,为1560万平方米,按这静态速度,上海消化今年待售商品房,约计需27个月。

  需注意的是,托底在向房地产上游突围,区县房地产公司亦出没于该区土地市场出让之中。

  对此,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对本报表示:"按眼下的商品房囤积量来看,政府及地产商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刺激刚性需求,那就是想方设法让房价降到位,其余方式值得商榷。"

  政府加紧托市

  上海市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面对居高不下的空置率,政府在1、2月低谷之时,开始采取真正的托市措施。

  "包括黄浦、静安、徐汇、浦东新区等各个区政府,对区内的国资房地产公司存量房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据透露,清理的途径十分单一,即让区内关联的国有企业进行购买。

  "尚且不知道政府在团购后的具体意图,但这是政府引导下与市场进行的对抗行为,救得了一时的空置量,对楼市市场走向并无多大帮助。"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2008年年底,浦东政府就开始采取过类似的托市举措,即团购区内存量房。

   2008年11月22日,陆家嘴集团与上海中星集团举行了购房签约仪式。3天后,陆家嘴集团以17918元/平方米的价格收购中星恬园的36套房产,总 价约7800万元。其后又出资2.7亿元分3次团购了中星恬园的公寓,总计成交约180套。陆家嘴集团表示,此举是为储备人才公寓做准备。

  同年12月,浦东楼盘被政府性公司"集中团购"现象层出不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提供给本报的数据显示,一手商品住宅"鼎鑫名流苑",12月18日当天刚出售就被团购全部66套集资楼。而张江的阳光花城、张江名流豪庭及鼎鑫名流苑4个楼盘的绝大批房源也被团购。

  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顾建发对此表示,大批"团购"对市场推动不小,据其了解,相当一部分是被国有开发商团购下用作将来的人才公寓或保障性住房的。

  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则对此分析,如此高昂的楼价,与人才公寓的实际住宅需求情况并不吻合。"不会有那么多人才需居住如此高档的住宅。政府与市场角力的结果一定是政府吃亏,房价肯定要跌。

  更为关键的是,上海区县政府对房地产的"托底",已经伸至上游的土地出让市场。

  本报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获悉,据第6号和第7号土地成交结果显示,最引人瞩目的"静安区15号街坊交通枢纽综合项目地块(东块)",被静安区国资系上海静安城建配套发展公司以7.4亿低价获得。

  无独有偶,嘉定区徐行镇新漕河北侧、徐潘公路南侧地块,被嘉定区国资企业,上海市嘉定区房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以2.1亿摘下。需要注意是,这两幅成交地块,是上海今年鲜有成交的非工业性质建设用地。

  开发商降价求生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38.0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8%,降幅比1月减少24.3%,比去年全年减少19.1%。

  而在进入3月时,上海楼市呈现一股"小阳春"现象。

  易居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份第2周,沪商品住宅成交量回到了2007年10月份的市场高峰水平,全市共成交商品住宅32.38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8.3%。

  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对本报表示,此前成交量上涨,主要是由于3月12日至15日的春季房展促成。此前观望的刚性需求,在房展会进行了09年的第一波释放。

  据春季房展主办方统计的数据,4个展览日,近13万客流参加展会。房展会总意向交易金额2亿元,而现场成交总交易额1.2亿元。陆骑麟分析,成交的背后是开发商的促销所致。

  23日,易居中国再次向本报提供了3月份第2周统计数据,在3月16日-22日,商品房成交量65.85万平方米,环比增幅再次拉高18%。与此相对应的是,成交均价为978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240元,跌幅2.39%。

  "之前上海各开发商手上积压的房源和土地都超负荷,总体供应压力巨大,随着了新一轮的推盘计划的启动,降价势在必行。"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对本报表示。

   "上海现在许多高档楼盘降价幅度较大,去年底上市的世茂滨江花园5号楼,网上报价是7.5万元/平方米,3月份成交的11套房源均价仅3.6万;前期报 价达5.7万/平方米的经典茂名公寓,3月成交的13套房源价格仅3.6万;古北国际花园也从3.2万跌到2.7万。"

  薛建雄认为,这些楼盘的价格开始进行理性回归。

  娄刚对本报表示:"房价如果要跌,不会只跌3%或5%,过去一年就涨30%-50%,只跌这么一点不足以说明问题,房价还需要降到位。"

  娄刚进一步分析,从目前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看,一方面国内购房群体的经济实力是在下降,而国际方面,海外游资原本日子就不好过,随着人民币已经完成了大幅升值过程,来中国一线城市投资楼市的故事已经讲完。

  "谁都说不准降多少才叫到位,只有让老百姓都去买房子才是一个衡量标准,政府以及开发商需要找准一个房价的平衡点。"娄刚如是说。

12天超万元:用户质疑TD上网收费标准


文章提交者:苏秃秃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2天,13755.41元!上网速度快于GPRS的3G网络TD―SCDMA,烧钱速度也不是一般的快,仅仅12天,TD― SCDMA测试用户吴月(化名)上网费用就达到13755.41元,平均每天超过1146元,"TD的数据资费标准太不合理,套餐内的流量根本不够用,而 超出流量的费用却极其昂贵,照这个速度用下去,月底达到10万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1G多流量计费1万3

  今年6 月,吴月通过网上申请,拿到了一部TD―SCDMA测试手机。根据协议,吴月每月获得移动补贴话费800元。他选择了100元/2G的数据流量套餐,超过 2G的多余流量按照每KB0.01元的资费支付。国庆期间,一直想好好体验一回TD上网的吴月终于做了一次"小白鼠",在手机上当了几部电影和软件。 128K上行、384K下行上网速度的TD,的确比2G时代的GPRS与传统拨号上网要快许多,吴月对速度颇为满意。然而几天后,吴月上网查阅本月手机费 用时,却惊愕地发现上网费用竟然超过了1万。"根据我们的协议,套餐用户每月上网费1000元封顶,也就是说,您多出来1万多元的流量使用费将可获得减 免,只需支付1000元即可。"移动客服热线10086给出如是答案。尽管每月800元的移动补贴足以支付这次测试的费用,然而,这个答案并不能使吴月满 意。

  套餐内外价差200倍

  "TD数据套餐内外价格差别太大。"吴月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他是100元2G的数据套 餐用户,简单计算一下,套餐内的流量费相当于每分钱200K左右。与套餐外流量费每分钱1KB的价格相比,双方价差近200倍。吴月最后正是因为超出1G 左右的流量,按照套餐外每KB0.01元的价格计算后,才有了这1万多元的费用。

  对于吴月的质疑,10086的回复是,"你应该留意 自己使用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月套餐"。但吴月认为"现在用TD上网下载软件或视频,很容易便能有几G的流量,即使选择了最贵的200元/5G的数 据业务套餐,也很容易超支。"再说了,200元包月用户,基本属于高端用户,很少有人会在意流量。吴月算了一下,哪怕仅仅超过80M流量,就已经够了 1000元封顶,"这个差距太小了,如今一集电视剧视频的大小也差不多70、80M。这么算来,相当于我多出的800元只能看一集电视剧。"

  编者按

   当带宽"加速"的3G给人们描绘出手机应用的"光辉前景"时,多方面配套设施的完善显得更为重要。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等等多媒体娱乐性活动,被期待为 3G的杀手锏,但如果运营商推出的资费标准不能让人放心大胆使用,这路修得再宽有什么用呢?正在举行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TD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强 调:TD数据资费按流量收费就是把用户拒绝于服务之外,如果TD资费问题不能解决,将对TD的应用和内容推出带来极大的挑战。专家和消费者不约而同间对同 一个问题提出建议,可想而知这是TD发展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甚至是所有全业务运营商将面临的共同问题,其如何解决值得深思。

12000多亿公积金里,你有几分?


文章提交者:骑鹤下扬州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建设部说,去年公积金存额余款达12000多亿。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怪不得有的车厂老板看着眼红,要让人用公积金来买车。
     关于这个新闻,我想知道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公积金里面,每个人分别有多少???
     说句不中听的话,公积金的多少基本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富足程度。据我所知,广州电力系统的普通职工,每个月有6000的公积金,
一个月6000,就意味着电力公司一个月补贴他3000元公积金。我只想知道,凭什么?
     如果把每个人公积金的数额公布出来,也许公有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原来在公积金的分配上,仍然是遵守着那个让人痛恨不已的定律:
少数人拿多数钱。就比如这个每月6000公积金的广州电力公司员工,他一个月的公积金就可以顶上广州同城其他人的一年的公积金了,甚至有可
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公积金————因为有很多人压根就没有“公积金“
     分配制度是一个国家兴败的最关键因素。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为什么中国打胖脸充胖子也要买美国的国债,也要去欧洲买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句,严重的不公平的分配体制压制了大部
分人的购买力,到了经济危机时,大部分人只 把口袋捂得更紧,而绝不会拿出更多的钱来。而即得利益者却在消费外的国高档产品,所以为了救我们的的
的初加工,为了不让美欧经济变坏影响中国,中国只好割下自已的肉来去市了。
       痛不可当,却毫无办法。

商务部帮了可口可乐的忙


 

陈青蓝 经济学者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3月18日被商务部驳回,这消息让人惊诧莫名。

对这件事各界的反应有喜有忧,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一时颇为热闹。看了网上的留言,很多"爱国青年"留言清一色地叫好,认为民族企业终于保住了,跨国企业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企图终于被粉碎了。这些言论,让我不免对他们的素质感到忧虑。

关注这个收购案比较晚,大概是在今年春节前后看CCTV2的一台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访谈节目 上。当时汇源老总朱新礼坐在台上,很春风得意的样子,主持人称他是对金融危机最敏感的人,因为他在2008年9月3日签字把汇源果汁卖了出去,两周过后, 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危机过后,资金少了,收购案少了,市场上对每一个公司的收购价都会面临着重估,那之后再卖个好价钱就不太容易了。当时朱新礼表示,自己 是蒙的,他哪里知道金融危机会在他签字后爆发。轻松的口气表现出他得意的心情。

他的汇源卖了179.2亿港元的好价钱。收购案一公布,汇源的股票在香港股市立即应声大涨,当天股价上涨1.64倍。反映了股民和投资者对收购案的认可,以及对汇源未来前景的看好。

这说明,汇源以179.2亿港币的价格卖给可口可乐,并不是"贱卖民族资产",相反是大赚了洋人一笔,是为国争光的事情,爱国青年们应该可以感到欣慰。

很显然,可口可乐2008年9月提出收购汇源的24亿美元的出价过高,是金融危机前的"泡沫 价"。可口可乐现在虽然对收购汇源仍然垂涎三尺,但相信对此前出价会有悔意,因为,在金融危机之后对各类资产都重新定价的时候,仍然坚持危机前的"泡沫价 "并不是一种理智的行为。而此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被商务部驳回,正好给了可口可乐以体面理由下台阶,让洋人挽回了巨额的经济损失。

3月18日,商务部驳回汇源收购案的消息一公布,香港股市立即做出了强烈的反应,汇源股价当 天下跌20%,不得不停牌,预计复牌之后仍将猛烈下跌。说明持有汇源股票的投资者对汇源的前景十分悲观,同时对商务部急洋人所急、"宁让家人受委屈,不让 洋人吃亏"的国际主义情怀表示了无声的抗议。

宁可吃亏也不出让"民族企业"并非明智之举。一来果汁生产并不是什么"经济命脉";二来果汁 生产也不是高门槛行业。如果民族企业实力够强,短时期内再创造一个民族果汁品牌并不是难事。何况,让不让民族品牌崛起,选择权是在咱们广大爱国群众手里, 咱们平时主动选择喝民族果汁不就行了?难道爱国青年们对自己还信不过吗?

所以啊,我要含泪劝告爱国青年们,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为了中国的崛起,为了民族的未来,咱得加强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了,否则爱国都爱不对地方了。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