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一月 02, 2008

怎麽看贝布托这个人 闾丘露薇

感觉中国会不会也成为被几百个权贵家族、利益阶层统治的国家,穷人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开始走向极端?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by 闾丘露薇 on 1/2/08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365a2aec827486db
 

巴基斯坦刚刚宣布选举从1月8号推迟到2月18号,比我预期的延期要短一些。穆沙拉夫刚刚发表完对全国的公开讲话。最近看了不少关于贝布托的评论,很有意思,特别是不少人把贝布托看成是民主的化身,认为她是巴基斯坦人民的希望。只是,在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站出来针对军政府,并不一定代表民主。下面是我刚刚给"国际先驱导报"写的一篇专栏。

------------------------------------------------------------------------

贝布托在一个公开场合遭到袭击死亡,这个事件算是2007年底最令人震惊的一个事件。人们的悲哀和沉重,一方面是对于一个罕见而且美丽的政坛女星的陨落感到可惜,更多的,则是对于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担忧,甚至是南亚局势,乃至美国的整个反恐战争的担忧。

听到这个消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一个拥有权力和财富,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被全世界关注的人物,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去了。虽然死因到现在还是有着不同的版本,但是对我来说,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管治能力出现了问题。

留意贝布托是在去年中,那个时候我还在美国,贝布托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因为有传言指,姆沙拉夫去偷偷拜访了她,希望她能够回到巴基斯坦,不过那个时候的贝布托,在美国媒体面前表现,似乎她还没有下定决心回去,也透过这些美国媒体,提出了她要回去的一系列的条件。不过政治人物总是这样,犹豫往往就是自己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特别是来看看她选择怎样的媒体,就可以看得出来,她希望那些人听到她的声音,很明显,她需要英美政府,同时也透过这些美国媒体,把声音辗转传过美国。

电视屏幕上的贝布托真的是很美丽高贵,英文流利,当然让英美的观众容易产生亲近感,对这样一个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女性感到放心,贝布托曾经说过,她觉得伦敦就是她第二个家,在她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她甚至会开车从牛津到伦敦,为的就是到一家她喜欢的小店买一杯雪糕。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让美国政府也感到放心,因为她的经历,她的家庭背景,注定她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会走在一起,也不会高举反美大旗,走上街头。

出身于巴基斯坦显赫家庭的贝布托,父亲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始人,曾经担任巴基斯坦总理。而她自己从小就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成长。16岁的时候,她就被送到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学习。1977年,贝布托回到巴基斯坦,1979年,在父亲被军政府绞死之后,她认为人民党的党魁,并且在1987年巴基斯坦第一次民选中胜出,成为巴基斯坦第一位女总理。不过她的这个任期只是持续了二十个月,不过不服输的贝布托,在1993再度当选总理,但三年后,她因为贪污指控,被解除职务。1999年,穆沙拉夫上台,禁止贝布托回国,尽管这样,贝布托依然在海外积极活动,领导者人民党,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反对党派。

很多人为贝布托的死而感到惋惜,因为很多人认为,贝布托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民主和希望,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英国的南亚问题专家William Dalrymple曾经访问过贝布托,他这样描述自己对贝布托的印象:"贝布托留给巴基斯坦的一个「遗产」,可能是那座设在伊斯兰堡中心、由她亲自设计的超豪大宅。我曾作客在那里访问她,大宅雕栏玉砌,有时一间房内居然有2、3 盏水晶大吊灯,很难想象那是一个穷国总理的住所。在接受我访问时,她也王室气派十足,花了足足3 分钟,由大宅仪态万千地走过百米草地,来到我在花园内等候的椅子前,活像罗马贵族公主。也许,贝布托就是一位封建贵族公主。在这方面,她跟很多巴国政客相似。"

要看贝布托,我们就需要来看看巴基斯坦的现状,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土地成为当上政客的社会积极基础,贝布托的布托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对于那些依靠接受教育,而晋身中产阶级的巴基斯坦人来说,他们是被排斥在政坛之外的。不少的封建大地主到现在还有这样一种心态,那就是自己的"臣民",一定会投票给自己支持的候选人。

很多人看到巴基斯坦的政治状态,看到的是军政府和民主之间的冲突,但是却看不到一点,那就是不管政局如何的变化,巴基斯坦的精英阶层的利益,从来没有受到过损害,而正是这些精英阶层对于贫苦大众的不理会,使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了滋生的土壤。每年百分之六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让普罗大众得到好处,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三百多个权贵和封建家族控制着。而这样的架构,更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而一个国家教育失败,社会不公,纷争不断,底层民众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会滋生出极端,而宗教成为这些穷人们表达对现实不满,追求出路的一种途径。在西方文化垄断这个世界的时候,一些伊斯兰极端分子因为社会封闭和长期的压抑,把不满发泄在西方社会身上,认为他们所承受的不公平的对待,正是因为西方的侵略,把自己塑造成正义公正的代表,来对抗像贝布托这样的精英坏人,因为他们富裕,腐化,堕落和西化。

贝布托在担任总理的时候,她的国际名声并不好,她的政府就被国际反贪腐组织"国际透明"列为最不廉洁政府名单当中的头三名,在她第一次执政的二个月里面,没有通过一条重要法案,国际特赦组织指责她的政府人权记录不佳,因为在扣押期间死亡和拷打的记录太多。

很多人把贝布托塑造成为一个忠于爱情的女性,因为即使她的丈夫因为贪污而入狱,并且有着"百分之十先生"的称号,她也对他不离不弃,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大家也可以看看贝布托自己的纪录,目前贝布托自己也在其它的国家有多宗贪污指控等着她。现在,贝布托的儿子,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被推到了巴基斯坦的政坛上,担任最年轻的党魁,但是人们更担心的到是她的名声不佳,但是却显得野心勃勃的丈夫,会不会来一个垂帘听政,让布托家族的传奇,到此为止。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八卦一下:张斌 胡紫微 陆幽 再稍带裴新华的照片

(看来张斌的艳福真是不浅,可惜胡紫微不是省油的灯啊!)
 
张斌的前妻 裴新华
 
 
 
 
张斌胡紫微夫妇
 
传说中的张斌新欢怀孕两周的陆幽
 
张斌前妻 裴新华
 
 
 
 
 
 

八卦:胡紫薇和张斌的故事(视频)

(太敬佩胡紫微的勇气了,特别是说了法国外交部长的那段话: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

 

事由

胡:今天对于奥运频道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于张斌先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但是对于我来讲也是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在两个小时之前,我知道除了我之外,张斌先生还和另一个女人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我一直还挺喜欢胡紫薇的.不过这回确实有点太冲动了...
在被HX掉之前赶紧看吧
(视频开始,胡拿麦说话,张斌想阻止又不方便动手)
胡:……但是有一天,我呢不是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的身份,而是作为站在我身边的张斌先生的(哽咽)太太,来为大家……(被打断)耽误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耽误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收好(抓住台子)
胡:今天对于奥运频道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于张斌先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但是对于我来讲也是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在两个小时之前,我知道除了我之外,张斌先生还和另一个女人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胡:明年是奥运的一年,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中国。但是,但是一个法国的外交部长说过:中国人如果要是在价值观上没有……(画外音:请不要拍摄)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又有什么意义?(上来很多人拖她)你们就这样对待一个弱女子?你们就这样对待一个弱女子吗?
胡:(不断挣扎)我只说最后一句话,让我们可以保持风度地对抗。但是法国的那一位外交部长曾经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在我们面前面对着这样道貌岸然的……张斌内心并不能够面对自己的时候……甚至于不敢面对他受到伤害的妻子的时候。我觉得……
胡:今天可能是最后的一个星期天了。明天大家都会过一个很好的……长假,我和张斌是不可能了。
画外音:何必呢?
胡:非常不好意思,我也是……但是知道……
张斌:对不起大家。

党的好女儿版本

有多少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多少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抛妻再娶,离夫再嫁的?这有什么可耻的吗?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为了追求爱情,张斌再婚,胡紫薇再嫁,法律允许,党章支持,有背共产党员的原则了吗?不讲八荣八耻了吗?那么多人说她是小三,你们懂法吗?你们懂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吗?追求理想,追求真正的爱情,这是党对广大党员的最基本要求,胡紫薇,做的好,当为党的好女儿。
而面对一个不忠于家庭,违背党的八荣八耻原则,在外面不断寻花问柳的张斌胡紫薇不顾个人的名誉,在公众面前大胆揭露,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他没有象秦香莲那样一把鼻涕一把泪,闹得鸡�不宁,最后非找出个清官来把老公斩了,而是走到前台,自行了断,仪态大方,情绪稳定,哪个党员能如此高风亮节?胡紫薇不是党的好女儿,谁是党的好女儿?
家事国事天下事,胡紫薇岂止一普通家庭女性,在处理好家事的同情,不忘国家大事,在举国万马齐鸣迎奥运的时候,,她大胆指出了繁华下的脆弱,盛世下的虚伪,"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可谓金石之言,置地有声。我们不应为她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击节叫好吗?举国上下,一面之辞,有多少人还能站出来说真话的?只见到包二奶的,见到金钱权力腐败的,没见到一个在电视面前敢于对奥运说不的。其实有意见是正常的,没有意见绝对是不正常的。就象当年人大的张志新,就象当年北大的林昭,在万口一辞中,说了真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所以他们死在了同志的刀口下,历史的悲剧还会再演吗?我们党如此优秀的女儿难道还会死在自己同志的枪口下吗?我相信,当年刀声枪声的余音还在啊。
今年初,为了北京人民的生活,为了中国人民的诚信事业,胡紫薇同志参与了纸包子的播报,对海尔这一国际企业走入国际化金口玉言良药苦口,对猪肉长价这一人民大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滋滋以求实事求是,结果失去了主播和制片人的职位,北京人民失聪啊,朋友们,看到了刽子手的刀口了吗?嗅到了当年的血腥了吗?
更为不幸的是,在此难关之际,其夫背信弃义,抱三寻四,天地良心,张斌,就是胡紫薇长的再向小狐狸,胡紫薇再不讲三从四德,你也不应这时找女人,说心理话,你就是没有良心的叛徒,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你失去了如此优秀的女人,是你祖上无德啊。
应该说,胡紫薇是党的好女儿,是我们时代的凯模。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向她学习,学习她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所以,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向党的好女儿胡紫薇学习的运动。 此文件下发。请传阅。

张斌回应

张斌点评胡紫薇发言:失声、失态、失礼、失常
胡紫薇大闹央视事件在赛后引起了民众、bbs、贴吧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中央电视台在事件发生20G小时后作出公开反应。北京时间12月29日晚,张斌在《今日说法》节目中宣读了胡紫薇写给广大观众的道歉信,做为胡紫薇的前夫和诱拐者,张斌也在节目中表明了态度,他认为胡紫薇的发言是失当的,张斌用 "失声、失礼、失态和失常"评价了胡紫薇的表现。
对于胡紫薇出现这种状况,张斌认为是胡紫薇不在状态,同时他还用"失声"、"失态"、"失礼"和"失常"来总结了胡紫薇的发言表现:胡紫薇在整个发言中,从声音上说,出现了失声的情况;胡紫薇这样的表现,这对于一个职业第三者来说是失态了,这的确不是一个成熟胡紫薇的表现;对待观众来说,是失礼的;从发言状态来说,是失常的。昨天大家看到的胡紫薇,不是最好状态的胡紫薇。同时张斌还认为:"胡紫薇说了一些不理智的话,面对全国观众,带了太多的个人情绪,还引用法国外交部长的话攻击当前最大的政治�全国人民万众期待的奥运会,这些都是不适当的。"
最后,张斌还作为胡紫薇的前夫、同行和同龄人,也代表年轻的中央电视台向广大观众道歉,代没有出现在镜头中的胡紫薇向大家道歉,同时也做了自我作风上面的批评,更谈及央视德艺双馨的老前辈赵忠祥老师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祝广大观众新年快乐,开心看戏。
张斌说道:"奥运会还有8个月时间可以开,时间足够让我的小蜜怀孕生产了,相信能够给观众朋友们关于本届奥运会所有的回忆当中增加一些绚丽的色彩。奥运会就是一个美丽的舞台,不会因为一个人,不会因为一个时刻擦上一抹黯淡的颜色,奥运会,我们可以共同地继续期待它。"

一个CCTV工作人员看胡紫薇张斌事件

 
我在CCTV工作,小人物跟班的,现在也在一个奥运相关的栏目,名字不说了,每次跟领导们出差,到了其他地方招待我们的,吃喝唱歌洗浴不算,还有晚间的活动,就是找小姐,外地来人我们也一样,这还只是对我们这些小人物,领导们的活动就……

张斌就是倒霉催的,让人给点出来了,在CCTV内部,这样的事遍地都是,大家都玩的高兴,奥运运作的资金也包含这部分,慰劳同志们的辛苦,我们这些小人物各地小姐先玩个遍,管他们呢,反正这社会没人说没人管,我们就是最大的媒体,谁敢曝我们的光?

我相信看到这个帖子的,就算没有其他CCTV的,也有各地电视台的,我说的情况真假,你们心里有数。

不是哥们吹,出去办事拿着工作证,要什么有什么,几个小姐算什么,张斌那个级别更别提了,有奥运这个概念,正是趾高气扬的时候,没想到……
我还是蛮佩服胡紫薇的,一分钟揭了CCTV的老底,换个人,哪怕是个大老爷们,给他这机会他也没这个胆。

胡紫薇这么做,光是靠冲动还不行,这里公务员肯定有,我说几句你们肯定明白,像CCTV这种实际上的国家机关,对一个工作人员来说,处级的都是你祖宗,他搂着小鸡骂你不道德,你也鞠躬听着,有谁敢还嘴的,除非是局级的……
这里的哥们,不管你向着胡还是张,别看这里嚷嚷的欢,真到部长面前,他朝你吐唾沫,你可能连话都不敢说了,那天还有台长呢,部级领导,胡紫薇上去,怎么想怎么说,说的没人敢言语,台长怎么着,脸不是一样绿了,胡这还是有自信有本事的人

发了这个帖子后,有个家伙说我吃里爬外?看来也是CCTV同仁了,不过那家伙用词颠三倒四,用他这样的,真替台里着急,呵呵……
我还告诉这些家伙,我吃CCTV的喝CCTV的,用CCTV的钱玩小姐,大爷我还往外卖他们,因为大爷这是身不由己,从心里看不上他们,我要有胡紫薇那两下子,天天往外给这帮东西抖落,全上了CCTV新闻才好,怎么样,气死你们这帮东西!
声明:以上为文摘,不代表博主观点,与博主立场无关,特此声明!

劫匪被车门夹住致死,司机是否承担责任?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据《新快报》报道,11下午,三名劫匪欲在广州一辆大巴上持枪抢劫。乘客报警吓走了两名劫匪,第三名劫匪被车门夹住,逃跑不成终被夹死。乘客称,当匪徒恐吓要开枪时,司机大喊"你有种就朝我开枪啊"

这个新闻报道出来后,网上议议纷纷,有很多评论。有人认为,劫匪作恶多端,是其昝由自取,司机属于正当防卫;也有人评论,司机关门夹死劫匪,属于防卫过当,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司机关车门夹死劫匪行为,是不是属于正当防卫?劫匪被夹死了,司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

正当防卫,按照《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防卫过当,则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有五个要件,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要件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如果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停止,受害人就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劫匪抢劫后开始逃跑,说明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停止,司机关车门不是在施行正当防卫,而是为了实施抓捕行为。

我个人认为,三个劫匪抢劫后,两个已从车窗里逃跑了,第三个从车门逃走时,如司机迅速关门正好夹住脖子。司机关门抓捕行为并无不当,夹住劫匪脖子立即致其死亡,这属于意外事件,司机不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

但据报道说,司机关车门夹住劫匪脖子后,并没有立即停车实施抓捕,而是想将其送到派出所去。如此看来,这个司机就有责任。

劫匪直接死亡的原因,是被车门夹住脖子后,司机不停车采取其他抓捕行为,继续开车去派出所,由于脖子是人体的特殊部位,时间稍长就会导致窒息死亡。司机的行为,则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至人死亡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死亡的后果。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而这种过失与死亡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既没有伤害的故意,也没有杀人的故意,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才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司机关门夹住劫匪是为了防止其逃跑,虽然没有伤害他的故意,也没有要夹死他,即杀人的故意。但是,车门夹住劫匪的脖子后,却不停车采取其他的抓获方式,以为将他送到公安机关后,再打开车门也不至于致其死亡,这明显属于疏忽大意。也就是说,司机没有预见到夹住其脖子后,如不采取其他抓捕方式,会导致窒息死亡的后果。因此,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前些年,媒体报道过多起受害者抓获犯罪分子后,将其打死打伤的案件。本是受害人,由于一时冲动,自己反而成了罪犯。因此,面对行凶的不法之徒,我们可以行使正当防卫权。但是,将侵害人抓获后,应及时报警或者将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不能对其进行殴打等伤害行为。否则,自己也会因此而触犯刑法,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作者: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刘晓原律师)

附:广州3歹徒抢劫大巴 一劫匪被司机关门夹死http://news.163.com/08/0102/01/415PC9Q800011229.html

 



文章评论: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法天下-法学评论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fatianxia.com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俄罗斯全球定位系统完成,美国如芒在背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博拉(新军事)频道 by 核子猎潜艇的BLOG on 1/2/08

俄罗斯全球定位系统完成,美国如芒在背

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名字叫做GLONASS,全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由俄罗斯军方负责建设和运营,共有24颗导航卫星,系统将首先覆盖俄罗斯全境,预计在2009年年末覆盖整个地球。周二,俄罗斯一枚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发射,将导航卫星系统的最后三颗卫星送入了太空。俄罗斯太空总署发言人表示,火箭发射已经在当地时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转载南方日报的一篇文章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 (小小得意一下,算是过去的一年笔耕,产生了些许的影响)


2 007最具有影响力文章 《民主是个好东西》入选

 2007,论·题

 ◎大国崛起

 秦晖:什么是大国?

 袁伟时:不应回避制度选择,不应过度解读

 林达:中国应该如何看待"大国崛起"

 王义桅:中国不崛起才是真正的威胁

 潘维:《大国崛起》--误导决策层和民众的成功商业运作

 ◎钉子户

 长平:最牛钉子户是我们的好榜样

 中国愤青:保卫孤峰,为自由而战

 野航:在历史的"拆迁"跟前,没有最牛的"钉子户"

 文中思:孤岛风波,意外的普法运动

 ◎汉服"入奥"

 赵宗来:复兴华夏礼仪服饰,展现五千年的辉煌

 五岳散人:汉服裹身,精神裸奔

 还是定风波:为"汉服运动"说句公道话

 魏英杰:复兴传统何必顶着汉服"马甲"

 ◎黑砖窑

 十年砍柴:苏三的诅咒——从山西洪洞县奴工事件谈起

 笑蜀:平心静气说黑窑

 朱大可:黑窑奴工事件透视:中国社会的洪洞化效应

 斯梵澄:窑奴事件,法律人能帮些什么忙?

 顾则徐:处理黑砖窑奴工事件的法律本质是紧急状态

 ◎国殇

 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
 祭园守园人:南京大屠杀七十年:祭思与祈愿

 飘如游云:我们曾如此孱弱——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
 杨恒均:南京大屠杀,我们的悲愤从何而来?

 姚小远:幻象与真实,谁掩盖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
 ◎"社会主义"与"民主"的排序

 人民日报: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

 光明日报:民主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

 ◎周老虎

 炮郎:华南虎事件正在变成政治丑闻

 解传喜:华南虎事件:学者的谎话与实话

 Midea3000:华南虎会不会成为牟利的道具

 老幺: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死了

 ◎禁猪

 南都:禁猪解决不了世界工厂的污染问题

 鄢烈山:由东莞禁养猪想到防核扩散

 您看到的这个精心制作的版,源于我们"去年"最后一天的劳动。这么说,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竟是"寄往2008的书信"了。

 历史总是在这种回望与跳跃中,义无反顾地前行。

 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4天推出《温故2007》年终回顾专题,从思想、时局、民生和世相四个方面,以精干的规模,与您一起对2007年作一次力求深刻的梳理,从中启迪2008,甚至更远的未来。

 所谓温故而知新,如此而已。
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税收增长30%!

想想现在的政府税收基本都用在行政成本和党务活动上面,30%的税负太惊人了。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郭凯经济笔记 on 1/1/08

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刚刚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近5万亿,比上年增长超过30%。

我记得我曾经抨击过所谓中国税赋负担不重的说法(应该是这篇"一份货一份价钱"),基本的理由税赋负担重不重不仅应该看政府收了多少钱,更应该看政府做了多少事。

不管中国的税赋负担现在重不重,30%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我做了一点点简单的算术,假设2007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实际的比例要高),假设未来5年GDP按10%的速度增长,假设税收收入的增长维持过去几年的趋势,就不要30%吧,就按25%计算吧,2008年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会是23%,2009年28%,2010年36%,2011年44%,2012年55%。我做这个算术并不是在说,5年后政府真的会拥有一半的GDP,只是想说明30%是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即便今年中国的整体税赋负担并不重,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不出三五年,中国的税赋负担就会高得惊人。

有人可能会说,目前的这种税收的增长是税基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换句话说,也许很多过去(合法和不合法)不交税的企业和人现在开始交税了,一些增长较快的行业带来了税收增加的主要部分等等。但,这大概是个更坏的消息。当大家都开始交税的时候,我们竟然能交这么多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税率太高了。增长快的行业带来了主要的税收增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对增长性行业的税率太高了。现在的增长也许确实是一个税基的故事,但故事的背后还是一个税率的事情。

我不是一个小政府主义者。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拥有税收能力在很大意义上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但30%对于即便像火箭一样增长的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太高的速度。当然,这个事情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家统计局系统性的低估了中国整体的经济规模。虽然很多人可能怀疑中国的GDP是高估了,而不是低估了,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GDP被系统性低估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