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十二月 26, 2007

为什么西方不相信中国 草庵新文

为什么西方不相信中国

为什么西方不相信中国

   一说起中国和西方社会的信任感我就很头痛。很多人认为西方人士出于歧视或其它目的不相信中国。而我一直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造成的,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我养了一只小狗,我很喜欢她,所以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抱一抱她。当然也要给她食物。不久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宠物食品出现了问题,我自然也很关心。期望我的小狗不会误食到这些食物。因为美国家庭大部分都养有宠物,一旦宠物食品出现了问题,很快就形成了风暴。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在街上偶遇到朋友,大家都会关心地问一问宠物,谈一谈宠物食品问题。马上要过圣诞节了,美国人就要大肆采购,因为中国商品出口美国很多,所以采购中必然不能避开中国商品。其中也包括中国食品。由于最近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升温,大家自采购中就特别小心,而且会经常讨论、相互交流介绍经验。

 

  一天,与几位老美朋友一起吃午餐,我对他们说:"不用提心吊胆,中国最好的产品都出口到美国了,你们要是怕死,你看中国人吃了这么多年,还不是没事。"老美一听就反驳说:"中国政府说'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你相信吗?"我说:"说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我不相信,但我想90%差不多,中国人对出口还是很重视的。"另一个老美说:"90%?最多是80%。"我说:"你说的根据在哪里?"老美说:"中国政府的公告啊。"我说:"你别骗人了,我天天看中国新闻,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政府说的是国内合格率85%,出口是99%。"老美说:"你说的不错,但谁会相信他的公告呢?"我回答说:"我知道大陆统计数据由有水分,但我也知道大陆对出口产品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不会比国内产品的合格率低。"

     回家后,我搜索了一下,找到了这样一条新闻:"8月17日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国食品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中国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去年的77.9%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5.1%……,同时,中国食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唉,真的没有办法。你在国内的合格率才是85.1%,半年前还是77.9%,你说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老美能相信吗?

   很多时候,政府的信誉就是这样丧失了。但我知道,事实上,中国就是把最好的商品出口到了海外,出口第一。但在西方国家的思维中,这样的政府正常吗?

     尽管这次政府可能在数字中参有水分,但它的基本事实,出口产品合格率高于国内商品合格率确实是真实的情况,但这个真实情况对于西方思维观念中却显得很另类。

为什么美国成了购物天堂 草庵新文

(看草庵的文章总是感觉心情很沉重,难道中国就没有出路了吗?)

为什么美国成了购物天堂


   很多年来,由于税收的原因,香港是世界的购物天堂。无论是世界任何国家的人,只要到了香港就会购物,原因很简单,香港的物价便宜。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大陆逐渐成为了购物天堂,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增长,到大陆去购物也成了西方国家的一个流行话题。


   很多年来,很多美国中产阶级是不去沃尔玛商店购物的,他们主要是去希尔斯或麦西商店购物。对于九十九美分的廉价商店也只开在贫民社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沃尔玛商店产品的价格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便宜,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前往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2006年,美国的九十九美分商店竟然在全美最高社区比华利山庄开了一家新店,而且在开业的前本年就创造了一个新店盈利记录。在比华利山庄的商店门前,停着大量的豪华汽车,你年收入过千万美元的电影明星们抱着宠物高兴地购买着九十九美分的商品。


   自从2002年,我就开始光顾九十九美分商店和沃尔玛商店。原因很简单,那里的商品实在是太便宜了。以前,到美国商店购买一个电源延长线大约需要七美元。但到了九十九美分商店,同样的商品只要九十九美分。面对这样廉价的商品,我为什么不买呢?


   四年前,我的眼睛开始老花,到美国商店购买了一副美国产的老花镜,价格是49.95美元。但就在前几个月,我的朋友伍凡太太对我说,九十九美分商店卖中国产的老花镜,质量很好。我虽然对中国产品质量有些怀疑,但我仍去九十九美分店看了看,并且买了一副老花镜。几天后,我将这副老花镜送给我的医师朋友,请他检查一下有没有质量问题。结果这位医师在检查后说,质量很好,还问我在哪里买的。我听到这个结论,马上就又去九十九美分点一连买了五副老花镜。实在是太便宜了,有了这些老花镜,我在家和单位和汽车里就随手放一个,也不用到处带着老花镜。      




     图片说明:左边的是99美分的中国产老花镜,右边的是49.95美元的美国产老花镜


 


   我喜欢做些运动,也喜欢爬山。大约是在2004年,我买了几双登山鞋,其中最便宜的是耐克牌的一双登山鞋。当时的价格是89.95 美元。就在前几天,我去沃尔玛进行圣诞采购中发现,沃尔玛正在卖一个大陆生产的登山鞋,令人吃惊的是价格只有2.99美元。而且买第二双的时候给半价的优待。换句话说就是,买两双大陆产的登山鞋只要4.49美元。




图片说明:左边是89.95美元的美国产耐克登山鞋,右边是2.99美元的大陆产登山鞋


 


  这简直是太令人震惊了。按照传统的美国商业习惯,大陆产的老花镜运抵美国的价格最高不会超过五十美分,如果扣除运费和关税,大致上价格只有四十五美分以内。而大陆产的登山鞋运抵美国后的价格也不会高于一点五美元。如果扣除运费和关税,大陆工厂出口的价格大约只有一点三美元左右。这双大陆产的登山鞋折合目前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大约不到十元人民币。


   我对此感到非常的奇怪,也非常的震惊。我打电话给北京的一位经济官员,我问他:"在大陆你能化十元人民币买到一双登山鞋吗?"这位官员对我说:"都什么时代了,在大陆哪还有十元人民币的一双鞋?你还要买登山鞋,三百块人民币买的还是烂牌子,好一点的都要一千多块。"我说:"我在美国就买到了,不骗你" 这位官员不相信我的话:"别当我没去过美国,美国要是有这么便宜的鞋,你就全包了,运到大陆再卖也赚钱。"   可是,我真的没有骗这位中国官员,我是实实在在地在沃尔玛商店买到了这样的商品。  不久,我将这个事情对我的朋友们讲了,老美们都跑去沃尔玛去买中国产的登山鞋,有位朋友一下买了十几双,全家老少每人两双。


   周五,我与一位在大陆投资的朋友谈这件事情,这位台湾商人对我说:"这很正常,现在的情况就是同样的商品在美国销售的价格低于中国。"   我很惊奇,问他:"为什么?"这位朋友说:"大陆劳工便宜,成本低,没有美国的这个那个保险,也没有工会,价格怎么能不低呢?中国人出口都是竞争,不是抬高价格,而是相互压价出口"   我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我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大陆出售的价格高于美国的价格。"这位朋友说:"你还研究大陆经济呢,这你还不懂?大陆到处是欺诈,贸易商之间拖欠货款比比皆是,生产商只有提高出厂价格才能保障自己的利润,再说大陆的市场看着很大,但实际上很小,百姓买些哪里去分登山鞋和跑步鞋?能买登山鞋的只有高消费的有钱有闲的人。但出口就不同了,只要你和外商签订了合约,基本上你就不用担心,美国进口商给你信用状,你可以去银行抵押贷款,生产之后你发货,钱就到手了,没有麻烦,钱少赚点,但风险也小。"   对于这位朋友的解释,我相信有其道理,但我想这不是全部的理由。


   在一个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生产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流通环节也很重要,结果我就查找一些大陆的商业流通资料。结果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大陆的媒体报道,目前大陆的铁路货运是超负荷的,要想申请一个车皮的指标,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在运费之外的额外费用竟然搞到五千到五万人民币之间。而大陆的高速公路收费之严重,高数公路警察罚款之滥权更是将运输成本提高的更多。根据大陆的报道,广州到北京的飞机票大约在一千二百人民币之间。特价机票大约在700人民币左右。但诸位可能不知道,如果你开车从广州出发到北京,仅仅是高速公路的过路费就已经高达一千四百人民币。而且这还是你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官方检查,如果你遇到了官方检查,无论何种理由,你都可能再花费三千人民币以上。而根据一份大陆媒体报道,一位常年从广州送货到北京的司机讲,每次往返,大约有七千人民币的额外费用,这个费用不是汽油费,也不是汽车修理费,而是无缘由的罚款和敲诈。  可是,各位是否知道,从大陆到美国的海运费用,尽管今年来已经上涨很多,但一个四十英尺的货柜运费也不过是三千多美元。折合人民币也不过是二万多人民币。从这个价格上看,如果从大陆运货到美国的运费竟然比从大陆广州运货到北京海还便宜。  我从来不否认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进步,但经济进步并不能表明万事大吉。相反,短暂的经济进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特别是未来的挑战。


   中国目前就走在了十字路口,而且是在悬崖边上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国成为世界出口大国,但另一方面,中国有成为国内商品昂贵的国家。相反美国却因为中国出口商品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购物中心,全球都要来美国采购商品。难道这不是个颠倒了的世界吗?  中国由于地区割据及地方保护主义,商品流通成本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百姓及工会的漠视,结果就形成了劳工阶层成为弱势团体,劳工薪资无法增长,国内内需无法扩展,而土地的公有制又造成了矿产资源被利益集团无偿侵占,资源成本无法正常体现,中国企业整体上没有完善的司法保护和公平的司法审判制度,结果是企业产品宁可低价出口,也不愿意冒风险国内销售。就这样讲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贡献给了西方发达国家。就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低价产品。


   曾经有人问我:"美国是否有阴谋,是否想阴谋吃掉中国?"我这样回答他们:"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秘密。不仅国家有,企业也有,团体也有,个人也有。否则就没有了隐私权。商人每天都在谋划,讲好听的是商业计划,但这个计划是对内的,对外是不会公布的,否则就没有了商业机密这个概念。从某种角度上说,商人无时无刻不是在从事着商业计划,当你觉得这个商业计划不是公开的时候,模拟当然可以说他是阴谋。所以商人们的一生都是生活在阴谋之中。国家也是如此。但你不能把任何自己国家的错误都归类于其他国家的阴谋,难道其他国家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你就没有吗?你不成功,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美国人强迫你把老花镜卖到九十九美分了吗?美国人强迫你把一双登山鞋卖2.99美元了吗?这些商品是你自己愿意卖给美国的,而且还是很高兴地卖给了美国。因为你知道一旦你卖给了国内企业,可能会因为货款拖欠连本钱的都收不回来,卖给了美国,你还赚到了钱。政府也有了税收。作为商人可以这样考虑,因为他是个体,他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管理国家的人或机构。但作为一个政府,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负起责任。政府就应该考虑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对中国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我曾问一位投资中国的商:"你投资中国,中国给你带来了金钱,你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位商人听了一怔,但很快就说:"中国不需要我给带来什么,中国政府这么有钱,我缴税就好了,再说,我给他们带来了GDP,这对当地政府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我又问:"难道你没有想到污染问题,和大陆资源流失的问题?"这位商人反驳我说:"我采用的设备是在当地最好的,我虽然也给大陆带去了污染,但你并不知道,如果不是我们外商去,当地企业家给大陆带去的是更多的污染,他们与当地官员熟悉,一顿饭之后,连最基本的环保设备都免去了。不信你大陆看看,环保搞得最好的企业都是外商独资,其次才是合资企业,当地的企业几乎都没内有环保设施。至于资源浪费,那是中国政府自己管理的问题,我们不去,别人照样浪费,当资源便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谁会投资更好的设备,我们只是商人,靠得是竞争才能生存。公益的事业需要政府去做,凭什么要我们商人去承担责任?"


  本来,商人和政府是有区别的,商人可以只考虑自己赚钱的事情,但如果政府也这样思考,那么这个社会就危险了。


   美国是个精英之国的典型,但在美国,这些精英因为是民选的,所以,他们不得不为那些愚蠢的百姓去着想。所以在美国,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评估,都需要百姓的同意。精英们不得不从美国的长期利益去考虑他们的决策。


   有人曾问我:"现在的中国是否陷入了美国人设的陷阱?"我回答说:"本来世界各国就是在竞争,你进入了别人的陷阱怪谁?难道别人故意给你设了陷阱,你自己愚蠢地进去了,你还不承认自己的愚蠢,要怪别人没有能看出你本身愚蠢,在你进入陷阱之前拉你一把?但问题是,你们是竞争者,别人拉了你一把,但你会把抢到的肉给美国吗?"


  目前的中国所面临的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就是这样的状况:中国经济发展了,但手中握的不是国际上的资源,而是大把的美元。美国要使美元贬值,你抛美元,你就损失钱,而且你越抛,美元贬值的越厉害,你损失的就越大。但你想把手中的美元换成欧元,你却发现,欧元升值的更多,你买了欧元也是损失。而且在卖美元再卖欧元的交易中,你可能会把几年来的经济成果都损失掉。结果中国只能手握大笔美元等在那里挨打。抛也不是,换页不是,举步维艰。


   这里面有美国阴谋吗?美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有自己的国家战略计划,你把它当成阴谋也可以,但你为什么不问一问自己,难道中国没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中国没有自己的国家战略计划?


   竞争就是这样,这个世界从开始就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

中石油阴谋的盖子真的被揭开了吗?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叶檀 by 叶檀 on 12/25/07

中石油阴谋的盖子真的被揭开了吗?

2007-12-26 每日经济新闻

    媒体终于揪出了瑞银作为中石油掠财事件的替罪羊。

    中石油成为痛苦的掠财工具这件事让所有人想不通,明明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明明垄断了飞速发展的世界最大新兴经济体的稀缺能源市场,可股价却跌了又跌。不管用圈钱或是新股发行机制都难以解释这一现象,因为此前中人寿、神华等新股发行没有出现中石油式的"独霸熊头、圈尽投资者"。

    阴谋论特别解气,可未必是全部的真相。

    瑞银是有污点,不过翻翻历史,从美林到大摩,这些国际投行几乎全部都有信用污点,这次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

    监管层得到瑞银布局的消息一点也不难,香港方面可以随时提供信息。在中资公司回归A股之前布局H股,通过拉高H股在A股获利,这是外资投行与境外投资者收割A股与H股差价的常见手段,以往在中人寿等公司回归时都用过这一招。国内监管者对此并不陌生,中石油这样的标志性企业,理应处于监管层严密的监控之下;用香港与内地的监管规则不同产生的漏洞同样解释不通,瑞银在香港的投资当然适用香港的监管规则,但是,瑞银此次是在内地市场担任中石油的联合主承销商,难道会对内地市场规则毫无忌惮?难道瑞银会为了这一单生意,而承担失去管理层信任、失去内地市场的严重后果?

    作为较早布局内地市场的投行,瑞银对中国的政策环境了如指掌。获得国内首家外资入股、外资管理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瑞银证券,已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展全面业务。2006年,瑞银在中国的投行业务收入达到了2亿美元,实现了翻番的目标;去年,瑞银总计承销中国新股金额为194亿美元,超过了高盛的157亿美元,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业务是瑞银的战略性开拓重点。迄今为止,瑞银已经全方位涉足QFII、中国金融机构不良债券、投行、基金等交易。令人关注的是,瑞银的研究报告一再指出,尽管人民币一次性重估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国政府最终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压力依旧存在,或者其甘愿冒管理不当随后大举干预的风险。在中国布局坐等人民币升值才符合瑞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瑞银不可能把监管层当傻瓜耍着玩,果真如此,他们将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一是眼前代价,只要监管层像对待港股直通车一样,立马可以打乱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布局,或者对瑞银提出警告,减少市场的波动;二是长远代价,如此之多的国际投行在逐鹿中国内地市场,只要将稍稍被边缘化,瑞银就吃不了兜着走。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瑞银的做法可能被默许。

    事实上,此次中石油A股发行,瑞银配合得天衣无缝。A股发行之前,遭遇了巴菲特减持等一连串利空事件,瑞银的托盘行为是A股以高价成功发行的保证之一。11月2日,荷兰银行亚洲主管黄集蔚断言,"中石油H股股价在巴菲特减持期间一路上涨,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些与国内关系密切的资金为中石油A股回归造势有关。20港元的目标价位已经实现,买入资金使命已经完成,中石油未来的上涨动力应该有限。"

    中石油成功发行之后的下挫除了对追高被套的中小股民之外,对各方都有利。瑞银在高获利之后全身而退,而A股市场也如政府与外资机构所愿,回到了相对理性的估值区间。2007年530大跌之前,高盛、瑞银、渣打等外资行就呼吁中国政府扼制A股市场的涨势,如今A股市场通过几轮盘整拥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而境内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打压中石油到一定价位,也可以逢低介入,通过中石油玩转A股市场。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A股与H股市场的接轨。为了让进行内地与香港资本项目流通的预演,A股市场与H股市场必须接轨,这就需要降低A股估值区间而提升H股估值区间。12月25日,中石油A股股价为31.25元人民币,H股为14.14元港币,A/H溢价比为2.26 ,与前期相比,溢价比在收窄,当A股与H股溢价比收窄到一定区间,投资H股与A股区别不大,人民币与港币可以自然接轨。

    找个替罪羊很容易,但这无助于我们认清事实的真相。真正有价值的真相是,瑞银这只替罪羊的存在说明了H股市场与A股市场一样,已经成为政策市的组成部分,或者往大里说,成为中国金融整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防止住房保障体系成为浪费公共资源的黑洞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叶檀 by 叶檀 on 12/26/07

防止住房保障体系成为浪费公共资源的黑洞

2007-12-27 晶报

     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两个关键词,"地王"与"民生",前一个词反应了市场继续高企的现实状况,而后一个词则反映出政策导向与未来的房地产发展目标。

    年末出现楼市拐点之争,争论最先在房地产商之间爆发,房价是高是低暂且不论,各方对于什么样的市场是健康的市场已经出现分歧。从投资与房价来看,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下降,房地产市场只可能出现一个拐点,就是住房保障政策出现拐点。在退出人们的视野近十年后,住房保障再次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变量。

    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考察时强调住房保障,这是继两会之后再次明确住房保障。8月1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通称24号文)出台,首次明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作为落实政策的延续,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分别于9月、11月发布文件,从土地供应和资金来源上对保障性住房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其年度供应总量不得低于住宅供应总量的70%。11月27日、30日,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

    这些文件预示,住房保障不再是纸面空谈。要将住房保障落到实处,必须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以免好心办坏事。

    一是科学制订规划,循序渐进,防止住房保障成为公共财政的浪费之源。这样的事情已经在现实中发生,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提出住房保障规划,比如上海提出两个一千万,即建设10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和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此后在规划用地以及建设资金方面落实推进,到2005年3月底开工建设300万平方米。

    此后两个一千万却逐渐淡出市民的视野,是市民不需要还是政策有始无终?都不是。是市民对于位于郊区的经济适用房的生活成本无法承受,对于低收入人群大范围共居的事实感到不快。因此,造好的几百万平米的住宅入住者了了,只能由政府以公共财政或者占用公积金增值部分为这一民心工程买单,数额达几十亿。与此类似,济南市在2005年中顺应民意建立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世纪中华城,因为经济适用房的具体规则以及购房门槛迄今尚未确定,导致建造好的房屋迟迟无法销售,建设单位近亿元的投资无法回笼,还必须每月支付银行近100万元的贷款利息。公共资源浪费莫此为甚!

    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也提出两个一千万,在3年内,要建设1000万平米经济适用房和1000万平米限价房,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吸取教训,将与居民"开门七件事"相关的公房交、市政、公建"三个配套"建设将实现同步,以避免经济适用房虚房以待,民心工程蜕变为黑灯瞎火的形象工程的尴尬。

    二是兼顾各方利益,防止画饼充饥,将更多的中产阶层推入需要保障的人群。住房保障体系是一种公共福利,不是应保尽保的领域,如果将70%的人群纳入保障系统,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有相应的大规模投入,事实上会造成巨大的通胀压力,并且为解决资金来源而加征税收,将原本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中产阶级推入保障领域。

    按照建设部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26.8万户家庭通过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解决了住房困难。然而,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有400万户,如果扩大到低收入家庭,总共有近1000万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5.5%。到2006年底时,全国还有145个城市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1000万个家庭"居者有其屋",绝非一桩轻而易举之事,每年几百亿的资金缺口如何解决就是一个大问题,今年房地产市场,全国计划安排廉租住房资金达到79.4亿元,超过2006年之前廉租住房资金的总额,这样的建设资金已经需要中央政府动用强制力量,如果建设资金加倍,落实效果将大成问题,如果以增税的方式落实,无异于剥夺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的贫困化就是政府负担增加的同义语。

    要解决社会各阶层的住房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保障型住房,对低收入人群应保尽保,同时从地价等各方面稳定房价,使中产阶层以上的人群有能力通过市场解决住房,而不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住房保障系统,这注定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乌托邦。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汪丁丁:在中国转型期社会里,精英的内在品质不仅被弱化,甚至比平均品质还要低劣。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恒甫学社 by 恒甫学社 on 12/26/07

汪丁丁:在中国转型期社会里,精英的内在品质不仅被弱化,甚至比平均品质还要低劣。
 

http://wang-dingding.blog.sohu.com/74634094.html

在西方思想传统里,有几位特别不容易被西方人理解的思想者。赫拉克利特是其中的一位,被马克思称为"爱菲斯的晦涩哲人"。怀特海是又一位,据贺麟先生回忆,在哈佛大学,怀特海的演说是以"听了不懂"著名的。

晚年怀特海的一系列演说,被编辑成一本小册子,名为《思维方式》。时隔近70年,2004年,这小册子有了中译本。在它的前三章里,尽量不使用任何需要进一步界定的语词,怀特海阐述了这样一项本质地不同于西方思维方式的陈述:在"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表达之前先有对"重要性"的感受。

这里显然需要解释什么是"重要的"。带着他一贯的数学表达的特征,怀特海的解释是:当你感受到非表达不可的冲动时,你感受到的,通常是重要的。换句话说,被感受到的重要性,通常伴随着渴望表达的激情。当代的认知科学和脑科学,就我的阅读而言,可为这一解释部分地提供支持。例如,Ben-Ze've在2000年出版的情感研究专著《情感的微妙性》中总结说:任何"私人性显著事件"的体验必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于是,我们自然要询问:那些伴随着激情的重要性的感受,是与私人事务有关呢?还是与公共事务有关?抑或同时是私人的和公共的?

在大约4年的时间里,我反复讲解过"精英意识"概念,试图让我的听众明白这一概念与"精英"之间的本质差异。简单而言,精英是外在的"身份",精英意识则是内在的"品质"。身份的基础可以是任何一类外在于心灵但受到社会成员普遍尊重的社会学特征——财富、权势、名望。这些社会学特征之所以普遍受到尊重,是因为在稳态社会里,它们统计性地或多或少反映了普遍受到尊重的内在品质。然而,外在身份与内在品质之间的这一显著关系在非稳态社会里往往失效。中国转型期社会恰好就是这样的非稳态社会,在这里,精英的内在品质不仅被弱化,甚至比平均品质还要低劣。

下列两特征的合取式界定了我要解释的"精英意识"的内涵:⑴对重要性的感受能力,也就是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问题的敏感性;⑵在足够广泛的公共领域揭示出被感受到的重要性时必须具备的表达能力和道德勇气。

上列第一项特征意味着,首先,被感受到的重要性必须与公共利益相关而不是仅仅与私人利益相关,其次,感受者必须有足够敏感的心灵,最后,这样的心灵,在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重要问题上保持足够敏感性的同时,还必须有机会与重要问题相遇——所谓"历史机遇"。这一点,我们中国知识分子似乎比西方那些稳态社会的知识分子更幸运,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有机会与人类社会的那些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相遇。所以,对我们来说,问题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是否能够对公共利益保持足够的敏感性。

上列精英意识的第二项特征意味着更复杂的事情。首先,被感受到的重要性必须同时具有私人意义,否则就难以产生激情,从而缺乏表达这一重要性的冲动。黑格尔(《历史哲学》)描述过世界精神的那些承担者(所谓"历史的创造者")的激情,他说,这些英雄人物一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倒下并死去。这里,激情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激情消失的时候,人就消失。

其次,这种表达的激情必须足够强烈,从而被感受到的重要性可在足够大的公共范围内被表达出来。因为,当范围足够广泛时,这样的表达往往需要勇气。我可以在私人晚宴的餐桌上表达我对重要政治问题的感受,这通常不需要勇气或激情。为支持广泛的公共领域内的表达所需要的勇气,称为"道德勇气",因为它要求表达者置自身安危于不顾。

最后,表达是一种艺术,它要求表达者掌握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阐述过的言说的艺术。如果被说出来的重要性不能在公共领域内获得倾听,"说"的意义便消失了。可是,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往往不被倾听,恰如赫拉克利特描述的那样,人们遇见真相的时候却如睡着了一般视而不见。所以,表达的艺术首先要求表达者熟悉倾听者的深层心理状态和本土社会情感,其次要求表达者取得倾听者的信任,最后才要求表达者寻求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被感受到的重要性。

我必须承认,在上述界说中,"精英意识"似乎不是一种"意识"(consciousness),因为它的两项特征都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意识"概念所包含的。不错,可是请读者注意,我之所以要界说"精英意识",理由在于我试图阐明"外在的精英"和"内在的精英"之间的本质差异。外在的与内在的,在"心物二元论"的视角下,分别对应于物的世界和心的世界。只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可以用"精英意识"来表达真正的精英的内心世界。

或者,我可以这样辩解我的立场:所谓"内在精英"是一种意识,只在这一意识的引导下,只有具备精英意识的人,才可能履行精英的社会职能。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年度十大医学突破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国外医疗资讯 by slimdell on 12/25/07

原文作者:Catherine Guthrie
原文链接:Top 10 Medical Breakthroughs
译者:slimdell

时代杂志上的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不知道为什么原文经常打不开。。。拖到今天才翻译

medical_circumcision_hiv.jpg

#1. Circumcision Can Prevent HIV

In December 2006,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halted two clinical trials of male circumcision after an early review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procedure dramatically reduced transmission of HIV. Early this year, the details of those studies were published in the Lancet: In the two randomized trials, which included 7,780 HIV-negative men in Rakai, Uganda, and Kisumu, Kenya, researchers found that medically circumcised men were at least 51% less likely than uncircumcised men to acquire HIV during sex with women. The editors of the Lancet called the discovery "a new era for HIV prevention." Scientists don't know yet whether male circumcision can als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female partners — a new study on the hypothesis is forthcoming next year.

1.包皮环切术能够预防HIV

200612月,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暂停了两个关于男性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试验,在早期的数据观察分析表明此项手术显著性的降低了HIV的传播。当年早些时候,这些试验的详细情况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在乌干达的Rakai和肯尼亚的Kisumu进行的有7780HIV阴性男性参与的两个随机分组试验中,研究者们发现接受过包皮环切术的男性比那些没有接受过手术的男性在与女性性行为中感染HIV的可能性要减少51%。柳叶刀的编辑们称这项发现为"HIV预防的新纪元"。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男性包皮环切是否也能为他们的女性伴侣带来(HIV)保护-基于这项假设的新试验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进行。

medical_breast_cancer.jpg

#2. Test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Surgeons now have a faster way to assess whether breast cancer has spread, thanks to the FDA's approval of the first molecular test to detect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During the patient's lumpectomy or mastectomy, surgeons traditionally examine the lymph node closest to the breast — the sentinel node — for signs of metastases. If the tissue is examined immediately and tumor cells are discovered, additional lymph nodes are taken out — but, usually, further and more extensive microscopic testing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at cancer has spread. Problem is the lab results take up to two days to come back, which leaves women in limbo before possibly facing a second surgery. But with the new test, called GeneSearch BLN Assay, doctors can accurately test the sentinel node for metastases during the initial surgery by measuring molecular markers of breast cancer that are abundant in cancerous breast tissue but normally scarce in lymph nodes. If the test shows the presence of cancer, the physician can remove affected lymph nodes immediately, sparing women the wait and possible follow-up surgery.

2.乳腺癌转移的检测

正是归功于FDA批准了第一个分子生物学检测用来发现乳腺癌转移,外科医生们现在能够更快的判定乳腺癌是否已经转移。在患者的乳房肿瘤切除术或者乳房切除术时,医生通常通过检查离乳房最近的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来发现是否转移的征兆。如果组织能够被立即检查而发现了肿瘤细胞,这些淋巴结也要被切除-但通常,还需要更广泛的显微镜试验来确认肿瘤已经转移。而问题在于得到实验室数据需要两天,这将使得患者处在可能面临第二次手术的炼狱中。有了新的名为GeneSearch BLN Assay检测方法以后,医生能在初次手术中准确的通过检测前哨淋巴结中乳腺癌的分子标记物(在乳腺癌组织里含量高而正常淋巴结中罕见)来判断是否由转移。如果检测提示有肿瘤组织,医生能马上切除感染的淋巴结,而不是让患者继续等待可能的后续手术。

medical_bird_flu.jpg

#3. First Human Vaccine Against Bird Flu

In 2007 the threat of a pandemic avian flu got a teensy bit less scary. The deadly disease has killed 207 people worldwide and infected 336 since 2003. Whil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ose cases were traced to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fear it's only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the virus mutates into a more easily transmitted form and sparks a global outbreak. Hoping to ward off that worst-case scenario, this year the FDA approved the first human vaccine against the bird flu. Created from a human strain of the virus, the vaccine is given in two intramuscular shots. But don't bug your doctor for it. The vaccine isn't sold commercially. Instea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stockpiling the stuff in case of a national outbreak.

3.第一个人用禽流感疫苗

2007年对于大范围流行禽流感的威胁已经可以不用那么恐慌了。这种致命疾病世界范围内从2003年来感染了336人并带走了207人的生命。尽管这些病例中只有少数是人传人的传播,公共卫生的官员们还是担心病毒变异成为更容易传播的变种并导致全球大流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期望避免那种可怕的情况出现,FDA今年批准了第一个人用禽流感疫苗。由(禽流感)病毒的人类亚型所制的疫苗是两剂肌肉注射。但是不要麻烦你的医生去要求注射这个。疫苗并没有市售,联邦政府库存了这些材料用于防止大范围的爆发。

medical_alli.jpg

#4. Help for Dieters: Alli

Need help shedding those extra holiday pounds? Overweight adults now have an extra weapon against fat: Alli, the first FDA-approved weight-loss drug sold over the counter. Alli (a.k.a. orlistat) works by monkeying with lipase, an enzyme the body uses to break down and digest the fat in food. A dose of Alli (pronounced like ally) on the heels of a meal blocks the body's ability to absorb fat by 30%. But Alli's maker, GlaxoSmithKline, insists the drug isn't a magic bullet and recommends that it be used 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a healthy low-fat diet and plenty of exercise. Another reason to practice a little restraint? Sticking to a low-fat diet helps reduce Alli's common and unpleasant side effects — cramps, gas, diarrhea and oily discharge.

4. 节食者的福音:Alli

需要帮助来去除那些假期增加出来的体重?超重的人们现在有了对付脂肪的武器:Alli,第一个FDA批准的非处方减肥药。Alli (a.k.a.奥利司他)通过干扰脂肪酶(机体用于分解和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的酶)来起到减肥的效果。饭后一剂Alli(听起来就像ally)可以降低机体吸收脂肪的能力达30%。但Alli的制造商,葛兰素史克坚持说本药并非魔术子弹,建议配合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使用。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应用有一点小小的约束?坚持低脂饮食有助于减轻Alli常见的令人不适的副作用-经痛,胀气,腹泻和排出油性物。

medical_dna_diabetes.jpg

#5. New Diabetes Genes

Having a parent with type 2 diabetes ups your odds of developing the disease, but why do some sibs get it and others don't? The answer lies somewhere in your genetic code, and this year brought scientific sleuths closer to cracking it. Research team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Finland uncovered four new genetic variants link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which afflicts about 17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Combined with the six variants scientists had discovered previously, it brings the total to 10. Eventually, these discoveries will aid experts in pinpointing those at greatest risk for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5.新的糖尿病基因

同样有一个患有2型糖尿病的父母,但为什么有些家庭成员患病而另外一些没有呢?答案在于你的遗传密码,本年度科学侦探们离揭开谜底更近一步了。来自美国和芬兰的研究团队发现了4个与糖尿病发病因素有关的新基因变异,这疾病困扰了全球的1亿7千万人。与以前发现的6个基因变异一起,使得总数达到10个。最终,这些发现会有助于专家们查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medical_lybrel_birth_contro.jpg

#6. No More Periods

Women wanting to dodge the nuisance of their monthly menses can now turn to Lybrel, the first continuous use birth control drug approved by the FDA. Made by Wyeth Pharmaceuticals, the new contraceptive is similar to the conventional Pill — minus the placebos. Typically, a month's worth of birth control pills includes four to seven days of placebo pills, which trigger menstruation. With Lybrel, the dummy pills are replaced with daily doses of hormones, eliminating menstruation altogether. The downside? Most women will have some spotting and breakthrough bleeding,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use.

6.再也不要月经周期的烦恼

希望避开每月的麻烦事的女性现在可以求助于Lybrel了,这是FDA批准的第一个不间断使用的避孕药。惠氏制药出品的这个新型避孕药和以往的避孕药类似,只是去除了那些安慰剂。通常,一个月含量的避孕药中包括47天的用于引发月经的安慰剂药丸。在Lybrel里,用每日剂量的荷尔蒙替代了这些模拟药丸,从而一起消除月经。不利之处在于?大多数使用者特别是在第一年使用时会有少许的点状出血和不规则出血。

medical_lyrica_pfizer.jpg

#7. Relief from Fibromyalgia: Lyrica

People who suffer from the chronic fatigue, muscle pain, and stiffness of fibromyalgia finally have a drug to call their own. This year the FDA approved the antiseizure drug Lyrica (pregabalin), made by Pfizer, as a treatment for fibromyalgia. The news was a long time coming for the 3 to 6 million Americans, most of them women, who suffer from the frustratingly elusive and complex condition; the pain of fibromyalgia is unique and, therefore, unresponsive to conventional painkillers. In studies, Lyrica not only soothed the aches of fibromyalgia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Lyrica already had the FDA's okay as a treatment for epilepsy, discomfort from shingles, and neuropathy, or nerve pain, often caused by diabetes.

7.去除纤维肌痛:Lyrica

那些饱受纤维肌痛的慢性疲劳,肌肉痛和肌肉僵硬困扰的人们最终有了救星了。FDA今年批准了辉瑞出品的抗癫痫药Lyrica (pregabalin)用于纤维肌痛的治疗。这对于多达3-6百万饱受难以描述的复杂症状挫折的美国人(大多数是女性)是个好消息;纤维肌痛的疼痛是很特殊的,因此常用的止痛药是作用无效的。在试验研究中,Lyrica不仅仅减轻了纤维肌痛的疼痛,而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Lyrica还已经获得过FDA对于治疗癫痫,带状疱疹的不适和通常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炎或神经痛的认可。

medical_lung_cancer.jpg

#8. Early-Stage Test for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ncer killer in America and is responsible for more deaths than the next three most common cancers combined (colon, breast, and prostate). One reason lung cancer is so deadly is that by the time tumors are diagnosed, usually as a result of physical symptoms like coughing up blood, the cancer is often advanced and tough to treat. But a new blood test may improve the odds of catching the disease earlier, at a more curable stage. Called LC Detect, the test measures blood levels of a protein present in all stages of lung cancer, but rarely seen in healthy people. While the test alone can't confirm a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it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chest X-rays, CT scans, and other imaging technology to hone in on early-stage tumors

8.肺癌的早期检测

肺癌在美国是最大的肿瘤致死因素,比其它三个最常见肿瘤(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加在一起引起的死亡还多。肺癌是如此的致命原因之一在于肿瘤被诊断时常常是因为出现了诸于咯血的体征,这时肿瘤通常已经进展并难以治愈。但新的血液学检查可能有助于在可治愈阶段更早发现疾病。名为LC Detect的检测方法检查一种在各期肺癌中出现但健康人罕见的蛋白在血液中的水平。仅靠检测不能够诊断肺癌,与胸片,CT扫描和其它影像学技术合用可以用于发现早期肿瘤。

medical_stem_cells.jpg

#9. New Source of Stem Cells

This was a banner year for stem-cell research. But one advancement that may not have had its due was the discovery of stem cells in amniotic fluid.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amniotic fluid–derived stem cells, AFS for short, have the potential to give rise to many, but perhaps not all, of the 220 specialized cell types found in the human body — placing the potential usefulness of AFS cells somewhere between embryonic and adult stem cells. Best of all, AFS cells are easy to come by. They're bountiful in fluid specimens left over from amniocentesis, a common prenatal procedure that extracts amniotic fluid to test for genetic disorders; another ready source of AFS cells may be "afterbirth," the tissue new mothers lose after childbirth. Considering that four million babies are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each year, AFS cells are sure to draw much future research.

9.干细胞的新来源

对于干细胞研究这是很好的一年。但对于羊水中干细胞的新发现可能还没有物尽其用。研究者们相信羊水中得到的干细胞(缩写为AFS)有可能可以培养出大多数(也许并非所有)人体内220种分化细胞类型中-AFS干细胞的潜在应用可能介于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之间。最好的地方在于AFS干细胞容易得到。在常规的产前检查羊膜穿刺术(抽取羊水用于检测遗传异常)中的羊水样本里可以得到很多;另外一个AFS干细胞的来源是产妇产下幼儿失去的组织。考虑到每年美国有4百万新生儿出生,AFS干细胞肯定是大有研究前途的。

medical_vitamin_d.jpg

#10. Benefits of Vitamin D

Researchers have long known that the "sunshine vitamin" boosts bone strength by encouraging the body to absorb calcium. But a slew of new studies published in 2007 suggests that the vitamin has a lot of other benefits: Diets high in D may ward off diabetes, gum disease and multiple sclerosis — and maybe even cancer. Though some findings linking vitamin D and cancer showed questionable benefit, the news on colon cancer was promising. In one large trial, me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and women 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with the highest blood levels of vitamin D were half as likely to develop colon cancer as their peers with less circulating vitamin D. To squeeze the most value out of vitamin D, aim for taking a supplement with 1,000 IU daily.

10.维生素D的益处

研究者们很早就知道"阳光维生素"通过促进机体吸收钙来促进骨骼力度。但2007年发表的大量新研究表明这种维生素还有很多其它益处:摄入大量维生素D可以预防糖尿病,牙龈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甚至可能包括癌症。尽管有些维生素D与肿瘤之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不确定的益处,对于结肠癌来说这是有希望的。在一个大型试验中,健康专业人员追踪研究中的男性和护士健康研究中的女性,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最高的比起他们那些维生素D低的同事们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降低一半。为了发挥维生素D的最大效果,建议每天额外服用1000国际单位的补充剂。

 

添加评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卫生部部长陈竺: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6/07

卫生部部长陈竺: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2007年12月27日 08:09:35  来源:新闻晨报

【字号 】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下午听取国务院医改报告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26日下午将听取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等。

    人大常委会26日听取医改报告 补贴患者原则确定

    国务院提交的有关"医改报告",26日下午将首次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进行分组审议(编者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议程,26日下午应为听取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等)。消息人士透露,"医改报告"中"补需方"(即补贴患者)的原则已经较为确定。     

    卫生部部长陈竺作医改报告

    陈竺26日说,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陈竺26日说,要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陈竺26日说,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陈竺26日说,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陈竺26日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关部门将制定改革配套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刘道伟 作

    众所瞩目的"医改报告"昨天终于揭开面纱,卫生部部长陈竺特别提到的"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更让百姓对医改充满期待。陈竺是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作上述表态的,这也是"医改报告"首次高规格出现在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据陈竺透露,到2010年在全国将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药品价格将"降低"

    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不够,医疗机构纷纷以提高药价为手段,来维持自

身运作和发展。

    陈竺昨天称,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他透露,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中央政府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方式,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中国政法大学卓小勤教授,他表示,如何解决"以药补医"是医改的核心问题。现有的药品加成机制、医院过于依赖药品收入,使得医院进贵药、医生开贵药的现象比较突出,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陈竺也同时强调,除了增加财政补助,也会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普通老百姓难免会担心,药价降了,医疗服务价格却涨了,是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老百姓的整个医疗支出会不会仍然很高?

    卓小勤对此表示,倘若单纯地调高或者降低某种医疗费用,确实可能出现民众担心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医院的合理补偿机制,实现财政补贴、药品产购销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

  基本医疗"政府主导"

    此前征集医改方案时,究竟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曾经出现过激烈争论。

    陈竺昨天则明确,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陈竺表示,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将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公共卫生机构继续"公益"

    值得注意的是,陈竺在报告中强调,公共卫生机构要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维护公益性质。中国社科院生命伦理学专家邱仁宗就此称,67%的医疗费用由患者来承担,这是极不合理的。

    陈竺还透露:"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医院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医院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等。要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周凯)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财政部官员:2010年我国有望实现“全民医保”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6/07

财政部官员:2010年我国有望实现"全民医保"

2007年12月26日 17:12:5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07年12月26日15时,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由明春和余功斌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财政支持完善社保制度,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访谈现场。 中国政府网 郭小天 摄

图片直播 文字 访谈摘要

    ·2010年我国有望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网友 好人一个个]我国什么时候能实现"全民医保",政府准备采取哪些办法实现上述目标?

    [余功斌]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说,如果五项制度分别覆盖了相应的人群,就意味着我们的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现在城镇职工在制度层面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只是还有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保。新农合,明年制度就已经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10年能够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样的话,按照这个目标,到2010年,所有城乡老百姓都可以享受到医保。 >>详细

    ·2008年新农合和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40元提高到80元

    [网友jfasjfjadsfj]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已经实行了"新农合",听说部分城市也实行了"新城合",作为一位普通城镇居民,我们什么时候能享受到"新城合"政策?这个政策的进度怎么样?

    [余功斌]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财力的增强,明年政府还准备继续提高财政补助水平。比如新农合,中央已经决定,财政补助水平从40块钱提高到80块钱,其中中央财政的补助标准从20块钱提高到40块钱。城镇居民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的补助标准也会从20块钱提高到40块钱。  >>详细

     ·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化解待遇差问题

    [网民 穷人的学问]现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低很多,请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财政部门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养老金的差距问题?

    [由明春]怎么样解决待遇差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核心问题。我想要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角度考虑。首先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缓解收入分配矛盾,在研究和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的时候,统筹考虑机关、事业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问题。

    其次,在完善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使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制度上、管理上相互衔接。要化解因为制度不同或者资金来源不同造成的矛盾。

    第三,加快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同时还要鼓励积极发展商业保险,比如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就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综合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 >>详细

    ·2006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4960多亿元

    [主持人]网民对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非常关注。网民"海清居士":目前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状况如何?国家财政近年来基本养老基金有缺口吗?

    [由明春]应该说这几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形势越来越好。去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600多亿元,当年支出将近4300亿元,当期结余是1300亿元,滚存结余是4960多亿元,看起来结余的数字是比较大的,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它的结构或者是分布不是很合理…… >>详细

访谈摘要 
· 2006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4960多亿元
· 2008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从40元提高到80元
· 各级财政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力度 2006年达345亿元
·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地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870多亿元
· 财政部切实发挥职能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
· 各级财政大力支持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 2010年我国有望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 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努力缓解待遇差问题
·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城市居民低保补助资金达160亿元
· 各地采取积极措施缓解物价变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时评:百姓议政何以惹来警察光顾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5/07

时评:百姓议政何以惹来警察光顾

2007年12月24日 09:23:23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06年12月31日16时30分,董伟在县民政局的办公室里被警察带走。当时,董伟觉得"脑子有点蒙"。经过警察提醒"内容涉及县里的领导",他才恍然大悟,想起曾署名"佚名"在网上发过《加强对县委书记的监管刻不容缓》的帖子。董伟说,他不是针对某个人的(据12月20日《中国青

年报》)。

    严格地说,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更多的老百姓直接、间接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我们常常在不少论坛里看到,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政治精英"还是"草根阶层",都愿意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还向政府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限于文化水平、认知水平的不同,有些言论看起来略显粗浅,但是,这说明老百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提高,这应该是政治民主的福音。然而,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少领导干部将"百姓议政"看做他们获取利益的障碍,甚至不惜以拘留言论者来打压百姓的声音。

    山东省高唐县的3名普通百姓董伟、王子峰、扈东臣就遭受了这样的"礼遇",因为在网上发帖表达对当地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满,结果引来警察光顾。

    说句心里话,从他们三人发的帖子里,既没有看到任何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词,也没有看出他们泄露了什么国家机密。唯一"遗憾"的是,其中一人的帖子里所提的名字与当地一位领导的名字谐音。也许正是这点"故意"惹怒了这位领导。然而,笔者不禁要问,即使名字谐音,"涉嫌侮辱",也应该是这名领导与发帖者之间的个人恩怨,完全可以由两名当事者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与国家机器有何相干?

    更何况,老百姓对公共服务提出建议,本来就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作为公权力部门——政府,应该知道如何把握分寸;合理的就应该接受;不合理的,要么一笑了之,要么给公众一个回应。相反,如此对待发帖的百姓,岂不是让百姓对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笔者认为,在一个尊重法律、尊重民权、尊重民意的环境里,政府领导是绝对不会因为百姓就公共事务"侮辱"了自己便对其进行惩罚的。道理很简单,政府领导靠纳税人供给,是广大纳税人雇佣的管理者。既然政府领导选择了当官,也就选择了管理公共事务的责任。如果因为某件事情引起百姓不满,说明这个领导还不够称职,没有尽到职责。面对这种情形,领导应该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而不是对"议政"的百姓进行打压。

    如果说,山东省高唐县的三名百姓因为发帖"侮辱"了当地领导,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清白遭到了"侮辱"。虽然两者都带有"侮辱"的性质,但是,政府领导的"侮辱性"更严重——不仅"侮辱"了公众,"侮辱"了政府形象,同时还"侮辱"了政治民主。因此,希望当地政府领导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希望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否则,长此以往,不够专业的草根人士也就没有"议政"的勇气了。(王贵宏)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国宴“三菜一汤”,基层学也没用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5/07

国宴"三菜一汤",基层学也没用

2007年12月07日 14:13:36  来源:光明网

【字号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国宴用餐实行"三菜一汤"了,于是马上有很多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地方和基层学习和效仿。地方和基层当然应该学习中央的节俭之风,但是,厉行节俭与"三菜一汤"未必就存在必然联系;"三菜一汤"在国宴中可以体现节俭之风,可到了地方和基层就未必能达到节俭的目的。"三菜一汤"用于国宴,是

由国家领导层在身体力行,不管是"菜"还是"汤",我们都不担心它会变味;但是同政策的向下落实一样,我们不敢保证"三菜一汤"到了下面还会是原汁原味。

    问题很简单,其实就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吃多吃少是节约的手段,而省钱才是目的。钱是源头,吃是过程;指望以过程控制源头,怕是徒劳。就算做到了"三菜一汤",但是餐桌上花费的减少,并不代表预算计划中的招待费就能减少。问题是,"三菜一汤"省下的钱会用在哪里,是归位于财政,然后用于民生和公益事业,还是继续在"招待费"的名下被用于其他的"招待"名目?如果吃饭的钱省了,买的烟的钱高了,就算"一菜一汤",又有什么意义呢?

    与国宴"三菜一汤"的自觉节省不同,我们正是出于对"自觉"的不信任,出于对挥霍行为的无奈,才提出让基层效仿"三菜一汤"的。既然从中央到各级党委多年来下发了无数次文件都制止不了公款吃喝与挥霍浪费,再搞一个"三菜一汤"或"四菜一汤",问题就能解决了?再说,基层的餐桌上每天每顿到底是吃了几道菜、喝了几碗汤,有多少人能看得见、由谁去检查呢?难不成还要纪委人员肩抗摄像机日夜录个不停?

    公务招待中的大吃大喝和挥霍浪费,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花钱缺少有效的监督,而不是每餐中吃多吃少的问题。如果腐败支出的总量不被控制,那么,或支出于餐桌或支出于送礼,不过是改变了支出的方向罢了。所以,在没有解决对花钱的有效监督之前,我们大谈用餐标准或特谈"几菜几汤",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关于反腐倡廉的献计献策,我们更应注意不要舍本逐末,以形式替代内容,把手段当成目的。(马涤明 原题:基层无需效仿"三菜一汤")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南方周末:《系统》

(如果我们的史玉柱能多考虑一下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相信他就不会开发这样一个网游)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曹筠武 张春蔚 王轶庶

■编者按:

在一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百万、全部玩家加起来可以组成一个超级城市的网络游戏中,它的游戏精神是指向乐趣,还是指向权力和金钱?它的社会规则是新世界的开放自由,还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不只是对某一款游戏的追问,甚至也不只是对韩式网游的价值观的追问,而是对人与游戏、人与人的关系的追问。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也有着人们必须捍卫的准则。

在当下中国最火的一款网络游戏中,玩家们遭遇到一个"系统",它正在施行一种充满诱惑力的统治。这个"系统"隐匿无踪,却无处不在。它是一位虚拟却真实的垄断者。"如果没有我的允许,这个国家的一片叶子也不能动。"这是智利前独裁者皮诺切特的声音,悄然回响在这个虚拟世界之中。

白天,27岁的吕洋是成都一家医院的B超检查师。

晚上,她是一个国王,"楚国"的国王――玩家们更乐意按游戏里的名字尊称她为"女王"。在这个虚拟王国中,"女王"管理着数千臣民,他们都是她忠诚的战士。

在一款名叫《征途》的网络游戏中冲杀了半年多之后,吕洋自信看清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这款游戏自我标榜以古代侠客传统为背景,实际上钱才是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行走江湖最关键的因素。

吕洋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丈夫是生意人,资产殷实。钱对她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但她仍然忿忿不平地把这款游戏中一些风头正健的人称为"人民币玩家"。虽然在游戏中投入了数万元,但她仍然屡战屡败,原因就在于有人比她更愿意花钱,也花了多得多的钱。

正如《征途》的创造者史玉柱所言,这的确是一款适合有钱人的游戏。在这个世界里,欺凌他人的威力和合法的伤害权都标价出售。

尽管一切都是虚拟的,吕洋却曾经坚信她找到了一条通向光荣与梦想的金光大道。不过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加速投入,和很多人一样,吕洋发现,金钱铸就的,其实是通往奴役之路。

战争即将爆发

所有人都必须是"人民币玩家"――和平受到鄙视,战争受到推崇――被杀死者得到的只有耻辱

坐在常去的一家网吧的VIP包房里,吕洋显得兴奋而又忧心忡忡,她面前的19英寸液晶宽屏上,黄色的粗体字反复闪动:"国战将在晚上8点15分开始"。她还有两个小时,对她手下的战士们做最后的动员和部署。

将要攻打楚国的是游戏中的头号强国魏国。魏国拥有上万名玩家,更为关键的是,魏国的支柱,"王者家族"成员们,个个都是令人敬畏的英雄,他们的等级遥遥领先于一般人,装备着成套的最为昂贵和罕有的神圣铠甲和武器。在"世界英雄排行榜"上,他们长期牢牢地占据着前五十名中最靠前的位置。

他们拥有恐怖的杀伤力,人人以一当百。即使吕洋这个"女王"和他们对垒,如果战术采取不当,也存在被"秒杀"的危险。所谓秒杀,就是在几秒钟之内,在意图还击之前,就被一招致命。吕洋的丈夫并不玩游戏,但他也会对此开开玩笑:"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如果刀够快,你可以听见自己的血从脖子里喷出来的声音。""女王"吕洋对他们最为忌惮,同时又略带鄙夷。"他们就是人民币玩家嘛。"她说。

实际上,只要进了这个虚拟的小世界,所有人都必须是"人民币玩家",区别只在于你愿意花多少而已。

和以往的所有网络游戏不同,《征途》并不计时收费。简单地填写一份网上表格,就可以注册账号。只需要起个名字,选择性别、国家,一个虚拟身份就此诞生,光荣而艰难的征服之路摆在了你的面前。根据游戏的主线故事背景,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你是皇族之后,由于战乱被弃于荒野,现在你长大了,知道了自己高贵的血统,接下来该做的就是练一身好武艺,奋起于草莽之间,闻达于庙堂之上。建立自己的国家甚至取得统治世界的皇位以恢复祖先的荣光,则是你的终极目标。

故事很合中国人的口味,惟一令人感到困扰的是:热血沸腾之后,你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原来是那么大。一个新诞生的身份是1级;而王国里最英勇的英雄们能练到"转生170级":练满普通人的168级之后,他们又获得新的不朽之身,并再次练到了170级。简单地说,那就是人和神的差距。英雄们手持 "完美的神圣武器",浑身旋绕着代表高贵的紫色光晕;而你却两手空空,甚至全身上下只有一条遮羞的短裤。

现在,你可以购买点卡,持续地把人民币注入游戏中的账户,以便快速升级,购买各种名贵材料打造装备;你也可以不花钱,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呆在游戏里的话,系统不会向你收取一分钱。但很快你会发现,你连荒地里的一只蚊子都打不过,你的活动空间甚至仅限于出生地,一个叫"清源村"的小村子,更为广阔的世界则是为英雄们准备的。当然,最让你沮丧的还在于,贵为皇族的你,却永远生活在被其他玩家"秒杀"的巨大阴影之中。

显然,吕洋走了一条真金白银铺就的英雄之路。她如今是"转生145级",历经艰险戴上了王冠,她的坐骑是一条浑身闪着火光的龙。但英雄亦有英雄的烦恼,她的王国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吕洋自认为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她把女性的温婉带到了对国家的治理之中。"女王"很少主动攻击别国,更喜欢带着臣民们消灭怪物,或者经营骆驼商队。但这并不能避免受到攻击。

"国战都是系统安排的,"吕洋解释说,"国王只需要提交申请,系统就会自动安排好战争爆发的时间。"

系统喜欢"国战"。这个虚拟世界里,"和平"受到鄙视,战争受到推崇。战胜国可以自动获得战败国国库里的金钱和物资,国家排名由"国战"胜利次数决定,强国的臣民名字下闪耀着一颗颗星星,那代表着每一次辉煌的战胜。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战争中的人来说,冲入别国的土地,肆意砍杀每一个胆敢与之抗衡的人,无疑是释放内心深处原始冲动的绝佳办法。

系统准确地捕捉着人性的弱点,召唤着玩家们在违背普世价值的虚拟世界中放纵自己的邪恶。它赋予战争中的人肆意杀戮的权力,给予杀人者加倍的经验值奖励;系统也会标明你的斩首纪录,那一串串数字就像印第安战士割下的头皮代表着无上的荣光,而被杀死者得到的只有耻辱。

吕洋打电话,上QQ,或者在游戏中直接交谈,她自知实力对比悬殊,因此通知手下的战士们集中力量,守住王城的一角。她的声音因紧张而略带颤抖,尽管对现实中的她来说无论胜败都毫发无伤,但在游戏里,她知道那意味着生存还是毁灭。

离战争爆发,还有两个小时。

国王死了

推销员来了――冒险家乐园――都在"系统"的支配之下――小角色杀死了国王

在开始"征途"之前,吕洋玩的是另一款游戏《传奇》。她玩得并不好,仅仅当作一种周末的消遣。《传奇》计时收费,玩家购买在线时间用来升级和打造装备,所有的事情都费时费力。"比如你要打一个终极怪物,"吕洋说,"要跑很远的路,在迷宫里面转来转去,杀掉无数的小怪,可能耗一个晚上,你才跑到大怪的面前。"最让人崩溃的是,当历尽艰辛终于站到大怪面前,一不小心却被秒杀了!那么,从头开始跑路吧。

吕洋可能从未得知,在她晕头转向地跑路时,一个叫"送礼只送脑白金"的玩家也在这款游戏中闯荡,他从来不耐烦那些烦琐的升级步骤,而是直接购买高级别账号;他成千上万地花钱,砸下最顶级的装备。以钱铺路,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强大的威力。在这款典型的韩式"泡菜"游戏里,他试验出了自己独辟蹊径的玩法。这位玩家就是后来《征途》的老板史玉柱。

2007年年中的一天,就在吕洋常去的这家网吧,一个推销员站到了正在"跑路"的吕洋面前。他衣着得体,面带微笑,用充满诱惑力的词汇介绍了一款名叫《征途》的新游戏。"绝对不用走迷宫,我们要的就是爽快。"吕洋记得他这样保证。

吕洋就此和朋友们"踏上征途"。她的这些朋友们要么是医院的同事,要么是丈夫生意上的伙伴,空闲不多,但钱不少。他们很快发现,《征途》的确是一款爽快感十足的游戏,简直就是为他们这样的人设计的。

要找系统角色接受任务,不用费力去找,点F键,下拉菜单里角色名字一一罗列,就像网络上的超链接,双击名字,就自动找到面前;要去某个地方,不用走迷宫,点开地图,找到地名,鼠标左键单击,一会儿就到了。

很快吕洋就离开了"清源村",热闹的"凤凰城"和辉煌壮丽的"王城"才是她的舞台。这位后起之秀被吸纳进了"楚国"最有威望的家族"桃花源"。单打独斗是不现实的,拜入名门正派才是出头之道,这里就如同武侠小说描写的江湖;而家族与家族联合可以组成帮派,帮派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在达成妥协之后又互相配合支撑起一个国家。

游戏里的大部分系统角色,比如杂货店老板或是锻造铺师傅,都可以被帮会控制,此后他们会持续贡献"保护费"。系统鼓励帮会争夺控制权,谁杀死竞争对手,谁就能接手保护费。帮主们因此热衷于抢夺街区和店铺。这样在吕洋看来,她的置身之处,又像是1920年代的上海滩。

这里的确像那个"冒险家乐园"。低级别的玩家甚至也可以挣钱!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比如护镖,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银两";达到一定级别和保证一定在线时间后,系统甚至会给玩家"发工资";还有各式各样的"奖励"、"返还"。

"其实都是些小钱,"吕洋说,"相比花掉的钱简直没法比。"但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你能想象在砍翻敌人的同时还能挣"银子"么?"想得到更高级的奖励么?"吕洋说,"那就花更多的钱呗。"

时常有"外国人"冒险进入楚国,他们可能是魏国人,也可能是宋国人,或者是其他9个国家中任何一国人,但不管是哪国,一旦踏入楚国地界,他们的名字就显示为红色,这个颜色意味着:敌人――应当杀死的人。每杀死一个这样的人,系统就会在"护国英雄排行榜"里为你加上光荣的一分。

他们并非是闲逛者,而是根据系统分配的指令而来,他们必须进入敌国完成诸如"刺探情报"或者"抢夺太庙资源"等等任务。而同样根据系统赋予的职责,家族和帮派此时的任务就是杀死他们。

那时吕洋还是一个小角色,她正在砍杀一头犀牛,屏幕上出现一条指令,帮主撒下了帮主令,要求帮众前往杀敌。点击"是"之后,吕洋被传送到王城边境附近,众人正把敌人围在当中奋力砍杀。

帮主"狼烟"是当然的主力,他是一个"武士",近战肉搏是他的特长,他的"无双剑"能造成惊人的杀伤。在炫目的刀光闪耀间隙,吕洋突然发现敌人的坐骑是一只麒麟,这意味着他是一个国王,只有国王才拥有这种神兽!

吕洋是一个"法师",她专修冰系法术,可以从远处以冰雪为武器。这是她参加的第一次激战,她站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将霜冻从空中撒向敌人。麒麟居然哀号倒下,国王死了!吕洋幸运地完成了最后一击。

屏幕上黄色的粗体字夸张地跳了出来:"天哪!吴国的国王居然被楚国的无名小辈女王杀死了!"吕洋在电脑前禁不住手舞足蹈,她杀死了国王,一个小角色杀死了国王!她双脚猛地一蹬,电脑黑屏了――她兴奋得把电源插头踢掉了。

往后几天,吕洋都有些"神神叨叨"的。游戏里"全世界"都知道她杀死了国王,朋友们有些羡慕地向她祝贺。即使在医院上班,吕洋也在办公室的电脑上下载了游戏,她就是喜欢挂在游戏里,反复地看那条早就过时的消息:"天哪!吴国的国王居然被楚国的无名小辈女王杀死了!"

有时候严厉的院长从办公室经过,威严地审视医生们的工作,吕洋只能把游戏界面最小化。她会悄悄地跟同事炫耀:"牛啥嘛,他要是耍游戏,我一招就把他砍翻!"院长其实并不坏,但吕洋觉得他"缺乏对女性应该有的尊重"。"在游戏里,女人也可以统治男人。"她宣称。

国王万岁

核裂变一样蔓延的仇恨――好的装备都意味着金钱――总有无数的人在疯狂比拼――"国王万岁!"

但"女王"其实并不像想象中一样"牛",几天之后,就在王城外,一个敌人逼近,他骑着鬃毛飞散的烈马,威严得像天上的神,他只问了一句话:"你就是那个女王啊?"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上砸下,落单的"女王"还没来得及答话,被"秒杀"了。

吕洋目瞪口呆,短暂的惊愕之后她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她要升级,要得到最好的装备,她要当真正的王,她要报仇!

仇恨是这个世界中最强大的动力。"秒杀"吕洋的玩家,立刻被系统自动排入她的仇人名单,时时提醒"女王"报仇雪恨。"仇人"是这里最常见的社会关系,仇恨关系同样存在于家族、帮会和国家之间。如同核裂变一样蔓延的冤冤相报,在这里是受到鼓励和颂扬的永恒主题。

她找到"代练使者",一个代表系统与玩家做交易的虚拟角色,他就站在王城大道边上,答话谦卑而热情,乐意为有钱人服务。吕洋向"使者"支付人民币购买经验值,"使者"则让她迅速升级,从人变成了神。吕洋觉得这么做很值得,在这上面,她"只不过花了千把块钱"。

但是,杀伤力和防护力是由装备决定的,级别只是佩戴相应等级装备的必须条件。就像金庸的小说,内力的修炼是必须的,但一把玄铁剑却可以让杨过无敌于天下。游戏中按照等级不同划分出了20等装备,以法师职业为例,武器由最初的柳木杖到最为罕有的至尊杖。此外还有铠甲、头盔、腰带、护腕、项链和戒指等等。

这些好的装备都意味着金钱。和别的网络游戏不同,在这里,打怪和接任务不会掉装备。"我都要最好的,"吕洋说,"你只能去系统商店买材料,再找系统铸造商打造;或者,你只能去赌。"

"赌",就是"开宝箱"。玩家向系统购买钥匙和箱子,很便宜,一块钱一套。用钥匙点击开启,屏幕上一个光芒闪耀的箱子缓缓打开,各种材料或装备如同赌场大转轮一样排列在箱子里,光圈飞速转动,停下的地方就代表赌到的东西。箱子里经常会有玩家们最希望得到的高级装备,但转动的光圈却往往和它们擦肩而过。

吕洋如今回忆,最疯狂的时候她就像一个赌场里的赌徒,会在屏幕前大声喊叫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乌木,乌木",那是一种高级材料,而最后她往往得到的只是一点少得可怜的经验值。"乌木",或者那威力强大的"幽冥戒指",仍然摆在宝箱里,闪着诱惑的光。

这个世界中还存在着一个"开宝箱"排行榜,每天开宝箱最多的人,可以得到一颗罕有的令人倍增威力的"补天神石"。

这个巧妙的设置具有无穷的诱惑力,总有无数人在疯狂比拼开箱数量。吕洋曾一晚上开过上千个箱子,但始终功亏一篑,总有人比她更为执著,她从没拿到过那颗神奇的石头。

各式各样的排行榜随时闪现,世界英雄排行榜――根据级别和装备带来的威力排序;护国英雄排行榜――根据杀死敌国人的数量排序;国家实力排行榜 ――根据国家物资和国战胜负记录排序……就像电视里随时出现的脑白金广告,实时变动的排名对野心勃勃的英雄们高频率轰炸,提醒他们在这个严酷的世界里一刻也不能放松。

玩家在不懈地开着箱子,他们有时好运地得到一点好东西,绝大部分时间几无所获,但越是没有收获,他们越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下一个箱子。他们每点击一下,就代表一块钱,又一块钱……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沙漏,金钱涓滴成河一般随着每一次点击汇成巨流,流向看不见的系统。

吕洋自认为运气还比较好,"平均开1000个箱子,好运的话能有十几次拿到好东西。"

由此吕洋成为了她现在所鄙夷的"人民币玩家",上万的人民币被迅速而几乎不被察觉地花了出去。在游戏中。"女王"拥有了可怕的威力,她为自己,也为朋友报仇;她接受请求,为本国的商队护镖;同时她也会和英雄们一起侵入别国。她声誉日隆,跻身英雄之列,在游戏里,她甚至和威猛的帮主"狼烟"喜结连理。当然,也由于她在现实中是一个那么可爱的姑娘,她被推举为楚国的国王。"国王万岁!"人们向她俯首称臣。那是吕洋在征途中的最高点,也惟有在那转瞬即逝的一刻,吕洋觉得自己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

国王累了

"系统"是最为勤奋的――女王觉得自己像驴子――花钱买你生气――快感只在一刹那

吕洋心里清楚,王位是真金白银买来的。一套转生150级左右的顶级装备,平均要开5000个宝箱。按照系统繁复的装备打造设置,要给一套装备镶上 14颗星星,打开"灵魂锁链",镶嵌补天神石,花费又在5000元左右。随着等级的提高,原有的装备又必须相应替换或升级。平均每升5级,装备就要更新一套。

这时的"女王"已经成了一位熟练的开箱工,日复一日地开宝箱,升级装备,再淘汰,再升级……"后期主要就干这个事情了,"吕洋回忆,"不更新换代不行,不然国王很快就变菜鸟。"

这样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游戏内部。在吕洋常去的网吧,甚至洗手间里都贴着征途网络公司的宣传四格漫画。当你洗手的时候,你就能看见一个漫画小人,在尖刻地嘲笑那些疏于升级的"懒人"。而招贴画上威风凛凛的英雄在每个网吧的门口注视着你;勤奋的推销员们时常出现在玩家身边。

与媒体上的各种宣传攻势相比照,这些推销员被称为史玉柱的"地面部队"。他们大多是"脑白金"销售旧部,活跃在中国广大的二、三线城镇,对于如何发掘利润,他们有着训练有素的敏感和才能。

系统是吕洋见过的最为勤奋的游戏系统,它更新换代的频率令人应接不暇。"要么花钱买安全感;要么省钱,随时被欺负,"吕洋说,"一天不上线,就会觉得自己又落后了,实在是太累了。"她觉得自己像被胡萝卜吸引着一直向前的驴子,总有更加强大的"威力"在前方向她招手,而漫漫"征途"几无止境。游戏中弥漫的仇恨也令吕洋越来越厌恶。一些结下了梁子的人民币玩家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一争高下。他们反复抢夺对系统角色的控制,互相攻打帮派总舵,没完没了地袭击对方的商队,在PK竞技场上更是置敌人于死地而后快。甚至宝箱排行榜第一名也是他们争夺的目标。

如果一个玩家开了5000个箱子,另一个就一定要开第5001个。他们把这种疯狂的玩法叫做"花钱买你生气"。

系统不停地自我更新,统御术层出不穷。就连传统的打怪任务,系统也干脆允许家族与家族之间抢夺砍杀boss的权力。身为一国之主,吕洋总是必须身先士卒,如果她稍有懈怠,总有红了眼的部下口出怨言。

这越来越不像吕洋想要的游戏。吕洋觉得这个世界变得愈发丑恶,荣誉被建立在仇恨和贪婪之上。和以前的激动不已相比,如今快感只在疯狂结束后的那一刹那,接下来她会觉得无聊。

在楚国遭遇魏国的挑战之前,"国王"已经开始厌倦了。

地底的火在喷涌

只希望坚持半个小时――和平的气氛在蔓延――"跟你们老板说,不要尽干些挑拨离间的事情。"

"国战"在晚上8点15分爆发。吕洋和朋友们,她最得力的几个"武士",坐在网吧包房内奋起应战。每当大的战役爆发,他们就坐在一个包房内,就和真实的战斗一样,肩并肩便于及时沟通,更利于互相鼓舞。

敌人从王城东门涌入,他们的国王身先士卒,冲入东门后使用"帮主召集令",这样,他最精锐的英雄们可以被瞬间传送到他的身边。随着旋风,魏国的武士们从天而降,他们立即被楚国战士重重包围。"女王"知道这是敌人的精锐,尽管城门外大批敌人正在涌入,但这些国王的随从才是最可怕的威胁。

武士们挥动大刀,空气被划裂成一道道光芒,他们拥有最强大的近距攻击能力和防护力,总是冲杀在前;法师们念动咒语,大地裂开,地底的火喷涌而出,天上的风云也化身为凌厉的雷电冰霜;蜂拥而来的召唤兽,来自天界和冥界,呼啸着混战在一起。战场被淹没在超越自然的伟力之中。

半个小时,吕洋只希望坚持半个小时。她从来没奢望胜利,战前魏国人放话10分钟结束战斗,傲慢的挑衅令让人反感,在战前动员里,"女王"向臣民们保证,她一定坚守半个小时。

东门不可抗拒地被攻陷,"女王"转战王城宫殿,宫殿前矗立着"大将军王"塑像,只要他被砍倒,就意味着楚国输掉了战争。楚国的战士们把战车集中起来围住塑像,在猛烈的攻击下,只有坚固的战车能够提供些微保护。

吕洋使用了"防守虎符",她的臣民可以被全部召集到身边,楚国全国动员,宫殿前的每一级阶梯都成为血海。魏国的英雄们每杀死一个对手,就会有十个或者更多的人把他们围住。战场已经陷入混乱,没有沟通,没有指挥,每个人眼里只有敌人,本能地砍杀,不停地砍杀……

但吕洋的判断是对的,"人民币"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实力之战,系统这个胜利女神青睐祭献更多金钱的一方。当魏国的国王最后砍倒"大将军王",吕洋看了一眼时间,她坚守了将近40分钟。

这是吕洋输掉的最后一场战争,尽管她也曾经赢得过国战,但这个生性温和的姑娘如今觉得即便胜利也不能再带来荣耀的感觉。战斗结束后,她充满厌恶地声称不再履行保卫国家的责任。"再有国家来进攻,我的家族不参与应战了。"她向臣民们宣布。"有意义么?"吕洋反问她的质疑者们,"系统挑起战争,我们往里投钱,谁投的钱多谁就赢。"她觉得没有胜利者,"都被系统耍了!"

帮主"狼烟"和家族里的其他人支持了她的决定。"我们也觉得,这不是我们在打仗嘛,"狼烟解释,"纯属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吕洋成了"世界"里著名的"反战"国王。她更热衷于和别国结为盟国,当然盟国可以轻易地撕毁和约,她也不在意。在和其他国王交涉时,她也总是强调,就算你来打我,我也不应战。"让他们自己觉得没意思。"吕洋有些狡猾地说。

和平的气氛在悄悄蔓延。"国战"次数进行得太多,各国国王和英雄们互相之间开始熟络,在无数次仇杀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成了不打不相识的朋友。"时间长了,没人好意思动武了。"吕洋说。

上线的时候,她也只喜欢跟朋友们聊聊天,组织家族或者帮派的活动,惟一杀人的情况只限于为臣民的商队护镖的时候,她讨厌那些专门盘踞在边境附近、以砍杀平民和抢掠商队为乐的"强盗"。

在网吧,她又碰见了一个游戏推销员,并不是开始那个,但一样面带微笑,用充满诱惑力的词汇请她"提点意见"。这位推销员同时自信地声称:"万人国战的场面会更加宏大和频繁!"

就在这段时间,征途网络公司宣布"重组国家"。系统将原有各区的国家重新打乱组合,原来的友好关系打破了,陌生的国王们重新被扔进了新的竞技场,而仇恨将被重新点燃。

"跟你们老板说,不要尽干些挑拨离间的事情。"吕洋回答。

昔日勇猛精进的"女王"开始变得"不思进取",她疏于升级,也不再渴求更好的装备。她在游戏里的配偶"狼烟"有些着急了,催促她赶紧跟上,不然就要被越来越多的人超过。

而吕洋现实中的丈夫是个关心妻子的人,他以为吕洋只是累了。一天早上,吕洋醒过来,发现不怎么玩游戏的丈夫坐在电脑前,替她不停地开着宝箱,他想为她打造更好的装备。吕洋突然觉得有些心酸,在下一次上线的时候,她悄悄跟"狼烟""离婚"了。

监牢,看不见

禁止市场经济――第二十二条军规:那儿有个概率――如果他们反对"系统"会发生什么――"天哪"

尽管赞同"和平治国"方略的人并不很多,但吕洋发现,和她一样对这款游戏从赞赏变为不满的人越来越多。连吕洋都没有想到,玩家们居然自发组织了一场针对系统的"静坐抗议"。

事情起因于系统宣布的一项新规定:绑定。根据这项规定,玩家从系统获得的装备和"银两",都属于绑定范畴,即只能自用,不能交易,不能交换,甚至不能拆成材料或者干脆丢弃!

在游戏里,每一种职业都必须搭配对应的装备,每一种装备又由对应的材料打造。开宝箱早已成为玩家获取装备和材料最主要的方式,当你耗费掉了人民币,需要一块"乌木"却得最终得到一块水晶,玩家们通行的办法是互相交易各取所需,或者摆摊出售换取银两。征途网络公司的解释则是,他们发现有职业玩家将游戏中获得的银两和装备在线下出售获利,"绑定"是为了打击这种行为。

玩家们最终发现,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禁止了,合法的私有财产只许保有,不许交易。在这里只有一个庞大的终极卖家被允许存在,那就是系统本身。

在一些游戏论坛里,随处可以看见玩家们黑色幽默一般的抱怨。一个帖子说:"我是个法师,花了上百块钱转到了一把刀,可是我不能装备刀啊。这把名贵的刀对我一点用处也没有,我还不能把它扔了。我甚至还要花钱向系统买个包袱,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装这把刀!"

"这个游戏处处都是花钱的陷阱!"另一个玩家宣称。他举出"孔子"为例,这个万世师表的人物在游戏中负责"智力考试",通过考试玩家可以获得海量的升级经验。但是,受教育是很贵的,向"孔子"讨教问题,居然"20两银子一次"。甚至财大气粗的人民币玩家们也对过于频繁的更新力不从心。系统最新宣布,可以给装备镶上第15颗星星。按照规则,购买4颗宝石充一颗星,看起来不麻烦,但是这里有一条"第二十二条军规":连续镶星会导致所有的星星爆炸。

假如你已经花费了40颗宝石镶上了10颗星,而在镶第11颗时发生爆炸,那么前面的10颗星同时消失,你只能从头开始。从第10颗星开始,成功镶嵌的几率为50%,此后递减。星数越高,爆炸几率越高。

设计者在此利用概率原理和玩家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在冲第14颗星时,连着爆了11次。还不算前面爆炸的次数。"一个玩家抱怨。仅仅为了给他的至尊刀镶上第15颗星,他就花费了超过3000元。

玩家们出离愤怒,他们停止砍怪,不再接受任务,国王们都难得和平地坐到一起而不是申请"国战"。在游戏地图最中心的皇城广场上,密密麻麻地坐满了战士、法师、弓箭手和召唤术士们。这些往常醉心于杀戮的角色,如今用绝对的安静来对抗系统的贪得无厌。

吕洋当然不会缺席,她率领家族成员们加入静坐行列,她甚至花"10两银子一次"向"全世界"喊话:"游戏越改越烂,系统越来越贪!"

她惊愕地发现,"系统"两个字不能显示了,变成了**;再试"GM",还是**;再试"史玉柱",这次是***。

吕洋既愤怒又觉得好笑。是啊,这个隐匿无踪的**或***,却无处不在。它谦卑而热情地引导你花钱,它隐身其后挑起仇杀和战争,它让你兴奋或者激起你的愤怒,它创造一切并控制一切,它就是这个世界里的神。

**虽不可见,却始终看着你。没过几分钟,正在愤怒控诉的"女王"被抓进了监狱。按照系统的指令,她将被关押8个小时。这个"监狱"不在这个世界的地图上的任何一点,它只存在于系统中,就像索尔仁尼琴描写的古拉格群岛,你从不会看见它,你只是被运送到那里。

随后发生的一切,也正是只在那些最糟糕的世界中的监狱才会发生的。"女王"太显眼了,她的麒麟神兽暴露了她的身份。监狱里的人们看见了一个国王,就如同当初吕洋还是个小角色时看见国王一样难抑杀意。疯狂的人们围拢来砍杀,"女王"一次被杀死,又在原地复活,再被杀死……

屏幕上夸张的粗体字又一次次闪耀:"天哪,楚国的国王女王居然被无名小辈×××杀死了"。

吕洋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很愚蠢,她对"女王",或者说另一个自己的生死毫不关心,她退出游戏,关了电脑,上床睡觉了。

永远不再回来

旧王逊位,新王登基――为什么会有仇恨――又是一个财富神话――永远不再回来

第二天,吕洋上线,宣布"国王"逊位。她发现这里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真实得那么残酷;她曾经试图挑战这个世界里弱肉强食的规则,对抗系统,却徒劳无功。现在,她彻底厌倦了。

一个渴望战斗的新锐武士接任了"国王",并立即申请了新的国战。"女王"和她的家族没有参与这次战斗。楚国惨败而归。一个小角色,以往跟着"女王" 闯荡,如今被困在了敌国,完全是刀下鱼肉,他一次次在安全区复活,但只要尝试跑出安全区,就毫不例外地被杀死。这是个新玩家,他的账号里还没什么钱,连一个安全离开的"竹蜻蜓"都买不起。

吕洋为这些小玩家们难过,他们原本是想获得些许游戏的快乐,却成了"人民币玩家"们发泄怒火或获得征服感的牺牲品。她上线,看着熙来攘往的虚拟角色们,一个威严的法师背后可能是个谨小慎微的生意人,一个勇猛的武士背后可能是个和她一样的医生,也可能是任何一个在生活中原本善良谦逊的普通人。

"一个医生为什么一定要去杀死一个教师,而一个现实中的警察需要在游戏里伤害另外的人么?"吕洋禁不住思考一些奇怪的问题,"素不相识的普通人之间为什么会有仇恨?"

她开始注意到书架上那些以前还时常翻一翻的专业参考书。它们就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就像消失了很久,突然又出现了。天凉很久了,吕洋才头一回注意到窗子外面的行道树叶子开始黄了,淡黄的一片令人心里充满宁静。

她最后一次上线是在不久前。那时征途网络公司已经宣布部分地改变了"绑定"规则,公司成功地在纽约上市,第三财季实现营业收入4.052亿元,净利润2.9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64%和152%。公司账面现金达68亿元人民币。

又是一个财富神话。根据媒体的测算,史玉柱将以500亿身家荣登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前列。

系统开始慷慨地在游戏里"发行股票",宣称随着股价上涨,玩家可以按同样的价钱兑换成"银两"。但吕洋对这些充满诱惑力的新玩意再也不关心了,她只是被一个朋友强拉着上线的,朋友要在游戏里"举行婚礼"。

吕洋默不作声,藏身在前来庆贺的角色中,但是有一个人认出了她。这是一个武士,他手中的刀闪耀着光芒,显示着他强大的威力。"我认识你,"他说,"以前刚玩的时候你带过我们,现在我们也很厉害啦。"他们正在筹备新的国战,他告诉她。

他是谁?是请她护过镖,还是曾经被她从敌国营救?吕洋完全不记得了,她只觉得这些越来越多的威风凛凛的后起之秀,跟以前的她是那么相像,一样地野心勃勃,一样以为发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

她一句话也没回答,然后她下线了,并决定永远不再回来。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及游戏中名字为化名)

"泡菜"开的花中国结的果

韩式网游的"精髓"

"中国玩家在欧服美服都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异类。"一位曾在《魔兽世界》任职的游戏经理说。中国人总有办法以欧美玩家望尘莫及的速度升到极高的级别,在进行团队项目时也不喜欢遵守默认的利益分配规则。对于显得有些"迂腐"的欧美玩家来说,中国人就像是恐怖的异教徒。"欧美游戏并不鼓励力量上的无限优势,比较讲究平衡和互相牵制,"曾经的魔兽经理说,"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和现实环境的影响,说实话中国玩家还是更适合丛林式游戏。"

一名网络游戏经理回忆,他曾经接待过一位跑到游戏公司的有钱但缺乏耐心的玩家。这位玩家专程前来咨询:是否可以直接付钱,购买顶级装备。公司上下当时哭笑不得。如今这名经理感叹,他们没有看到在这样的玩家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征途》看出来了,获得了成功。

恃强凌弱和功利主义的"社会准则"来自于韩式网游。在被称为"泡菜"的典型韩国网络游戏中,玩家最常做的功课是练级,而练级的目的则是获得强大的威力和权力。没人能够否认这些游戏中的虚拟社会由对抗、暴力和欲望主宰,玩家们因此急功近利、恩怨分明、派系林立、残酷冷漠。这既是游戏的乐趣所在,亦是对人性弱点的敏锐捕捉。

从《传奇》开始,韩式公会模式深入人心。这种模式极具东方式的家族色彩,对内严格管理,对外一致作战。行会会长可以自己制定行会会规,可以发出通缉令,与其他行会结盟或宣战。这种设置便于玩家们结成团体满足自己的战争欲望,同时也确立了集权式的"社会结构"。

这一社会结构不只存在于虚拟之中。每一个玩家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相当多的行会成员来自于一个城市甚至同一间网吧。行会内部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为了招募新手,行会可能会送装备、送钱。行会设置很多职位,成员之间等级森严,如同帮会。战争开始时各成员奋力杀戮,既获得暴力快感,又可以得到战利品,而战利品又意味着金钱。战利品的分配亦遵从等级制度。

当韩式网游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至,权力、荣誉和快感都来源于暴力,而暴力的最佳来源就是金钱。游戏设置亦乐于创造仇恨与贪欲,把玩家分为大大小小的家族、帮派和国家,设立各种个人或组织争抢的目标,甚至直接挑起争斗。事实上,这并非《征途》一款游戏之功或之罪,这种价值指向正是韩式网络游戏的传统精髓所在。

据说陈天桥在了解了《征途》的模式之后,连夜召开高管会议。会议的结果是《传奇》全面推行《征途》式的"免费"模式。《征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业界瞠目结舌的成果,原先对史玉柱进军网游持嘲笑态度的游戏运营商们,开始纷纷潜心学习他的游戏设置。而征途网络公司近日已经将新开发的《巨人》投入公测,根据一句前后矛盾的宣传语,它号称"最便宜的免费网游"。"《征途》式"网游,"最中国"的网游,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玩家面前。

这款最中国的游戏拥有最中国的玩家。除了《魔兽世界》等少数例子之外,不讲究权力与等级制度的欧美网游在中国玩家中并不风行。事实上,虚拟世界并不可以与现实世界简单对应,电子游戏中的"合法伤害权"亦是必然乐趣之一。问题在于玩家们在追求这种虚拟乐趣时是否会违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伦理准则。

附图四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