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六月 13, 2007

一剪梅转:山西洪洞黑砖场案惊动高层

 
http://www.fatianxia.com/blog_list.asp?id=11076

山西晚报6月14日报道 洪洞县黑砖场大案惊动中央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亲笔做出批示。今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长张鸣起一行来到洪洞,对黑砖场一案的查处进行督促、调查。  今日中午,冒着炎炎烈日,张鸣起一行在省总工会领导的陪同下抵达洪洞县,专程对本报率先曝光的洪洞黑砖场一案进行调查。针对此事,他表示"非常震惊、令人发指"。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称,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此事,多次询问该案的进展情况。省总工会也高度关注此事,每天都要打几次电话,询问农民工的善后情况。 下午2时30分,洪洞县委主要领导汇报了黑砖场一案的详细情况。会议通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洪洞县要向31名受害的农民工正式道歉,道歉内容包括用县财政资金补发工资、农民工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等;另外,以上部分并不影响农民工的民事权利主张。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只有7名农民工有了具体下落,大多数人失去了联系。目前,地方政府掌握的农民工资料存在诸多错误,使得工作难以展开,"补发工资也找不见人"。这也成为汇报会上洪洞方的"一道硬伤"。目前,工头衡庭汉已被警方定为"公安部B级逃犯";洪洞县政府已经拨出专款,要求公安部门全力抓捕该疑犯。 会上,张鸣起重责该案背后一个"核心人物"――黑砖场老板王斌斌的父亲、曹生村党支部书记王东己。"儿子的黑砖场是什么情况他不可能不知道","我看他连一个普通党员的资格都不够","这是严重的违法违纪"。临汾市委相关负责人最后表示,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农民工在哪里需要一个个落实"。 下午5时,张鸣起和大家一起赶到曹生村,查看黑砖场的现状。但是,那6条凶猛的狼犬一条不见,农民工居住的黑屋子居然被身份不明者焚毁,现场只剩下一堆瓦砾。昨天去过该砖场的县干部却说,"昨天还是好好的"。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作者:李廷祯 

文章评论: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法天下-法学评论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fatianxia.com

吴晓波:吴敬琏・他女儿的新书

 
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5690

周一,在中欧拜访吴敬琏,78岁老先生,每天还能讲4小时的课,他的健康是中国的福气。老先生的长女出版新书《我和爸爸吴敬琏》,将它与柳红2001年出版的《吴敬琏》一起读,可得出很多的感慨。
吴敬琏的生命似乎与某种传承有关。他的叔外公是清末保路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那个事件直接诱发了颠覆清帝国的武昌起义,他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邓季惺,《新民报》的女主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大侠。
吴敬琏从54岁起才真正进入经济学家的主流。而让人惊奇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三个经济思想家都把最后的衣钵传给了这个长相清秀、个性坚毅的江南人。
1974年10月,顾准得悉自己得了癌症,他临死前最后长谈的人是吴敬琏,他对吴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气管堵塞说不出话来,所以要趁说得出话的时候与你作一次长谈,以后你就不用来了。"在这次长谈中,顾准认为中国的"神武景气"是一定会到来的,什么时候到来不知道,但是,一定会到来。所以,他用最后的一点气力送给吴敬琏四个字,"待机守时。"两个月后,顾准去世,吴敬琏和一位护士亲手把他推进了阴冷的太平间。很多年后,吴敬琏回忆说,"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是觉得特别特别冷,觉得那是一个冰冷的世界,顾准就像是一点点温暖的光亮,但是他走了,但是,我想,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光亮・・・孙冶方晚年最重要的研究伙伴之一也是吴敬琏。而离休后避居四川的蒋一苇则让吴敬琏接替他出任《改革》杂志的主编,并在临终遗言中,把有关遗稿交给吴敬琏处理。顾、孙、蒋三人晚年思想开放,"衣钵"遗传到吴敬琏,如今视之,应该没有枉托后人。
拜别吴敬琏后,走在中欧安静而优雅的草坪上,我很感慨于时代的奇妙。一代人或许真有一代人的使命,其血脉传承,曲折微妙,却从不改倔强的本色,中国之未来,不在于有多少机器,多少黄金,多少高楼,却在于我们每一代有怎样的人,130年来,那条追求自由的血管还在热烈的奔流,这大抵是最伟大的希望。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