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二, 四月 14, 2009

当民主缺失中产阶级

(看来中国的精英可以拿泰国作为民主不成熟的经典案例了)

这两天泰国很热闹,下面是我前一段给南周写的一篇关于泰国的专栏。

———

            上周我亲眼目睹了一场阶级斗争。这场阶级斗争就发生在我们系的一个教室里,对垒双方是一个泰国学者和一群泰国学生。

            该 学者由于写了一本质疑皇室的书,受到政府威胁,刚流亡到英国。在那天的讲座中,他说,正在泰国发生的是一场内战。一边是代表社会中上层的“黄衫军”——也 就是去年因占领曼谷机场而占据世界各大媒体头条的泰国民盟组织;一边是代表穷人、乡下人的“红衫军”,他们拥护他信及其同类,是因为他们扶弱济贫。对了, 该学者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阶 级斗争的另一方是在场的很多泰国学生,他们反驳该教授对黄衫军的指控,尤其不能容忍他对泰国国王的攻击——虽然他们谁也无法面对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学 者写一本书就会被逮捕,这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吗?”后来讲座组织者告诉我,这些学生很多都是来自泰国精英家庭。对,他们很多人都穿着黄T恤。

            说 实话,我花了很久才搞清楚泰国政局是怎么回事。它之所以扑朔迷离,首先是因为有太多变量搅和在一起:皇室、军方、法院、政党、城乡差异、阶级差异……其次 是泰国政坛上很多事都是声东击西。比如去年沙马总理被赶下台,直接理由是他主持了一个电视厨艺节目。一个政治家参加一个厨艺节目,值得几千人上街游行吗? 当然不是,上帝说,鸡蛋里要有骨头,鸡蛋里就有了骨头。

            后来我还是慢慢搞清了泰国政局的大致脉络。黄衫军是跟以下一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支持06年政变、反对他信及其民粹政策、受到法院支持、来自于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社会中上层。而红衫军则跟一些相反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来自于农村、教育程度低、厌恶政变、欢迎他信及其民粹政策。

            这样看来,力量对比似乎很明显:黄衫军和经济精英、军方、法院形成联盟,而红衫军只是一群无权无势的乡巴佬而已,胜负一目了然,有什么好斗争的呢?这种推测漏掉了一个细节:红衫军人多。

            人多在民主制度里就具有天然优势。据说泰国70%左右人口是农民,即使城里底层也是多数。这也是为什么黄衫军虽然声嘶力竭,集会一般也只有几千人;但红衫军振臂一挥,就可以召来8万人。06年军方赶走他信,没关系,07年底我们又把支持他信的沙马选上去;089月法院把沙马赶走,没关系,我们又把他信的妹夫颂猜选上去……反正人多力量大,这就是民主。       

            就 是说,民主制度的一个经典困境在泰国出现了:穷人试图利用人数优势去推动再分配政策,而中上层将这种现象斥为多数暴政。事实上他信政赢得民心的策略正是各 种被反对派称为“合法买票”的小恩小惠政策,即使他腐败被曝,人民对他仍然一往情深。而黄衫军中一个口号则屡见不鲜:“低素质的泰国人还不适合民主”。他 们推动的07修宪内容中有一项就是减少民选议员的名额,改为委任,这是民主的倒退。

            政 治学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命题:发达的中产阶级是健康民主的条件。一种解释是: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高,比较开明,支持自由民主理念。这一点显然被泰国经验否 证:一次次否定民主选举结果,涌上街头抗议的,都是中产阶级黄衫军。另一个解释是:只有当中产阶级占有人口相当比例时,民主才不会成为强烈社会再分配冲动 的工具。原理很简单: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跟我财产差不多,分谁的去呀?分到自己头上怎么办?不幸的是,泰国政治验证了这个命题:作为一个中产阶级孱弱的 国家,它始终无法通过民主化瓶颈。1932年君主立宪以来,泰国有过19次军事政变,到现在还是无法通过民主途径解决社会冲突。

            事 实上这不仅仅是泰国而且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一旦政治民主,民粹主义经济政策就抬头;要想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常常不得不依靠独裁或者军政。布诺切特时 代的智利、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就是例子。发展中国家的民主之所以动荡,就在于在理性政治制度和自由经济政策之间,它往往只能二选一。

            通 过街头政治赖掉民主选举结果,军队和法院一再被政治化,是对程序正义的藐视。这正是黄衫军问题所在。我认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试错,但藐视程序正义则是 破坏现代政治的根基。如果民粹主义经济政策是人民群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天要下雨,人民要撞南墙,就随它去吧。

公务员各部门的待遇高低排名?



来自: 十M
作者: newchampion
发信站: 水木社区
时间: 2009-04-14 12:40:09

市政法机关:
法院:好单位,待遇好,工作较累
检察院:好单位,待遇比较好,工作也不忙
司法局:一般般,职权偏小,不过还是管着律师和监狱的哟。
公安局:好单位,强权部门。

市政府委办局:
市府办:强势部门,一旦作了领导的秘书就等着升吧,由于工作大多是综合协调性质,很锻炼人的组织能力,但是工作也比较辛苦,加班多,会议多,需要定力。
房管局:实惠部门,待遇好,工作也不累。
科技局:现在一般了,管着一些重要的经费,但自己待遇一般。工作不累。
财政局:这样的部门就不说了,去吧。
审计局:职权越来越大,政策性强,锻炼人,待遇好,好单位!
质监局:以后成为事业单位的可能性很大,待遇不错,省管部门,工作专业性强。
人事局:职权越来越小,和组织部职能交*太多。但是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就现在的职权也比许多政府部门强很多。
发改委:地市级的发改委一般,属于执行部门,和省以上不可比,但是经济管理部门的实权毕竟较大,还是很不错的,锻炼人,待遇好,工作比较忙。
档案局:如果你的专业很对口,去作一个专业人士吧。待遇一般。
招商局:有些是事业局,有些是行政局,现在职能较多,工作比较忙,待遇好,但未来的身份难说,政府从专注经济管理转向专注社会管理之后,作为事业局或许还行吧。
信访办: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的同志可以去,了解人间万象百态,为民解忧(尽管大部分的忧你一点也解不了),工作比较辛苦,待遇一般。
安全办:职权在增大,还是不错的地方,但是不要"伸手"哟。
文化局:比较轻闲,管文化娱乐的能有什么呢?新闻出版一块还可以做做,但也一般,待遇一般。
食品药监局:职权越来越大,能去就去吧。管吃管喝管药品,牛比!
物价局:还可以,待遇较好,工作不累。
信息产业局:职权越来越小,不要去了。
城管办:职权大啊,人民不喜欢,工作比较辛苦,待遇也好。
畜牧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管牲口的,你想啊,多好啊。
知识产权局:中国的知识产权局还在努力!现在还不怎么行。待遇不清楚。
林业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专业对口就去吧。
体育局:一般,小地方能干什么呢?
粮食局:都没有职权了,可能也不怎么招人了。
劳动保障局:正在冉冉上升的部门,去吧,待遇好,和人民接触多,多为他们办好事吧。
民宗局:不管民,不管宗的,统战部的地盘。民宗局的局长是统战部的副部长。待遇较差。
卫生局:好单位,专业性强,锻炼人,管医院,厉害啊!
采购中心:越来越好的地方。虽然政府的开支没有降下来,但部门是保留下来了的。
环保局:越来越好的地方。现在开个厂什么的都要求他,费用也不少。待遇可以,工作不累。
地震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专业对口的去吧,省管部门。
公积金中心:一般般的地方,根本没有成立的必要,待遇还可以,但是最好不去。
人口与计生委:职能在转变中,还是很不错的单位,待遇也好,但工作人民不怎么喜欢。
民政局:职权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核心部门,大家去吧,为人民做好事的地方。待遇也是很好的哟。管社团、基层民主建设、退伍军人安置、殡葬、救灾救济,权力大啊。
民航管理局:垂直管理的部门?不怎么清楚,待遇肯定是不错的。
社保中心:事业单位,待遇可以,人民很需要的地方。
无委办:无线电!不错哟!待遇也是很好的。
就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不怎么清楚,一般吧。
信息中心:事业单位,管电子政务和政务内外网的地方,专业性强,待遇好。
方志办:不好,各方面都不好。
扶贫办:一般,杂,管理着一些资金,有一定权力。
国资委:权力在逐渐增大,待遇好,当地没有什么大型国企就难说了。
教育局:好单位啊,管学校的还说什么呢?待遇好,工作也不累。
国土资源局:又一个好单位,而且是越来越好,去吧,只要你能!
建设局:还是一个好单位,职能大啊,待遇好,工作也不累。
气象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光是气球广告就不得了呢!待遇好,省管部门。
交通局:好单位,去吧!
水务局:比较好的单位,管饮用水和水利的,专业性强。
农业局:农民的事情,不好办啊。不过还是很有干头的单位哟,待遇一般。
外经贸局:没有什么外贸的话就算了,如果有还是不错的。
行政服务中心:新生事物之一,管得杂而乱,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单位都不怎么好管啊。
工商局:好地方,现在差一些了。
国税局:好地方,不说了。
电业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
广电局:好地方,管有线电视和电视台呢!
检验检疫局:省管部门,不清楚。
旅游局:一般般,其实没有什么必要成立。

市委委办局:
市委办公室:绝对的权力部门,尤其是党委权力强大的地方,工作累,待遇一般(除非给重要领导当秘书),前途看好,但并非人人都轮得上。责任大,进步快,犯错误的机会也多,要多看多学多请示,小心谨慎,做好天天加班的准备。

市委组织部:绝对的强势部门,工作累,待遇一般,特别锻炼人,在此工作对立志从政的人来说可以是说终生受益,1-2年对文字工作、组织程序就相当在行了。努力吧!一般和党建办是一体的,工作内容有交*重叠。

市纪委:实权部门,人见人畏,但工作相对枯燥乏味,也比较辛苦,监督权比较大,有第五大班子之说,不过待遇还是很好的哟,比较财政人事要给面子嘛,审计也……,和监察局都是合署办公。但是不怎么被的部门喜欢。

市委宣传部:比较有实权,但身份尴尬,备受社会舆论的指责,其实都是体制的问题,跟部门有什么关系呢?管党报党刊、电视台,文化局、广电局对宣传部负责,年轻人一般不是很喜欢,觉得难受。

台办:台胞多的地方还是可以的,如果没有什么海外同胞就算了吧。
文明办:还是不错的,比较大家都希望从此出政绩,属于东打一枪,西跑一趟的地方,繁而杂,对以后多部门的工作没有什么益处。
市委政法委:身份尴尬的部门之一,强势的把公安什么的都管了,办事方便,待遇也较好,算是值得去的部门。
市委统战部:年轻人,远离他吧!
市委党史研究室:有些地方是事业编制,根本不考虑,行政身份也是鸡肋一块,待遇较差。
市委政研室:基本上是文字工作,多多调研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是一个比较清爽的部门,爱学习,能写作的同志可以考虑,待遇一般。
共青团委:团委最好的就是晋升快,但往往根基浅一些,升调之后多补一下也是可以的,年轻人还是很喜欢的,待遇中等偏上。

人民团体:
总工会:经费有保障,工作轻松,待遇较好,发展前途相对较窄。
科协:年年会费收了不少,也不忙,闲适,不适合年轻人。
妇联:现在工作职能在调整之中,前途不怎么看好。
残联:大家都要照顾的地方,经费还可以,有一定的管理权限(残疾人生产设备的审批)
工商联:职能还在扩大,比较容易接触经济发展的实体部门,有志从商的可以去认认人
社科联:二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