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一, 十二月 31, 2007

《时代》本周图片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

在圣诞节期间,奔赴巴格达的美军。



堪萨斯州遭遇严重的暴风雪



圣诞节期间的芝加哥国际机场



新西兰经历了一场地震,图为震后的一家书店,店员Penny Walsh在书架间摆姿势。




威斯康星州一家飞机发生了意外,不过没有人员伤亡。




中国湖北武汉的长江地下管道的修建工人。




游客在攀登福建武夷山(中国)。



为了纪念2004年海啸,泰国的海滩上放了孔明灯。

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 布托被暗杀后,一名悲伤的巴基斯坦男人。



中国,哈尔滨。一名工人正在创作一幅叫做"法国女孩儿"的作品。



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7年的一系列碎片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觉今是而昨非 by 觉今是而昨非 on 12/31/07

这是2007年最后一天的下午,夕阳将最后一缕余晖投射在书房的电脑边。我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从04年开始,每年为一位读者撰写一篇年终总结,这位读者就是我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记忆不可信,自己的记忆尤其不可信。这几年来自己码字还算是勤奋了,然而为自己留下的片言只语太少,绝大部分都被功利性地用于养家糊口了。平时无论是做课题写报告,还是撰写论文和评论,都不得不讲究逻辑和条理。那么在每年的这篇总结里,我都能畅快地把条条框框仍在一边,让凌乱的思绪引领着手指在键盘上宣泄,不亦乐乎!

07年对我而言是最繁忙的一年。上半年撰写博士论文和准备答辩,下半年进入社科院工作,此外还在Asset Managers兼职做PE。在最忙的一段时间内,一周至少出差一次,行程覆盖大半个中国(捎带故地重游了一把东京),自从KPMG出来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空中飞人的生活。有时候痛苦得不行,主要是因为感到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和充实自己,这种没有注入只有漏出的生活,令我自己觉得没有可持续性。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我在年底决定暂时离开Asset Managers,离开我曾经创业的瑞京恒通,专心致志地做一段学习与研究。

今年我最大的幸运,是进入世经政所之后,担任余永定老师的学术秘书。虽然我之前三年也是余老师的博士生,但是由于他工作繁忙,见面受教的机会着实有限。在这半年内,能够朝夕和老师相处,经常得到老师的鞭策和启发,真是莫大的幸运。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不定期与余老师就某个问题的讨论。他用清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逻辑思维,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式分析的功力,实在令人叹服。他为人的坦荡胸怀、为文的严密逻辑、语言的流畅锋利等等,对周边的团队成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07年11月开始,我们开始重新启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工作,Mailing List和网站先后搭建完毕。在短短两个月内,30余份工作论文和财经评论已经在圈子里取得了不错反响。当然,这要归功于我们这个团队。何帆老师的博学、张斌师兄的犀利、姚枝仲师兄的厚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此外,从下半年开始的两周一次的宏观政策小组讨论和讲座,也是我补充知识和开拓眼界的重要渠道。

虽然工作繁忙,然而与庸庸碌碌的2006年相比,今年的科研成果还是比较令自己满意的。我在团队中的定位是用宏观角度来跟踪金融市场,而我今年在流动性过剩、次级债危机、私募股权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四个问题上各有一篇论文。论文在及时性和深度方面或有贡献。此外围绕这几篇论文,我在国内媒体上发表了若干评论,引起了一些积极的回应。令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在《上海证券报》上的"内外"专栏上发表的系列评论。此外,在湘潭和厦门的两次世界经济学会会议上,就上述问题做主题发言或评论,也让我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2006年我参与创建了瑞京恒通(Asset Managers在华的合资公司),07年是瑞京恒通发展壮大的一年。作为一只中小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我们在中国大陆介入了20余个项目,投了3个项目。我在国内穿梭飞行,频繁访问国内的民营企业,与老总进行访谈,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增长的关键,恰恰在于这些创新的民营企业。中国沿海一带民营企业的活力和竞争能力,或许远远超过了坐在书斋里的经济学家们的想象。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企业家和做PE的同道,也与瑞京恒通的团队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然,对日资企业的文化、优点和弊病,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007年有两次旅行值得记录。第一次是五一前后,我和太太完成了从北京到凤凰、从凤凰到酉阳、从酉阳到重庆、从重庆到三峡、从宜昌回北京的背包之旅,历时10余天。在凤凰沱江边的旅馆里,我们慵懒地发呆了三天。既有烟雨朦胧下的古镇、光影迷离中的虹桥、幽暗的石板街道,也有艳阳下的跳岩、明媚的桃花岛,尤其是那语言无法形容的绿。我们从沈从文的故居来到沈从文的墓地,完成了对大师从出生到归宿的瞻仰。我们从万寿宫里的画展到夺翠楼前的仰望,对黄永玉老顽童的行迹不禁莞尔。更难忘的是湘西的美食和烧烤。坐在碧绿江水之上的吊脚楼中,在发思古之幽情的同时大快朵颐,这是多么至高的享受!更有雨夜在虹桥边吃烧烤的经历,那按杯售卖的各式米酒,怎一个爽字了得!

从凤凰到酉阳,我们经过了艰苦的川湘公路之旅。途中风景无限,尤其是苗家矮寨之后。之字型公路的险峻,让人记忆犹新。在酉阳我去了桃源洞,尽管我自己认为这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也许桃花源本就是五柳先生的杜撰),但是那里的洞天和清幽,确令人流连忘返。最后的记忆是游轮里交替看三峡和NBA,在船过巫峡神女峰之际,恰好是姚明所在的火箭队在第七场崩溃输给爵士之时。

另一次旅行是国庆节回家后,自驾车从南部到广元,中间途经剑阁。张飞的翠云廊,千年的古柏绵延数百里,林中雾霭深深、青石板中浸透了历史。剑门关上的旌旗依然是斗大的"姜"字,关下的三国豆腐宴红红火火,剑门关的天气始终是阴沉和潮湿的,似乎上天一直再为这位壮志未酬的英雄垂泪。之后是广元的明月峡,素来平缓的嘉陵江原来也有怒发冲冠之时,而江面上的古栈道,则让人感到自然与人文的水乳交融。蜀道之险在人类的智慧面前也不得不低下头来。

以下是我去年底制订的计划,看看实现了多少。

博士毕业,工作,如果顺利的话。——顺利完成。

去趟西藏,如果有时间。——遗憾,没有去。

看些好书,希望能记住。——今年还是看了不少书,印象较深的有《伟大的博弈》、《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等,其余的犯了老毛病,忘记了。

锻炼身体,毕竟血脂已经有点高了。——锻炼得依然不够。

写几篇不错的文章,这是本职工作。——完成的马马虎虎。

和朋友们多聚聚,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多挥霍几次。——挥霍得不多。

有机会回趟老家,这种机会似乎越来越少了。——圆满完成。

忽然想起今年对我而言意义特殊,毕竟是而立之年嘛。不容易,呵呵。2008年的流水账计划如下,深入学习数学和计量,提高自己的经济学素养;更加紧密地跟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多写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和评论;多读写人文方面的书籍;多和家人在一起;多出去逛逛;经常锻炼,要防止出现啤酒肚。

最后,在2007年即将消逝之际,出了件闹心的事情。就在我家的围墙外边,目前正在修建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小区居民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拿老百姓的健康和财富当儿戏的做法。我在小区的维权活动了也做了些应该的工作。就在昨天,我们还参加了小区居民的示威抗议活动。希望这件事情能在2008年得到妥善解决,毕竟现在我们要搞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嘛。不然,我就只能筹钱去买第二处居所了。是为记。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北京青年报:县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31/07

北京青年报:县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007年12月31日 08:23: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已经回家的高勇一直想不通此事 华商报记者 任建飞 摄

    据《华商报》报道,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明文规定,职中学生的助学金"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陕西省绥德县职中校长高勇为了让这笔资金在年前下发到学生手中,去找县长签字。而县长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心急的校长追着县长并打开车门,希望县长签完字再走,没料此举给自己带来麻烦。当日绥德县教育局作出处理决定,责令校长停职,向县长赔礼道歉,并被要求做检查。公安部门随后也以妨害公务为由将该校长行政拘留。

    校长的行为真的"妨害公务"了吗?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妨害公务罪,除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以外,必须是采用暴力、威胁的方法实施。"暴力",一般是指对侵犯对象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进行其他人身强制。"威胁",是指以加害本罪对象或其亲属的人身、破坏其名誉或毁损其财产相恐吓,从而迫使本罪对象不能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根据新闻所述,校长在紧跟县长的过程中,只是不断地说明和恳求,所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也不过是在县长上车后拉开车门继续请求签字。而教育局长在事后也说,"当日他一直在现场,双方既没有发生言语冲突,也没有身体冲突"。这足以说明,校长根本没有使用"暴力"和"威胁"的手段。其次,当校长拉开车门时,县长就喊了保卫科的人员,校长随后就被教育局长拉开了。整个过程延续的时间并不长,据说使"县长开会迟到了十来分钟",就算责任全部算在校长身上,其对公务的"妨害"也不到违法的程度。所以,"妨害公务"的说法不能令人信服。

    既然于法不合,校长为什么遭到严办呢?教育局长的一句话透露了玄机:"周围围观人很多","事情影响恶劣"。换句话说,县长被校长拉开车门走不了,丢了面子,折了官威。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发放助学金是文件要求的,学校里的困难学生对这笔钱的盼望是急切的,再加上之前已有教育局长和主管副县长的签字,校长请求签字的正当性不容置疑,其忠于职守、关怀学生的精神和情怀令人感动。再说,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想见县长一面并不那么容易。一般来说,面对这样的要求,县长是不应拒绝的。就算县长工作作风严谨,不了解的事情不愿轻易签字,那也应该是把材料留下来,仔细审阅后,该签字签字,该退回退回,而不能没有明确态度,以开会为由急于走人。既然身处县长的位置,就得做好公务繁忙的心理准备,就得应对随时来汇报工作和寻求签字的下属,这既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也是不能推脱的义务。哪怕县长要参加的会议非常重要,校长的请求过于"执著",叫来保卫人员把他拉开也就是了。事情过去以后,校长的事终究还是得办。这才能体现出一个县长的责任感和容人之量。

    县长不是这样做的。他事后主动找来公安局长说明经过,足以说明他对此事耿耿于怀。也许,县长见惯了下级的笑脸和服从,不曾遭遇这样不"知趣"的下属。所以,县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现在虽然不清楚县长对局长做了什么"指示",但随后事态就变得严重了,公安局对此事立案侦查,校长的行为被认定为妨害公务,予以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校长交保以后才得回家。把"妨害公务"的帽子强加给校长,足见公安机关办案时并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是盲目服从了长官意志。

    显然,这是一起行政长官以权压法、公安机关滥用职权的案例,它折射出某些官员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以及对群众疾苦和下属权利的漠视。在强调以法治国、社会和谐的今天,这样的事情令人难以接受。(李星文)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回国杂感 郭凯

有同感,在满地找钱的世界里,我们不随波逐流已经不错了,大视野,大志向实在是太难了。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郭凯经济笔记 on 12/30/07

停写了一周博客,原因是回了一趟国。在飞机上飞了2天,在国内待了4天,总共是6天。除了办事见人,就是随机的在睡觉,以至于我现在完全不清楚自己生活在哪个时区。

1.变化

我一直都跟人说,半年回国一趟以及每日对国内的关注也只能勉强保持我对中国的了解不至于太过时。我的这个感觉在过去四五年里始终都是对的,每次回国,都需要花一点时间来适应国内的变化。飞机降下来的时候就发现,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已经灯火通明,我知道这个楼还没有投入使用,可是你只要远远的看一下这个航站楼的体量,我们现在使用的T2航站楼简直就像一个玩具航站楼一样。

去坐了投入使用不久的地铁5号线。说实话,我能感觉到车辆制造得还不够精细,但是这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比起纽约,波士顿和华盛顿的地铁,比起1号,2号,13号和八通线,5号线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最让我高兴的发现还是,北京市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把地铁的票价统一的降到了2块钱。更便宜和更方便的公共交通显然是北京市缓解交通问题的唯一选择――公共交通是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也许是因为5号线的投入使用,也许是因为票价的降低,也许是因为更多的人群住到了地铁沿线,地铁的乘客似乎也在用让人惊异的速度增长。我仅有一个样本点,早高峰的四惠东站-1号线的始发站,我看到的是因为太多的乘客,地铁不得不分期分批的让乘客进入站台,而站台上则是人山人海。四惠东站我很熟悉,这样的景象是我从来未曾见过的。

路过了谷主过去出没的国贸,国贸三座已经屹然耸立,让国贸的一座和二座看上去像两个矮墩墩的胖子,对面中央电视台前卫的新楼已然成型。如果按照美国的速度,这座楼也许还要几年才可以投入使用,但是在中国,这座楼再过半年就要为奥运会服务。说实话,我已经有点习惯了美国蜗牛式的建设速度,以至于有那么一刻,我有点怀疑这座现在还只是框架的建筑半年后就能成为一个可以使用的转播中心。但我很快就打消了自己的怀疑,理由很简单:这是在中国。

2.物价

谷主经常嘲笑我这件事情:谷主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带谷主去"逛街"。结果我把谷主带到了一个超市,说:逛吧,爱买什么就买什么。我昨天刚到家,谷主问我回国干什么了。我说我去逛街了。谷主很诧异:你还有时间逛街啊?我说:哦,等人的时候逛了一个超市。结果我的答案又让谷主嘲笑了我一次。我进超市就是去找我爸妈告诉我的100多块一桶的花生油-如果我没记错,一年前这么一桶油似乎是五六十块,半年前似乎是八十块,现在果然是一百多块。虽然随机的看了一下价格并没有觉得有全面涨价的感觉(粗略的感觉是:只要是能用工厂生产出来,且原料没有瓶颈的产品价格还是相当稳定的),但粮油的涨价幅度确实有点吓人。

3.  Choke on Growth (窒息的增长)

这是《纽约时报》一个连载的题目,主要是报道中国的环境问题。在北京的几日,大概是经历了北京空气质量相当差的几天,天气预报里说的是"霾",是"中度污染",总之整个城市在一种灰黑色,有气味的烟尘中。我对这些都有心理准备,但置身其中还是非常不同,让我觉得《纽约时报》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我就说我的反应吧,在那种情形下,我在北京都舍不得开灯,不是我付不起电费,而是我一开灯我就觉得自己打开了一个烟囱。我舍不得用水,因为我想到的是这个城市正在干涸。我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或者说,在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取舍中,我并不总是认为应该保护环境而牺牲经济增长。这件事情其实远比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取舍更复杂。污染,是富贵病也是贫穷病-富贵,消耗更多的能源,污染更多;贫穷,使用更脏的能源,用落后的技术,污染更多。而中国是两种污染同时都存在:北京的空气污染,一部分是由于北京几乎无限制增长的汽车和工地,另一部分是北京和其周边地区还在大量的使用含硫含尘量很大的煤作为能源。所以,你看到的是富贵病和贫穷病的综合体。我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清晰的思路,但这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生活在"霾"中,可不是"小康"。

4.  瓶颈

这是我的一个观察:一方面,北京的路,越来越堵;地铁,建设的速度赶不上乘车的人群;医院挂号的队永远都很长。另一方面,北京的餐馆又多又好,北京的超市,商场,影院,娱乐设施越来越多。总之,市场管的部分非常兴盛,瓶颈主要是在政府管的部分。当然,这不是说政府不在努力,或者说应该把政府管的部分交给市场:政府管的也许就是难管的,或者市场不能完全管好的。但,我的感觉是,不管后面的理由是什么,事情的瓶颈在政府这边。 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努力的政府,用更聪明的办法,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

5.  浮躁

见到了林毅夫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谈到浮躁,林老师的告诫是:要有大视野,大志向,这样才有大事业。当然,这不是原话,这是我从原话中体会出来的。在一个满地找钱的社会里,大视野和大志向,难啊。

6.  书店

去书店里替谷主和自己淘书,书多得可怕又少得可怜。买了6本书,捧回了美国,其中有3本是英文翻译成中文的,2本完全是为了纪念的:痞子蔡的新书和王朔的新书。谷主指着王朔的书说:上一本你买来还没看呢,怎么又买了一本?我想想也是:这两本书我大概不会去读,买来就是为了曾经的回忆的。最后一本是葛剑雄的书,我喜欢看点历史,葛剑雄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7. 没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宅基地上市,房价将趋于健康

中央刚发布城市居民不能够购买小产权房的规定,我实在看不到宅基地能够上市的希望。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休息一下: 万卷时习之 by beone on 12/31/07


宅基地上市,房价将趋于健康



翻看以前的blog,对于降低房价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案。
"加大供给,产权明晰,……"等等。

不过,写到后面,忍不住相当的悲观:中央政府的调控措施,远比不上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下动作大。
难道中央政府就一点办法没有了吗?
不,不,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农村宅基地上市。
而且,这个办法一样是"加大供给,产权明晰"的思路。
并且,我依然相信,在国家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市场的作用,将很快把房价向健康的方向引导。

现在的国家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可在本集体内转让,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房。",
这其实已经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情况。
过去30年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把很多农村地区空洞化了,
我们还在执行这古老的政策。
通过城乡二元的政策,以前是害农村人口,现在,开始毒害城市人口了。
用一道篱笆把城市给包围了起来,让城里人享受高房价的苦恼。

我们可以简单的估计。一旦农村宅基地可以自由上市,
在城市的周边,
自然会有开发商去购买空闲的宅基地,然后通过市场置换手段。
把空闲的宅基地整村的拿下,然后开发出新的楼盘来。
因为地价的便宜,这些新房的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
实际上,比如北京,周边2000元/m2的所谓小产权房,不就这么来的吗!?

好了,这样的情况,开发商还会去竞标城市里过高的地价吗?
城市里的地价自然会下降,
城市里的房价自然也会跟随下降。

虽然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但是中央政府手里拿有这样的大牌,呵呵,只要大旗一挥。
我对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我的新年愿望 闾丘露薇

中国老是在快速的发展,当他减速的时候,人们是否能够适应呢?估计我们的下一代只能够先甜后苦了,因为我们现在在透支属于他们的资源和生态。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by 闾丘露薇 on 12/31/07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56bfcb0f868cb6d4

 

今年的最后一天在上班,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让我自己感觉,还是在通过工作,为这个社会创造一些价值,这种感觉就好像一种一直维持着的节奏,终于没有在结尾的时候出现冷场。

好朋友从加拿大回来,就在半年前,当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她决定去那里读书了。这是她第一次离开中国这麽长的时间。半年的抽离,回来,她说,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这半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你走了,真的可惜。可惜什麽?于是人们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告诉她,谁谁谁成为了新的亿万富翁,谁谁谁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赚了大钱,谁谁谁因为房价大涨,现在已经提前退休了。她说,回来的饭局,所有的话题离不开钱字,人们为她没有乘上这趟财富快车而感到可惜,她的这些朋友们,正在为自己越来越漂亮的车子,还有越来越多的房子而沾沾自喜着。

看来机会还都在中国。虽然这样说,还好朋友没有表露出一点点懊悔,只是感叹,现在还是生活在中国内地幸福,人们的财富积累迅速而轻松。看看香港名牌商店里面SHOPPING的,绝大部分是内地新贵。于是我提醒她,千万不要忘记,她的这个朋友圈子,正是当代中国的既得利益者们,掌握最多资源的人,他们当然为现在的形势而拍手鼓掌,兴奋不已,因为这些人获得最多的机会。而如果这里面绝大部分的人的财富,来自股市和楼价的上升,这样的财富积累,是否真的值得这样的高兴。而且,中国资本市场的零和游戏,谁是最后的买单着?看看大部分的中国人,其实并没有坐上这趟快车。而这趟快车还能够高速行驶多久,真的,没有人说的清楚,正是因为说不清楚,于是坐在上面的人抱着坐一天是一天的心态,而下面的人,也因为这种不可预测性,而拼命的,希望能够搭上,哪怕是一小段。

想起十多年前,当我们两个大学毕业来到深圳,打工的日子,一开始住在窄小的集体宿舍里面。那个时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过,十多年后,会有今天这样物质充足的生活,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太多的欲望,只是单纯的,很认真的过着每一天。但是我们真是幸运的一代,因为历史上需要几百年才能够发生的变化,在中国,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发生了,而我们见证和参与了当中的一部分。那麽多的机会,推着我们走到了今天。因为变化中的社会,总是充满了乱像,同时也充满了机会的和诱惑的。

只是,当这种变化完成,稳定下来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又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看着我们的孩子,我们两个不约而同的充满了担忧,因为我们担心,当我们着一辈人过着先苦后甜的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将来,是不是会也像我们这样的幸运?会不会因为我们的自私,不计后果,严重透支着属于他们的财富和资源,而让他们只能够先甜后苦?

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想到了我的新年愿望:我希望我的国家,崇尚公平正义,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不被被肆意掠夺。因为只有这样,等孩子们长大,才不会被残酷扭曲的竞争所吞噬,或者是改变,她们才能够活的不累。

还有,希望新的一年,不要再有黑砖窑这样的事件发生,也希望公众不要失去对那些母亲们关注的热情。如果没有大家的关注,她们是无法发出声音的一群。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