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五, 十一月 30, 2007

敦请上海官方对知识分子、新闻记者厚道些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抗议上海非法查抄翟明磊家里的私有物权《民间》——也敦请上海官方对知识分子、新闻记者厚道些

昝爱宗

11月29日晚,闻知原《南方周末》记者翟明磊先生在上海的住处遭遇上海文化执法部门的检查,以所谓非法出版物为名查扣广州中山大学主办的《民间》文本,就可以知道上海有关部门对持不同意见人士进行无理打击的老毛病又犯了。
青岛律师到上海见李剑虹女士,上海的有关部门居然"关照"不许见,不能见,不得见,气得李建强律师骂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是"神经病",我看他们不仅仅是得神经病,而是一犯再犯了。
上海的郑恩宠律师,屡被打击,多次被骚扰,电话被监听,甚至连记者也不能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境外的,好象郑律师掌握着上海市所有领导人见不得人的机密似的。
如今,上海还是上海,不容不同声音还是如故。虽然,上海的黄菊早已"黄"了,他的部下陈良宇还未来得及惶遽就与他的死亡划清界线了,可我们的报道又透露了多少他们两家人的内幕呢?恐怕上海的新华社分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记者"打死也不说了"。
现在,上海还有几位能说的人呢?
顾则徐先生也是一个思想家,可上海早想方设法把他挤走了,上海就是如此地狭隘,如此地可怕。
话说回来,翟明磊先生是一位能干的记者,也是能说的人,但他基本上不说上海,也是为了一时安身,可上海为什么容不了他呢?难道处处与人为敌,就是上海执法部门的公正执法风格吗?
江泽民的上海比这强吗?
朱熔基的上海比这强吗?
吴邦国的上海比这强吗?
黄菊的上海比这强吗?
韩正代理书记的上海比这强吗?
习近平的上海比这强吗?
俞正声的上海就是这样强吗?
这些问题,谁来回答呢?
1949年以来,上海似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可如今上海对待文化人方面,上海却是一个坏榜样。
上海为什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坏了?
翟明磊说:现在我心安宁,决心迎接一切暴风骤雨,古人云:"吾大文已成,虽风雨雷霆不能动摇。"
翟明磊还告诉他们这些用纳税人汗水供养的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
1、<<民间>>是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主办的学术内部资料,我并不是私下编辑工作。
2、民间没有营利行为。
3、民间没有任何黄色,反动,或宗教民族问题。
所以,按照中国共产党主持制定的中国宪法"出版自由"的原则,请上海执法部门对待知识分子、对待新闻记者厚道些,比如请尽快归还他留底的四十一本<<民间>>及电脑硬盘,这是国家物权法实施后他私人的物权,神圣不可侵犯。
再者,既然有宪法上的公民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权利,何来非法出版物,这里的法到底是什么法?是合法,还是非法?
再次请上海的有关执法部门尊重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尊重宪法,尊重学术自由和出版自由。
我也请明磊兄自己也"不要悲观",既然《民间》没有逝去,既然凤凰涅磐,既然我们都是民间,那么,我和有共同信仰和共同追求自由的朋友们都会支持你。那些打击出版自由和违宪的非法执法部门和非法者,自然会被法律的公义去追究。
期待明天,展望未来,真理在民间,真理在人心。



文章评论:
· [未注册用户] 抓狂 发表评论 (2007-11-30 00:48:44):
上海文化执法部门私闯民居

胆子不小哦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法天下-法学评论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fatianxia.com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惊诧于“穷人上不起学,因为学费太低"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张维迎一向颇多怪论,比如"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是领导干部",比如"不得清算富人",都是石破天惊之语。古人形容好文章,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赞词,如今社会,似乎变了风向,这话该移交给挺立潮头的学者了。

据新快报11月28日讯,近日,张维迎在一高端经济论坛上表示,穷人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 大学提高学费对穷学生有利。

    对这一高论,我说自己感到惊诧,其实有矫情之嫌。因为这一高论并不张维迎的新创见,早在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上,他就有类似的表述,一年多来,又在多个场合不遗余力地反复鼓吹,并且遭受到了舆论界的强力抨击。如果这么长时间里时刻处于惊诧之中,我早惊诧成了神经病。我的惊诧,不单是因为这个论调的荒谬,更是因为张维迎敢于逆天下而动的执拗。

    这些年,教育急遽扩张,高校急遽扩招,学费急遽升高,以前上学免费的情况一去不返了,很多家庭,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齐学费。农民想通过上学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高学费把穷人屏蔽在外。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张维迎会视而不见,极力吹嘘、贩卖他的"穷人上不起学,因为学费太低"的高论呢?

    如果说,张维迎生于富贵,不知民生疾苦,说出这番瞎话来,还可以理解。从前晋惠帝听说百姓没饭吃,导致饿殍遍野,发话道:这些笨百姓,为什么不吃肉呢?该皇帝的好笑,在于长于深宫,根本不知道吃肉比吃饭更难办到。可是,考察张维迎的履历,我们知道他是西北穷山沟的苦孩子出身,不仅见过猪走路,也吃过猪肉的。按理说,这样一个深知民间疾苦的学者,该对教育高收费有切肤之痛,为什么会那么卖力的鼓吹"穷人上不起学,因为学费太低"的高论呢?

    张维迎的理由是,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是可以收费高,但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北大本科生一年的成本是20000元,一年的学费4000元,剩下的16000元都是政府在补贴,这是穷人在补贴富人。为什么不让富人多出些钱呢?比如说,学费就可以收20000元,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给他全额奖学金,这就是富人补贴穷人了"。

原来如此!

    在张维迎的思维里,低学费是穷人补贴富人!因此,他当年从穷山沟里走出来,享受着全额免费教育以及政府按月发放的生活补贴,顺利地读大学,读博士,都是穷人在补贴他这个穷山沟里出来的"富人"!。可惜当年没实行教育高收费,否则,估计张维迎这个穷山沟里的"富人"如今正享受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园诗意",没工夫在各大讲坛大放厥词,鼓吹他的教育高收费理论了。

张维迎的高论的最根本的悖谬在于无视大学生的贫富构成比例。

    目前的大学生,家庭贫富的比例究竟有多大?看每年的各类富豪排行榜,都能引起我的艳羡,但数来数去,富豪的人数只占全体国民很小的比例。既然如此,到大学读书的富家孩子,也只可能占大学生的很小比例,即使他们运用手中的财富资源,包养二奶三奶直至N奶,合法或非法地生出一大窝孩子来,而且,这些孩子全都进了大学读书,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依旧低之又低,按流行的说法,"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就说明,教育高收费的最广大对象,只能是收入层次不能划到富人行列里的穷人,国家即使补贴大学生,也是补贴穷人,何来"穷人补贴富人"一说?

    再说,如果是富人,一年20000元的学费,相对于他们的收入而言,只是九牛一毛,无关痛痒。而对穷人来说,则是全家需要好几年努力奋斗才能聚集的巨大财富。要他们交出这么大一笔教育开支,很多人只能上吊!

    教育的本质是公平,一旦高收费,富家子弟必将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到时候,穷孩子连高中都上不起,又如何上得了大学?即使真采纳张维迎的所谓"富人补贴穷人"主张,"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给他全额奖学金",穷孩子也无福消受。

 

     按张维迎的说法推导,"教育要高收费,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给他全额奖学金",这实际上是在提倡回到全民免费教育的时代,因为,前文说过,由于富人大学生的比例低,其数量可以忽略不计,读书的绝大多数都是归不到富人一档的穷人。果真如此,穷人幸甚,天下幸甚!

    一个学者,如果为了标新立异,罔顾科学与事实,大弄噱头,故作惊人之语,这样的学者,我呸!

 
来源:把浮名换了 文/谢浮名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戏成沁园春词三首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早上收到师妹转来短信一条,题曰《沁园春·血》,内容也无非调侃中国打美国之类。答曰:"文字游戏,不值一哂。"遂仿作一首以和之,名为《沁园春·法大》,其文曰:

 

校园风光,千人逼疯,万人泪飘。

望教室内外,唯余书本;宿舍上下,斗志磨销。

就连老师,也爱走穴,欲与民办试比糟。

须和谐,为教学评估,不许牢骚!

 

资源如此稀少,引无数学子竞折腰。

惜柔弱女生,占不到座;教务系统,束手无招。

后勤部门,无心服务,只知低头数金钞。

最无耻,看显明哥哥,巴结锦涛。

 

兴之所至,遂复作二首以戏之。

其一曰"大学生就业":

 

毕业前夕,千人找工,万人泪飙。

望教室内外,唯余考研;招聘现场,人海涛涛。

支教保研,争考村官,公家职位价更高。

须人脉,到面试环节,还得红包!

 

职位如此稀少,引无数学生竞折腰。

惜本科毕业,工作难找;硕士博士,黯然魂销。

漂亮女生,咬一咬牙,先进婚介把婿招。

俱往矣,论就业之难,还看今朝。

 

其二曰"今日都市":

 

城市风光,多少白领,住在城郊。

望街道内外,唯余城管;公交上下,人海涛涛。

寸土寸金,天价医疗,欲与欧美试比高。

须团结,看奥运在即,烦恼尽销?

 

工资如此稀薄,引无数家庭竞折腰。

惜电信联通,略为心软;中国铁路,涨价不高。

国有银行,毫不示弱,也对百姓割一刀。

俱亡矣,数民生多艰,还看红朝。



文章评论:
· 月思星念 发表评论 (2007-11-30 13:59:28):
惨烈

· 追真求恒 发表评论 (2007-11-30 14:12:10):
佩服我兄才华,祝一切安好!

· [未注册用户] 抓狂 发表评论 (2007-11-30 14:29:47):
十六字令中石油哨兵

惨,快马加鞭未下鞍,解回手,离天三尺三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法天下-法学评论网"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fatianxia.com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谷歌拼音输入法再次更新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月光博客 by webmaster@williamlong.dot.info (williamlong) on 11/30/07

  使用谷歌拼音输入法的用户一定已经注意到,最近谷歌拼音输入法的版本再次进行了更新,版本号从1.0.23.40直接升级到1.1.24.45,新的版本功能更新了如下内容:

  1、改进输入算法,提高了字词输入和智能组句的准确度
  2、词典更新
  3、修正了英文模式及中英文混合输入中的问题
  4、修正了在部分游戏和应用程序中的兼容性问题

  自从Google拼音实现了输入过程中自动调整词频之后,大家都褒贬不一。有的用户认为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固定次序,输入感觉不方便了,我自己使用了这一个月来也发现,Google拼音的智能只是简单的智能,并不能判断中文语句的含义,有些时候往往弄巧成拙,将错误的词语调整在前面,新的版本声称提高了智能字词组句的准确度,但愿能改变原有的一些调整错误。

  总的来说,智能词频调整虽然可以将部分正确的词语调整到前面,但是也有可能将错误的词语调整到前面。只有彻底分析出一句中文中具体语义的含义,才有可能提高智能词频调整的准确率。




《谷歌拼音输入法再次更新》的相关评论留言

相关文章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蚁力神天玉玺集团宣布破产

 

今天晚上看电视,沈阳新闻播报沈阳最高人民法院通告
辽宁省蚁力神天玺集团及其下九个企业由王奉友、王奉才于2007年11月27日申请破产,沈阳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11月30日批准破产。
债权人于2007年12月10日开始申报债务。
然后还播出了致蚁力神养户的一封公开信。
这是官方第一次报道此事。
估计明日会有更具体的报道。
@沈阳

追查“蚁力神”的神秘成分 04年的旧文

追查"蚁力神"的神秘成分


(2004-11-17 10:00:06)

【周末报报道】 "送蚁力神呀!""管用吗?""谁用谁知道!"

每天的黄金时段,笑容可掬的赵本山总会一人分饰两角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以一种暧昧的语调推荐一种名为"蚁力神"的保健产品。

看来,代言费似乎没有白花,在赵本山卖劲的演出下,荧屏之外的"蚁力神"在国内各地都正在热销。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价格近千元的"蚁力神"销售还不错。

但赵本山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步若干同行的后尘,阴沟里翻船,和虚假广告扯上关系。

11月2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简称FDA)发出警告:"蚁力神"品牌产品及ACTRA―RX(实际处方名称)含有处方浓度的"西地那非"成分。而这种"西地那非"正是大名鼎鼎的"伟哥"的主要成分,该成分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FDA还警告说,"西地那非"与某些含有硝酸盐类的处方药(比如硝酸甘油)或违禁物质(硝酸戊酯)等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使用。这个警告在中国国内引起一片哗然。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著名的打假斗士方舟子向记者表示,早在今年2月,《美国医学学会杂志》就发表文章指出,"蚁力神"胶囊并非什么天然保健品,而是含有处方浓度的药物成分"西地那非"的产品。用于治疗勃起障碍的"伟哥"中,"西地那非"的推荐剂量为50毫克,而每粒"蚁力神"胶囊中,"西地那非"的含量高达55毫克,显然是根据其推荐剂量暗自添加的。

因此,FDA专门对"蚁力神"进行了测试,并肯定了《美国医学学会杂志》的发现。

记者获悉,早在2003年,在日本各县市卫生单位公布的假健康食品名单中,"蚁力神"就因为被检测出暗自添加"西地那非"而榜上有名。并且,这也不是第一种被发现添加西药的国产保健品或中药制剂。

测试产品是否为假冒产品?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这是赵本山的一句广告台词。而如今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蚁力神"生产商也以此来回应公众的质疑。

11月12日下午,记者致电"蚁力神"产品的生产商辽宁省天玺集团。该集团企划部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蚁力神"是经过严格审批的,不含有"伟哥"成分,并且得到了不少权威人士的认可。

在天玺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中国中医研究院原院长傅世垣教授,以及原国家医药总局局长、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名誉会长关舟等名人为"蚁力神"产品所作的题词。最后,工作小姐还否认了美国销售的"蚁力神"是该公司的产品。

她表示,针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警告,辽宁省天玺集团在11月11日已经发布了一个声明。

该声明指出:天玺集团公司生产销售的"蚁力神"牌系列保健食品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检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是正式批准上市销售的合格产品。天玺集团公司生产销售的"蚁力神"产品不含viagra("伟哥")成分。

声明中还提到了一起围绕"蚁力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假冒、仿冒的违法活动:辽宁省大连市警方破获了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天玺集团公司产品的案件,案值近百万元,主犯王辉及其他犯罪分子被全部抓获。

该假冒产品系由viagra"伟哥"粉与面粉混合炒制而成。该工作人员认为,他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认这批假冒的"蚁力神"中是否有混入到美国市场的,但也不排除FDA检测的恰好是这批假"蚁力神",这样,真的"蚁力神"反倒成为了替罪羊。

她还表示,若非如此的话,那就是美国方面别有用心,可能欲借此打击中国企业,如果FDA的动机是这样,天玺人将感到极为愤慨。

不过,根据天玺集团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蚁力神"出口销往韩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美国赫然在列。

价格涉嫌虚高?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蚁力神"系列产品的零售价格,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其价格要高出一个档次:其官方网站公布的市场参考价格是,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蚁力胶囊(批准文号:卫食健字(2002)第0288号)每10粒(0.4克/粒)的零售价格为158元,60粒装的则要888元,而盛传有补肾益气功效的"蚁力神"胶囊(批准文号:辽卫监健字�1998�第004号)的价格更是让人"咋舌",在市场上,每10粒就卖到了240元。按说明一次服用2颗的剂量来看,价格已经接近"伟哥"。

究竟是什么样的成分让"蚁力神"能有这样的身价呢?

记者在产品说明中看到,"蚁力神"系列产品中使用了黄芪、西洋参、肉桂、绞股蓝、枸杞子、肉苁蓉等中药,这些中药的价格在市场上是比较透明的。除了这些传统中药材外,所有"蚁力神"系列产品中都少不了一种最为主要的成分――拟黑多刺蚁。

拟黑多刺蚁学名双齿多刺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多刺蚁属。多刺蚁属种类很多,全世界将近有500种,我国也有20种,但研究得最多、用得最多的是双齿多刺蚁。蚂蚁入药,在我国起源很久远。据说,汉代治疗筋骨软弱的"金刚丸",就是用蚂蚁磨粉加蜜炼丸而成。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蚂蚁的形态、药性和食用价值作了详尽的描述,成为后世学者的重要参考文献。在辽宁天玺集团对"蚁力神"产品所作广告宣传里,也包括了这一点。天玺集团提供的材料显示:蚂蚁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用蚂蚁粉可以治疗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痛经、神经官能症、肺结核、病后脱发、阳痿等;另外,以蚁制成的食品和以蚂蚁为"君"药的药品还具有神奇的抗衰老作用。

国内有不少科研单位都对双齿多刺蚁的营养成分进行过分析,证明这种蚂蚁确实含有较丰富的营养,含有比牛肉和鸡蛋还高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广西中医学院还做过一些临床研究,证实这种蚂蚁可以强身壮骨、抗炎、抗疲劳、延缓衰老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研究人员对拟黑多刺蚁的食疗保健作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它对一部分人缓解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为了查清楚拟黑多刺蚁的原料价格,记者把"蚁力神"和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作了比较。一位深谙药材价格之道的业内人士听闻"蚁力神"的售价后惊呼:"这简直就是暴利!"而一位服食过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在南京当地一家医院拿的拟黑多刺蚁粉每500克的价格仅为人民币80元,与"蚁力神"产品的价格实在是有天壤之别。

知情人士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算上添加的黄芪、西洋参、肉桂等常见的中药,158元一盒胶囊的原料成本差不多只有5元钱。

那"蚁力神"何以定出这么高的价格?

11月14日下午,记者再次致电天玺集团企划部,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同样是一位女工作人员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她向记者再三强调,他们的产品不是以一般的拟黑多刺蚁为原料的,经过了高科技加工、提炼,因为科技含量高,所以价格才昂贵。而市面上的拟黑多刺蚁粉只不过是把蚂蚁磨成了粉而已,绝对没有经过提炼加工,所以只要80元就能买到500克。

记者表示,希望她介绍一下整个"蚁力神"的生产流程,求证"提炼、加工"的真实性。但要求被该工作人员以"这是秘密,不能对外公布"为由婉拒。

据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经费应该占其利润的3%―5%。但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多数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200%甚至更高。售价昂贵、成本低已经成为保健食品的黑洞之一。在市场上,各种饮品含片每盒价格动辄数十、数百甚至上千,远高于要求相对严格的正规药品价格。在扣除开支庞大的广告费和产品宣传费用后,究竟有多少资金被投入产品研发,恐怕只有厂家心里才最清楚。

"药力不够,西药来凑"?

有人对"天玺集团在'蚁力神'中加入'伟哥'"的说法表示怀疑:"伟哥"的售价本身也很高昂,"蚁力神"有什么理由偷偷地往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伟哥"成分呢?这不是便宜消费者吗?

方舟子表示,多数中国人都有"西药治标、中药治本"的心理。因此不少药品打着纯中药的旗号,而"药力不够,西药来凑",这其实是当前国内中药制剂的一个普遍现象。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丁安伟告诉记者:"在中药内添加西药成分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进行大量的临床实验,擅自添加西药是违法的。"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纯正的中成药来说,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已经可以让其药力药效达到或接近西药。用于治疗心血管病的"脉络宁"就是这方面的首选药。但是丁安伟同时强调,在壮阳方面,目前还没有什么中药保健品能赶得上"伟哥"。

对于"蚁力神",中医专家认为:"保健品只能用于亚健康人群,并没有像药物一样的针对性。蚂蚁可以作为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食疗手段,但它并不是可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即便蚂蚁有"促进肾动力,增强性功能"的功效,"效果也很微弱,需要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他对记者说:"如果'蚁力神'真的像广告所说的那样'急用时服两粒,谁用谁知道',那肯定是加了药物的了。"

北京药品检验所副所长赵明称,在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增强疗效,已经成了某些中药、保健品生产厂家生产假药的惯用伎俩。药检所在抽检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壮阳保健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的西药"伟哥"成分,这将直接危害消费者健康。

厂家这样做是为了"克服"中药治疗周期长、起效慢的弱点;添加了西药成分后,会让消费者认为"这药管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都添加了降血糖的西药,中药感冒冲剂也多添加了解热镇痛药。这类中药制剂,真正起作用的其实是添加的西药成分,但是在说明书和广告中,或者对西药成分隐瞒不提,或者尽量贬低西药成分。例如号称是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名药"消渴丸",其标注的成分为"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而其实被列在最后的西药成分"格列本脲"才是真正有效的降血糖成分,但是经过这么包装,却让人误以为"消渴丸"是纯中药制剂,制造出中药也能治糖尿病的神话。

中国台湾省"卫生署"在2003年7月1日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他们抽样检测了46种内地生产的中药制剂,发现有10种暗中添加了西药成分,其中7种验出含有"西地那非",两种验出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1种同时含有降血糖的二甲双胍成分与芬氟拉明禁药成分,此外,还有1种验出高含量的重金属汞。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尤其是违禁药品是违法的。近几年,卫生部查处违法添加违禁药品并撤销其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主要有:一是减肥类食品违法添加芬氟拉明、麻黄素等药品,如"常青春健美素"、"消胖胶囊"、"常驻青牌免疫胶囊"和"御芝堂减肥胶囊"等;二是部分抗疲劳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枸橼酸西地拉非,如"都瑞口服液"、"神戈活力胶囊"、"启阳牌补元酒"等;三是促进生长发育的产品中违法添加生长激素等。这些保健食品就是打着食品的旗号,擅自添加药物成分,其目的就是要欺骗消费者。

本报记者 张辰 实习记者 李欢

“蚁力神”是个“明窑”/(估计薄熙来和王凤友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

>
> 作者:舒明
>
> 连日来,抗议"蚁力神"欺诈的大规模群众示威,轰动了整个
> 辽宁城乡,波及全国各地。尽管官方各种媒体封锁消息,在当今已无济于事。如果
> 说山西有个"黑窑",蚁力神则是个"明窑",明火执仗的招摇撞骗。
>
> "一一.二零"那天,有数万多蚂蚁养殖者,包围了沈阳"蚁力神"总部,包围了辽宁省
> 委、省政府;二十一日又有更多的人来示威,交通堵塞了,公交车停运了,有的和
> 警察发生了冲突,把警帽都给扔了;从二十二日开始,警官方采取了强行驱逐和遣
> 返的办法。几十辆防爆警车、警车停在路边,数辆征集来的公交大客车编成号排队
> 等候着,数百名警察强制驱赶访民上大客,不上则打。然后,拉到市郊体育场等地
> 再遣返,老百姓说:这和当年"七.二零"对法轮功一样,也是非法镇压。不然人集
> 聚多了,不就有国际影响了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和谐社会来!
>
> 沈阳蚁力神天玺集团,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日正式成立。当初起动时据说从银行
> 贷了数十亿元,二零零零年开始发展蚂蚁养殖户。签订的合同是高额回报:投一万
> 元,十四个半月内,分期归还本利一万三千二百五十元,据说最早时是一比二回
> 报。这样养殖户发展迅速,蚁力神于是神了起来,二零零四年春开建十七层、十层
> 两幢大楼。截止到"一一.二零",在辽宁各市县建立起四十二个分公司,养殖户已
> 达到数十万,以每户投五万元计算,总集资额可达二百亿以上。蚁力神天玺集团自
> 己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邢台分公司的投保总金额为五百一十亿元,保险费为一千五
> 百三十万元整。据可靠灵通人士讲,蚁力神每次还款额高达三十六亿元。新户不断
> 发展,才能还上巨额欠款。所以各分公司除专职人员外,都有百名以上技术经理拿
> "效益工资",凡有新投入十万元,便可拿八百元"效益工资"。都努力劝说三亲六故
> 来投资,就是外省市也有很多人来辽宁省投资的。真像搞传销的架式,多发展蚂蚁
> 养殖户就是效益?岂不是又套上了更重的绞索?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一旦新户
> 发展少了,就循环不下去了。
>

>
> 为什么说是"明窑"事件呢?
>
> 近日,据说辽宁省委秘书长向靠前的访民说:蚁力神天玺集团由于经营管理不善,
> 再无条件营运下去了!
>
> 这种说法,既减轻了蚁力神老板的罪过,又开脱了省市的监管责任,还能使受贿的
> 贪官蒙混过关。必须严正的指出:不是经营管理问题,而是明明白白的诈骗!
>
> 蚁力神发展蚂蚁养殖户的高额回报率,是完全公开的,其利润从何而来?省里市里
> 敢说不知道吗;
>
> 听一个银行行长说:中外的生产企业,没有蚁力神这么高回报率的,非常不正常,
> 早晚要玩完;
>
>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发出警告:说蚁力神品牌产品
> 及ACTRA-RX含有"伟哥"成分,警告消费者不要购买、食用从中国进口的保健品"蚁
> 力神"胶囊,并禁止该保健品进入美国;
>
> 养殖户们也都说:养蚂蚁的纸壳箱里根本没有几只蚂蚁,作蚁力神的产品根本不能
> 用;"蚁力神"一名员工日前在互联网上透露:实际上蚁力神的产品中没有多少蚂蚁
> 成份,其中添加了"伟哥"才好使;
>
> 怎样对待蚁力神产品中的成份,反映出三个问题:
>
> 首先,沈阳市、辽宁省及中国的食品药物管理部门,怎么就化验检测不出产品的成
> 份来呢?是没检测吗?是化验技术水平问题吗?
>
> 其次,这样的消息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的特别是辽宁省的老百姓,怎么不让知道
> 呢?那么多新闻媒体,怎么就不该报导一下民众关心的问题吗?因为中国大陆新闻
> 不自由,媒体能是党的喉舌,党不让说就不能说。那么为什么不许说呢?
>
> 再次,省市有关管理部门也不知道此事吗?省市首脑也不知道此事吗;
>
> 就在这时,那个明星大腕还在做蚁力神的形象代表,还在广告里大呼悠:"谁用谁
> 知道!"
>
> 薄熙来还在救灾捐献时,与蚁力神老板王凤友一起合影留念呢;
>
> 更值得一提的是二零零六年,蚁力神老板王凤友还被评为辽宁省十大优秀民营企业
> 家,依据是什么呢?并且还在二零零七年春晚上,现场前排就坐。就是在今晚中央
> 电视台(四)节目里,还在播蚁力神老板的镜头呢;
>
> 很长时间人们就传说:政府不让蚁力神老板出国,以防外逃。那为什么就眼睁睁的
> 等着它破产呢?如果说百姓议论纷纷而当官的还不知道,能说的过去吗;
>
> 上述种种疑问,只能有一种解释:蚁力神的巨大财务亏空,除高额回报率外,主要
> 是行贿于上上下下各种官员了,不铺路怎能在方方面面行的通呢?!
>

没想到蚁力神还是商务部批准的传销企业,估计背景比较复杂!

蚁力神获直销牌照 听取业内惊声一片
http://www.jrj.com  2006年08月07日 07:27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 【论坛】 【字体: 】 【聊天】 【沙龙
     

    

图为商务部(金融界资料图片)   

  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单层次去直销,直销企业是很难活的,因为直销行业的理论依据本身就是多层次的   

  本报记者 马晓华 发自北京   

  8月1日,对于直销行业来讲,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日子,商务部批准了第二批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蚁力神、如新、珍奥、宝健,虽然商务部还没有正式公布名单,但是得知消息获得牌照的企业的门口早就挂起了红灯笼开始了庆祝。   

  但是,对于耳熟能详的直销企业的名字来讲,这四家企业率先获得直销牌照,带来业内"惊"声一片。   

  为什么是蚁力神?   

  "这次发的四个直销牌照中,最为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蚁力神拿到了牌照。这个企业没有直销的经验,除了在电视台做过一些广告之外,其他还没有太多的品牌宣传。"北京海畴企业管理顾问总裁、著名直销评论家胡远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蚁力神的名声的快速扩大来自赵本山一句"谁用谁知道",除此之外就是美国FDA对蚁力神产品的封杀以及蚁力神背后一个巨大的养殖蚂蚁的基座。   

  2004年11月2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建议不要购买或服用Actra-Rx(实际-处方)和蚁力神牌的产品。   

  原因是,这两种产品都以"膳食补充剂"的名义在推广和销售。而事实上,产品含有处方药浓度的昔多芬(即辉瑞公司的处方药产品"伟哥",由美国批准治疗勃起机能障碍)。   

  昔多芬和某些含有硝酸盐类的处方药(比如硝酸甘油)或违禁物质(比如硝酸戊酯)若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血压显著降低至一个不安全水平,对心脏有影响。   

  据了解,目前蚁力神养殖专业户的发展速度都超过40%,现在在册养殖专业户的数量为27万。平均每户投入资金4.2万元,涉及到的家庭人口近100万,遍及辽宁省内各地。   

  "仅仅我们这个镇,为了养殖蚂蚁上交的押金就能达到2000多万元。"沈阳市某县某镇的蚂蚁养殖农户告诉记者,他拿着一份跟辽宁熙焱蚁力神蚂蚁养殖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因为它的回报率太高了,所以很多农户都希望养殖蚂蚁,回报率是32.5%。"   

  在合同的最下方,盖着辽宁蚁力神天玺集团董事长王奉友的印章。   

  "其实我们都知道有风险,拿着几万元的押金放到那里,如果哪天他们不要蚂蚁了,我们就全家破产了,所以在他们能给钱的时候尽快退出,现在有很多农户已经感觉到了,所以有一部分已经退出了。"   

  "国家下发直销牌照的依据分为两个方面,一个硬件条件、一个是软件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考核有没有工厂、注册资金等,软件方面主要是美誉度以及公共关系。产品不是考察的主要对象,是辅助条件。"胡远江这样说。   

  虽然前不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向消费者发出警告,但没有成为蚁力神拿下"直销牌照"的阻力。   

  不过,蚁力神公司某员工对本报记者的说法是,"目前还没有接到来自总部的任何关于启动直销的通知"。   

  相关报道   

  "个人多层次"变"法人多层次"   

  2005年12月1日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给这个行业一个有法可依的依据,虽然戴上紧箍的直销行业并没有改变太多。《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同时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也规定,"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为传销行为。   

  "直销商业模式由自然人多层次模式向法人多层次模式转变,这一规定意味着直销企业经营多年的以团队计酬为核心内容的'多层次直销'在中国现阶段已经行不通,直销企业的商业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其实这是换汤不换药。"知名直销专家禹路对记者如是表示。   

  《条例》虽然限制了人与人(自然人)之间的多层次,但并没有限制企业法人间的多层次、店与店之间的多层次以及店铺与贸易公司间的多层次,这就给直销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于是产生了"自然人多层次模式"和"法人多层次模式"的新提法。将经销商"法人化",无疑是非常巧妙地规避了30%。   

  据了解,仙妮蕾德公司就是采用这种特约加盟模式,经销商是以独立法人方式获得公司授权并从事直销业务。   

  安利也颁布了以"一个不变、两个坚持、三个全新、四大亮点、十项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业务革新纲要,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企业法人之间的多层次直销模式将成为未来直销的一种新模式。"禹路说。(马晓华)   

  记者观察   

  5000家企业游走灰色地带   

  在众多专家看来,现在法律监管目标模糊,直销是多层次理论指导的,而且直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法规是做不到监督到每个细节。   

  国家的直销条例发布之后,像安利等很多国外的直销企业,如果按照中国的直销形式来做的话,将无法生存,他们希望能在拿到牌照的时候把企业内部调整得更完善。   

  禹路对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出现很多缺陷,没有综合预防体系,没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政策脱离轨道,职能部门对执法还缺乏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一位直销业内的从业人员私下告诉记者:"现在最为疯狂的就是南方的企业,很多企业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传销,这是法律无法打击到的。"   

  "喜忧参半吧,直销在未来的三年内规范不了,不是有了法律市场就能规范。"禹路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拿到牌照,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单层次去直销,直销企业是很难活的,因为直销行业的理论依据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它迟早要跟国际接轨的。"   

  禹路告诉记者,未来要做一家成功的直销公司,难度会越来越大。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   

  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集中表现为执法力度的不确定性。直销行业无疑将是高风险行业,但是鉴于传统销售渠道对企业发展的种种限制,大量传统的医药保健品行业和化妆品行业的企业还是会选择进入直销行业,未来三年将至少会有5000家左右的中小型企业游走在直销"灰色地带"。   

  另外,直销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目前在内地市场上通过国家审批的医药保健产品至少有25000种之多,然而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却只有1000种左右。在未来三年,很多企业会牢牢抓住直销市场的最后混乱时期将积压商品全面清仓。(马晓华)

Fw: 澳洲内阁首位华裔女部长 自爆是同性恋

来源:中评社
澳洲总理大选刚结束,新任总理陆克文马上公布了内阁名单,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华裔的女部长黄英贤,她不但是澳洲历史上第一个华裔部长,也将是第一个专门管理气候变化问题的部长。
澳洲新任总理陆克文新官上任,公布的阁员名单,也一样充满了新气象,在新任的澳洲内阁中,有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那就是澳洲首位女性部长黄英贤,黄英贤将出任气候变迁部长以及水资源部长,对于最近正逢干旱的澳洲来说,是相当关键性的职位。

东森新闻报道,黄英贤的母亲是马来西亚人,父亲是华裔,她不但是第一位走入议会的华人女性,更对外坦承自己是女同性恋,作风相当犀利大胆,华裔的身分,也让她更注意澳洲的种族问题。

陆克文表示,"未来澳洲政府对于政策的重要走向,将是气候变迁、水资源以及环保问题。"

澳洲新任总理陆克文相当重视与中国的关系,这次大力采用华裔部长出任重要职位,更彰显了他前进亚洲的决心,未来这名年轻的新总理要如何让澳洲在亚洲与欧美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为外界最关注的议题。

看病为什么这么贵?

    正在看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题目是"看病为什么这么贵",参与讨论的有医院方,终端零售方,学者方,第三方(消费者);
    医院方不太同意医药分家:一分家,谁来养医(公共财政?)还有就是药品的不良反应谁来监测?
    终端零售方和第三方都是强烈建议医药分家;
    学者方考虑的比较全面:如果分家以后,药品的保障谁来做,美国医药分家后药品是不在保险之内的。还有我们大量的药品和医疗机械价格高是因为大量的进口产品,谁来做这方面的医疗保障。我想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学者方告诉我们一个竞争的结论:医疗市场竞争肯定是越竞争越贵。现在一般的惯性思维肯定是越竞争越便宜,但是为什么医疗市场会越竞争越贵呢?李玲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令我联想到她曾经在宿迁做的一个调查,当然那个调查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宿迁搞了卖医院之后医疗费用其实是升高了,当然马上有人同样的调查却得出相反的结论。鉴于李玲这样的观点,那么她建议医院公办并完全公共财政负担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实"越竞争越贵"这句话真要理解清楚我还是花了点心思,这句话要宏观的来看(学者思维一般都比较宏观),就是说如果医疗服务作为一个产业的话,它越是竞争,那么服务层次和服务种类,医疗产品肯定是层出不穷,那么作为整个产品的价值肯定是越来越高的,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支出肯定是越来越多,这个结果也许就是现在美国医疗的问题(具体可以看美国医疗内幕这部片子),那么你中国现在还只是发展中国家,你走美国的市场化之路,老百姓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或者说中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不用百姓承担这块费用?没有,估计这个路还很长很长,那么在现阶段如何解决解决呢?李玲给出的完全公办医院可能是最经济的方案(当然市场派的专家肯定是不愿意这么搞的,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政府的具体办事能力是很差的)。
   
    这期节目看下来还了解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医疗代表用药品几十倍的价钱来做市场公关。这个问题我想短时期肯定是无法解决的,这跟现阶段整个社会一切向钱看有关,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有关;要从制度设计来切断医生的药品处方权:那只有医药分家。据统计中国的药品代理批发商有几万家,而同样美国一共就几十家,占据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就只有7家,看来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问题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一般理解这么多的竞争对手,那么应该价格会很低,其实不是这样,在药品这个特殊的行业,同样的药品的生产厂家是不多的,有些药可能只有一个厂家,所以它可以2块多的批发价到医院可以投标29元还中标了。
    民众要政府医药分家,但是医药分家后切断了医院的供血机制,那么必然带来政府办医院的问题,那么我们的财政是否已经准备好给医院拨款呢?没有,我们的政府既没有准备好出钱,也没有具体的执行力,所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市场派专家胜出的原因,估计短期内医药是不可能分家的。

住在哪里贵?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by 闾丘露薇 on 11/29/07

现代快报专栏
-----------------------------------------------------------------------
 在香港请深圳来的朋友吃饭,一家很出名的小巷子里面的日本餐厅,要了一个鱼生船,上来之后吃了一惊,因为实在太大了,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我们有八个人。有点点责备负责点菜的朋友,作为一个点菜高手,怎麽能够如此的失水准。他觉得委屈:"我只是看图片和价钱,六百港元,想来不会太大。"

 

深圳的朋友马上感慨,才六百港元?天哪,要是在纯水岸(注:算是现在深圳最昂贵的住宅区之一),至少要二千元人民币。他肯定没有夸张,如果去过上海北京还有深圳的那些日本餐厅,一个鱼生船的价格如果一千元以下,就会让大家对于这家餐厅的品质感到怀疑。

 

从鱼生船,大家聊到了房价。想起前两天一个香港朋友到上海租房子,市中心不算最豪华的公寓,一房一厅六十多平方米要一千美金,和香港的价钱差不多了。不过这算不了什麽,因为四年前,北京专门出租给外国人的公寓,也就是一房一厅,七十平方米,要二千多美金呢。

 

不过,四年前的这个价钱,和现在的内地物价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因为出租给外国人,或者准确一些说,境外人士的物业选择不多,因此这些涉外公寓的价格就会贵的离谱。因为这个原因,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何刚刚出炉的调查,外国人居住成本最贵的城市里面,很有多非洲国家榜上有名。这是因为,对于这些外国人来说,因为商业原因,必须生活和工作在哪里,但是又不想降低自己原有的生活品质,甚至要更好,于是在这些物质贫乏,收入低的城市,出现了一批价格贵得离谱的住宅和商品。很像刚刚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内地,那个时候,进口产品都是卖给在中国的外国人,或者是有外汇券的人士的,价格高不算,还很稀缺。

 

这次的调查显示,北京和上海的排名大幅度跨前,就连中国的二线城市,比如成都,外国人的生活成本在过去一年也有了二成以上的升幅,这就和非洲国家不同了,也和二三十年前,甚至四五年前的中国不同了。因为对于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来说,他们选择消费的场所,商品还有住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是有限的选择,而是已经越来越本地化了。外国人和中国内地本身的中高收入人士的消费水平和习惯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就好像在北京,三里屯里面的酒吧,花钱多的已经不是那些外国人,上海的新天地,有消费能力的反而是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游客。

 

一个多月前去北京,发现常去的那家港式茶餐厅的早餐价格从18元变成了22元,算了一下,加幅有百分之二十二,不算低,而香港的茶餐厅的早餐,这几年还是维持18港元的价格,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内地的加幅就更大了,而这家茶餐厅,做的主要是周边商业大厦里面,那些跨国公司雇员们的生意。所以在我看来,虽然是针对外国人的调查,但是这次的排名升幅,显示中国内地的中高收入人士的开支成本,也在上升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