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五, 十二月 21, 2007

中美反周期,香港受煎熬

两个反周期的经济汇率却要挂在一起?我想不通陈德铭为什么要反对人民币升值,估计是部门利益作祟。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郭凯经济笔记 on 12/20/07

央行又宣布加息了,前两天联储则宣布降息。昨天,波士顿联储的人讨论的都是怎么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而中国央行面临的问题却是怎么从市场回收流动性。白宫在讨论如何防止衰退,中南海则在研究如何应对过热。总之,中美正处于反周期之中。

我想不出来什么逻辑,为什么两个反周期的经济汇率却要挂在一起,这大概是最不应该出现固定汇率的情形。

但我有点更同情的还是香港。香港是彻底的金融自由港,所以联储降息,香港就只能跟着降息,不然联系汇率一夜之间估计就要被穿破。但,香港现在面临的问题却是:通货膨胀率有点高,经济增长率也有点高,用国内的术语说就是:过热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可是,香港的货币当局什么也做不了,这是联系汇率和金融自由港必然的结果。

我一年前写过"港币之死",说的是如果港币坚持盯住美元,港币边缘化是必然的。在中美的经济周期越来越不同的情况下,香港金融当局确实得慎重的考虑改革香港的货币制度。我严肃的觉得,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应该协调出一个内部时间表:人民币的全面可自由兑换和香港的人民币化,对人民币,这有点像借船出海,对香港而言这是解决港币尴尬地位的最好结果。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谢国忠:A股泡沫已出现微小裂缝 或继续下跌10%

特别喜欢谢国忠,感觉他的观点基本和我一致,但是他能分析的更有道理。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0/07

谢国忠:A股泡沫已出现微小裂缝 或继续下跌10%

2007-12-20 13:21:50 来源: 环球企业家  进入大盘股吧 共 39740 条 黑马推荐

  •   谢国忠表示,中国内地的A股泡沫已经出现了一个微小裂缝:上证指数从本轮最高点下挫了20%并且可能还将继续下跌10%。尽管如此,市场仍然处于价值被高估的水平。

只要眼下的市场主力--1990年代参加工作的新一代--仍然保持乐观,市场将会反弹。但他们今后将不得不经历上一代投资者的苦痛

中国内地的A股泡沫已经出现了一个微小裂缝: 上证指数(行情 股吧)从本轮最高点下挫了20%并且可能还将继续下跌10%。尽管如此,市场仍然处于价值被高估的水平。此番下挫之后,泡沫可能还将继续回升,因为泡沫形成的基本要素--高经济增长率、资产的短缺、高企且不断增长的流动性--现在仍然存在。

明年的奥运会之后,可能将会有另一次更大的甚至能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的调整。一个巨大的泡沫破裂(比如股票价格下跌70%,房地产价格下跌50%)只可能发生在美元的强势反弹之后,而这一切至少在两年之后。

中国内地有着泡沫赖以形成的最完美的环境: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导致了流动性的大幅增加和对资产的强烈渴求。同时,政府持有着土地、自然资源和绝大部分大企业。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导致有太多的钱去追逐太少的资产。作为结果,牛市周期迅速形成。这样的动力能轻易误导投资者,从而形成泡沫。

自上交所1990年重开,整整一代投资者和投机者经历着过山车般的境况,财富每天都在产生和毁灭。中国股市已经发生过三次大跌,分别发生在1994、1998和2001年,最后一次股市大跌使得投资者信心全无,他们害怕将自己的资金投入股市,这导致了长达4年的熊市--尽管其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1990年代开始进入工作的新一代,到了2005年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到股市冒险,他们巨大的数量引起了股市的飙升,成功的滋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龄人--这些人正是本轮牛市的核心。他们进入的时候,正是市场触底的阶段,所以他们现在仍然没有什么损失,还在赚钱。

只要这一代人仍然保持乐观,市场将会反弹。但他们今后将不得不经历上一代投资者的苦痛,而当他们信心丧失时,人们将迎来下一个漫长的熊市,直到更新的一代人涌入市场。

难道中国内地的经济将会在一个泡沫接一个泡沫中循环吗?直到中国很难觅到增长空间,我想答案恐怕是肯定的。总有一天,中国经济将会经历和美国1929年大萧条或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破灭相似的过程,但这可能是15到20年之后的事情了。

泡沫破裂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将远小于美国。当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上升时,中国的投机者将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冲进银行去举债,以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滑雪度假或者潜水旅行,他们只会带着一个幸福的笑容洗洗睡了。在西方,人们赚钱是为了花掉它,在中国,人们赚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他们的乐趣首先来自于数钱,而不是花钱。

中国和西方的这些差别将加剧前者的泡沫基础。如果一国的居民比另一国的更热衷于财富,那么结果是它们贸易的时候,财富就会不停的流入前者,这可能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中国注定会成为最富裕的国家。眼下,我估计中国的财富将在20年内超过美国。

经济学研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上的:一个理性人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理性人不会制造泡沫,他们都能预期泡沫破裂从而不会参与其中。但是无论如何,现代历史已经带着明显的繁荣和萧条交替的烙印。经济学家无力解释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历史事件。准确量化一大群人为何同时陷入疯狂已是不可能的任务。也许哪天,生物学家们将给我们一个答案。

如何对待泡沫,经济学家们有着深刻的分歧。20世纪杰出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将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循环美名为"创造性破坏"。现代经济学家们都羞于这种为纯粹的动物本能进行歌颂的行为。内心深处,他们可能也抱有相同的观点,但是他们通常用非常复杂而难以理解的文字将之表达出来。我认为,如果一个泡沫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那么它是可以容忍的,因为它产生的溢出效应将弥补泡沫破裂的财务损失,而这也正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全部意义。但是,当泡沫是在追捧非生产性资产时,政策制定者就应该尽快地扑灭它。

中国应该通过出售国有资产的方式,减轻形成泡沫的压力。政府不应该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国有上市公司股份的2/3目前属于政府,这些资产的出售将有利于缓解资产匮乏的情况,获得的资金可以用于补充养老金的不足、或者支持农村教育和医疗保健。

国有资产的转让能在几年内减轻泡沫症状,但是人们的动物本能必将在一个上升的经济体中带来一个个越来越大的泡沫,当这种动物本能在13亿人的心中狂奔起来时,可要留神了。

【延伸阅读】

水皮:可能跌到4600 中石油万科跌到25才能满仓

水皮精彩观点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对指数非常悲观,包括很多机构也很悲观,我觉得这一氛围说明4800点是相对安全的。是否又到了满仓等待指数最后一次暴跌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中石油和万科这两个股票目前的价格来看,泡沫还是很大的。这两只股票的合理价位在25元以下。我认为有可能跌到4600点,如果中石油万科工行这几个指标股同时发挥作用下跌。如果不是这样,可能4800点都破不了。

★6124不是牛市的顶。明年到8000点管理层还是允许的。每一次的政策顶也不是市场的顶,是一个被压抑的牛市。从紧货币政策不会使这轮牛市提前结束。你也会发现,每一次的政策底都不是真正的底;每一次的政策顶也不是市场的顶,因为制定政策的人比我们更脆弱,他们做的反应都是超前的,在投资者做出正常的反应前,他们会提前做出反应的。

★为了奥运会之前不要把泡沫吹得太大,在下半年推出股指期货(专题 论坛)的可能性是有的。倘若如此,明年下半年未必会出现大跌。

★即将流行两种现象:"杀基过年"与"杀基炒股"。

★现在全世界都来中国找钱。金融业值得大家关注。我觉得中小板ETF(行情净值)从来没有机会。

★到年底结算一定是大多数人赔钱的,这很正常,牛市挣钱的可能只有20%多,在熊市可能只有10%的人挣钱。所以,不要因为套住了一点就垂头丧气,关键是要保持心态从头再来。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普京接受《时代》专访:傻瓜才庆幸高油价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1/07

普京接受《时代》专访:傻瓜才庆幸高油价

2007年12月21日 07:51:01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不贱卖能源,不加入北约

        记者:在伊拉克应该做些什么?

        普京:一开始,我就认为这(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至于现在做些什么,我基本同意布什总统的观点,就是尽力培养伊拉克人处理家务事的能力。不同的是,美国人不想开出撤军时间表。在我看来,时间表可以让伊拉克政府更有积极性。

        记者:你和前苏联共和国之间的天然气价格之争是怎么回事?

        普京:什么争执?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是有明码标价的。为什么我们要贱价卖给人家?美国会么?你会不会跑到美国商店说,"我从加拿大来,我们加拿大人是友好的邻居,把克莱斯勒半价卖给我?"你猜售货员会怎么说,"滚开!"

        记者:北约的意义在哪里?如果俄罗斯被邀请加入,它会愿意么?

        普京:我不想说北约是冷战的腐尸,但它确实是过去的残骸。它有没有防止"9·11"的发生呢?事情发生时,北约在哪里?俄罗斯不会加入军事政治集团,因为这等于限制自己的主权。

        他们打破旧体制

        记者:能讲讲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么?

        普京:他们粉碎了旧体制,那个体制已经养不活苏联人民。我未必有勇气去这么做。那是至关重要的转变。

        记者:克格勃经历对你当总统有帮助吗?老话说:"一朝间谍,终身间谍。"

        普京:这是胡扯。当然,有些(克格勃)训练是有用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这些经历)教会我独立思考和搜集客观信息。

        记者:刚才你说"汝不应偷盗",你有没有看过《圣经》?

        普京:当然看过。我的飞机里就有一本。

        记者:你用电子邮件么?你有博客么?

        普京:说来有点丢人。我不用这些,甚至不用电话。工作人员会帮我做,他们很出色。

    (马毅达)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摩根士丹利审查首席风险官职责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by 英国《金融时报》汉妮•桑德尔(Henny Sender)纽约报道 on 12/21/07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正在对其首席风险官一职进行审查。在本周记入94亿美元次贷减记后,该银行内部出现了互相指责的情况。

    几位高管表示,汤姆•道莱(Tom Daula)未能及时就该行的次贷相关交易风险预警,或是使用了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语言。道莱在该行内部的支持者表示,他的再三警告都没有人理睬。

    一位接近摩根士丹利首席财务官科尔姆•凯勒尔(Colm Kelleher)的人表示,该行正在"评估风险职能,包括该职能的负责人",并且正在考虑将风险管理的最终负责人变为凯勒尔。

    摩根士丹利是几家正在彻底改革其风险管理机制的大型华尔街银行之一,这些银行之前都宣布了大规模次贷相关投资亏损。

    在减记之后,瑞银(UBS)、花旗集团(Citigroup)与美林(Merrill Lynch)的首席执行官及其他高级职员纷纷离职。

    摩根士丹利的麦晋桁(John Mack)保住了自己首席执行官的地位,他在上月挤走了联席总裁佐伊•克鲁兹(Zoe Cruz)。当前的审查可能影响到麦晋桁安然度过艰难时期的能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道莱每周都会就风险状况向克鲁兹进行简短汇报。但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道莱从未直接向麦晋桁表达过自己的担忧。

    关于道莱何去何从的决定,将揭示出责任会落到负责风险监控的人身上还是更高层的管理人士身上。

    道莱非常了解结构性产品领域交易员的活动。到了今年8月,他已明确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道莱没有回复记者的电话。

    译者/李碧波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中国计划大力减轻7亿农民医疗负担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by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王明(Mure Dickie)北京报道 on 12/21/07

    中国将大幅增加用于合作医疗保险体系的资金,明年,政府在这方面的补贴将翻番。合作医疗保险体系覆盖着7亿多农村居民。

    政府决定加大对“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计划”的投入,彰显出对这一医疗体系日渐增强的信心。政府认为它可以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这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领导下本届政府的政策目标之一。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为何读不懂新劳动法?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by 闾丘露薇 on 12/21/07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一月一号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不过企业大规模裁员事件不断发生。立法的原意是要改变原本资强劳弱的状况,用法律的形式来平衡劳资关系,但是结果,趁着新法还没有实施,不少企业先下手为强。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19号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企业裁员20人以上,或者裁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要提前上报地方劳动部门。仔细看看新的劳动合同法,就会发现,这个紧急通知,和新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的具体规定相似,而新法的规定更加严格,要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之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用解聘的方式,然后重新签约,这是谁带的头?今年7月,LG电子宣布,一批工龄五年到十年的中国员工不再续约,占员工总数百分之11,理由是"公司效益不好",8月份,中央电视台解雇了1800名临时雇员,不过在社会上造成影响最大的,还是9月30号,华为公司决定工作八年以上的员工"先辞职再竞岗",涉及人员七千人。十月份被媒体披露之后,被称为华为门。

    华为门事件之后,有一些评论认为,新的劳动合同法造成劳大资弱的局面,让企业失去了对员工的控制能力,形成铁饭碗,走上法国的道路,如果只是看媒体的一些报道,关注关于卖断工龄上面,确实会让人以为,新的劳动法会让企业无法辞退十年工龄以上的员工。但是,如果把新的劳动合同法好好看一边的话,其实所谓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约,对于劳资双方来说,大家都有权单方面终止,一般情况来说,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

    写得很清楚,为何一些企业会有这样的理解?然后用这样的方法?想来想去,资方买断工龄的好处,应该是为了未来解约赔偿的时候,可以赔得少一些,因为一年工龄代表一个月的工资赔偿。而重新签约,还需要重新开始试用期。这样做,这样想的企业,只能够表现出他们一味追求利润,没有社会承担的视野。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付出,现在,是时候进行调整了。一个国家里面的最广大的劳动者阶层,如果他们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那末企业的发展意义在哪里?国家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前两天在香港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去年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在第一的中国女富豪张茵当面向商务部的官员表达不满,12月13日,张茵的玖龙纸业东莞基地发生工潮,六百名临时工因为不满公司新合约里面的工资待遇罢工,结果要张茵亲自出马,才平息下来。张茵不满这个新法例的理由是,聘请临时工都要签合约,这样企业解聘工人更加困难,加上规定职工加班每个月不能够超过36小时,周末加班要支付双被工资,成本会因此而增加,对企业影响很大。这样的话,企业就不敢聘请那些低技术劳工,最终会让这些低技术劳工失业。而中国目前是低技术劳工占多数,如果没有用人的灵活性,最终受害的会是这批人。

    这是站在资方立场的看法,短时间来看,确实有道理,因为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转移到好像越南这些成本更低的地方。但是长时间来说,正好是对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进行一个调整的机会,因为外资利用中国的血汗工厂来赚取利润的时代,在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目前这样一个规模的时候,确实应该结束结束了,这些企业,要麽开拓新的投资地点,要麽增加劳工成本投入,透过改善经营管理,改善生产技术来讲低成本,同时适应新的法律。对于劳工来说,必须有法律来保障他们所应得的。

    只是,除了透过劳动合同法来保障这些劳工之外,张茵的说法,确实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对这些低技术劳工的需求减少之后,这些农民工们怎麽办?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如何寻找工作的机会。其实这也是政府的责任,比如提供职业培训,提升这些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的技能。而要让更多的低技术工人享受到接受培训的机会,单是依靠政府机构是不行的,需要其他机构的介入才能够应对需求。这一点,香港是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工厂北移,香港的大量技术工人失业,面临转型。除了政府有职业再培训局提供的再培训,还有大量社会团体提供的课程,比如工联会,教会机构和慈善团体。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