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二, 五月 25, 2010

为啥明星爱入外国籍?不知道我们的外交部在干什么,大陆护照太不值钱了。


玩聚SR还知道:
可怜的中国护照,到哪里都受鄙视和提防。委内瑞拉的同事大多在第二次申请美国签证的时候被直接给一个10年不限次
人 人都是艺术家发表于2010-05-24 19:44:00

世界各国护照的免签证世界 地图

注1:一般深蓝色的为免签 证,浅蓝色的为落地签证..
注2:免签与落地签:比如咱们到北京,头30天免签,过了30天,要办暂住证,就是落地签~

日本护照 (免签证和落地签证均为深蓝色)~好蓝阿~覆盖欧美!


韩国护照~比较蓝


新 加坡护照~也相当蓝

马 来西亚护照(免签证和落地签 证均为深蓝色)~欧洲澳洲南美,畅行无阻

澳 洲护照

美国护照(深绿色免签,浅绿色落地签,红色要预先办理签证)~恩,好红 啊,为了防止政治威胁,绝对要对它签证。

加拿大护照(绿色免签,土黄色落地签)~比较 牛

德国护照(深绿色免签,浅绿色落地签)

荷 兰护照(深绿色免签,浅绿色落地签)

土耳其护照(免签和落地签均为深绿色)

墨 西哥护照(免签和落地签均为深蓝色)―墨西哥也很好很强 大!

菲 律宾护照(免签和落地签均为深蓝色)

波兰护照(紫色欧盟无需护照,深蓝色免签,浅 蓝色落地签)

挪威护照(深绿色免签,浅绿 色落地签)

智 利护照

阿根廷护照

瑞 士护照~狂 牛

对比俄罗斯 的和前苏联加盟之一的弹丸小国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护照

俄罗斯护照~ 同样是前苏联,这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香 港护照(免签证和落地签证均 为深蓝色),��香港,啧啧,nnd中国居然灰的

台 湾护照(免 签为深绿色,落地签为浅绿色,橙色和红色不仍然中华民国护照,澳洲是电子签证相当于落地签)~~台湾好复杂,不过仍然很强大。

中 国
最后,万众瞩目 的中国护照隆重登场了!!!

近 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 高,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无数的尊重和掌声,中国人走在欧美国家的大街上,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脚也不抽筋了……….千万社论化为 一句话:很好,很强大

请看中国护照的免签地图~~~~~比较灰,请谅解:

ps: 中国护照在斯里兰卡和贝宁是免签滴,请参照地图小蓝点。
又 ps:斯里兰卡和贝宁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免签滴。

在 亨氏国家公民旅行自由度上,中国排在阿富汗、朝鲜、伊朗、伊腊克、巴戟斯坦5个大国之前,还是很有前途滴

土地管理法修订案上报中央 宅基地入市或合法化


    《土地管理法》修订案上报国务院 宅基地入市有望合法化

    集体土地入市:

    圈内圈外费思量

    赋予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土地平等的产权地位,理论上已有共识,但在修订《土地管理法》过程中仍顾虑重重,进步有限

    本刊记者 张艳玲 文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和城市土地一样入市交易?人们期待正在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作出回答。然而,围绕这一问题,争议格外激烈,答案何时揭 晓尚未可知。

    《土地管理法》早在1986年即颁布实施,2008年初启动了此轮第四次修订。国土资源部为此成立了修改起草组,于2009年5月形成修订 案送审稿,计划在2009年内送人大常委会审议。由于各方观点并未达成共识,送人大审议的日程一再推迟。

    据悉,近期送审稿终于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如能通过,有望近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划定圈内圈外

    和《土地管理法》以往三次修订相比,此轮修法核心思想有所不同。前三次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的审批权;这次则立足于解决集体 土地的产权问题。核心的争议点,是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土地平等的产权地位。

    事实上,集体土地是否应该享有入市流转的自由,在理论界已有共识。

    中国的土地制度,长期以来一直划分为城市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二元结构。集体土地要入市交易,必须经过征地程序,变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实现。 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只能获取有限补偿,农地成为国有土地后上市交易的丰厚收益,都与农村集体无缘,这便是土地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根源。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层,都承认未来应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这一方向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得以确定: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 设用地市场,同地同价同权——正因为此,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于集体土地产权的论述,被认为是打破土地二元结构的里程碑。

    但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与《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的条文相悖。因此,《土地管理法》新一轮修订,很大程度上就是 为了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不过,尽管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表态“应缩小征地范围”,但并未明确究竟缩小到什么程度。文件指出,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外”的“非公益性建设 项目”,农民可以“经批准占用的农村集体土地”参与开发经营;同时又为集体土地上市的路径提出了种种限定条件:一是将土地性质限定于集体建设用地,二是仅 明确城镇规划圈之外的土地可流转,三是将建设项目的性质限定于“非公益”。

    这些限制性条件,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了种子。在最初提交的《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中,确定的“非公益”集体用地流转范围,就是以城市规划圈为 界,即规划圈内需要征地方能流转,规划圈外则无需征地。

    所谓“城市规划圈”,是各地的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范围。对此,一些专家认为,划定“圈内”“圈外”并区别对待,进步意义不够,因为这仍意 味着中国存在地方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卖地的两个市场。

    在很多学者看来,对相同主体适用不同法律并不公平。正因为存在这一根本性分歧,《土地管理法》修改草案的制定一波三折。

    有限改革

    理论共识和实践从来都有不可逾越的差距。修改草案之所以对集体土地入市范围作出种种限定,现实原因在于,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决策者对土 地财政和征地拆迁仍必须给予一定的制度空间。

    建立城乡完全统一的土地市场,最大的反对意见来自各地方政府。倘若取消“圈内”“圈外”之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过 程中,需按市场价格支付土地补偿,不仅提高了城市化成本和拆迁难度,“土地财政”也将化为乌有。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区分“圈内”“圈外”,在“圈内”仍然保留征地制度,是对地方政府既得利益的让步和妥协。

    负责法律起草的国土资源部,目前倾向较为稳妥的做法。据了解,再次提交的修订案对规划圈内土地的流转方式作了微调,即圈内的土地在未征地前 可以“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但不能流转使用权。一旦需要落实规划,则仍需要经过征地程序,进行土地变性。总体上,这仍坚持了在“圈内”保留两个 市场的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认为,上述规定,导致事实上能进入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范围被大大缩小。 而在长期从事土地研究、离休前担任前国土局规划司司长的郑振源看来,“圈外”的土地远离城市,极可能“有价无市”,没有市场需求。

    中国土地学会秘书长黄小虎也认为,放开集体建设用地,改革重点其实不在“圈外”。市场重点应瞄准城乡接合部,这是当前管理中最头疼的领域。

    学者认为,在“圈内”“圈外”实施两种不同的土地制度后,“圈内”的征地也不一定顺利。因为“圈内”土地区位好于“圈外”,如果“圈内”的 征地补偿远低于圈外集体土地自由交易的价格,必然会带来更大的不满。

    郑振源预测,长期而言,圈内的征地补偿必然按照市场价格补偿,“圈内”“圈外”对不同土地制度的划分在操作中意义并不大。

    鉴于此,不少学者呼吁应取消“圈内”“圈外”的划分模式,在修法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刘守英认为,这意味着在修法实践上,彻底改变集体土地需转为国有土地方可进行非农建设的准入方式,以土地权利保护为核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和用途管制来管理。

    针对放开“圈内”“圈外”的界限有可能造成混乱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指出,有人担心集体没有能力进行交易,流转不规范,这恰 与认为中国搞不了市场经济的担忧是一样的。“现在要做的是,在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时候,保证集体组织成员的社员权得到切实的保障。”

    宅基地能否入市

    由于现有决策框架对能够入市的集体土地进行了种种限制,学者担心这对缓和目前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帮助有限。因而,是否将可流转入市的集体土 地从建设用地扩大到农村宅基地,也成为一个争议焦点。

    按土地用途分类,中国土地可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其中,集体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共设施 和公益事业用地。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只能在本村流转,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这事实上限制了宅基地的流转,从而激化了两方面的矛盾。其一,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空心村”大量存在,农村房屋闲置,而进城务工者在 城市无处安居;其二,发达地区的农民在宅基地上建设的廉价“小产权房”不被法律承认,而城市建设当中的土地供需矛盾又带来房价飙升。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目前土地资源紧缺,如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有效盘活,城市用地不能高效利用,“弦绷得 太紧,反而提高了行政成本。”

    在修法过程中,土地学者呼吁赋予农民宅基地完整产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省三在上述会议上提出,应该允许农民住房连同宅基地一起由 资产变为资本,地随房走,房地不分。

    但决策层仍然担心,如果放开宅基地流转,在中国社会上可能出现大量流民,影响社会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对此反问:为什么不担心 城市居民把房屋流转出去了居无定所?他认为,原因是城市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他建议,可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起来,所获得的部分资金,强制作为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

    在目前的修法草案中,对宅基地流转没有明确界定。刘守英认为,宅基地进入市场,既应当谨慎,也要给予一定的空间,允许其进行商品房开发。根 据产权清晰的原则,可参照国有土地上的物业和房产,向宅基地上建设的物业和房产颁发不动产权证。宅基地上的物业和房产可出租、出让、抵押。

    他建议,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地产市场建设试点;鼓励在城郊集体建设用地上盖农民工公寓,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住房建设 准入制度;同时研究出台城里人到农村购房或租房的管理和限制办法。

    本刊记者罗洁琪对此文亦有贡献

[转贴]杭州网上开店创业将可以享受养老和医疗保险-经济风云-凯

杭州网上开店创业将可以享受养老和医疗保险
文章提交者:撑俯卧撑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全国第一批有社会保障的网店主将在杭州出现

  谁说开网店不算正式工作?

  在杭州开网店,可以参加养老、医疗保险,还 可以享受多项就业扶持政策

  商报讯 (记者 孙颖 通讯员 林雪) 是继续耗在单位做白领,还是迅速投身网络做个专职买家?没有五险让很多想开网店的年轻人很纠结。现在杭州的网店店家不用纠结了,符合条件的网上创业就业人 员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了。

  有保障的生活曾经很遥远

  现在杭州网店主将成为全国第一批幸运儿

   店家chagle在淘宝论坛上的一段话道出了不少网店创业者的心声:

  "放弃工作做专职淘宝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的经历也让我深 深爱上了淘宝,每个客户满意的肯定都是让我信心加倍,然而由于这几天一点小毛病连续去医院,医生都会问一个问题就是:你有社保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自己 专职做网络销售了,没有公司,没有企业,谁还给你买社保呢?"

  据淘宝网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显示,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经有 106万人通过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以淘宝为生的店主中,39.3%的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22.0%的人月收入在 2000-3000元之间,而5000元以上的只有7.4%。目前淘宝上创业主要解决的是基本就业,而不是高收入。从年龄结构看,这106万人 中,23-32岁的年轻人占比达 57.7%,形成了主力。

  淘宝称,下一个目标是创造1000万就业岗位。如何解决这1000万个人 的后顾之忧。目前杭州市政府《关于网上创业就业认定和扶持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网上创业就业出台了相关的认定和扶持政策。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相关负责人 介绍,由于领取网店营业执照条件比较苛刻,很多网店店家拿不到营业执照,社会保障方面就无从谈起,这些政策的出台就是要让这样的网店店家也能有社会保障, 享受杭州的相关就业政策。据悉,目前在杭州经营淘宝网店的店家有19.4万家,这19.4万家网店店主有望成为全国第一批有社会保障的淘宝店家。

   有保障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最新政策值得期待

  经营良好的网店可以申请就业认定

  凡城镇登记失 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网上交易平台通过实名注册认证从事电子商务(网店)经营的,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1、卖家信用积分累计达到 1000分以上,好评率(好评数与交易数的百分比)在98%以上;2、经营三个月以上且月收入超过杭州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的。可以自愿提出申请网上创业就 业的认定。

  经认定的网店店家将可以参照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形式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参照城镇个体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两项或其 中一项。还可以申请入驻位于望江西苑的杭州市C2C创业园,入驻网店将可享受配套齐全、服务便捷、收费低廉的创业服务。创业园将按《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 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市委[2009]10号)文件有关规定,享受创业园补贴和场地租金补贴等政策。

   参照相关政策拿补贴

  网店店家可享多项资金支持

  有专家说"网络创业具有倍增效应。一人开网店,可以带动3.8人 就业"。很多网店店主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雇佣了一批客服人员。杭州市有关网上创业就业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解决的不仅仅是店家的后顾之忧,只要是 在网店工作的人员都能享有社会保障。

  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持认定证明的网上创业就业人员,可以参照个体工商户, 享受杭州市就业新政的相关扶持政策。对于需要资金扶持的网店店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比如说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人员可享受 无偿创业资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等;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可享受一次性创业奖励和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等扶持政策。

   如果经认定合格的网店店家参照个体工商户招用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人员,办理就业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可按规定申请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 费补贴。

  经认定合格的网店店家可获得这些补助

  1.无偿创业资助:创业资助资金是指由市财政每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 安排的专项用于无偿资助符合条件的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人员在市区创业的一次性资助资金。金额分1万、2万、3万元三个档次。

  2.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人员按规定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在领取营业证照后持续正常经营,并缴 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均可按规定申请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300元。

  3.一次性创业奖励: 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期间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于营业执照有效期满1年时已招用3名以上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办理就业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享受 一次性带动就业奖励,标准为5000元。

  4.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经认定合格的网店店家招用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人员,办理 就业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可按规定申请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600元,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不含已办 理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手续的人员)每人每月800元。

  7月初有望开始网上申请认定

  就业局确认后电话发出领证通知

   网上创业就业的认定按申请、确认、审核、领证的程序进行。

  目前,急需被认定为网上创业就业人员的,可登录杭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网下载 打印《网上创业就业认定登记表》,填写完整后可直接递交或传真至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提出书面申请。预计在 7月初可直接登录杭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网(www.zjhz.lss.gov.cn)"网上办事"窗口进行网上申请。

  经杭州市就业管理 服务局确认、审核后,将电话发出领证通知。届时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凭失业证、高校毕业生凭毕业证和户口本至户籍所在区就业管理服务处(户籍不在主城区的人员 凭身份证和场地租赁证明至经营所在区就业管理服务处)领取《网上创业就业认定证明》。认定证明上的网店名称登记规则为"申请人所在电子商务网站名"+"申 请人的用户ID"。认定证明有效期为自发证之日起的一年。

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