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六, 六月 09, 2007

宗庆后的标本意义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504

宗庆后与达能之间终于爆发了一场品牌争夺大战,这注定要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尽管谁赢谁输的结果尚未水落石出,但毫无疑问的是,娃哈哈的品牌形象将由此而被蒙上一层阴影,而娃哈哈"总舵主"宗庆后本人,也再一次被推到了是是非非的漩涡中。
近十年来,娃哈哈一直以强势企业、龙头老大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宗庆后本人的强势与个性在业界也是"大名鼎鼎"。当然,宗庆后自有其骄傲的资本:坚持自主品牌,坚持不放权,打造固若金汤的"联销体",每每后发而先至的市场业绩。所有这一切,都让宗庆后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强势",虽然业界对他的管理风格、接班人问题多有非议,但丝毫无损于他头顶的光环。
但是今天,当所有的问题都已经或即将大白于天下之时,我们却强烈地感受到强人背后无奈的悲哀,触摸到了宗庆后内心深处的那份隐痛。追根溯源,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宗庆后早已预料到会有今日之事,他知道这场风波迟早要来。除了正常的经营之外,多年来,宗庆后所做的,大多是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准备──他的强势,是对达能的一种警告:这是我的王国,你不得插手;他不解决接班人问题,就是为了在暴风雨来临之时他能控制局面;他不断地将盘子越做越大,就是为了稀释未来的风险,或者为了那一场不可避免的谈判增加自己的筹码。
他之前是这样做的,他现在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解决问题,他率先发难,把自己与达能的矛盾公之于众;为了争取支持,他将自己打扮成"民族品牌"的英雄;为了先发制人,他将自己的"底牌"和盘托出──大不了,我可以从头再来,另起炉灶!
如此这般表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宗庆后仍然是一个典型的浙江商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大企业家。你很难想象,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会像宗庆后一样用如此小家子气的手法来处理如此重大的问题。
当然,你无法想象柳传志、张瑞敏会犯下如此大错。要知道,宗庆后今天所碰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他在合资时犯下的大错:由于短视或者说经验不足,他在娃哈哈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上的失手,自己给自己下了一条"绊马索"。
品牌、商标对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同样曾经高举过"民族品牌"大旗的联想和海尔,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与娃哈哈相比,显然更有经验,也更加成熟。联想在整合香港联想和北京联想准备上市时,柳传志就痛下决心,将香港的合作伙伴请出门外;2005年,联想准备进军国外市场时,发现其英文商标"LEGEND"被人抢注,为此,联想斥资数亿元,毅然启用"LENEVO"新商标,以绝后患。海尔也经历了从"琴岛利勃-海尔"到"海尔"之变,由于商标问题处理得干净利落,至今无虞。
在如今这个知识产权至高无上的时代,你无法想象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会忽视品牌和商标的巨大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宗庆后的对手达能显然更胜一筹,早在合资之日,就未雨绸缪,白纸黑字,以契约为证。达能不是不知道宗庆后手里有数十家"非合资企业",不是不知道这些"非合资企业"用的是娃哈哈商标,但却"隐忍不发",而是静静地等待,直到果子成熟了,再一举收入囊中。
相比之下,达能的做派更为职业化、更为专业化,而宗庆后则有点像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更多的是意气用事。事实上,被宗庆后视为撒手锏的"联销体",也未必是铁板一块,要知道,渠道有形,但忠诚度有限,经销商无一不是逐利而行,这才是古今商道的基本规则。因此,娃哈哈的经销商"声援"也好,地方政府的"支持"也罢,当前者的"声援"为利益所诱,当后者的"支持"与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相背离,宗庆后背后的支撑力量到底能有多大,还真的是一个疑问。
当然,一流企业家和一流商人至少有一点可以形成共识:亏本的买卖不能做。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至少目前的宗庆后和达能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尚未图穷匕首见,所以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下结论。中国人历来信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西方人更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宗庆后与达能之争,更像是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与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一场PK大战。
无论如何,经此一役,所有的中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都会对"自主品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却屡屡在品牌之战中败北。一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如果没有品牌意识,也就不可能有百年基业。特别是当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候,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品牌,只相信游戏规则。
毫无疑问,宗庆后不是一个大企业家,我们已经见识了他的小家子气。对于还不是大企业家而又梦想着成为大企业家的人来说,宗庆后的标本意义在于:宗庆后已经付出了代价,你绝对不可以再付出相同的代价。
来源:新营销

最新移动老总上厕所20070608版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506

地点:公共厕所。 
移动某地总经理上厕所 
"干什么的?"看厕所的大婶喊。 
"我是中国移动老总,我内急。" 
"你不知道现在什么都要收费啊?"大婶。 
"行,多少钱?" 
"进去5毛,出来3毛。"大婶看着他。 
"什么出来也要收费?"老总瞪着眼睛。 
"看什么看,我们这里实行双向收费。如果你办个厕所套餐的话,就可以单向收费了。 
"行,我付钱。"老总掏出十块钱。 
"大便还是小便?"大婶捏住钱问。 
"大便,快点。" 
"恩,你需要办理套餐吗?如果你一次性大便五十次,可以给你优惠再大便三十次。"大婶说。 
"别说了,我先进去,马上出来付钱。"老总交出十元钱进去了,选择了最后一个坑位刚拉出一点,进来位老大爷朝老总说:"尊敬的用户,由于您的如厕费余额不足,请及时到门口交费,以免影响您的正常排便。"老总气冲冲的说:"我刚刚蹲下啊!才拉出来一点!"老大爷说:"硬件升级,服务升位,我们全程采用电脑计费错不了。如有疑问请打10089咨询。"老总不忍闻自己的臭味,捏着鼻子打电话,就听电话中传出柔和的声音:"您好,欢迎您使用中国如厕客户服务系统。中国如厕全球连锁,环境优美,气候怡人,是您居家旅行的好朋友。中国如厕全球连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朝阳区分部天坛营业厅热忱欢迎您的到来。您到这里来将享受家一般的服务,祝您吃的开心,玩的愉快。。。。。。英语服务请按1,日语服务请按2,韩语服务请按3,阿拉伯语服务请按4,粤语服务请按5,普通话服务请按9,转人工请按0。"老总听了急忙按0,电话中传出悦耳的铃声,又有MM的声音:"坐席忙请稍候。"如是铃声和MM声交替几次后,电话突然断了。老总大骂TMD。旁边老大爷说:"不好意思,这位先生你已经欠费了,我们将停止为您服务,按规定您要出来了。"说完就去拉人,老总紧忙从包里拿出100元钱。老大爷说:"请问先生您是交100吗?"老总说:"不,交10块。"老大爷说:"对不起,这位先生我们这里收费最少要交20元。当然你您交100可享受返送您如厕费100元。"老总说:"是不是分十个月送完啊?"老大爷说:"原来您也清楚。"老总心想:"小儿科,这是我们常玩的把戏。"朝老大爷说:"交20,找80。"老大爷收过钱说:"先生我们这儿还有其它增值服务,可以为您开通如厕秘书功能,在您不方便上厕所时她会帮你忙,包月费500元,在接到您如厕需求通知后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到达您身边,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老总心想:"这比我们的反应速度还快啊?"但老总还是气吁吁的说:"不要,交20元,找80。"老大爷又耐心的说:"这位先生如果您交100元就是我们的VIP客户了,我们将为您发一张的VIP客户卡,凭卡您可以在全世界十亿个厕所享受尊贵服务及优惠。绝无漫游费,另外入住宾馆酒店娱乐场所也将享受高贵服务和打折优惠,就连您伤病住院也优先为您诊治。"老总大叫:"不要,交20元,找80,你给我出去。"老大爷又说:"这位先生您别急,我们还有号码万事通业务,最新推出航班,火车,汽车及轮船票务查询,气象服务,线路指南,让您出行无忧。预存厕费送手纸,积分兑换礼品,更多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详情请见各营业厅公告或拨打10020咨询。也可以登录WWW.11A.com查看。"老总站起来大吼:"你TMD给我滚,交20元,找80……"老大爷说:"这位先生请您注意文明用语。"老总说:"我文明不了,我还要打人。"说完举手向前,大爷转身跑出。 
老总归位爽了好久后出来。 
门口婶大说:"先生,您选择的是五号坑位,得付选号费用5元钱,你在里面呆的时候没有说不要选择放音乐,所以每次收费2元钱。另外你在里面蹲了十五分零一秒,前一分钟按5毛每分钟计费,后面按每分钟四毛计费。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费。另外由于你的排泄量占用了我们的下水道宽带,所以请你另外按包月付出费用50元,占道费5元,排污费3元。最后你可以通过小孔看到进厕所的其他人,请付来人显示费5块钱。"老总已经呆在那里。 
"老总先生,我们这里不刷卡,总共你要付76.5元钱,如果逾期不交纳,按每日千分之三的费用计滞纳金,我方不另行通知,到积累到千元我方将通过法律手段催缴"。老总一听气急败坏说:"老子刚刚给那个老头子100元钱了,你还找我要?"大婶说:"对不起先生,我们这儿上班的都是女士,没有老头子。"老总瞪眼说:"没有老头子?他不是你们的员工怎么可以进来?"大婶说:"这位先生,我们这里是公共场所,出入自由。"老总想:"银行取款都不安全,被抢被杀,在这儿被骗就算了吧。我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交钱走人,开120元的发票回单位报销。"掏出100元递交大婶。大婶接过来看了一眼说:"对不起先生,请您换一张。"老总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假币,心想:"又是昨天打牌时别人给的。"老总又掏100元给大婶,大婶接过来说:"这位先生您的如厕时况已经被我们记录下来。"(通讯运营商保证不了客户的资料安全) 
大婶刚刚说完,移动老总"扑通"一声倒在小便池里!! 
大婶马上讲:我们现在要收您的占池费每月25元,如果您有1天不来大便,您下次来大便我们需要另收开通费100元 
移动老总迷迷糊糊的说:还有没有王法了?大婶讲:我的地盘我做主。恰好戈由也来了,大婶刚要解释收费制度,他马上点头并讲:"行,我看行"
外送广告:
就说这厕纸吧,有一说一啊,我不挑厚薄大小,厚不厚是虚的,不抠破旧行。我挑厕所!神州行牌厕所,是吧,用的人多!这就跟进饭馆儿一样,一条街上,哪家人多我进哪家!神州行牌厕所,听说将近十人用,我……相信群众!神州行,我看行!
来源:http://bbs.culture.163.com/ltgch/262343,8.html

香港的医疗改革

 
http://blog.sina.com.cn/u/46e9d5da01000808

这两天,体验了香港的私家诊所和私家医院的服务,虽然公司为我们这些员工购买了医疗保险,但是算了一下,自己还是要负担大约百分之三十到六十的费用,至于自己私人购买的医疗保险,只是负担住院费,而且有很多的条款限制,因此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向保险公司索偿。看着手里面的一大叠账单,怀念起美国的日子,虽然在美国买的医疗保险比较贵,一年下来三千多美金,也就是二万多港币,但是自己只是负担医疗开支的百分之十,甚至零,想想还是划算。其实二万多港币,也就是和香港一份医疗保险一年的供款差不多,而香港的保险,还有很多病不算在保险里面。    私营医疗在香港相当的昂贵,香港的企业,除了那些香港本土的大公司还有外资企业,可以提供优厚的医疗保险,大部分的企业在这方面对员工并不大方。还好香港还有公立医院,但是问题是,由于公立医院的资源有限,如果要享受低廉的医疗服务,那就要付出其他的代价--时间。如果不是急病,等候手术的时间可能是好几年。而且香港的公营医疗目前正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香港的人口老化,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会越来越大,政府到底能不能够承受。    目前香港政府在公共医疗上的开支占所有开支的百分之十七,国外很多国家则是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过如果按照维持目前的标准,到了二零三零年,则会上升到占公共开支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五。这点正是政府所担心的,财力是否足够。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政府进行过多年的研究,推出多份报告,但是由于最终的负担会转嫁到市民的头上,遭到反对。就在前两天,香港的一个研究机构又推出了一个方案,提出用三个支柱的方式来进行医疗改革。也就是说,第一支柱是公营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服务,依然维持政府补贴百分之八十五,形成安全网,确保不会出现没钱不能够看病的情况。第二柱则是公私结合的为病人提供更佳的服务,政府和病人各自负担一半,第三柱则是现行的私营服务,政府不给与补贴。这个方案,建议所有的打工者,只要月收入在五千港元以上就要供款,上限一千元,这些钱在65岁前会用于公营医疗机构,65岁之后,则可以选择用在使用私营医疗机构上。    这个方案是否会得到市民的支持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反对的声音很多,依然认为,政府推卸责任,增加了民众的负担。说到医疗改革,内地的第八分医疗改革方案已经进入集体审议的阶段,看到报道,财政部和法改委对于这份方案较为首肯,也就是说,在财政开支上,这些负责钱的部门觉得可以接受,但是不知道卫生部是怎样的态度。关键是,这个方案能否建立起一个安全网, 至少不应该出现,没有钱就看不了病的情况。

我向厦门市公安局自首 过客

 
http://liwason.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63491&PostID=9909877&idWriter=0&Key=0

����文章提交者:等闲之辈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时逢多事之夏,热点此起彼伏:猪肉、股市、博白、厦门、太湖、郑州取代了高莺莺的襄樊、钉子户的重庆、押钞员的沈阳、崔英杰的北京等老的"四大火炉",成为今夏的最新热点。����作为一个别有用心的好事之徒,本人免不了要凑凑热闹,每日在网络上神游四方,扎进人堆里说两句风凉话,放几个酸臭屁,聊逞一快。昨日再度神游厦门观赏劈叉,不料想劈头撞见这样一张告示:��厦门市公安局通告����  6月1日,我市发生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围堵市政府,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妨碍了社会管理。6月2日,极少数人不听劝阻,继续非法组织集会、游行、示威,造成了更为恶劣的影响。同时,公安机关发现有人故意混淆视听,采用拼接手段在网络上伪造在火车站广场集会游行的虚假图片、以非法组织"反PX联盟"的名义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恐吓、威胁等。事件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严重威胁我市社会的安定稳定。����  经查,上述行为系极少数人煽动、策划,未经主管机关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甚至有极个别人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这些行为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应予处罚。现敦促上述行为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三日内,主动到公安机关或者所在单位交代问题、接受处理。凡在规定期限内主动交代问题的,依法予以从宽处理;对在规定期限内拒不交代问题、接受处理的,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继续煽动、策划、组织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依法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希望广大市民群众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积极检举揭发煽动、策划、组织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违法犯罪人员。����  特此通告����  二00七年六月三日����http://www.xiamen.gov.cn/zxgg/200706/t20070604_165053.htm����看完此布,如梦初醒――原来那些厦门人"集体散步"是未经批准的非法集会。身为国家公民,我也应该认真学习领会《通告》的精神,严格审查自己是否也犯下了类似的错误。����《通告》说: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围堵市政府,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妨碍了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公共秩序"?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社会公众生活和工作的秩序。大家分散各忙各的,互不干扰,这叫秩序,大家集合起来做同一件事,互相协作,这更是秩序。所谓"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实在令人不知所谓:集会、游行乃至于围着市政府示威,这是宪法认可的社会公众的生活型态之一;大家集合起来做这事,其过程就是一种社会公共秩序;要说扰乱,破坏集会、游行才是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即使是"非法"的集会、游行、示威,也不能说是"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只能说是违犯了法律。����再看"妨碍了社会管理",我承认:任何一个社会,管理者是不可或缺的,不然纳税人花钱雇佣管理者干吗?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按照法律对民众的行为予以规范、协助和保护。民众要集会游行,进行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那你就履行你的职责进行管理吧。为什么说人家妨碍了社会管理?需要你做点事,就被说成是妨碍了你做事,这是什么逻辑?总不成花钱雇了你让你成天无所事事,才叫不妨碍社会管理吧?����接下来《通告》还说:"极少数人不听劝阻,继续非法组织集会、游行、示威,造成了更为恶劣的影响",既然是非法行为,公安局为什么不立即依法制止他们,而仅仅是"劝阻"?难道犯了法劝阻一下就可以完事了?是哪条法律授权公安局这么做的?既然是劝阻,人家当然可以不听,等于是放纵人家继续犯法,你们这不是在拿法律当儿戏嘛。"造成了更为恶劣的影响"这又犯了那条法律?如果是给某个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受害者还可以告他们,要求他们赔偿名誉损失;如果是给某个政府机关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你要告他们连法律依据都不好找。该管的不管,管不着的要管,公安局也太没法律常识了吧。����说到"极个别人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这就更是笑话了。极个别人还怎么解散?要人家服从命令把自个儿大卸八块不成?就算这"极个别人"是不止一个人,顶多也就三五个吧,三五个人不肯解散,要结伴回家,或者继续逛街,就能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这么弱不禁风的社会秩序也就林黛玉堪能一比了。千万别告诉我还不止三五个,要是"极个别人"是指成百上千的人,那你们说的"一小撮"还不得是十几亿啊。����既然极个别人"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应予处罚",他们拒不服从解散命令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抓呢?干吗要等到现在才来敦促人家到公安机关和所在单位交代问题、接受处理?所在单位也能进行处理,那说明这些人的所在单位都是执法机关,搞半天,非法集会、游行的原来都是些公检法部门的人啊。����也不能说厦门市公安局的《通告》狗屁不通,比如这句:"对在规定期限内拒不交代问题、接受处理的,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就蛮有条理的。拒不交代问题、接受处理,那肯定得严肃查处,唯一蹊跷之处,是我想象不出"不严肃的查处"是什么样的?查处你就查处,还分严肃的和不严肃的,是吃饱了撑的吧?至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话似乎轮不到你公安局来说,那是检察院和法院的事;"煽动、策划、组织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违法犯罪人员"这里的犯罪也轮不到你公安局来定,法院还没判,你就判了人家"犯罪",拿法院当成你的派出所了?����从厦门市公安局出的这份《通告》来看,他们对法律的运用十分灵活随意。本人虽没有去过厦门,也没有发表文章谈论过这件事,但连日来在网上也浏览了不少关于厦门劈叉的文章,还顶过相关的帖子,左思右想不敢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妨碍社会管理之列。由于《通告》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拒不交代问题、接受处理的,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我经过两天两夜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在这里主动公开向他们交代可能有问题的问题、接受他们不严肃的处理,以防不

ZT: 上海脱胎换骨将成为全球最大巨型城市

 
http://jeeboo-lee.spaces.live.com/Blog/cns!F422F33513C269C0!3748.entry

"母亲:在远方的孩子总是向着家的方向在张望。你知道吗?我很想你。却又不想让你知道……" ?????????????????????????????????????????????????????????????? --- LeE ? ? 【八阕】记者金亨基/金光一/李俊/郑炳善/崔炯锡/上月27日时逢周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中心东北方向40公里远的浦东新区上海长江遂桥海底隧道、桥梁工程施工现场。满载连接隧道用的大型混凝土构造物的翻斗车不停地进出施工现场的正门。在隧道的入口,10多辆巨型起重机下方,混凝土构造物和架构堆积如山,在隧道内,虽然是休息日,依然有500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嘈杂的轰鸣声中忙于切断钢筋和挖掘工作。 
      点






 
上海长江遂桥工程是将上海浦东和长兴岛之间8.9公里的海底隧道,还有长兴岛和崇明岛之间10.3公里的长江大桥连接起来的总长为25.5公里的世界最大的隧道、桥梁结合工程。在水深10米的长江中再向下10米挖隧道的高难度工程已经完成了大约2公里。"《朝鲜日报》是第一个公开施工现场的外国媒体。"负责接待本报采访组的上海长江有限公司现场副负责人殷宏指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施工现场的标语表示:"一天24小时施工,全年无休。" 该工程预定在2010年完工。到目前为止投入的事业费就已高达126亿美元。本报记者询问殷宏:"在技术方面是以哪个国家为基准进行的呢?"他表示:"将 10个混凝土构造物----管片配合口径连接成圆型的隧道工法是中国独立的技术。"感到非常自豪。
隧道1层和2层将分别建设成铁路和高速公路,如果完工,目前坐船需要1个小时以上的上海~崇明岛~江苏省的通行时间将缩短为25分钟。物流费用也将减少到三分之一。就是说,一直以来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生活革命、物流革命即将拉开帷幕。
海底隧道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计划"之一。中国计划到2010年,以上海为中心,将半径300公里以内的苏州、南京、杭州、昆山、松江等长江下游三角洲一带的16个城市组成一个经济圈。这是要以作为国际经济和金融、贸易、海上运输中心的上海为中心轴,将周边城市建为6大产业地带来发展的构想。等到该计划完成之后,面积为现在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的34倍(21万平方公里),人口为现在(1700万)的8倍(1.38亿)的"新上海"就将诞生。就是说,上海将成为面积达到首尔357倍的世界最大的"怪物城市"。
中国计划通过此举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并与周边地区一同发展。在长远角度上,还要使上海带动中国经济的大变革。
中国从2006年开始正式启动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计划。就是从中国共产党第16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第11个5年计划"(11.5规划)时期开始的。此前,杭州等16个城市的市长达成一致,到2010年举行上海国际博览会为止,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工作提供协助。这可以说是"上海版桃园结义"。今年3月,获得国家主席胡锦涛器重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被任命为上海市委书记。中国期望他进一步加强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计划。
上海正在推进的世界最大城市构思的核心就是交通网的连接。为此,建设长达36公里的世界最长海上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上海~杭州之间建设磁悬浮列车等正在进行城市间公路网扩充工程。现在,上海~江苏省(32条)、上海~浙江省(26条)、江苏省~浙江省(24条)之间正在建设多条公路。如果这些工程全部竣工,那么到2020年,公路网长度将从现在的4000公里增加到10018公里。
与此同时,随着铺设上海和南京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被誉为"中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园区的计划也逐渐酝酿成熟。为了把上海和杭州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工程和洋山深水湾周边建设成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同时在进行码头扩充工程。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信息处处长夏荣耀表示:"到目前为止,上海和周边城市在相同的产业领域进行激烈竞争,重复投资和财源浪费现象严重。长江一体化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变城市间的竞争关系,最大限度地扩大协同作用。"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贸易方面分别占全中国的22.4%和38.2%。当中国经济最大顶梁柱上海与长江三角洲成为一体时,必将作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翱翔在地球村上空。

严肃点:GFW封站的理由

 
http://blog.donews.com/JoyChan/archive/2007/06/09/1173544.aspx

最近 Flickr 无法访问,中国人都在lun奸GFW。正好红心杀手王佩兄在 godaddy 上某台主机上的 blog 也被干掉了。于是 Gtalk 上我们有如下对话:
Wang: 这个完蛋了 64.202.163.2,那是我的 BLOG陈佼:有什么反动内容?Wang:我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唯一反动的内容就是这个IP地址的头两位
这是我今年听过的,最有意思的对话。事实证明,GFW 很有幽默感。
btw:王佩的 blog 移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