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日, 十一月 20, 2011

拉手网上市折戟 中国团购业“末途”乍现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11/20/1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丹 朱熹妍

为了抢一个大商户,十几家团购网站坐在一起竞标,每家竭力讲述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到了最后,争执不下的团购网站使出杀手锏:不就是为了提高销量吗,"你还差多少业绩,我给你包销"。

第二天500万元到账。

这是今年秋天团购血拼最激烈时候的情景。一位团购网站的客户总监称,在竞争最为激烈的那几个月,每家团购都是血拼。包销、倒贴加送广告。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间,团购网站用这些疯狂方式烧掉近4亿美元。

不过,他担心盛宴即将拉下帷幕。原计划本月14日登陆资本市场的拉手网在最后时刻折戟。这让整个行业感到寒冷——疯狂烧钱换来的市场份额,资本市场可能觉得不值一文。回过头来,他们已身处时速疯狂的火车之中。

竞标烧钱

坏消息不止一个。

11月16日,传出了24券团购网淮安站卷款潜逃的消息。一夜之间,24券淮安站人去楼空,而商家的几十万元货款尚未结清,24券高级公关经理章永刚表示,这并非是卷款潜逃,而是考虑到三、四线城市站点未能盈利,在"收支不平衡"的压力下关闭了部分分站。

24券的关站风波让团购行业的财务危机波及到了商家,此前辛苦建立的团购网站的形象毁于一旦。

天津CGV星星国际影城东马路店总经理曹亦铮说:"我看到24券淮安站新闻的时候非常气愤,作为商家,团购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结果却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非常痛苦。所以我们在选择团购网站的时候,对账期的要求要十分合理。如果账期不合理,即使网站的条件再好,我们也不会合作。"

如今,搜遍所有团购网站,也很难再找到9元钱的电影票了。

之前,低价电影票一贯是团购网必争之地。当一家电影院线传出想做团购的消息,往往十几家团购网站都会蜂拥而至,商家给每个团购网站放一个牌子,让大家坐下来开始竞标。

这时候,糯米和满座就会说我们有分众的全年广告,可以附送广告;拉手和24券就会说我也有广告,我有地铁广告,可以给商家做地铁广告。而商家觉得,团购在哪儿做都行,如果还能赚个广告,何乐不为。

F团一位高层称,竞标对于商家来说非常正常,跟广告公司拿着方案去招标是一样的,不仅是大型的餐饮和影院,很多商家都是这样谈的,通过广告来撬动一些资源,团购网比的是方案和资源。"同行是敌人也是朋友,在竞标时争得面红耳赤,私下里也是好朋友。那段时间经常有同行用广告抢下生意,然后对着我微笑示意,意思是'看我们多牛'"小袁说。

最终,每一张9元的团购电影票,团购网站都要为此倒贴9元。贴钱,成为跑马圈地最惯用的方式。

小袁,一家团购网站的一线销售。小袁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今年年初在跟一个牛排馆谈合作时,本来就要敲定合作计划,突然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不想做团购了,仔细追问了好几遍才知道,原来拉手网愿意贴钱给他们做团购。

"刚听到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后来这种事越来越多,都是为了争抢一个优秀的商家,往往十几家团购网站一起竞标,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贴钱的力度让我咋舌"。

但她很快发现,贴钱还是小投入,包销和送广告来得更大手笔。包销不仅给团购带来经营压力,而且包销一般需要提前付款,一旦货物出现滞销,团购网站现金流将被占用。

花钱的方式还有为自己打广告。

相当数量的团购网站选择了楼宇、地铁、公交等户外媒体,人人网上市不久,就为旗下糯米网一次性在分众传媒投放1000万的广告。网络媒体也被炒至天价。一位新浪的营销人员透露,网站广告费用大多采取"保底价+链接返点"组成,返点费用有时高达200%,也就是说,如果门户链接过去的用户消费了100 元,团购网站要返给门户200元。

从去年春节开始,为央视服务的代理公司开始接到这些新客户的咨询电话。最终,拉手网在央视投放了千万级的广告费用,加上户外、网络媒体一起,据称拉手每月有3000万元的品牌推广费用。据拉手网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上显示,截至今年4月已经完成三轮融资共1.66亿美元,按照每月3000万的投入,将支撑不到半年。

商家转向

"到了10月,这种事情就戛然而止了。"美团网市场部高级经理谭晨辉称,风向已经开始转变——商家挑选团购网站开始变得谨慎,不再一味看重优惠。

团购网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商家提供促销的平台,其模式简单进入门槛低,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户粘性不高。这导致了即使低价换来了一时的流量,一旦低价优势消失,用户流失非常快。

F团相关负责人称,我们需要考虑在广告效果方面的侧重,毕竟现在营销成本是团购网站最大的投入,必须把钱花在最最有效的地方。

伴随着24券传出卷款潜逃的事情,商家对于团购网站的信任重新跌回了起点。乐友孕婴童网络推广经理刘泽炎称,相比半年前,做团购的效果从数量和反响上都有很大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团购网站参差不齐,消费者和商家对团购的不信任。

有团购需求的商家,在面对不同优势的团购网站会进行一个自我筛选,除了附加广告和倒贴钱的诱惑外,商家考虑的更多是平台的推广效应。

刘泽炎说,为了竞争,团购网站纷纷打出亲情牌,在平时多多建立沟通和联系,另外还会给出更好的位置,对外包括邮件或者广告方面的支持。每家团购网的侧重点不同,每次选择的侧重也不同。而对于广告的诱惑,乐友的考量主要在销量上,因此对附送广告并不十分感冒。

如果是电子票据的商品,就会偏重宣传范围比较广的团购网站,比如高朋和QQ团购,他们可以主动把不同的信息推送出去或者是发送到邮箱相对显著的位置。如果是实物的商品或者尾货和促销品,就会选择以销售为主的网站,则会选择美团或者58团等,这样的购买力度很大的团购。

一位经常跟团购合作的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市场的不信任,更多是商户和顾客之间的问题,商户选择好的团购网回款不是很大的问题。

资本陷阱

这场烧钱盛宴后的风险投资们,像极了冤大头。拉手网上市受阻,资本退出悬在空中。

除拉手网之外,美团、F团、满座网等均已完成两类融资,规模在5000万美元。窝窝团更称其A轮融资2亿美元,投资方分别为鼎晖、天佑、清科等。据网络公开资料统计,中国团购行业过去一年内融资规模接近10亿美元规模。

拉手网招股书中显示,拉手网的第一大股东为金沙江创投,持股比例为38.9%;而其创始人吴波及家人的持股比例为22.6%,为第二大股东。

资本推动了这场广告大战、跑马圈地。他们的目的是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混战中,谁先闯关都会招来妒忌。一位接近拉手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拉手上市前一晚,美国证监方面接到了竞争对手递交的材料,显示拉手的财务问题严重,不具备上市资格。

这让年届不惑的吴波颇感忧伤。这是他第三次创业。他一直认为应该将市场份额尽快做到最大,登陆资本市场,然后再逐一解决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融资市场对于团购的态度也开始转变。年初,一位风险投资人谈到团购时说:"这个行业竞争太大,但是还是有机会的。"不过现在,他的态度是:"行业规则已乱,短期之内不再考虑。"

抠门也许是过冬的方法。美团的CEO王兴搬进新办公楼时,只选了一个普通工位坐了下来。他对外宣称,美团每个月亏损1000多万元人民币,账上还有4000万美元,保守来算还能做两年。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称,目前美团每个月保持20%的增长,进入稳定的发展期,预计明年四季度开始盈利,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lang: 'zh-CN'}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据称卡扎菲次子赛义夫被捕时试图逃离利比亚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上海热线-RSS订阅 on 11/20/11

19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名女孩庆祝赛义夫被捕。新华社发

19日,在利比亚南部城镇奥巴里,卡扎菲次子赛义夫被捕。图/东方IC

赛义夫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过渡委)军方19日在的黎波里宣布,执政当局在利比亚南部塞卜哈地区成功抓获卡扎菲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

  老二南部沙漠被捕

  过渡委军方官员伯拉马拉当天在的黎波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证实,赛义夫已经被捕,可能会被转移至津坦,过渡委将在未来几小时内发布赛义夫被捕细节。

  过渡委"津坦旅"指挥官巴希尔·特拉耶布告诉美联社记者,赛义夫在利比亚南部城市赛卜哈附近的沙漠城镇奥巴里与他的两名助手一同被捕。按他的说法,赛义夫当时试图逃离利比亚。特拉耶布没有详述赛义夫如何被捕。

  但他说,赛义夫将被带至"津坦旅"的大本营津坦,将由过渡委决定赛义夫受审地点。

  特拉耶布还说,同样受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利比亚前情报部门主管阿卜杜拉·塞努西目前下落不明。

  首都市民鸣枪庆祝

  赛义夫被捕后,众多的黎波里市民在街头鸣枪或鸣笛庆祝。停泊在的黎波里"人民港"内的船只也响起了汽笛声。

  利比亚士兵阿萨德·阿拉比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好消息。卡扎菲死了,他的儿子也被捕了,作为一个新生的利比亚人,我感到非常高兴。"

  赛义夫出生于1972年,是卡扎菲次子,也是卡扎菲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赛义夫2008年获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被认为是卡扎菲最有可能的继任者,代表其父扮演公共关系和外交角色。今年6月,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对卡扎菲、赛义夫以及利比亚前政权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塞努西签发了逮捕令。今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利比亚苏尔特身亡后,国际刑事法院曾表示,该法院通过中间人与赛义夫进行了"非正式对话",商谈其主动投案前往海牙受审的可能性。

  在赛义夫被捕前,他是卡扎菲8名子女中唯一下落不明者。 据新华社电

  ■链接

  利比亚指责卡塔尔干涉内政

  据新华社电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驻联合国代表沙勒加姆18日敦促卡塔尔停止干预利比亚内部事务,指责卡塔尔向利比亚宗教党派提供武器和资金。

  沙勒加姆当天在摩洛哥丹吉尔市告诉路透社记者:"确凿的事实显示,他们向一些党派,一些宗教党派提供资金。他们提供钱和武器,试图干涉与他们无关的事务,我们抵制这种做法。"

  先前,在推翻卡扎菲政权的战斗中,卡塔尔算是过渡委的坚实盟友,是第一个承认过渡委合法性的阿拉伯国家。

  现阶段,卡扎菲已死,过渡委面临组建政府的艰巨任务。先前以卡扎菲为敌人团结起来的各派力量已显现裂痕。

  首都的黎波里民兵武装领袖内克近日放出狠话,称新政府应设立代表的黎波里民兵武装利益的职务,因为是这支民兵队伍推翻了卡扎菲政权。内克说,如这一诉求得不到回应,他将组织示威抗议,像推翻卡扎菲政权那样推翻新政府。

  ■背景

  卡扎菲八子女命运

  长子穆罕默德1970年出生,他负责主管利比亚移动和卫星通信运营商——邮政电信总公司。8月21日,穆罕默德在首都的黎波里遭过渡委武装包围后投降,8月22日被支持卡扎菲的武装解救,8月29日进入阿尔及利亚避难。

  次子赛义夫1972年出生。利比亚过渡委19日宣布在南部塞卜哈地区抓获赛义夫。

  三子萨阿迪1973年出生,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曾效力意大利甲级联赛球队。9月11日,萨阿迪入境尼日尔避难。

  四子汉尼拔1975年出生,是利比亚海运业巨头,曾在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进修并获MBA学位。8月29日,汉尼拔随母亲进入阿尔及利亚。

  五子穆塔西姆1977年出生,在卡扎菲子女中掌握着最高职权。10月20日在苏尔特战死。

  六子赛义夫·阿拉伯1982年出生,1986年他险些死于美军战机空袭。2006年至2010年在德国慕尼黑读大学。2011年回到利比亚后,他在东部地区领兵作战。4月30日,赛义夫·阿拉伯和卡扎菲的3个孙辈在的黎波里死于北约空袭。

  七子哈米斯1983年出生,曾在俄罗斯接受过训练,是利比亚精锐部队32旅("哈米斯旅")的指挥官。哈米斯8月29日在距首都的黎波里东南90公里的小镇泰尔胡奈与过渡委武装交战时死亡。

  女儿艾莎1976年出生,是卡扎菲唯一的亲生女。她是一名职业律师,同时主管利比亚最大的慈善机构。8月29日,她随母亲进入阿尔及利亚避难。8月30日,艾莎在阿尔及利亚产下一名女婴。据新华社电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周边国家心态复杂 专家:暂停公民赴菲越旅游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上海热线-RSS订阅 on 11/20/11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综合11月1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东亚峰会于11月19日召开。尽管中国已经明确指出南海问题不应成为其议题,但菲律宾与美国却已明确表示计划这样做。印度和日本也有意加入这一阵营。美国驻军澳大利亚以及插手南海的表态已经将水搅浑,亚洲目前出现近年来少见的大国立场顶撞。菲律宾称赞美国是地区稳定的力量,但印尼则担心美国军舰可能在他们的海域进进出出。法国欧洲一台评论说,东盟各国在中美对峙的背景下左右为难,他们原本希望两个大国的博弈能给它们谋取利益最大化更多空间,但频繁的"二选一"终将令小国疲于奔命。

  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目前一些国家正希望借南海问题挑战中国的容忍底线。但中国在处理这个复杂的外交问题时要把握好度,并应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宣称"关注海上安全" 日本或借东亚峰会挑战中国南海权益

  11月18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并出席了在那里召开的日本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据称,会议以海洋安保为主要议题,并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巴厘岛宣言》。该共同宣言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基线,强调了"自由航行和航行安全",以及"遵守国际法"的具体要求。

  这份共同宣言引起了日媒的极大兴趣,它们纷纷发表评论,称宣言将矛头"直接瞄准中国",宣布日本与东盟国家将在海洋安保问题上"与中国对立",联合建立"对中包围网"。

  而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还计划在东亚峰会上讨论海上安全问题。报道说,野田佳彦计划在会上敦促其他亚洲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关注海上安全",从而"以微妙的方式挑战中国",因为中国反对在会上讨论这个问题。野田在本周末的会议上还将会晤菲律宾、印度和越南的领导人。

  野田佳彦发言人四方敬之在17日接受采访时称:"我们认为,让与会国确认遵守国际规则(特别是国际海洋法方面的规则)以保证航海自由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

  报道认为,野田佳彦的姿态虽然不太可能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但会凸显日本在一个曾经高度提防其军事角色的地区扩大与邻国安全关系的动作。

  报道写道,日本数十年来一直处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之中,与周边国家几乎完全隔离。不过近年来,日本开始逐渐扩大与邻国的联系,其中包括越南和菲律宾等在二战期间曾被日本侵略和占领过的国家。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的这一举措似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辛格重申中印发展"最好的关系" 印媒鼓动要"南海利益"

  前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两位领导人就经贸合作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友好会谈。辛格在会谈中强调,印中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不过印度媒体在报道中却对南海问题大加炒作,宣称印度对所谓的南海问题"立场坚定"。

  《印度斯坦时报》19日以"自信的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坚定"为题报道称, 18日的会谈中,两国总理就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拟在南海争议水域进行的油气开发工作一事进行了交流。印度总理辛格称其活动"纯属商业性质",并称,南海主权问题"应依照国际法律和行为方式解决"。《印度时报》则认为,辛格的上述言论透露的信号是,对于中国反对印度在南海上的存在,印度给予了"坚决回击"。

  不过《印度斯坦时报》也报道指出,尽管两位领导人谈论了南海问题,但是双方"都没有打算就此事而争吵",辛格与温家宝总理在会谈中共同承诺将发展"最好的关系",重申"21世纪属于亚洲"。其实,印度媒体日前也曾透露印度要借东亚峰会之机介入南海争端的意图。据《印度快报》18日报道,印度总理辛格预计在东亚峰会上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会谈,期间会商讨所谓的南海"自由航行"问题。/p taggedby="hylanda"p taggedby="hylanda"  报道称,印度在南海航道上具有"战略利益",美印贸易的40%都是经过这条线路运输。辛格此次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预计将会触碰这个问题。报道称,印度不见得会公开赞同菲律宾和越南对南海主权的主张,却有足够的胆量问一句:"到底谁拥有南海?"这个问题本身就足以让北京恼怒了。印度对南海问题的正式立场出台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新德里方面只是表示:"我们正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但美国在澳驻军的消息被印度专家形容为"上天的安排",称这意味着更多战略政策和贸易机会,澳大利亚决定向印度出口铀就是第一个明证。/p taggedby="hylanda"p taggedby="hylanda"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南亚问题专家孙士海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印度目前对于中国的快速崛起有一种不确定性,担忧其在亚洲的利益受损,因此印度目前正在东亚寻求"力量平衡",这是一种战略考虑。目前印度在一些问题上也对中国趋于强硬,这一点值得中国注意。但孙士海指出,中印和平发展的主流并没有改变,中国也不用过于担忧印度是否会与中国发生针锋相对的冲突。/p taggedby="hylanda"

  印尼担心美军舰出入自家海域 多数东南亚国家未寻求遏制中国

  其实,印度与日本并不是唯一的两个欲借东亚峰会之机介入南海争端的国家。美国日前已经明确表示将在东亚峰会上讨论南海问题。美国的盟友菲律宾近期更是由于有美国"撑腰",提高了在南海问题上的调门。

  希拉里16日访菲纪念美菲同盟关系60周年之际宣称,美菲的同盟关系将升级,美国还将就安全问题与菲律宾进行合作。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对此称,这是美国"给南海争端发出强烈信号"。罗萨里奥此前还敦促东盟应在解决南海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不过,尽管菲律宾称赞美国是地区稳定的力量,印尼则担心美国军舰可能在他们的海域进进出出。法新社报道称,印尼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正迅速成为奥巴马的一个重要盟友。可是,印尼此次像中国一样对美国加强军事存在表达了关切。印尼外长马蒂在巴厘岛说:"我不愿看到由此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紧张局势和相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印尼海军前参谋长苏哈托诺警告,美国可能将印尼拖进争端,因为"他们的舰队很可能通过我们的海域进进出出"。泰国外长素拉蓬呼吁东盟国家"必须在新朋友美国和老朋友中国之间保持平衡",新加坡外长尚穆根则坦承,东盟国家不希望被夹在大国利益竞争中间。

  广西社会科学院学者孙小迎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实际上,东盟内部并没有把遏制中国崛起当共同利益的基础,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不愿这片区域的水变浑,就连菲律宾也未必忠诚于美国。这些东南亚国家应该记得曾经依赖美国的教训,中国与其打交道的方式则温和谦让得多,他们不该以怨报德。


  "中国在南海问题要不同国家不同对待,暂停赴菲旅游未尝不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已经有数个国家都在尝试借所谓的南海航行自由介入南海争端,但事实是,中国从来都没有妨碍南海的航行自由,南海的航行自由也并没受到破坏。现在美国等国家只是在基于一种"假想"的逻辑在说事,他们的思路是,如果南海争端闹大,就会出现航行自由受阻碍的问题,因此他们要介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金灿荣教授指出,表面上这些国家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问题,但其实背后有着地缘政治动机,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想借南海争端促使东南亚国家分离中国,进而达到在亚太牵制中国的意图。

  金灿荣教授还表示,目前这些国家还只是在造势,挑战中国的容忍底线,他们希望看到是,中国"被逼急了跳出来",而这正好让其形成一个以美国为首的统一的"反华战线"。可以说当前针对南海问题,中国在外交上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他提出的建议是:首先中国要注意,并非所有的南海争端国家都在与中国闹事,所以中国在对南海问题的表态中要把握好度,不要伤及没有与中国对着干的南海争端国家;而对于区域外的大国,中国则要发出警告,挑唆或推动南海争端复杂化对于谁都没有好处。

  "对于菲律宾和越南这两个闹得最凶的国家,中国尝试对其实施经济制裁也未尝不可。"金灿荣教授指出,"中国可以减少对他们的援助,并暂停中国公民赴当地旅游,这也是在向他们传递信号。"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