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五月 27, 2009

中国日报:巴东县公安局正在失去公信力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 英文《中国日报》526日社论: 真相是每一个案件中正义得到伸张的最基本条件。所以,警方在一个案件的调查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掌握案件的全部真相。

正因为如此,湖北巴东县公安局----由于在邓玉姣案件调查过程中非但没有揭示真相,反而把案件的基本事实搞得扑朔迷离------正在失去其应有的公信力。

邓玉姣在地方官员向其索取特殊服务并用钱击打其头部的情况下,用水果刀将这个官员扎死,同时扎伤了另一名官员。事后,她打电话自首。

当地警方在案情通报中,不断改变对案件的描述,这些改变令人疑窦丛生,不能不让局外人怀疑: 他们是为了影响判决而在刻意遮蔽事实真相。

在最初的通报中,邓玉娇曾被「推倒」在沙发上,而在后来的通报中却成了被「推坐」在沙发上;当律师称邓玉姣曾被强奸,警方赶紧出面否认;当律师称邓玉姣的内衣上可以找到证据,邓玉姣的母亲却意外的称送些可以成为证据的衣服已经被洗过了。

警 方甚至在邓玉姣母亲尚不知情的情况下,称她己经和律师解除了委托关系。在最新的案情通报中,案件现场居然出现了另外两个劝架的服务员。邓玉姣主动投案,现 场又有其他两名官员作为证人,警方应该不难得到案件的全部事实。然而,当地警方的调查却使案件越来越复杂。而在案件发生10多天后,警方居然还没有将应该 获取的证据查收,更是让人无法原谅。

局外人很自然要怀疑当地警方是否在竭力洗刷死者生前对邓玉姣所做的一切。有些人甚至怀疑邓玉娇的母亲是在受到某种压力的情况下才毁掉证据。

从利害关系的角度考量此事,我们不能说舆论的怀疑没有道理。

时间飞逝,在澄清整个案件真相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上一级机关的介入就变得紧迫,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指派没有利害关系的警方对案件进行彻底的调查。

如果当地警方确实隐瞒了真相或者有意混淆是非,相关人员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处罚。只有整个案件,包括当地警方案件调查背后的故事,彻底真相大白,正义才可以得到伸张。

(中国日报评论员: 朱渊)

哈佛出版蒋介石新传:蒋介石终究赢了毛泽东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陶涵最新出版的《蒋介石传》,从全面的观点着眼,对蒋介石给予了不少正面的历史评价,迥异于过去西方及中国大陆的描述。他认为,蒋介石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甚至今天中国大陆的走向是蒋介石主张的方向,不是毛泽东的。
 
  《中国时报》报道,陶 涵说,他本来和大多数的西方人一样,对蒋介石充满负面观感,诸如纵容贪腐、专制独裁、丢掉大陆等等,大概唯一的正面观感是蒋本人很清廉。但是基于自己是“ 温和的自由派、外交政策的务实派”,陶涵以开放的心态写《蒋介石传》。台湾、大陆、日、美、俄等国陆续有大量资料解禁,尤其是蒋的日记公开,使大家有机会 更全面的了解、评价蒋介石。
 
陶涵:大陆今天走向是蒋介石的方向
 
  陶涵认为,蒋介石是高 度争议性人物,处于列强欺凌、军阀割据的时代,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经济上则民不聊生。但是蒋介石“支持妇女权益、爱国、痛恨帝国主义,尽管他有好几个孙 辈有外国血统”。又说,蒋介石缺乏魅力,不受同侪所喜,但有决心、勇气,且清廉,故广受欢迎。此外,蒋介石缺乏幽默感,脾气坏,但很容易笑,且从日记看出 他是虔诚的基督徒。
 
  陶涵说,蒋介石知道自己很多举措不当,也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专制镇压找借口,他为某些作法感到痛心,显示蒋介石不是冷酷无情之人,所以毛说蒋真诚、正直。
 
  这本书叙述了历史事件真相。例如南京大屠杀。书中说,南京保卫战,“国军将士殉国者达七万人”;日本占领后,三个月内,平民遭屠杀者达30万,包括活埋、剖腹、奸杀等惨无人道之举。
 
蒋介石:若我至死独裁 不过与草木同朽
 
  又如抗战是谁打的。书中说,中国军队战死300万人以上,还有至少100万死于营养不良或疫症,90%都是蒋介石的部队。至于共产党,书中说毛泽东告诉自己人,要掌握机会搞武装斗争,以壮大自己。
 
  陶涵认为,退守台湾让蒋介石终于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建设,在社会、经济等方面,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他说,蒋介石如果地下有知,会为台湾今天的成功而欣慰,会为大陆的巨变而惊讶。然而蒋介石最大的感触,恐怕是中共政权不再高举“阶级斗争”、“世界革命”,而是像如今大陆张扬孔子思想、和谐社会。
 
  有一段话,过去似未曾公开,见诸二战时的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将军本人所述。蒋介石曾告诉德迈:“如果我至死还是独裁者,不过与其它独裁者一样与草木同朽;可是如果我成功的为民主政府建立真正稳固的根基,我会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