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二, 二月 24, 2009

AIG亏损严重再寻政府援助 计划出售资产


文章提交者:小奕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路透社23日援引内部人士消息报道说,美国保险巨头国际集团(AIG)去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现创纪录的亏损。AIG目前正与美国政府谈判以期获得更多援助,该公司还计划出售资产回笼资金。

  据透露,AIG去年第四季度亏损约600亿美元,超过时代华纳公司2002年创下的540亿美元纪录,成为美国上市公司迄今出现的最大单季亏损。

  另有消息称,AIG与美国政府的最新一轮谈判内容涉及政府提供新援助资金和债权股权转换等内容。AIG可能寻求政府将所其持有的该公司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曾报道,AIG将于3月2日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财务状况,其董事会将在本月28日力争与政府达成协议。CNBC说,如果谈判破裂,AIG将有破产可能。但也有消息称,AIG并没有申请破产保护的计划。

  美国政府分别于去年9月、11月先后两次对AIG施以援手,援助资金总额约1500亿美元。为偿还政府资金,AIG计划出售大部分资产,只保留在美的财产险、意外伤害险等业务。

  彭博社24日援引匿名人士透露的消息称,AIG欲出售旗下业务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的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目前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和法国安盛保险公司的投标,这是迄今AIG业务分拆过程中的最大动作。

  有分析师称,AIG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美国政府手中,由于该公司"太大而不能任其倒闭",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分离尚运行良好的业务单元,由剩余主体承担损失并继续接受政府援助。

股市下跌令全国社保基金2008年首现年度亏损


2009年 2月 24日 星期二 10:10 BJT
 
 

路透上海2月24日电---中国第一财经日报周二报导称,全国社保基金2008年固定收益和实业投资收益约为200亿元,而权益投资亏损约390亿元人民币,出现自成立八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报导指出,由于去年A股市场罕见下跌,全国社保基金交易类资产浮亏超过600亿元.中国股市沪综指去年下挫逾六成,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年跌幅.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相关人士的话表示,社保基金坚持的是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而不能以"年"为单位来考量;仅去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股市建仓资金就接近200亿元,这部分业绩在2008年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一位接近全国社保基金的人士称,全国社保基金在去年初判断出当年的利率将呈现前高後低的走势,因此在上半年加大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使固定收益配置超过50%,几笔大的银行存款和企业债投资都赶在央行降息之前,已经有力地支撑了去年的业绩.

此外,报导还指出,去年全国社保基金新增资金约45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拨入100亿元,明显少于2007年财政性拨入资金308亿元.业内人士称,如果不加大财政投入,全国社保基金2010年"万亿元"规模的目标估计难以实现.(完)

--报导 曲伟治; 审校 黄凯

国内奇瑞缺乏和需要开发的发动机技术


文章提交者:爱笑的顿 加帖在 车友评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极低的摩擦功,改善NVH:液压挺杆带DLC coating(一种涂层),价格很贵,奇瑞未来可能会用!

超低弹力活塞环,下一代奇瑞发动机会采用!但是这需要高度的零件质量控制(比如缸体铸造精度),大众的发动机容易烧

机油,我猜有些原因可能就是这些造成的!生产的缸孔的变形超过了设计值,活塞环弹力又低,自然机油耗就高了!

2.增压技术:可以预见,奇瑞未来的会大量采用机械增压发动机,而不是涡轮增压!今年应该可以有1.6,1.8机械增压发

动机面市!

3.电磁式进排气阀(EMV):目前成本较高,暂时不会采用。

4.汽油缸内直喷(GDI):正在研发,2年后可以见到量产机型。

5.锻造曲轴――适合高性能发动机,成本高,未来可以直喷发动机机型里见到该技术。

6.装配式凸轮轴――成本同样高昂,是否采用要看这几年成本能够降低到什么程度。

7.粉末冶金锻造连杆――美国人用的最多,欧洲逐渐在采用,奇瑞下一代以后的所有汽油机型都会采用,重量极轻,强度

高,整体成本低!

8.静音链传动――同样目前不采用是因为成本原因,未来可以直喷发动机机型里见到该技术。

9.双VVT,双气门升程――注意,目前的大部分VVT只能改变进气相位,能够同时改变相位和升程的只有本田和BMW的一些

发动机。同样,奇瑞会集成在未来的直喷增压发动机上。

10.可变长度进气管――正在开发,开发成本非常高,需要2年时间。

11.可变排量机油泵――2年左右,会应用在奇瑞的发动机上。

12.发电机的起停技术(Stop and Start)――欧洲一些车型已经应用了,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方便遇到红灯时迅速启动

汽车!――2年后,大家会看到!

现在技术革新很快,但是很多新技术不能立刻应用的原因大家也很清楚:可靠性以及成本,所以大家也不要眼红老外的先

进技术,等到奇瑞有高端车型的时候,大家也一样能看到这些,这些是需要很多方面同步的!(开发发动机时,必须要指定

对应的平台的车型来开发的

让民主造福中国 俞可平



2009-02-24  学习时报

  我的第一本访谈录《民主是个好东西》在2006年10月出版 后,引发了国内知识界对民主问题的大讨论,其反响之大出乎我的意料。从我得到的反应来看,众多的知识分子参与了这场讨论,绝大多数读者明确支持我的观点, 这令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也有一些读者反对甚至批判我的观点,这使我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让我对一些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从而避免在民主问题上 走向极端,因而也是一桩好事。还有极少数人在反对和批判我的观点中获得了满足和乐趣,这使我对世情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而使我变得更加宽容和警醒, 倒不失为一个意外的收获。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中,承蒙学术界和新闻界一些友人的敦促和关爱,我又陆续就中国的民主法治、政治改革、政府创新、公民社会和发 展模式等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于是便有了现在的第二本访谈录。

  这本集子虽然论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就我自己而言,重点仍然在中国 的民主政治。我力图对大家关心而又容易误解的民主政治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并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对我提出的质疑和诘难。其实,我的许多观点已经以论文的形式 公开发表,并且收录在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一书中。在这里,我愿意重申以下几点看法。

  民主与法治。从根本上说, 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民主的根本意义是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民主权 利的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民主。若没有法治,公民的民主权利就有可能随时被剥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稳定,民 主进程就有可能导致秩序的失控。法治包含法制,但不等于法制。法治意味着健全的法制和严格依法办事,但法治的实质意义,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权 威。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服从法律的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一种法治,只有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才能真正实行。 因此,法治的真谛在于民主。说有民主就无法治,要法治就不能要民主,这是危言耸听。

  民主与集中。我们通常把民主与集中作为一个整体看 待,“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样一种“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在这里,民主与集中是同一个政治过程中两个各不相同 而又不可或缺的环节。可见,民主与集中作为两个环节,是从政治过程的意义上说的。但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不是一种政治过程。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的民 主,指的是“人民的统治”。任何一种国家制度都需要权威,需要集中,需要秩序,需要服从。民主制度也不例外,民主政治同样需要权威和集中。因而,无论从国 家制度的意义上说,还是从政治过程的意义上说,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以为讲民主就是否定集中,或者要集中就没有民主,都是极大的误解。



   民主与民生。中共十七大既突出强调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又高度重视民主,把人民民主视作社会主义的生命。改善民生与发展民主是一种 什么关系?它们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既不能将这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不能认为重视民主就势必忽视民生,或相反,强调民 生就势必轻视民主。民主与民生并不相互排斥,民主促进民生,民生需要民主。对于单个的公民来说,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都是其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对于整个国家 来说,改善民生也好,发展民主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民主和民生是中华振兴和共和国腾飞的两翼, 不可偏颇。以发展民生,去阻挡民主,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民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民主亦然。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普遍价值,有着共同的要素。但是,由于实现民主需要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国家或 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可能极不相同,因而,世界各国的民主都或多或少会带有自己的特征。例如,民主需要选举、分权、监督、参与、协商、法治,这是其普遍性的 一面。但选举、分权、监督、参与、协商、法治可以有许多形式,仅就公民的选举而言,就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比例代表制与多数代表制,记名投票与无记名投 票,等等,这是民主的特殊性。民主制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不能只看到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有其共同要素和形式,就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民主模式,以民主 的普遍性否定民主的特殊性;反之,同样不能只看到民主的特殊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就认为根本不存在民主的普遍性,以民主的特殊性去否定民 主的普遍性,认为中国的民主与其他国家的民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把民主当作西方国家的专利,简单地否定民主的普遍性,正像简单地否定民主的特殊性一样,都 是有害的偏见。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政治过程。真正的民主,应当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和政治过程 的各个环节。从理论上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民主进行分类,比如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还有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民主”,即民主选 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事实上,不管对民主怎么分类,如果从环节上看,两个环节最重要,这两个环节彼此不能缺失。第一个环节是民主选举。民主 就是人民的统治,可人民对国家的统治一般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间接统治就离不开选举。人类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另外一个更好的办法,来代替选举的形式, 把最能代表人民利益并真正对人民负责的官员选出来。第二个环节就是决策,这里面包含了协商民主。当一个官员被选举出来后,一定要有一套制度来制约他的权 力,让他在决策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利益相关者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可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处于政治过程的不同环节,它们不能相互取代。那种 认为中国的民主是协商民主,西方的民主是选举民主的观点,是对民主的无知。

  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严格地说,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或主权 在民,其本义只能是人民的民主。但民主可以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群体,例如政党领域和社会领域,于是便有政党民主、社会民主、精英民主、阶级民主等说 法。由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是中国民主发展的现实道路。党内民主是除基层民主之外,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又一重点。如果说基层民主是由下至上推进民主政治 的话,那么,党内民主则是由权力核心向外围推进民主。没有党内的民主,就意味着没有核心权力层的民主。但是,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 主”,这一命题本身就意味着,党内民主不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人民民主才是最终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因此,以人 民民主去否定党内民主,或以党内民主去否定人民民主,都是对中国民主发展道路的曲解。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我们之所以要把人民民主当作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因为民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权 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简而言之,正像本书书名所揭示的那样:发展民主是为了造福于我们伟大的人民,造福于我们伟大的国家。(文/ 俞可平 本文原为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一书的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