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十二月 26, 2007

卫生部部长陈竺: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周维律师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12/26/07

卫生部部长陈竺: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2007年12月27日 08:09:35  来源:新闻晨报

【字号 】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下午听取国务院医改报告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26日下午将听取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等。

    人大常委会26日听取医改报告 补贴患者原则确定

    国务院提交的有关"医改报告",26日下午将首次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进行分组审议(编者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议程,26日下午应为听取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等)。消息人士透露,"医改报告"中"补需方"(即补贴患者)的原则已经较为确定。     

    卫生部部长陈竺作医改报告

    陈竺26日说,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陈竺26日说,要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陈竺26日说,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陈竺26日说,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陈竺26日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关部门将制定改革配套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刘道伟 作

    众所瞩目的"医改报告"昨天终于揭开面纱,卫生部部长陈竺特别提到的"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更让百姓对医改充满期待。陈竺是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作上述表态的,这也是"医改报告"首次高规格出现在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据陈竺透露,到2010年在全国将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药品价格将"降低"

    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不够,医疗机构纷纷以提高药价为手段,来维持自

身运作和发展。

    陈竺昨天称,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他透露,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中央政府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方式,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中国政法大学卓小勤教授,他表示,如何解决"以药补医"是医改的核心问题。现有的药品加成机制、医院过于依赖药品收入,使得医院进贵药、医生开贵药的现象比较突出,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医疗服务价格将"适当上涨"

    陈竺也同时强调,除了增加财政补助,也会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普通老百姓难免会担心,药价降了,医疗服务价格却涨了,是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老百姓的整个医疗支出会不会仍然很高?

    卓小勤对此表示,倘若单纯地调高或者降低某种医疗费用,确实可能出现民众担心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医院的合理补偿机制,实现财政补贴、药品产购销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

  基本医疗"政府主导"

    此前征集医改方案时,究竟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曾经出现过激烈争论。

    陈竺昨天则明确,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陈竺表示,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将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公共卫生机构继续"公益"

    值得注意的是,陈竺在报告中强调,公共卫生机构要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维护公益性质。中国社科院生命伦理学专家邱仁宗就此称,67%的医疗费用由患者来承担,这是极不合理的。

    陈竺还透露:"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医院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医院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等。要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周凯)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