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酷评]观《天道》有感_影视评论_天涯社区
观《天道》有感
问题:
1、 王庙村没有村长;有果树林的村子不大可能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与国情不符。古城,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城市。当地政府没有拼命去发展旅游业,让人困惑。
2、 欧阳雪的年龄要比芮小单大,同时她很会体贴照顾人。这样的人没有感情生活,相当痛惜。
3、 丁元英大嫂和其小孩,丁秋红的小孩在丁元英父亲的葬礼上都没有出镜,这个家庭不完整啊?但这些还不足以让我们了解丁元英的性格形成。
4、 韩楚风并不完全了解丁元英,"收礼的人都不在了,礼物没有意义了"与丁元英给刘冰下套不符,还有人能够更了解丁元英吗?如果一个人不能被最好的朋友了解,我们除了说他孤独之外,怎样定义人?
剧中交代丁元英是柏林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剧中没有透露丁元英的毕业论文观点和研究方向,只是告诉大家丁元英 是鬼才。一个经济学硕士,口中没有一句经济学的原则和假设,同时也没有经济学的逻辑体现。却满口宗教、禅、道,人物整体形象不丰满。对企业运作的细节很详 细,想必编剧导演有这方面的体验。丁元英在柏林初期是德国剧变欧洲整合的开始,剧中没有任何介绍大环境对丁元英他们所有人的影响。
冲突:
1、 养儿防老,那先别谈母爱有多伟大,是一种交换,等不等值还两说与丁元英和韩楚风在客房内,拿着两瓶五粮液谈民主和批忠孝相呼应。这完全是商业经济交换思维与农业经济恩典施舍的强烈撞击,可冲突昙花一现,很不过瘾。
2、 神话是平常人难以理解的平常事。什么神话 ,不过是强力作用下的杀富济贫,扒着井沿看一眼而已,不解决造血问题。喝了洋墨水的丁元英就无法帮助农民(我们)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的规律真是或 是没有人知道?还是这规律无法让农民接受?这里牵扯到我们如何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在我看来被编剧否定了。而且丁元英对神话的两种解释互相矛盾。
3、 土洋之争:林雨峰在案子宣判时去找丁元英时,矛盾碰撞得不够激烈。林雨峰是民族企业家,从获利角度讲,丁元英准备了一条可行的思路能够让林雨峰走下去,继 续赚钱。林雨峰选择了自杀,为了面子。民族企业家就这么脆弱经历不了失败,以死抗争?转变的过程肯定很痛苦,这才是本剧的高潮,让林雨峰在强烈的阵痛后接 受、崇拜丁元英,走上一条更宽的经营之道,不比赵青与格律诗合作更有借鉴意义?
4、 父女之争:小丹和父亲探讨天国的女儿,同样不了了之。导演和编剧对矛盾的冲突无法展开,只能草草收场。
刘冰接受不了现实跳楼自杀,冯世杰作为与王庙村的联系人被肖亚文接纳,我更想聊聊叶晓明。叶晓明有自己的想法,要挟欧阳雪去乐圣道歉,失败后带头退股。 我们先不管他这种做法的道德层面。他表达了他的想法,尽了他自己最大的努力。退股后向丁元英当面告退也显示了此人有一定的胸襟。在得知格律诗要被伯爵收购 时没有表现出刘冰般的眼红,表态是自己的眼光能力有差距。这样的一个人要比我等大众优秀一些,却被市场淘汰。那我等的位置在哪里?我们进市场是死,不进还 是死!究竟谁带我们一起玩?代价究竟多大?带我们多久?出路究竟在哪里?《天道》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丁元英在神话实施前去五台山求心安!不知 他求哪门子心安?事后剧中好像也没有地方影射到。回到对神话的解释上:既然是平常人无法理解的平常事。那通过智者(牛人)的引导后大家还是会接受。当然心 情会非常愉快,眼界开阔了、思路拓展了、钱也挣到了。带领大家去做一件如此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去求心安?
剧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是肖亚文和乐圣北京的于志伟,两人戏份都不多,但形象丰满,身边也可能出现这些人。
肖亚文帮格律诗租门面房的过程和在饭桌上谈妥租仓库的细节,表现出她在朋友和老板面前的定位相当准确,汇报工作和解释疑问非常简练。将店铺内原本留给欧阳雪的音响售给歌手楚楚,处理得同样恰如其分,大方得体。接手格律诗也体现了她的眼光和魄力。
于志伟面对格律诗采购每月100套套件的分析:丢失这一大单,我负不起责;但冲击自己的市场,我同样担待不起,汇报赵总。面对刘冰的贪婪,同样的内心活动。分析透彻,冷静。与他平头小眼睛形象及其吻合。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还没有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是啊!前辈们,你们付出很多,得到的结论是我们不可为,同时也没有什么可以教我们。编剧和导演认为是传 统的忠孝文化妨碍我们向市场经济转变。如何解决这个妨碍呢?编剧和导演回避了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关系,谁都没法说清楚。可你导演让矛盾激 化啊!丁元英对忠孝文化的不同理解,让他一个人过春节,却仍然没有解决认认真真办实体企业的问题。对生活的想法,就是在资金解冻后在柏林郊外买个独院,用 隔音材料装修一个视听室,将音量开到人类能够承受的极限,继续喝茶抽烟。太消极了!这就是中国精英的出路?这不是经济动物的生存状态,完全是文人酸相的表 述。
芮小丹,本剧的主线,所有的内容都是由小丹的叙述开始的。先从小丹的壮烈讲起,编剧和导演可以先研究一下《水落石出》《重案六组》等优秀 警匪剧后再编排剧中的案情。我实在看不出小丹的最后一次卧底任务和全剧有哪些关系?最后一次出车送人回家更是让人无法理解。一个刑警队长会向初次见面的同 行借车送家人还要配上司机?这是在中国吗?
芮小丹要求的神话是关于王庙村。戏中并没有交代刘冰和叶晓明是否也是王庙村人?两人的戏份也不少,不知导演的意思。
格律诗与乐圣签约,这表明造血功能已经解决,公司运行走上正轨。与丁元英的计划相符,但与神话解释相悖。
天下之论道到极致 ,百姓得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道极致,男人女人得一个情字。讲得好,可是你丁元英芮小丹做到了吗?没有为对方去放弃什么,没有为对方改变什么!说来说去,还是编剧和导演。
丁元英对强弱势文化的解读我无法苟同。弱势文化因其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逐步形成流行文化。编剧讲出这么弱智的话,只能说明他们对商业社会根本不了 解。口可口乐这个流行文化很强势,足以推翻丁元英对强弱势文化的解读。不知编剧在改剧本时,有没有喝咖啡来提神。强势文化,俗称秘笈。既然是天道,客观规 律,又跟秘笈有什么关系?口可口乐除了配方保密,企业文化、财务状况、运作模式都可以在教科书上找到。这些东西,也称为秘笈?
芮小丹说:"只 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小丹有这样的 自省非常难得,关键是她讲了许多她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语句8个小时,让罪犯崩溃。除非是念稿子,要不然无法背出那么多话。当然也有可能,那场审讯本身也是 彩排。
看电视剧的时候想写一些评论,但后来越看越无聊就停了。看到网上对它的崇拜有些过了,所以忍不住要说几句。每一位演员演得都很好,但编 剧和导演的架构有偏差。天道,这个词太大无法驾驭。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怀疑自己对天道的理解是否恰当,在那里自我矛盾。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荡 得文化,他得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得价值判断体 系。太可怕了!非常有见地!丁元英在帮助王庙村时向村民灌输了要依靠自己的思想,村民们也接受了。这很好,那你拍下去啊?
要转变的是什么观念?如果我们的文化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那就不用转变观念了,我们中国人自己坐庄,让他们跟我们接轨好了!很明显,这个已经不用讨论了。关键在海外取得12年生活经历的人,就无法比较出两种制度的不同之处吗?
说到这里,感觉这部剧只有前戏没有高潮。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