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一, 八月 20, 2007

中国式援外 郭凯旧文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郭凯经济笔记 on Sep 19, 2006

今天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文章谈到了中国在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等地的援外项目已经开始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美日的援外项目产生竞争关系,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在这样的竞争中中国的项目似乎还占着上风。原因文章中提到的包括:中国给钱给得比较痛快,中国的援助不仅没有政治条件,在操作上也没有条件(世行等机构的项目对于腐败,环境等的考虑非常多,想必是世行在非洲搞怕了,给的钱全部被当地官员贪污了。),中国人愿意接脏活累活,那种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国人不去,中国人愿意干。当然,文章不免还提到中国人这么做的原因:很多项目的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产生了很多零散的想法。世界银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被援助国就是中国,世界银行为此感到非常自豪。我说句狠话:世行在中国的成功和世行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世行不过是沾了中国国内发展的光,中国发展的好了,世行在中国的项目自然而然都显得很好。要是世行真的有什么制胜法宝,那请拿非洲说事啊,非洲怎么了?既然世行这么牛。我对世行的评价就是,世行是个在操作技术上非常高超,但是对发展还非常缺乏了解的机构。你要是问世行和中国政府,怎么在热带地区消灭某一种蚊子。中国政府大概只有一种土方法,世行能给你提出十来个方案,每个方案都经过严格论证,科学性操作性都没问题,如果有什么缺点就是这些方案都需要世行专家指导才能进行,而且操作起来非常贵。世行,在发展问题上,有点像个象牙塔。你去那里学习对付发展的理论,能学到最好的理论。你要是想去那里学怎么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起来,那还是别去了,来中国看看就行了,没理论但就是好用。
说说援外的事情吧,世行援外的项目颗粒无收的占多数。于是各种理论都来了,制度问题,腐败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教育问题,激励问题,所以就给项目加上各种条件,设计各种机制来避免这些问题。我就想问一件事情,要是没有这些问题,那恐怕这个国家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也不用你去援助了,外资自己就会进去,投资自己就会上来,要你世行干什么?
中国人多实在,知道要致富,先修路。不跟你说别的,带着人去,哗啦哗啦先把路修好再说。没有理论,但是路通了。浪费一点又怎样,腐败一点又怎样?中国的方法再浪费,也比不上世行浪费的多啊。这么多年了,非洲被援助得越来越穷,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看来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作者还应该加上一点:我们,美国人,在发展问题上根本是无知,我们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他们才懂得发展的真谛。
走着看吧,希望中国援外项目越来越成功,让那些住五星级酒店,来回头等舱飞来飞去的世行发展专家们明白,闭门是造不出车的,即使那扇门是象牙做的。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