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的话说明了什么?
吴晓灵的话说明了什么? 2007-11-26 星岛日报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21日与正在北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曾荫权会面,表示港股直通车定必落实,但必须事先理顺一些措施才可以实施,而曾荫权表示"全力配合"。
此次吴晓灵与曾荫权的会面是互相商讨、达成共识的一步。曾荫权在总结述职行程时与吴晓灵的话如出一辄,在谈及港股直通车时,他引述温家宝的话指出,要小心落实安排,确保两地金融稳定不受负面影响。同时又说,中国的金融改革以致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将不断前进,香港作为首选试点,累积经验的决策不会有变。
央行的明确表态无助于事态的缓解,对于港股直通车要不要开通各方不存在分歧,所有部门都在"原则上"同意应该开通,只不过对何时开通存在歧议,从吴晓灵与曾荫权的讲话来看,双方认同风险存在,但显然不认同对此过于紧张。香港政府对于港股直通车的期盼有目共睹,而央行下属的外管局一手推动港股直通车计划,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央行、香港政府、已经坐在车上等待后续资金部分市场人士希望快开,证监会、多数市场人士则希望缓行,港股直通车争议远没有结束。
港股直通车遭遇到强有力的挑战,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明确表示反对港股直通车,因为这预示着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开,而在中国金融体系完善与人民币升值之前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是自招祸端,"是极其危险"的。而政府重要经济决策智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22日也在香港表示,推行"港股直通车"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先要人民币可完全自由兑换,目前明显未具备成熟的条件,但可考虑以试点形式进行。林毅夫的话间接代表了政府的意见。
如何控制港股直通车开通的风险是决策层考虑的首要问题,支持与反对者都是因为风险问题。港股直通车的坚决支持者,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玲表示,没有必要对港股直通车这么担心,原因就在于涉及的资金与客户的人数是可以控制的。她指出一个事实,许多中国内地居民已在香港开设银行账户,大量资金已在两地之间双向流动。对于有资金实力的大城市居民而言,投资港股并不困难。中银国际控股副执行总裁谢涌海甚至指出,"直通车"措施有助发挥宏调作用,也是补充内地投资产品不足的一个方法,更有助打击地下钱庄活动。中银国际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中银国际一天交易300万笔不是有说服力的理由,管理层更担心的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港股直通车信息甫出,港股一飞冲天,港币联系汇率大受冲击要动用10亿美金维护,才是管理层最担心的事。现在虽然有渠道可以投资港股,但毕竟不是全民投资,一旦政策放开形成投资热潮,加上国际热钱借此对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港币与人民币货币市场形成冲击,在做多之后进一步沽空才是最可怕的。港股直通车迟迟不出台,就是怕风险失控影响明年人民币汇率改革。
林毅夫的试点说将在明年成为现实,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引述中国监管部门消息指,管理层正构想"港股直通车"最初设定300亿美元(约2,340亿港元)额度。内地、香港的资金流动是大势所趋,港股直通车正是这一大方向下的决策产物,但市场的表现让决策层相信,以试点的方式谨慎行事才是最妥当的,否则,香港提前实现港币与内地挂钩,对香港继续保持金融国际地位,与内地资本与货币市场的开放都不利,会打乱开放的整体布局。
政策选择是,借港股直通车试点之机,将资金与客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逐步缩小A股与H股市场的差价,港币继续与美元挂钩,人民币逐渐加大升值幅度,试探市场的压力位,以便为最后两个市场的完全流通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实行资本项目的大部分直至最终开放打下基础。到时,香港与内地两个面向国际的市场,港币与人民币挂钩才可能水到渠成。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