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五, 五月 18, 2007

一张剪报上看出的历史 24小时在线博客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5420630.html

【史海钩沉――23】     近日翻看自存旧籍,见1983年的一条旧闻剪报:
    最近,在古城西安出现了一家由青年作者开办的文学书店。    书店名为"天籁书屋",是青年业余作者田夫(按:本人时用笔名)于今年七月一日开办的。书店本着优先为文学青年服务的宗旨,专营中外文学,社会科学书籍,兼办预订、租借等业务。十余平方米的书店每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在书店开办过程中,作协西安分会给予了大力支持,著名作家秦牧在西安讲学期间,闻讯为书店做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题词。 [转自《中国青年报》"'天籁书屋'文学青年办文学书店"]
     1983年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的这条消息,在现在看起来就很蹊跷了。是谁做这样一件商业就值得团中央机关报做如此关注?但是,在那个无产阶级专政口号喊得震天价响的年代,在那个无产阶级的舆论宣传阵地绝不能被掌握在私人手里的大政治背景下,这件事情就真的是非同寻常事了。后来的事实亦证明了这点。全国所见私人书店仅有三二家,如黄宗英分别在北京和深圳蛇口创办的"都乐书屋";另一北京女孩在礼士路一带开办了个人图书沙龙,后因"政治沙龙"嫌疑被取缔……中国的图书贩售在那时是属严重的政治事情,也难怪,涉及上层建筑领域的物事,岂能与政治脱离干系?终于,天籁书屋在轰轰烈烈完成了它的六年寿命后,于1989年被迫关张,算起来看,是属短命。邓小平的一场言论,化成为书店里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满目间就只是那浅黄底色封面,大红宋体书名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央有令(那时这些事情属文化部、公安部管辖)外国小说重新开始由文化部一本本审核,尤其是美国小说一律禁止出版。一时间,中国的图书市场,落得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政治事件的发生归罪于"书",思想活跃亦归罪于"书"。令人不得不记起一千多年前的那场"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尚书〉序》]之事……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