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holder和伊朗核问题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其实,这个英文词的翻译,在左立克的言论发表之后,在中国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不过有一点大家认同的是,这个用词,显示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政策和定位的实际性。
左立克来到中国,亲自阐述他对于stakeholder这个用词的用意,他说,中国25年来取得的惊人的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和其他国家努力建立起来的国际体制。"中国取得的成功和成就使它成为全球体制中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因此,中国应认识到维护并巩固这个使它获得巨大收益的体制的意义。"
左立克说,美国认为伊朗的核活动问题是"当前我国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美中两国在伊朗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和关切",着重考虑如何最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情势。他说:"这是一个外交策略的问题。我认为中国政府自己曾表明不希望伊朗发展核能力的观点。"
伊朗核问题,对于美国来说,正是考验中国是否是他的stakeholder。美国要把问题提交安理会,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支持非常的重要。首先要看美国为什麽在伊朗核问题上面这样的大动干戈,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伊朗的石油问题。伊朗表示,要建立一个以欧元来为计算单位的石油交易所,这对于美国来说,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虽然现在欧元的支撑来自于那些没有军力的欧洲国家,但是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之下,各国,特别是石油产出国持有的美元过多,因此相信除了沙特,其他的国家会欢迎用欧元结算。
现代社会,虽然鲜见为了争夺资源而发动战争,但是不可否认,货币绝对有潜质成为冲突的爆发点。美国在这样的情形下,当然不会罢休。
对于伊朗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相当倚重中国,而中国和伊朗有着密切的能源合作,中国去年一成以上的进口石油来自伊朗,我去过伊朗两次,最近的一次是在前年,中国正在为伊朗在德黑兰建设地下铁。
刚刚收到伊朗大使馆的电子邮件,通知说,伊朗的核谈判首席代表明天就会对中国展开两天的访问,看来是希望在2月2号,国际原子能特别会议之前,能够和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取得沟通。特别是他们提议在俄罗斯,和中国一起研发浓缩铀的建议,到现在,中国并没有对这个建议给与回应。而在几天前,伊朗驻华官员已经表示,希望中国不要受到美国和欧盟压力的影响。
左立克也好,华盛顿方面也好,一直非常有信心的表示,中国会支持将伊朗核问题递交联合国,不过中国的表态是,当前通过外交努力来解决伊朗核问题依然是一个好的选择,符合各方利益。中国仍然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克制和耐心,尽最大努力将伊朗核问题重新纳入谈判轨道,为妥善、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条件。
中国还在尽努力透过外交途径,而伊朗谈判代表的突然访华,相信也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关键是,在2月2号的会议上,伊朗和美国能不能够各自作出一些妥协。当年,伊朗被美国冠以“邪恶轴心国”,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得两国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带着各自的情绪。
倒不觉得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会受到美国和欧盟的压力,中国需要考虑的,只有一点,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事态向着谈判的方向发展。胡总四月份访问美国,伊朗核问题如果到时候还是没有解决,还是会成为两国领导人谈论的重点,外界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期,也就是说,可以这样设想,在四月份之前,伊朗核问题应该不会有个定论,仗也应该打不起来吧。
不过放眼世界,能够和美国对着干的国家真得不多,古巴今天有反美示威,但是没有和对方较量的筹码,声音就可以被对方忽略不计,不像伊朗,想想伊朗用欧元替换美元的做法,真得挺绝的。
http://blog.sina.com.cn/u/46e9d5da01000263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