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奋斗和对平等的观念的问题
我借题发挥一下
-----
借题发挥一下。就随便说这么一个小的问题, 仍然能看出中美两个文化的人的差异. 实际上 欧陆人更接近中国,而英国人在美欧之间.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希望上进, 但是中国又有过去平均主义的价值传统--且不说"不患不寡患不均"的古代传统:我们是刚刚从毛时代过渡过来的社会.从整体上看,如果做个民调,会发现国民的意识形态是偏左的. 中国人除了相信个人努力,还会相信国家应该发挥其作用, 帮助实施社会正义.对出现的社会不平等(特别是当自己出于劣势地位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意见.
个人的努力要靠自己. 如果你贫穷潦倒,那么是你自己的原因. 不要去埋怨他人. 每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自立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至少从理念上来看是这样的. 个人奋斗的成败最终还是个人自己的责任. 国家应该提供一个保证机会平等的法制环境, 公民则会允许由于竞争者能力差异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
如果有人说,中国人这么对不平等有抱怨,是因为中国的腐败太多, 其不平等的根源是缺乏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换言之,这暗示, 如果中国的竞争制度更公平,人们的不满可能会减少. 这似乎是事实, 但这时我们还可以引入欧陆.
欧陆也是和美国类似的国家,法治搞了很多年,基本的竞争环境是接近的.国家做了很大的努力保证机会平等. 但是对"平等"(equity)的感知和认同, 又和美国人不一样. 欧陆人没有美国人这样自发的草根的有深厚基础的个人主义. 欧陆人会认为,不平等的存在是欧国家的责任. 个人不能为之完全承担责任. 这其实也是欧洲福利社会、社会市场的一个民众基础。英国人则刚好在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所以说,美国搞了赤裸裸的资本主义,而欧洲由于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传统,所以最后搞了福利国家,英国则半路出了个撒切尔,搞了一个welfarestate manque,这都不是偶然的。特别是当选民通过选举影响执政党的选择的话,这种选择还可以被看成是民众的选择,特别是放到长期来看的话。
如果我们走个民调(实际上确实有这样的民调),可以发现在经济领域上,美国人最偏右,相信市场和个人努力;而欧洲人偏左, 强调公平(equity)。英国人则在欧、美的中间。
这些差异,就使不同国家的人对不平等(inequity)的perception有差异。对同样的不平等,不同文化的人可能有不一样的意见。如果放到经济学,这就是socio-economic inequity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其根源是jealousy或者说social value。其他条件相等之下,在不喜欢不平等的国家/文化里,如果不平等严重了,那么造成严重的社会不满或者发生动乱的机会也会随之上升。
回到中国,中国人是怎么样的呢?我不认为中国人就一定是欧洲人,但中国更可能不是美国人,因为美国人确实很特殊,在西方里也算是一个特殊。中国人对平等的注重如何, 一方面可以到几个传统里去找资源(如儒释道等经典思想;毛式社会主义,等等),另一方面还要看将来实践的检验。
--
http://jeune.blogbus.com/logs/2006/01/1869919.html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