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关于全面评价毛的讨论
�小平同志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五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说:"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毛��在中�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及功过的评价,是受到 当时�内、社会上形势的局限的,部分历史是不实的。不少同志是违心地接受的。历史是我们走过来的,不能颠倒,不能改变。对毛��一生功过评价,一直是有争 论的。我对彭真、谭震林、陆定一说了:你们的意见是对的,但要放一放,多考虑当下局面,可以放到下世纪初,让下一代做出全面评价嘛!毛��的功过是摆着 的,搬不掉,改不了。有人担心对毛��全面评价,会导致中�共��的历史功绩被否定,会损害共��的领导地位。我看,不必担心。我建议,对毛��的一生评 价,可以在我们这一代走后,作全面评价。到那时,政治环境会更有利,执着意见会少些。共��人是唯物主义者,对过去的错误、过失和违心、不完整的决议做出 纠正,是共��自信、有力量的表现,要相信绝大多数�员,相信人民会理解、会支持的。"
�小平讲话之后,江�民���在会上提出,对�小平同志这一谈话纪要及其他同志的发言纪要,作为一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通过的议题存案,会上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万里,于二��四给政治局写了八千言信,郑重提出重评毛.
万里的信,以"在有限的晚年,有三个期待"开言。他希望:一是以法治国,树立宪法地位,过渡要坚决,要加快;二是三农问题,解决要从法制上、具体政策落实上体现;三是本著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对历史负责,对毛��一生作出新的评价,是时候了。
万里还引证了九七年十五大之后,�内元老、�外知名人士、民主�派,都曾向中央政治局提出要求:对毛��一生再评价;从建国、治国思想路线上,对毛��思想进行拨乱反正;改建毛��纪念堂;把毛��肖像从天安�上除下。
彭真在�内说:毛��自己承认他不是一个�克思主义者,是�克思主义的信仰追求者。毛��承认他看的旧书要比�克思的书多千倍、万倍,称毛��是个旧民主主义革命家,是较符合的。
中央政治局收到万里的信之后,2004年7月,胡�����偕中办主任王刚、中宣部长刘云山,登门谒见万里。对万里表态:"当年中央政治局和� 小平同志的意见、决议是存在的,我个人是理解的,迟早要解决好的。这是建国后很主要的政治问题、�的组织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能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处理 好。"胡又说:"当前工作千头万绪,待解决的问题、矛盾较多,如能在较平和的政治气氛、环境下解决对毛��的一生的评价,就能有较大的共识。"
另外,1985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根据�小平同志、胡耀邦同志建议:鉴於�内对毛��有关功过的评价、对毛��作为伟大的�克思 主义者的争论,在目前政治环境下,如果争议继续,会导致�内分裂,影响�的中心工作,也难得出经受历史检验的评价,留待十五年或二十年再作结论。
1986年7月,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中顾委的联席会议上,�小平同志说:"作为共��人,以�克思主义对毛��作一生政治评价,我们是违心 的,是搞了中庸,是照顾到当时的政治环境,顾及到部分同志的思想认识和情绪。我们是错的,这错误要由我们的一代来负责,主要由我来承担。但要说明,我们是 清醒的。毛��作为主席,集�政军大权于个人身上,政治生活不正常,�内机制不能正常展开,我们都有责任。毛��从部署、策划,到展开纹化大革命,到要达 到的目标,我们大多数人是不知的,连周总理都难知道。这当然毛要负很大责任。中央对纹化大革命予以全盘否定,并定为浩劫,是符合事实的、是严肃的、是尊重 科学的�克思主义作风,实际也包含了对毛的评价。�内对纹化大革命结论的争议基本没有;但对毛的评价还是有争议,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再过十五年,要不二十 年,对毛再作评价是必要的,时间成熟了。"当时,陈云提议:将�小平同志的意见,作为一项建议性决议讨论表决。出席联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中 央军委委员共五十六人,表决结果:五十二票赞成,二票反对,二票弃权,通过。
1994年仲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治研究室、中�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和国家教委联合搞了一次民意测验,就两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第一个问题是:毛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第二个问题是:毛��热是否正常?
调查的结果如下:
一,高级干部,百分之三十七认为毛��过大于功;百分之三十认为功大于过;百分之三十三不回答。
二,高级知识分子,百分之六十七认为毛过大于功,百分之八认为功大于过,百分之二十五不回答。
三,记者和理论工作者,百分之四十八认为毛过大于功,百分之十八认为功大于过,百分之三十四不回答。
四,教职员工和学生:百分之四十认为毛过大于功,百分之三十四认为功大于过,百分之二十六不回答。
对于毛��热的问题,百分之六十三至百分之七十二认为不正常。(《你怎么看毛��?》《中�聚焦》(China scope)一九九四年英文版第二卷第一册第三页)。
在不回答的人中,实际上大多数人认为过大于功,只是怕明确表态有风险。
一九九二年香港《镜报》报道,北京市某宣传机构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采用问卷笔答方法,让被调查者写出自己最尊敬的十位领导人,按获选率高,排出的前十位是:
一,周恩来,获选率百分之百;
二,�小平,获选率百分之九十七;
三,邓颖超,获选率百分之九十;
四,刘少奇,获选率百分之八十八;
五,朱德,获选率百分之八十四;
六,万里,获选率百分之八十三;
七、胡耀邦,获选率百分之八十;
八,杨尚昆,获选率百分之七十八;
九,江�民,获选率百分七十六;
十,彭真,获选率百分七十二。
答卷中提到毛��的不到百分之二。
作者:铁石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