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再冲撞,杨外长来赴“鸿门宴”
美国国防部3月9日发表声明,指控中国船只连日来,在南中国海公海水域对美国海军"无畏级"监测船进行围堵, 近距离"骚扰"美国海军舰艇。而美国国务院表示,已经向中国递交抗议信函,敦促中国"遵守国际法"。虽然中方海军高层人士称美国是"恶人先告状",指责" 美国的测量船是在中国的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活动","本身伤害了中国的主权",然而此次事件仍然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让9-13日正巧来美国访问的中国 外长杨洁篪赶了个正着。>>卫报 南海摩擦:美中关系沉或浮?>>泰晤士报 南海是"多事"之海>>南海中美船只摩擦罗生门背后的事实和担忧
"目前,美国的报纸头条充斥了对这一'骚扰'事件的报道。美方这么做也许是逼迫高层领导人集中精力面对中美 (在海上行路规则的)分歧,而不是继续通过基层管道解决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从这点上,我觉得(危机爆发的)时机正对。"加州大学 圣地亚哥分校全球冲突合作研究所资深中国军事问题专家Tai Ming Cheung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十年间,中美双方基层解决海上危机方面谈得很多,但在真正建立制度性机制的问题上从未取得实质进步。也许,美方认 为把这一问题放置于最高领导人的谈判桌上,取得他们的关注,将推动这一对话取得更多进展。"
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World Security Institute)的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Hagt)却认为中美在此时的冲突同两周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将的讲话不无关系。在2月20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将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谈 到中美海军在讨论更广范围的合作,尤其为了解决海上行路规则问题,"一个初具雏形的倡议"已经提到中美议程中。孔哲文认为,如果基廷上将所讲的进展确实, 那么这次海上冲撞事件可能是中美某一方对基廷讲话的一种反应。
"这次中美海上'冲撞'有可能是中美哪一方在递送一个特别的信息。一方面,中国军队内部偏保守的势力有可能极 力破坏这一发展,至少也是为今后中美在专署经济区问题上的分歧讨论定死基调,那就是中国不准备在这一问题上退让;另一方面,对于这次中美海上摩擦,美方没 有在舆论上进行任何克制,五角大楼如此喧哗和大做文章也可以被解释为其鹰派在给基廷一个'下马威'。毕竟这件事情曝光打击的是奥巴马政府和五角大楼里的对 华温和派,"孔哲文说。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