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理论有三个缺陷
要害词:马克思主义、经典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P><p>
一、马克 思经典理论有三个缺陷</P><p> 其一、是作为理论工具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虽然是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的利器,但也只 是回到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上去,此成果为1920-1930年前后出现的西方凯因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所分享。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虽然号召无产阶级 革命,但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学说。</P><p> 其二、是作为社会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即经典共产主义),只是与 当时流行的民主(经济)社会主义相区别的另一种社会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实质还不是真正意义可持续的共产主义目标。虽然它是力图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构 想,但就其实现手段和目标特征来说,依然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理论。</P><p> 其三、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本质上就是"用经济生产力标准来重新审定历史猜测未来",这样的结果在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 义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进程熟悉中,陷入了空洞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经济决定论"泥坑。</P><p> 二、资本主 义屋子终究是要倒的</P><p> 马克思是研究资本主义的,而他是要建设共产主义(科社)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科社)不 是同一间屋子。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为建设资本主义吗?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被消灭以后建设共产主义 (科社),这个观点不用本人赘述吧。</P><p> 争论的问题在于:马克思由研究资本主义(当时算"新屋")终究要倒得出的 结论,是不是适合建造社会或共产主义新屋呢?我看不一定。</P><p>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取得政权的经验, 而经过列宁和毛泽东实际改造过的本国特色的主义或思想,真正建立过新的政权。显然,改造前后的主义或思想,已经与马克思原来的想法相差很远了,从一定意义 上可以说与马克思本人无关。</P><p> 其一、社会政治经济和道义保障均不足。从逻辑上看,马克思最看重的财产占有形式, 不过是变私人占有为"社会占有",消灭国家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机制能保障"社会占有"不受私人侵犯;而且,假如全世界人人都放开消费,资源能源是否能供给 得了多长时间?而且,在生产力不太发达或物质不太丰富的前提下,就不能实现平等公正的共产主义,这不也从反向证实资本主义僵而不死吗?这是不可行之第一 点。</P><p> 其二、文化科技与宗教文艺缺乏动力与宽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显然带有"经济决 定论"的痕迹,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教育,也主是要指生产教育;那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的教育,比如主张节制的文化思想、主张向善的宗教文艺等,似乎就没有 存在的必要了,这样一来,全社会就失去了个人精神的创造力和个性愉悦,科技创新除面向经济领域外几乎没有必要,而成为纯粹个人的游 戏。</P><p> 其三、历史唯物主义标准是唯经济生产力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大工业社会的更替,只有在纯粹 经济生产力的抽象标准下才能成立。而现实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人心)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实中的历史发展环节,也是奴隶社会(兵)、资本社会 (商)、封建社会(农)、大工业社会(工)这样的顺序发展更迭的;而且,在出现政治经济危机情况下,农业的封建社会可以倒退回军争的奴隶社会,大工业的社 会主义也可以倒退回商业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在这个方面(只有几句:跳跃与反复)论述粗疏、几近于零。</P><p> 三、理论 基础,不等于理论标准</P><p> 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试问一下:"理论基础",与"理论"本身是一样的吗?比如,如何确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与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本身,分别在中国革命 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这句话说得对:梢公多了打翻船,理论一定要精要管用,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P><p> 理 论基础,不是理论标准,而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理论基础,就是要求我们站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继续综合时代文明的精华,构建起新的符合人民利益与时代需要 的科学理论大厦!毛泽东思想,就是站在马列主义理论基础上建树起来的理论大厦,而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也在呼唤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理论基础上的全面、现实、可操作性的理论创新!</P><p> (公行 2005-10-30)</P><p> 附录一:朱云川创新思想每日一问</P><p> 一、认清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不同形态</P><p> 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只有贫富差别。要么是坚持资本主义优越性而拥护之,为富人服 务,要么是坚持资本主义恶劣性而反对之,为穷人服务。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经济制度,富人私有制与穷人公有制。</P><p> 然而,私有制与公有制并不是仅仅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的新生事物,它在其他阶级社会形态中也大量存在。比如,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代表官僚所有制,私有 制代表平民所有制。而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之间是财产私有制,而奴隶之间是供给公有制。</P><p> 同样,在社会主义社会 里,有专家精英与社会民众的差别,专家精英因为占据国家资源,所以主张国家公有制,而社会民众因为反对剥夺而主张平民私有制。这些都表现为公有制与私有制 之间的矛盾。我们不能无视社会的具体情况,而称公有制或私有制就是绝对合理的。</P><p> 只有共产主义的共同制,在任何 社会形态下都是合理的。</P><p> 四、公行论新文化、共产主义与共同主义</P><p> 其 一、新文化的内容很多,因为它是生成式的,没有现成的唯一答案。但至少有一点,新文化构建的原则是爱国精神、文化核心、平民立场,可用"爱国、文化、平民 "这三个原则,去评价一个社会文化形态是不是属于新文化。</P><p> 其二、作为新文化的功能,就是建立起新文化理论、培 育共产主义新人、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这就是新文化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新文化将共产主义上升为共同主义,是一种必要的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系统更 新。</P><p> 其三、比如,在自然、劳动、政治、文化、宗教、社会诸领域,用"共产"即使是广义的财产概念也有所不妥。 因此,共产主义主要是指经济领域,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基本概念包括劳动、经济、政治三个方面;而共同主义是指自 然、劳动、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社会等全面领域,是更全面地非凡是引入自然、文化、宗教、社会等基本概念。</P><p> 其四、自然界的空气、环保不能共产,只能共同。社会劳动和劳动者本身不能共产,只能联合,是属于共同劳动的范畴。政治是权力,也不能共产,只能共同。文 化是知识,不能共产,只 ...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