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二月 25, 2009

读书笔记《账簿中国――美国智库透视中国崛起》


  第一章、中国国内经济
  一、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1、市场;2、外资外贸;3、高储蓄高投资;4、农村劳动力转移;5、基础教育。
  二、中国经济的挑战
  1、投资金融体制无效。股市、银行均无效,经济增长完全靠"钱堆"、靠高投资带动,技术含量低,依赖外贸。
  2、政府调控经济周期能力差。不平衡,缺乏内需,减少个人所得税无法带动内需,增加教育、卫生、福利、养老金等尚有空间。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恰恰因为民众缺乏生活保障、缺乏安全感。利率汇率等金融政策因为内部失衡而无效。
  三、问题的细节
  1、收入不平等;
  2、急剧城市化(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半城市化)
  3、能源、矿产、土地粮食需求
  4、社会政策缺乏
  5、财政银行金融挑战
  四、结论:中国可能衰退,更可能改进。
  第二章、中国社会政治
  1、"突发"不稳定事件
  2、腐败
  3、人口:①人口流动;②老龄化;③男女比例失衡。
  4、福利:①教育;②健康、社保体系。
  5、环境
  6、整党:①党内民主;②基层党务公开;③党国关系、中央地方关系;④非政府组织。
  7、人权、自由、法治
  8、中美关系
  结论:中国只顾内治(控制信息,镇压不稳定),无暇外顾,对美国来说,是个宣扬自己价值观的机会。
  第三章、世界经济中的中国(中国经济与美国)
  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
  1、全世界都等着中国买单。中国的经济结构使全世界劳动力型产品(劳动)降价,使技术型、资源型产品(劳动)涨价,全世界都让中国买单。
  2、美国可以利用意识形态(价值观)指责中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与担心
  1、中国对美顺差。原因可能有五个:
  ①美国限制出口;(答案:×)
  ②中国不够开放;(答案:×)
  ③中国低工资优势;(答案:×)(德国、美国高工资,一样高出口)
  ④人民币低估;(答案:×)(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币高估,顺差一样增长)
  ⑤唯一正确答案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工位置。
  结论:现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不会减少逆差,但可以让中国减少顺差,也即即使中国发展劳动力型低端产业,也不让中国成气候。
  2、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曾被高估,顺差一样增长,现在又鼓吹人民币低估,只不过是个指责中国,达到自己阴谋的借口。
  3、知识产权问题。同样是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指责中国的借口。但这个借口提醒了中国应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4、中国可能成为技术大国么?答案:临时不能。
  原因:
  ①中国工科学生多集中在"土木工程专业"、"电子业"上;数量多,质量差。
  ②中国技术研究基础水平低。
  ③中国"技术型出口商品"多是电子产品,其它高科技产业含量为零;即使电子产品也只重视组装环节,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且多属于外资企业。
  结论:中国企业尚未与高校院所组成技术研发网络,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差,不尊重知识产权和风险投资,临时不可能成为技术大国。
  5、中国外汇购买的美元国债、房地产公司债券(购买的房地产债券,最近破产)
  6、中国收购美国公司。(美国实际是市场操纵最严重、最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
  三、中国的全球定位
  结论:美国意图利用中国机遇,阴谋不轨,让中国拉美化。但中国有另行一套的潜力,有可能破局,目前中国还不擅长运用自己的力量,寻求合适自己的定位。
  第四章、对中国军事外交的判断猜测,意义不大。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