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的高盛――写在时间的边缘和制度的缝隙处
[原创 2009.01.08 09:50:45]
崔新生的博客
http://cuixinsheng.blog.hexun.com/28086604_d.html
每天开宗明义做一天的正题功课以前,时常会写点小东西。如果不写出来,即使上路了,总还会淹没在激情难抑之中一时难以自拨,直到第一个旁不关己的事务电话结束,又恍然发现自己生活的这个纬度,正要去做什么事。
在 高盛预测油价走势这几年,国际油价基本处于走高状态。走高,成了走高盛的路线。我专门写过一个关于高盛的小文,没有媒体敢发出来,高盛的权威居然庇荫中国 这么深密,也是我没有想到了。后来在一个有关油价预测的小文里带了高盛几笔,后来发表时别的原样不动,高盛这一段还是没了。
由于这一段基本三件事,写美国,发了10篇小文,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从雷曼到新晋总统可能的选择。还会写,但已经日趋轻松;另一件事是写"公器":一家英国媒体的深度解刨;还有件事就是思想的乱絮归纳。其中,高盛被我归到写美国那一堆里了。
观 察美国,不能忽略高盛,高盛代表华尔街、代表美国制度的一个断面,你稍一注意其中的纹理,就会知道美国趋势的蛛丝马迹,照此直推,不会有大的出入。从当年 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克,到如今或者以后,高盛充当了美国的中国战略的急先锋。当中海油收购优尼克后期时,有不少人问我结果如何,我的回答是这件事从一开始 就是个圈套,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我们中国的知识精英做高盛的帮凶和托儿,别的不论,如果美国公司来中国收购中石油、中石化,可能吗?有此类比,虽然粗 糙,但道理不应该差。
直到高盛将油价推至200美元,高盛极不光彩的角色已经完全暴露无遗。油价的200美元是高盛的预期价位,没想到雷曼后院起火如此迅疾。起火是都有感觉的,但什么时候起火,大部分仍然还是心存侥幸的。
我 大概是全世界第一个、如今应该是唯一的一个预测油价从120美元到年底40到30美元的人,为此还招人骂。但高盛一路信口雌黄,所谓中国的愤青、专家等 等,从来没雌一句。幸亏我小老儿是在做个游戏,预测全球油价以及美国走势事关一个巴厘套餐赌注。不然,不是被气着、起码也要郁闷一下。
在 我预测40到30美元之后,紧接着美林预测25美元,这个价位我颇不以为然。但高盛在不好意思了一阵子之后,又出来以自己的多么重要的研究团队分析得出, 油价要到某某一个高位。一个明星导演似乎说过这么一句:人可以不要脸,但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高盛则与此有过之而不及。如果高盛想就我这一句与我理论,我 必将奉陪,而且加数奉上。
另一个对美国这一次金融震荡(我一直坚持是"震荡"或者认为国际另一个"海啸"的形容词最为恰当),但 绝不是危机!假如说美国制度是棋盘,高盛就是诸多特殊使命的过河小卒:当俄罗斯刚刚尝到能源大国的甜头积累了一点强国资本时,这一次油价使俄罗斯又将大喘 气;而另一个目标的中国,现在还在高盛的权威光环下做着市场经济的梦境。市场经济从来就是一个极权博弈的游戏,高盛只为自己在交易所里的密室的图谋服务, 并不是、也从来不是第三方,如同美国在全世界的角色一样。
另一个有关预测就是对美国可能发动的战争,我半年前写就、后来被发表, 紧接着半月之后美国智库也对美国政府出此建议。国内持同一观点的似乎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国务院研究机构的领导,他的判断是出于马克思,而我只依据自 己的模型。马克思不认识美国,但我生活在一个美国是全世界大爷的时代里,想不认识都不行。
附带一句,我预测美国刹车要在三年左右,现在感觉要提前了。呵呵,我有点担心巴厘的套餐会不会打折扣了。
中国正在错失机会。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