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四, 九月 13, 2007

国有资本证券化板块是今明两年长期热点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老夫子 by 猫和老鼠 on 9/8/07

最贵的中国船舶。
最牛的中国远洋。
连续板的公用科技、东方航空、亿利科技。。。
所有这些在大盘5400左右仍然牛皮哄哄的品种上涨的原因都归结于"国有资本证券化"。
看新华社的文章表述: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直接融资能力提高,居民理财品种增多,使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局面有所改变,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日益显现。一方面,不同形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蓬勃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融资要求;另一方面,广大居民财富的迅速增长,也提出了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看证监会提出的措施:一是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继续推动大型优质企业上市,鼓励现有主板公司利用各种方式做优做强;二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三是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四是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证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稳步扩大基础证券。
看二级市场的动向:所有国字号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小公司大集团公司股票无不机构重兵把守;无不一路走牛向上。
原因也还是归结于 "国有资本证券化"。
中国的国有资产正在以证券化方式,参与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大型乃至特大型国企的上市,预示着国有资产大规模证券化的开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金融资产的入市,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由产业经济时代向资本经济时代转变。资本的力量将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这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在证券市场上的体现。与此同时,数千万民众正在由抽象的人民向具体的股民转变,由抽象的国家财富主人向具体的、可触摸的财富主人转变。这意味着一是作为人民的一分子,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分享着经济发展成果与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二是作为入市国有资产的股东,他们比没有进入股市的人们又多了一张在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大量社会隐含财富正在被重新分配的入场券。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持有的不仅仅是股票等有价证券,更是一张社会财富的分配凭证。对市场来说,意味着除了房地产之外,证券投资在居民的财富结构中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老百姓正在把储蓄账户里的钱,转存到理财账户中,其行为又预示着一是中国作为一个高储蓄国家这个长期来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可能就此要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千万人把储蓄资金转投到理财账户中,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财产结构,更是一个社会的资产结构;二是这种结构性变化,将对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提出从未有过的要求,特别是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将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在中国股市运行到一个相对高位来说,主力资金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向股市、涌向证券市场,那正是一个社会在寻找以资金为符号的各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场所时的自然选择,是化解体制问题、流动性过剩问题等经济矛盾的市场化选择。
理解了国有资本证券化的必要性,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管理层对市场如此关心和重视;也不难理解管理层的加大股市的"供应量",将重量级的国有资产砸到股市中的行为;更不难理解管理层大张旗鼓地强化海外上市大型国企的回归预期,和开通H股、红筹股的买卖直通车;还不难理解管理层把大型国有资产包装上市。如铁道部、三峡大坝、大型核电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等等。甚至不难理解各个地方政府倾其重力拯救濒临死亡边缘的*ST公司的行为。
所有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手段,来与当前汹涌上涨的股市"抗衡"。
认识到了国有资本证券化的本质特性,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个良好向上发展的股市对国家、对企业、对人民都很必须,都很必要。
----中国的股市持续走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家所需。
----国有资本证券化板块将是未来最有持续走牛必然性的热点板块。
----大盘指数在相对风险区最具有相对安全性的品种就是国有资本证券化板块。
认可了上述观点,我们就有了继续做股的胆量;我们就有了主攻方向;我们就有了明确目标。
----国字号品种。
----国家行业(含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小公司大股东(集团)品种。
----股权重新收为国资控股品种。
----未上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瞄准的ST品种。
----国有控股的绩差上市公司。
最近的市场,有不少原有较瘟的品种持续放量(参见本博专题"牛股在这里"),我们应该重视。
(个人学习体会,非推荐和操作建议)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