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宋德福语录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父女专栏--大小眼看美国 by 父女博客 on 9/13/07
我走了,带着自信,带着乐观。豁达、坚定、开朗的男子汉才敢于正视这样一个问题,也许还很遥远。假使有那么一天,我比你们当中有的人先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相信一定会有同志还记得团中央机关有过那么一位老团干,赶去看上一眼。不过,我不要眼泪,不要花圈,不要大的场面,只希望穿上军装,盖上一面团旗,再把一条红领巾系在胸前。我要向那位把青年比喻成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伟人提出一个请求:为了表述自己的工作志愿,我将在表格的第一栏至最后一栏填满,在那上面我只重复地写三个字----共青团。
我走了,带着几条皱纹、几根白发,也带着疲劳。我不能说有几多成绩、几多贡献,这要留给别人,留给后代,留给历史去褒贬。但是我敢说,在艰辛的历程中,我坚持基本路线的决心,进取的观念,负责的精神,讲话的风格始终一贯,没有懈怠团的工作,没有忘记基层的沃土,没有脱离青年。
我走了,带着同志们的鼓励,带着朋友们的祝愿,带着信念,也带着尊严。我主张,党员要有党性,公民要有公德,人要有良心。团组织没有对不住我的地方,我却难以报答共青团。我不会违诺,不会食言。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总理提名,人大决定,主席任命,我的工作岗位已经转换。但是,今后不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像在团的岗位上一样,为国家、为人民、为青少年加班加点,真抓实干。再见!
--摘自宋德福1993年在团中央的告别演说《我走了,共青团》
########################
我敢保证一点,我没有以权谋私,没有留下积怨,我坚持了勤政廉政、改革发展,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部内建设,特别是干事、用人,我很在意群众的利益,很在意群众的心愿,也很在意群众的意见。
我有许多缺点,霸气,但不个人说了算;严格,但与人为善;急躁,但不在大事中表现。这构成了我个性的特点,也形成了性格的弱点。
我走了,人事部。我尽力了,人事战线。再过几十年,如果有人记得有一个个子高高的同志,曾在这里主持、研究、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多年,只要记住改革,哪怕忘了我的名字,我也感到心安。
我用心去做事,用心去待人,用心去发言。这就是我留下的心迹,交出的奉献的答卷,以表明我对人事战线留恋的同时,心已飞向很远很远。请同志们放心,到新岗位后,锐意改革的劲头不减,重视人才人事工作的思路不换,为老百姓做事的决心不变。
--摘自宋德福2000年在人事部的告别演说《人事战线,我留恋》
###########################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比较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我曾多次讲过,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最不容易的是城乡的普通老百姓。因此,我们"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作为座右铭。其道理简单,其意思明了,举过头顶就是高过自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高,心里就会想老百姓,遇事就会关心老百姓,从政就会不脱离老百姓。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讲实情,不讲真话,说归说、做归做,承诺的不兑现,欺瞒百姓,欺骗百姓。我们千万避免:不讲道理,不讲法律,强收暴敛,耍官僚主义,摆衙门架子,欺负百姓、欺压百姓。
有话就说,不憋在心里。有啥说啥,不隐瞒观点。这是我的性格特点和弱点。我虽然生病了,我还是那个一贯的我。至于我讲的对不对,好不好,可信不可信,则全由尊便。
有些同志说没听够我的讲话,我不认为这是过高的评价。所以不作反驳,反而欣然默认。从1983年我到团中央工作以后,我有些非"正统"的话、不是"官方"的用语、容易被"别人"误解的直言,确实在一些干部中和百姓间流传,文责自负。这是多年形成的语言风格和个性特点,这是一种真心、真情、真诚的显现。并无意针对谁,也无意改变我。没听够不要紧,还有机会,因为省市有的领导已经向我发出了邀请,我也表示以后一定回福建休息疗养、学习取经、考察参观,那时我们会更加轻松自由地交谈。
--摘自宋德福2004年卸任福建省委书记时的书面发言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on 父女专栏--大小眼看美国
- Subscribe to 父女专栏--大小眼看美国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