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三, 七月 18, 2007

俞梅荪:弗里德曼与赵紫阳江泽民的交往

 
   (没想到当年的陈希同竟然是这种人)

      弗里德曼是与凯恩斯齐名,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去世,使世界少了一位热爱且熟悉中国,并且可以及时提出批评和建议的大师,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损失。

      弗里德曼因创立消费函数理论、货币历史和市场稳定政策而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货币理论影响了尼克松以来的三届美国总统的经济政策;他提出的政府不应过度干预经济运行的自由市场理论已被发展中国家政府普遍接受。

      10多年前,我曾聆听他的讲演,使我难以忘怀的并非是见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是被他那深入浅出的讲演及其平民气质所吸引。我从业经济立法,对经济学仅一知半解,他那高深的学问竟被其表述得如此简单明了。如果说,做学问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弗里德曼却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多年来,我时常想起他,有时还要对人说起他,他的离去使我痛心不已。

      1988年9月,弗里德曼及其学生张五常(华人经济学家)访华,当时我国正处在价格改革闯难关的阶段,由于发生一些抢购与通货膨胀的现象,赵紫阳总书记理承受着来自各方的责难和压力。中央提出要治理整顿,改革似乎要停滞。弗里德曼曾任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重要顾问,价格改革正是他的专长所在,他为此而希望会见赵紫阳,以提供咨询意见。

      9月19日上午,弗里德曼在北京科学会堂作"市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讲演,孙尚清、陈岱荪、吴敬琏、厉以宁、杨培新、廖季立、于景元、李忠凡、金观涛、戴晴等众多学人参加,提问踊跃,达50多个,因时间有限只回答了30个问题。

      当日下午4时半至6时半,赵紫阳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弗里德曼,他先介绍了经济改革情况,着重谈了物价改革所面临的困难,认为今后的改革主要是价格改革、治理通胀、企业产权制改革。弗里德曼对此谈了看法并主张大刀阔斧的继续推行改革,解除对市场的管制。世界最大的共产党首脑与世界经济学大师之间,不但谈得投机,而且相互欣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似乎在此融合了。会见结束,紫阳送弗里德曼一行出来时显得心事重重,看来他是知道这些主张虽然正确,但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却很难实施。9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1989年6月30日,国务委员兼北京市长陈希同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所作《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中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赵紫阳去年9月19日会见美国一位'极端自由派经济学家'以后,一些据称与赵紫阳'智囊团'有着密切联系的香港报刊,大肆进行宣传,透露出了'北京利用香港传媒倒邓保赵'的政治信息。"这次会见固然产生一些经济改革的思想火花,但却把其当作引发9个月之后的"反革命暴乱"根源,则无中生有。

      1993年10月,弗里德曼和张五常再次访华,会见江泽民总书记。弗里德曼在回忆录中写道:"江泽民首先要我发表评论,我对中国的金融问题、复式汇率以及提供外资过度优惠的看法讲了约10分钟。"会见时,江泽民介绍自己在上海时治理的"菜篮子工程"。

      在弗里德曼会见江泽民之前,由上海调来新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主持弗里德曼和张五常的讲座,几十位学者参加。当时的背景是,自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在新的改革开放中出现了不少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中央提出抑制经济过热,经济学界面临极大的挑战。81岁的弗里德曼在简短的讲演中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希望,他用词极为通俗易懂,中肯谦和,使人折服。他个子矮小,思路敏捷,眼里充满着笑意和博爱,闪烁着智慧之光。倒是他的华人学生张五常,用英语所作的长篇大论却高深莫测,女译员翻译得很吃力,还多次被张五常用英语打断而加以纠正(看来他是掌握中文的),我则什么也没有听懂。

      1997年9月,陈希同被拘禁,以贪污和玩忽职守罪被判刑16年,真是报应啊!其实,他犯下的是更为严重的诽谤大罪呀!他对这两位世纪巨人的诬陷竟然直至他俩的身后,也不知何年方能纠正。

      2006年11月16日,94岁的弗里德曼去世,美国总统布什说,"美国失去了一名最伟大的公民。他是革命性的思想家,也是杰出的经济学家,他的工作促进了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注:在赵紫阳的两周年忌日之际,我有幸拜读林保华先生《佛利民与赵紫阳会晤的回忆》一文。1984至1994年,我在中南海从业经济立法,亲历了那个变革的时代,了解当时的一些人和事,引发我深深的回忆与思考,文中有一些内容是根据林保华先生的文章改写的,特致谢意!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