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女儿的养法 袁岳
在我讨论完男孩的养法之后,我收到不少博友及线下朋友的请求,希望我这个门外汉能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养女儿的见解。我声明,养好女儿是一件比养好男孩更精细的事情,门槛更高,所以我发表的意见更加只能"仅供参考",大家大可完全不同意我的见解,我的看法也许只作引发大家一点头脑风暴之用。
养女儿首先要分这孩子要养成辣妹还是弱妹,有些孩子的天性具有外向、好动、兴趣广泛的特点,这些孩子大致可以朝辣妹方向培养,而培养之法则近于男孩的养法,可参照我以前的关于养男孩的博文。但只要是女孩,无论是辣妹还是弱妹,只有一项我以为是异于男孩的,就是女孩的培养应尽量避免让她涉入过重过多的体力活,以致艰苦劳碌的心智主导了她的身心。社会现代的过程,会极大地扩大辣妹的比重,而且加强她们中性化的色彩及其受欢迎的程度(超级女生中的中性化女生形象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抵触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但她们代表快速成长的新兴的性别社会趋势,所以除了避免让女孩过于辛苦外,把女孩当男孩养也并不是什么不当之举,而且合于新潮。
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女孩子更具内向、安静、兴趣偏柔性化的特点,所以"弱妹"(林妹妹模式)仍然是女性中一部分鲜明地有别于男孩的性别群体。我以为弱妹的养育有以下特别的注意点:其一,对女孩的品味的培养较动手技能的培养更重要,因此对于小女孩,家长应多给孩子看山看水看风情、看图入戏听音乐的机会,多一些自然、艺术对话的机会,在这样的陶冶中,女孩子对环境会有较敏感的心知,更有感性的素养与趣味,并且有别致的反应能力;其二,从女孩在对特定艺术类型的兴奋、乐趣、追寻的动向中,判定小孩子的爱好,不见得让小孩子涉及太多的爱好训练,但可以选择一样孩子乐于投入的爱好,多一点训练,从而使她获得一种理解世界与表达自己的途径与工具,悟性加上她擅长的艺术表达工具,可以使她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其三,女孩更乐于接受柔性的沟通,与其给孩子太多正式的课外训练项目,不如给孩子找到一个可爱而又有悟性的女性家教,沟通性、说服性、对话式的权威角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更有价值;其四,使孩子有更小的伙伴与她一起构成亲情伙伴关系,激发孩子自然的怜爱之心;其五,虽然我不赞同把女孩子放到过于清苦的环境中,也不主张让女孩子过于劳力,但仍然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女孩子有机会观察、体会到那些艰苦劳碌的场景,甚至让孩子参与到家长的爱心活动中,激发小孩子的同情心,尤其是消减孩子在相对优越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的社会优越感。所有这些做法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使孩子长成一个优雅的品味之女,而非任性的欲望之女。
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而我要说,从实体而言,男性在传统上被定义为社会体制下的基石、中间的栋梁与上面的台面,而女性更象装饰,而也许新时代的女性是社会周身的粘合剂、是现代柔性化社会肌体上的关键结构件、也是减少社会冲突暴烈度的枢纽,而要达到这一点现在的女孩养育法或尚有较大距离,有人说,女性更精细,我要说养女孩也要较男孩更细致用心,但这细致用心又不是把女孩子的事事无巨细的都包办起来,而是在适当的导向之下以沟通之法,细察孩子的天性,提供最合适的从旁帮助,使孩子自己有所选择有所决定。毕竟女孩与男孩一样,她们都不是父母人格的附属物,也不是家长任意造就的玩偶,她们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优美地发展着的人格体。
本日场景:大早起来回到北京。今天是清华最后一堂课,也是最后一次请课上剩下的同学吃日餐。哈,一学期每周三的教课坚持下来了,感谢助教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阿。下学期因去耶鲁做访问学者,所以就开不了课了。明年课堂见了。
本日小诗
夜苑
汉燕离离舞瑶乡,
清花露露披晶裳。
冶月惜惜照津渡,
丝雨缦缦攀情廊。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三色炒蛋
分将菠菜、胡萝卜、平菇切成碎末,用三个碗各打入两鸡蛋调匀,再把三种菜末各放入碗内蛋液中调好加盐酌量,分三次起油锅,前两次大火快炒后取出放盘中,第三次炒后起锅,与前两次炒蛋在盘内放为三堆。色味俱佳,可用。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