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日, 六月 17, 2007

外史公的草稿簿 老摇博客

 
http://laoyao91.spaces.live.com/Blog/cns!7DAF864A4CA8AA69!1786.entry

最初是因为他写了一篇《数学乐旅》读后,我看到外史公的博客。那篇文章很有道理,对康德哲学我以前一无所知,顺着他给的link去看了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又在网上搜索了邓晓芒的大部分文章看了,感觉受益匪浅,心下若有所悟。不过还是觉得没有完全被说服,基本上,淮之夷的回复我更同意。但那个话题就太大了,而且我自己都还没想清除,以后再说。

外史公不常博客,但一博便是长文,而且他中文功底很好,头脑又清楚,情绪又比较大,因此文章很好看。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陆续把他的博客看完。感觉还是稍有些偏激,比如由三个中国女孩走路小心翼翼,就开始议论中国人缺乏意志,我觉得有点太大胆。但总的来说很好看,常有创见――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他只是转述别人的观点。比如中国没有俾斯麦:

历史上,中华天朝就是大文明中最没有文化竞争力的。它只能向朝鲜、日本、越南(北部)那些地方传染,那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没有第二个大文明同中国文明竞争。然而但凡遇上和第二个大文明交锋,中国文明向来是一败涂地。   印度支那半岛、缅甸、吐蕃处在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相遇的十字路口,显然,印度文明占绝对上风。马来半岛、南洋群岛则是伊斯兰文明压倒中国――中国人在那里生再多孩子也没用。丝绸之路上,当然更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个问题我倒从来没有想过。我现在严重怀疑黄帝部落是从中亚或西亚迁徙而来,带有先进的农业文明,因此才战胜了中国的土著部落(当然是个长期过程),但还总觉得后来的中华文明又华又夏,自我感觉良好。对外史公引的马来、南洋的情况我不了解,但其他几个例子他好像是对的。

其他如籍贯和人称:

许 多人写文章不分青红皂白爱用"我们"――许多情况下,若追究作者所谓"我们"的实情,却也只有他一人。然而他必用"我们"才有安全感,说"我认为",简直 是不想混,公然站在"大家"的对立面,而说"我们认为",就俨然当上"大象无形"的群众大家的代言人了。这叫虚拟口水量取胜。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一招。据说 现在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教中文,用中国人的文章当教材,其中"我们"一词属于老外的阅读难点,因为老外难以判断中国文章里频繁出现的"我们"是谁。鬼子们 不妨就把中国人的"我们"朝大处想吧,十三亿啊――或者还不止。十三亿只是活人,还有统计不出来的无数亿祖先呢。  让只晓得"我"的鬼子在朋党比周、各怀鬼胎的"我们"面前发抖吧!!!


今天看到高考的联想:制度和个人:

当 年我对命题作文也颇有心得,生存需要么。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不要想你自己要说什么话,而要想出题者希望你说什么话,要把自己当作一件工 具,而不是意志的主体。当年我遇到的题目是"父辈"。一见这题目,一边做前面的考题,一边就揣测这题目不可告人的目的:很明显,出题人论辈分,肯定是我的 父辈,阅卷人论辈分,绝大多数也是我的父辈,所以,一定要写关于父辈的好话,说一些能够暖到他们心窝里的话;那么就得考察"父辈"的普遍经历,这得动用中 国现代史的常识――他们都经历过那些犯忌讳的事情,那些事情肯定不能明写,但可以暗示,暗示"父辈"很艰辛,很曲折;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戴高帽子,社会脊 梁,一定要点出来;接下来,要提及"代沟"现象,要以儿辈的身份,表达对父辈的理解、尊重、钦佩,做足一副克服代沟的姿态――围绕这些意思,说些肉麻的车 轱辘话,肉麻就是文采,车轱辘话就是婉转,怎么也能凑成七八百字。阅卷人阅卷都有效率指标,不可能逐字逐句推敲,所以关键是面子上要让他们受用。就这样, 等到前面考题全部做好,一篇肉麻文字已经端整停当,挥笔立就。写完自己看看:行,很好很好,文采飞扬、婉转多情,嗯,够不要脸的了――好在这不要脸的答卷 不大有机会见天日。我当时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由于顺利进入不要脸状态,语文已经稳稳拿下了。   对这个思路,我知道,有些同学是怎么也不理解、不接受的。高考前,有几个同学对语文老师叫板:"为什么要按照你 给我们的程式写?为什么不能自由地写自己的意思?……"我暗笑,命题作文不就这个性质么?自己的意思多宝贵啊,凭什么告诉他们(阅卷人)?一分钱不出,白 看?美死他们!就不跟他们说真话,就不跟他们说真话,骗死他们!当然这有点痛苦,很肉麻,很无耻,其实我也很反感,所以模拟考时候就没有去积极迎合,不值 么。可真刀真枪时候就得换个思路……总之,人是可以决定自己的,应该根据需要决定要不要吐真言,要不要肉麻,要不要适当无耻,要不要忍受痛苦,当然,要尽 量地少无耻、少肉麻、少痛苦。
可惜我没早看到这文章,当年也太迟钝,没想到这一点,语文只他奶奶的考了72,拿总分120一除,才60分,刚刚及格。靠。我至今都很想知道我当初高考作文到底拿了多少分。我觉得以我的语文水平,非作文部份拿72分是很正常的,难不成我作文写得太离谱,得了0分?

anyway,外史公的文选一二都很好看,就是经常很长,有时重复。有些观点我不太同意,但我对中西文化比较所知太少,暂时还不敢妄论。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