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四, 五月 31, 2007

时事今日评――郑筱萸被处死,国内欢欣鼓舞,国际一片哗然 inside调酒房

 
http://songlei9999.spaces.live.com/Blog/cns!C67568278905BF07!8532.entry

?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死刑国,但每年被媒体披露的死刑犯却寥寥无几,只有政府认为的那些确实有特殊警戒价值的死刑犯才会被曝光,郑筱萸成为了这份榜单上的一员。5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和渎职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郑筱萸当然不服判罚,决定上诉,但在法院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国,显然法院作出的判决,体现了政府领导人们的意愿,郑筱萸的死已是不容更变的了。 ? ??????  ? 曝光郑筱萸的死刑,对内产生了正面效果、对外却产生了负面效果。对内来说,它进一步显示了政府反贪治贪的决心和力度。中国人历来认为,罪大恶极之人是应该被处死的。中国的民众从来不关注一年中有多少人被判了死刑,他们只关心谁、因为什么被判处了死刑,而且那个人的职位越高,人们越觉得心情畅快。但这些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观念,其他国家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政府本来希望通过曝光郑筱萸的死刑,来缓解国际社会近来越发明显的对中国食品、药品质量的不信任,没想到却事与愿违,此事一曝,一片哗然,反而让中国在国际社会有了三个更加不好的形象:一、超高级别的贪污腐败;二、食品药品大量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三、所谓的"和平崛起"实际是建立在一场场刺眼死刑上的专政的结果。可以说,中国每曝光处死一个人,就都带来一派国内的欢欣鼓舞和国际的形象大跌,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 ? 中国的食品药品质量低下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中国希望能想世界传递一个"负责任"的信息,但却采用了一种不合适的手段。而我们知道,采用错误的手段传递一个信息的结果,往往是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中国政府显然低估了国际社会反对死刑之呼声的强大。 ? ? 完整文章请看inside的调酒房――历史与时事分馆的更新 郑筱萸被处死,国内欢欣鼓舞,国际一片哗然 ? 去年的今天: 传媒今日评――探秘搜狐总部 去年的今天,有幸到搜狐总部走了一遭。 ?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