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界的悲哀还是报界的无知――王立群答《深圳商报》
是学界的悲哀还是报界的无知
――答《深圳商报》
本人在《百家讲坛》"琴挑文君"一集讲到司马相如的婚姻瑕疵――劫色劫财之后,受到一些媒体的误读。其中,《深圳商报》公然提出这是"娱乐界的幸事,却是学术界的悲哀"的观点。
我一向非常敬重《深刊商报》,认为这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报纸,但是,这一次《深圳商报》的这篇文章却使我大跌眼镜,一家有影响的媒体怎么会有这么无知的记者?
近年来报界个别记者为了追求所谓的"眼球",不惜有意抛出一些错误观点,严重误导读者,极大地败坏了报纸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不但没有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反而使读者对报纸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提出司马相如劫财的并非是我,而是历史定评:
"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在其名作《解嘲》一文中第一次提出:
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灸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其后,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篇》指出:司马长卿,窃赀无操。
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再次指出:相如纵诞,窃赀卓氏。
这些都是古人名著,今天的"文化人"都不读了。《解嘲》一文收入大名鼎鼎的萧统《文选》,《颜氏家训》是家训之祖,《史记索隐》是"《史记》三家注"之一。这都是非常平常的书,并非难找。作为一个"文化人",这些都是必读之书。
因此,我讲的劫财是以古人的定论作为文献依据的,但是,无知者无畏,竟然侈谈什么"学界的悲哀",其实,真正悲哀的是某些报界的无知。
但是,全国大多数类似报纸并无像《深圳商报》这位记者竟然既无知又大胆,这么重大的话题,自己不读书,还要信口妄言,真不知这位记者是否该向读者作个道歉。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