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五, 二月 03, 2006

Fw: 《新华日报》1942年10月11日 论学术自由・庄沙音・


>
> ・庄沙音・
>
>
>
> ……
>
> 学术自由就是自由研究、自由讨论,不受非法干涉。反对学术自由的人,常把学术
>
> 自由看做是“随便”说话,是有害民族利益的,是洪水猛兽。这还了得?然而这是最
>
> 俗流的看法,不值一驳。学术自由是有益国家民族的,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中国。欧
>
> 美民主国家的学者也一向是维护学术自由的,他们的这种斗争是和反法西斯的战争
>
> 相互联系着的。
>
> 只有在法西斯的国家才会把学术自由当做是洪水猛兽!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希特
>
> 勒攫得政权以后,首先便焚毁了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图书。仅在柏林一地,
>
> 就消灭了一万担科学书籍和古典文艺书籍。一切知名的学者,非遭放逐,即遭屠杀。
>
> 过去的德国在科学上曾经有过很大的贡献,现在却只剩下了一辈假借“遗传学”、
>
> “优生学”、“人种改良学”的伪科学家。从此,德国便陷入反科学的黑暗时代。
>
> 我们的反法西斯战争,在文化的意义上,就是要维护学术自由,反对摧残人类的精
>
> 神遗产――文化。
>
> 中国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民主国家,中国需要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奠基
>
> 石之一。民主政治有极丰富的内容,如选举,如黜官,如结社,如演讲。而学术自
>
> 由就是民主精神与民主习惯中的最要紧的东西。我已经读过张申府先生的《友声与
>
> 民主》,他说:“我很相信,民主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民主政治或民主制度,一是
>
> 民主习惯或民主精神。一狭一广。二者当然相关,是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没有
>
> 民主政治,民主习惯大概不能普遍;没有民主精神,民主制度更恐不易实现。因此
>
> 才所以特别需要今日要求民主者,最好先就己身或自己团体尽可能的培养些民主精
>
> 神,养成些民主习惯,以开创风气,以为天下先,以为后世训”(《新华日报》1942
>
> 年9月27日)。这话我完全同意。我还要说:在大学里提倡学术自由,就是为了培养
>
> 民主精神或民主习惯,而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或民主精神。
>
> 干涉学术自由是不当的。自古以来,凡能提倡自由的时代,其学术必能昌盛。周秦
>
> 时代学术最发达;到宋朝,私人讲学之风甚盛,天下学子,闻风景从。到了清初,
>
> 乾嘉诸老不闻政治,于是脱离现实,专门从事古代经典之训释与考证;自由讲学风
>
> 气,不复得见。
>
> 民初的北京大学,是由蔡子民先生主持的。其时提倡学术自由,蔚为风气,影响全
>
> 国,收效后世。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讲到他的器局、他的识见,为人所不及,
>
> 便从这里可见。因其器局大、识见远,所以对于主张不同、才品不同的种种人物,
>
> 都能兼容并包,右援左引,盛极一时,而近来其一种风气的开出、一大潮流的酿成,
>
> 亦正发育在此了”。有这种精神,文化才能发展、国家才能进步。
>
> 我们再说说外国的情形。譬如英国的牛津大学,一向以古老著称,学生教
>
> 授还穿着中世纪僧侣式的黑袍,并且还保持了许多过时的习俗与环境。然而牛津当
>
> 局对于学生的求学,却是采取极端放任主义的。几年前曾来中国的世界学联代表之
>
> 一,英人傅路德先生,是牛津的毕业生。他曾对我说:“牛津的风气已经变了,什
>
> 么思想都有,什么政派都有,大家可以自由竞争,但绝不超越一定的范围。”这是
>
> 很好的。牛津绝没有一道一道的政府法令,政府也不把学生当做政争的工具,教授
>
> 更不问学生的党派。提倡教育独立,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自由。
>
> 欧美民主国家尚且如此,我们中国是要超越欧美的民主政治的。国父考察
>
> 了欧美民主政治以后,认为还有很多缺点,所以才创造了国父的民权主义。那么,
>
> 在中国,要有更大限度的学术自由,是绝对应该的。
>
> ……
>
>
>
> ――《新华日报》1942年10月11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奖励自由研究
>
>
>
> 人类历史上的前进运动,常常和思想自由的开展是分不开的。因为如果
>
> 思想运动不能自由开展,如果让陈腐的、不合理的独断教义支配着人们的意识,如
>
> 果不容许人们摆脱既成的死的教条的束缚,而依据社会发展之新的要求,来从事自
>
> 由的研究,那就是等于在现实前面把人们的眼睛蒙上一层黑幕,使他们不可能看清
>
> 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不可能辨别什么是应该追求的目的,不可能揭露什么是
>
> 应该打倒的黑暗势力,因此也就不可能对黑暗势力进行有力的斗争,不可能正确地
>
> 推动革命运动。不论中外古今,每当革命转变的伟大时代,常常随伴着一个文化上
>
> 的启蒙运动,开展自由研究的风气,打倒不合时代的因袭权威,剥斥现实中的黑暗
>
> 事物,启发新的时代所要求的思想意识……。
>
> 在今天的抗日战争过程里,我们要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新
>
> 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革命运动。在这伟大的斗争洪流中,我
>
> 们需要对于客观现实的各方面的正确知识,作为前进的引路明灯。我们需要关于自
>
> 己本国的社会历史的知识,也需要关于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知识。
>
> 在我们决定斗争的战略策略的时候,这一切社会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我们是有很大帮
>
> 助的。我们也需要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以克
>
> 服长期战争中的物质困难时,也是不可少的。我们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学术上理论上
>
> 的知识,以便从各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民族意识。但要能掌握这些知识,就必须一方
>
> 面积极地号召各种专家及知识分子,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深刻精密的研究工作;另
>
> 一方面,必须提倡勇于追求真理而不顾忌一切因袭教条的作风,就必须提倡自由独
>
> 立的研究作风。
>
> 抗战初期,全国的文化界曾表现出一时的蓬勃高涨的气象。随着政治的进
>
> 步,研究、出版、思想、言论的自由,得到了开展的机会。然而不久以后,一部分
>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策动了投降反共的阴谋,而文化上的倒退反动也就随伴着投降分
>
> 裂危机的发展,在大后方许多地区抬起头来。一切合理的思想言论遭受禁止,而读
>
> 经诵古的运动却强迫推行……。
>
> 但是,八路军、新四军所在的各抗日根据地区,却一直沿着抗战、团结、进步的路
>
> 线向前迈进。在政治经济方面,固然有了飞跃的发展。而在文化方面,也同时在不
>
> 断进步。当着大后方在倒退的情形下,使文化界人士不但不能安于工作,甚至于不
>
> 能工作的今天,在边区,特别是延安,却聚集了很多的全国有名的艺术家、理论家、
>
> 科学家,以及大批的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空气,一天比一天高涨。
>
> 中共边区中央局五月一日的施政纲领里,特别明白规定“奖励自由研究”一项。这
>
> 一项规定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对于思想言论之自由发展是非常重视的。中国共产
>
> 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共产党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
> 是争取抗战胜利和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指南;但同时也不否认,各派的学者和理
>
> 论家,只要他们能认真地进行自己的研究,本着学术的良心来正视现实的问题,他
>
> 们就能够对于真理的发现有所贡献。中国共产党不但不能轻视,而且非常尊重这些
>
> 贡献,承认这些贡献对于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在边区,不但
>
> 要大大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且还要团结各派的学者和理论家们,进行各
>
> 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工作,帮助和奖励这一切自由研究的活动。
>
> 必须把自由研究的风气大大的开展起来,不但在陕甘宁边区要这样,而且在一切抗
>
> 日民主根据地也要这样,这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
> 必须号召全国人士,特别是文化界以及知识分子,起来反对大后方束缚言
>
> 论思想自由的倒退现象。这是与反对妥协投降危机分不开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
>
>
> ――《解放日报》社论1941年6月7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