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茶壶的故事(转载)
“纸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
数声渔笛在沧浪。"
清嘉庆二十二年,天下承平日久,已显败象,国库日虚,边患匪患不断。但书斋农舍,田里乡间,依然沐浴在“乾嘉盛世”的安定祥和里,“渔、樵、耕、读”——士农工商自得其乐。
这年秋天,一个名做“锫昌”的茶客,在一次午睡后的品茶雅事中,突然想起了宋代诗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这首诗来,他觉得这前两句——“纸屏石枕竹方 床,手倦抛书午梦长”——正是他闲适生活和人生境界追求的写照,于是决定造一把宽大高提梁的锡壶,和朋友们在午后纳凉、读书、午睡时做为品茗之用。
这把壶就这样造出来了,他请了一位叫做里伯氏的书画高手来题刻这两句诗,此人书法大概追摹董其昌,而且颇得思翁韵味,流利的行草书标准的松江味道,同时他 又善绘竹石梅花,在另一面刻上倔梅两枝,怪石一墩,还以另外两种书体——隶书和篆书分别刻下“秋水伊人”与“芬芳壶中藏”的字样,于是,一把融“诗书画” 为一体,合“篆隶草”为一家的壶中佳品就这样诞生了。
锫昌先生数次在午后的时光里,斜靠在庭院芭蕉树下的竹塌上,一边读着宣纸装订的唐宋诗集,一边手把此壶,品茗摇扇,悠哉乐哉,夫复何求?
“乾嘉盛世”在锫昌先生这样的士人们眼里,已是古代圣贤文化的黄昏,嘉庆而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中国内忧外患,天下崩坏,锫昌先生此时恐怕已不在人世,他 幸运地躲过了动荡的时代,在盛世里度过了自己的人生。而这把壶,也很幸运,它远渡日本,收藏于日本爱壶人之手,躲过了近两百年来战争和动乱的岁月,寻找着 自己新的主人。
两百年后,此壶传到了我的手里,同样的一个秋天,我在午后的梦里仿佛见到了微笑着的锫昌先生。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