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日, 一月 06, 2008

“东新恋”事件系列评论之二:

 

目前,对于东新恋,非议最多的莫过于是东航贱卖国有资产。

然而,针对3.8港元是否涉嫌"贱卖"东航认为:国航2006年的星辰计划中将其持有的港龙股份出售给国泰时,售价的市净率为3倍;国航与国泰换股时,国泰以每股净资产1.2倍的价格出售予国航,国航则以每股净资产1.4倍的价格出售给国泰;东航以每股3.8港元出售予新航的股份,其市净率已经达到了6.4倍,说明收购价格已经很高了。

东航董秘罗祝平:"2007年5月21H股的收盘价3.73港元;2007422-521东航H30天平均价溢价的35%东航每股净资产的6倍。至于现在东航的股价,是不能向前追溯的。定价不会改变,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信誉。你变后,如果股价再涨,你是不是还要变?另外,你说每股涨到5元,是净资产的10倍,你有什么根据?商业价格,是要有规则的!"

东航总经理曹建雄:"现在我们的股票价格涨了,才有人说我们贱卖国有资产,假如现在东航H股价格在2港元以内,还会有人说我们贱卖吗?"

东航董事长李丰华:有关的谈判进行了两年了,当谈判开始之时,东航的股价仅为2.8元。以每股3.8港元向新航及淡马锡增发股份的价格是合理的。如果要改动作价,再经由国家部门批准,到时股价又可能会改变,将再次引来批评。

对于东航的解释,笔者感到非常的可笑,也感到极度的悲哀!

国航2006年的星辰计划,首先是当时的市场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的中国民航业还没有当前这样的发展环境,各大航空企业自身在赢利等各方面的实力也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更何况目前马上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奥运会过后又是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中国的航空企业目前面临的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次,当初的星辰计划并不仅仅是从国航自身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考虑的,很大程度上是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航产业的布局,即实现南北航线大联动,有利于香港保持航运中心地位,对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来说是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北京和香港作为亚太重要航空枢纽的地位。第三,星辰计划涉及中信泰富、太古集团、国泰航、国航、中航兴业五家上市公司,是一个一揽子的股权交换协议,与东新恋中的单向引进投资具有重大区别,至少有一点,换股意味着国航能分享合作方的收益,可你东航能分享新航和淡马锡的收益吗?――更不用说东新恋一成交且在新航未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就让人家赚走80亿港元!

因此,以星辰计划中国航与国泰换股的价格来同东航向新航、淡马锡定向增发进行比较,就好像将现在的普通人家子女正常婚嫁同过去没有良心的父母为了还债或享乐而把女儿卖给地主恶霸来进行比较,根本就不具备可比性――这样的比较,我想最普通的老百姓甚至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也会觉得可笑!

至于说现在东航的股价不能追溯到与新航谈判时的股价,这在表面上看确实是一个不错理由和解释。但坚决不能作为低价成交的理由。首先,为什么一定要卖给出不起价的新航?国航也好,国泰也罢,他们能够出得起更高的价格,为什么东航一定要抵制?老百姓在卖菜卖粮的时候,也知道要卖给出价高的买者呢――只要买者不是你的仇人。其次,谈判进行了两年,那么在谈判过程中为什么不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变化情况来修正谈判条件而提高筹码?为什么要将刚开始谈判时的东航股价作为两年多时间里持续不变的谈判基础?难道这两年时间里你李丰华董事长和其他东航管理者都成植物人了?要不怎么会不知道这两年间东航亏损转为盈利、股价已经上涨了?要么就是你东航管理层成员的智商比普通老百姓也要差很多――即便是再笨的老百姓在卖东西时,尚且知道决不能买家说能出多少钱就接受多少的价格呢!

最可笑的就是东航总经理曹建雄,说什么"现在我们的股票价格涨了,才有人说我们贱卖国有资产,假如现在东航H股价格在2港元以内,还会有人说我们贱卖吗?"有这样假设质问的吗?我是否也可以来几个类似的假设和质问:现在以3.8元的价格卖给新航和淡马锡,大家都认为是贱卖国有资产,但你们却说没有贱卖、说是合理的价格,假如你们没有在这场交易中获得重大的私人利益,你们还会忽视常识地说这个价格合理吗?假如你们不把国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当成敌人、仇人――至少不是亲人,你们还会置国家利益和民族产业经济的安全于不顾而崇洋媚外地将他国的外资企业拉过来与他们竞争甚至排挤、杀戮他们吗?假如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随着时间变迁而出现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你们现在可以让国内所有的肉贩们按一年前的价格向我们提供猪肉吗?可以让我们像原始社会一样不用付钱就能直接取用各种食品吗?

最后,笔者再来一个"曹"式假设质问以结束本文:

假如东航的管理层成员不是白痴,还会不知道中国股市的上市企业一旦出现并购、重组等题材股价就会上涨已经成为定律了吗?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