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四, 一月 03, 2008

[转贴]上海乘轨交新线上班居然更费时



    1月2日是节后首个工作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总体情况稳定,客流有序。运营方表示,由于轨交新线尚处于试运营阶段,此次开通的"三线两段"部分设备仍在调整、磨合当中,因此新线甚至网络的运营质量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如新线列车开行间隔不稳定等现象,希望乘客给予谅解和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将抓紧调整,尽早完善,不断提高新线运营质量。

  新线"挑刺"
  ■屏蔽门6号、8号线的屏蔽门尚处于调试阶段,人工开关增加了列车的停站时间

  ■列车站台落差8号线列车和站台之间有较大的落差,拥挤中很容易摔倒

  ■短驳车9号线桂林路―――宜山路的短驳客流量远大于预期,短驳车行驶太慢遭抱怨
  配套问题

  新线带来"意外烦恼"
  ■6号线沿线部分公交被撤销或缩线;松江九亭一些小区班车停运
  ■部分市民出行反而费时又费钱
  ■部分"失望"业主提前启动购车计划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研究对策:部分线路的新车本月运抵到位,短驳公交车配备后援,"对冲"站厅设想疏导办法。

  6号线上班高峰时近1/3车站拥挤
  ■记者体验
  6号线纵贯浦东,昨天北向南方向的列车十分拥挤,从五莲路站开始乘客越来越多。从东明路站上车到儿童医学中心站后,乘客基本上就挤不上车了。上班高峰期,6号线有近1/3车站非常拥挤。以世纪大道为界,由北到南,从港城路上车到巨峰路站,车厢内基本挤满人。由南往北,从灵岩南路上车到东明路,车厢内也已人满为患。

  早上7时03分左右,记者在德平路站看到,站台上满是人。等列车到了民生路站后,乘客已很难挤上车了。7时14分,列车到世纪大道站后,才下去一大半人。等了3趟车才挤进车厢的吴先生说:"我今天比平时早出门20分钟。到民生路站后列车很快驶来了,由于车厢内乘客很多,该列车民生路没有停。十几分钟后,又等来一班列车,我没能挤上去。直到第三趟列车,我才乘上去。"

  ■轨交回音
  6号线目前投入运营的有12列列车,另有两列备车,遇到客流拥挤,两辆备车将全部投入使用。本月内,有一列新车运抵到位,在进行列车调试和信号调试后,将于下月投入使用。
  8号线乘客帽子围巾手套被挤掉
  ■记者体验
  昨天早上8时20分,记者在8号线人民广场站看到,开往耀华路方向的8号线简直就是个满满当当的"沙丁鱼罐头"―――车厢内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快挤出心脏病了","车厢太小了",人群中有人大声抱怨。一些乘客的帽子、围巾、手套都被挤落在地,有人匆忙中浑然不知,有人知道掉了也没法捡,因为后面的客流已涌了上来。人流涌到上行楼梯口时几乎停滞,原本可供3个人并排行走的楼梯,已被人流塞满,短短的数十米楼梯记者走了足有3分多钟。
  据站台工作人员介绍,在八九点的上班早高峰时段,以从杨浦方向到市区上班的客流为主。记者亲眼看到,拥挤中,一位女士在走出8号线车门时重重地摔倒在地。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8号线列车和站台之间有较大的落差,特别是高峰时段,在拥挤和推搡中,乘客很容易摔跤。
  昨天的早高峰时段,往市光路方向的一班8号线列车,由于列车信号发生问题,车门发生故障无法打开。虽然工作人员较快排除了故障,但列车仍拖延了一段时间。

  ■轨交回音
  目前8号线已经上线的车辆共有16列,另有2列备车。
  现在列车发车间隔约为6分钟,随着列车的逐步到位,间隔时间会逐渐缩短,将缓解车厢拥挤。
  此外,由于目前列车信号仍在调试阶段,运营中偶尔会出现问题,等信号调试完毕后,此类故障的发生有望减少。
  对于列车和站台之间的"落差"问题,地铁运营单位表示,站台与列车存在10厘米的落差尚属设计规范范围之内,当乘客较多时,乘客重量能将车厢底部压得下沉,车轮与轨道摩擦后的磨损,也能逐渐减少车厢高度,从而减少与站台的落差。

  号线短驳公交车宜山路受阻
  ■记者体验
  昨天上午8时40分,市民刘先生从松江乘坐9 号线到桂林路终点站,欲搭乘9号线短驳公交车到宜山路站换乘3号线前往市区。从9号线下来的乘客中,约有400人要乘坐短驳公交车到3号线车站,短驳公交车候车处顿时排起了40多米的"长龙",场面较乱。好在已经有两、三辆公交车在此等候,"长龙"3分钟内就缩短了。刘先生排队3分钟后乘上短驳车,开了 13分钟到达宜山路站,整个换乘过程约17分钟。
  据承担短驳公交运营的大众西南公司副总经理沈小蜂透露,昨天高峰时段特意增加了4至6辆公交车,一辆车载客90多人,保证乘客都能及时乘上短驳车。即便这样仍有乘客抱怨:"公交短驳车途中行驶太慢,耽误了时间。"记者从桂林路站乘坐短驳公交线后发现公交车沿途要经过5处信号灯,一次180度的调头,尤其是在宜山路行驶过程中,车流拥挤,短驳车走走停停,蜗牛般蠕动前行。如果在宜山路能够畅通行驶,整个车程要短于目前的13至15分钟。许多乘客建议,早高峰时段的1个小时内,能否在宜山路沿线多增加警力疏导交通,让短驳车优先通过,以体现公交先行的原则。
  "我们从早晨6点工作至晚上6点,中间没有休息,一顿中饭要分三趟才能吃完。"短驳车驾驶员徐师傅如是说。据车队负责人介绍,由于驾驶员紧缺,短驳车6分钟一班,中午不能有休息时间,往往是驾驶员还没吃完中饭,车辆就要发车了。
  目前的短驳车发车时间为:宜山路站首末班车时间为5时40分和20时30分;桂林路站首末班车时间为7时和20时55分。

  ■公交回音
  大众西南公交公司负责人说,9号线一旦出现误点,客流积压必然造成乘坐短驳线的乘客骤增。公交公司得到信息后,会立即通知在停车场待命的备用公交车火速增援,尽快输送乘客。
  2号线人民广场站换乘客流对冲
  ■记者体验
  昨天的早高峰时段,记者步行测试后发现,在三线换乘的人民广场站,8号线换乘1号线耗时约为3分钟,而此前新线未通车前记者步测的时间只需1分钟;从8号线换乘2号线耗时达8分钟左右,而此前的步测时间只需4分钟。
  记者几乎是被客流"推"到了2号线站台。"我已经等了三辆车了,还是没挤上去!"一个上班快要迟到的女孩满脸愁容。站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号线一通,2号线早高峰的客流压力变得更大了。
  "太壮观了!"站在人民广场站新通道的下行电梯口,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和两个方向客流对冲的场景,一位乘客禁不住感叹。记者看到一个手提拉杆箱的女孩在打手机:"我在地铁里迷路了……"站厅昨天增设了5名工作人员进行疏导,客流秩序尚好。值班站长告诉记者,为分散两股客流,上午客流最高峰时段曾经尝试在2号线站厅用绳子进行隔离,可有的乘客为了赶时间,从绳子底下钻到对面走。一位男士走得太急,一不小心就被长绳绊倒,看来用绳子隔离的办法行不通。
  记者还注意到,在人民广场站的新通道内有很大的一摊积水,人流经过已将地面踩得很脏,且极易摔跤。正在清理和打扫的工作人员介绍,可能是下水道出了问题,地下的水漫了出来,他们将进一步查明原因以便尽快整治。

  ■轨交回音
  为避免客流"对冲",今后有可能用不锈钢护栏进行隔离,但此设想目前还在研究中。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