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喜欢小汽车
中国对小型汽车需求的下降只能说明中国的中产阶级在萎缩,中国的贫富差距将越拉越大。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 |
尽管塔塔汽车(Tata Motors)希望,其售价2500美元的新款Nano车型,将让印度普通民众也能拥有汽车,但在全球最具活力的中国市场,购车人已经对小型廉价汽车热情不高。
将于本周发布的行业数据将显示,尽管去年整体汽车市场继续繁荣(增长了约24%),但小排量汽车的销量增幅明显下降。
汽车行业的传统观点认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应成为小型经济型汽车的沃土,因为那里有队伍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购买其第一辆汽车。这正是塔塔汽车对印度市场的期望,也是汽车制造商在从巴西到泰国等新兴市场不断繁荣发展的原因。
但业内分析师表示,中国走的可能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中国汽车保有量正迅速增长,将中国变成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但在几年前尝试了小排量汽车后,中国消费者开始转向售价更高的汽车。
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去年头11个月,发动机排量在1升或1升以下的汽车销量下降了24%——尽管在此期间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而且国家出台了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税收政策。2007年头11个月,各种发动机规格的微型汽车销量仅实现微幅增长。
小排量汽车失宠的原因,以及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目前还不能立即见分晓,但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小排量汽车需求低迷是由于中国的财富差距不断扩大,而且中国人会将汽车与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
咨询公司JD Power驻上海的董事总经理邓凯(Michael Dunne)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收入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现象催生了一个城市精英群体,他们拥有大笔资金,希望购买质量最上乘的汽车。"
"只要买得起更高档次的汽车,中国人就会去购买,即便这意味着向家人借钱。在中国,形象重要得多,尤其是与印度相比。"
大众汽车(Volkswagen)去年进行的市场研究发现,普通中国人购车的费用是其年薪的两倍。两年前,浦东发展银行(Pudong Development Bank)驻上海的初级经理苏天平(音译)购买了一辆QQ。这款由中国汽车公司奇瑞(Chery)制造的微型汽车,是2005年的热销车型之一。不过,几个月前,他卖掉了这辆汽车。
"这车在家附近开开还行,"他表示。"但开着QQ去见客户或参加聚会,会很没面子。"
在中国新一代汽车制造商中,有些厂商一直依赖于市场中最廉价车型的旺销,小排量汽车需求放缓,是它们面临的一个挫折。
奇瑞保住了自己强大的市场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公司推出了几款价格更高、排量更大的轿车。
不过,作为中国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品牌,一汽夏利(FAW Xiali)和吉利(Geely)对小型汽车的依赖程度更高,它们的市场份额已有所下降。
译者/何黎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