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问答室第94期]楼价上升何害之有?
北京如果要压制房地产之价急升——其实主要反映着的是经济急升,没有什么不妥——他们应该提高建造楼房的土地供应,或增加容积率,同时增加交通设施。现在来看上海加速轨道交通,并大量增加轨道交通旁边的土地供应应该是明智之举。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杨慧 问:
周其仁教授曾经质问过土地涨价归公的问题,说是土地贬值时,政府又何尝承担过成本呢?您曾经研究过土地制度,对这个问题您有何见解呢?
答杨慧:
不知其仁老弟有没有说过这些话,算他说过吧。
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增长,人民大众的财富积累总要放在一些资产上,而房地产通常是个好去处。这样,经济增长导致的财富积累,会反映在房地产的价值上升——这也是反映着人民大众的劳力所得的一部分了。如果政府规限房地产的升值为公有,人民会把财富的积累转移到其它资产去。这样,人民投资的积累会因为政府的左右而受到误导,而房地产的发展会出现很大的浪费。
政府抽资产的增值税(capital gain tax)有不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误导了投资积累的方向。美国政府抽房地产的增值税,知道是祸害,前几年力图取缔,但因为成了一项重要的政府收入,取缔不了。
北京如果要压制房地产之价急升——其实主要反映着的是经济急升,没有什么不妥——他们应该提高建造楼房的土地供应,或增加容积率,同时增加交通设施。
上述是我作本科生第二年知道的答案,不知今天的经济学变成怎样了。困难的答案,我作研究生时也不知道的,是一个国家之内的每个地区的楼房土地要增加多少才对。中国应否让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呢?这是研究生以上的问题。但关于「土地涨价归公」,当年的本科生懂得破口大骂。
一个研究生应该知道的,是如果北京不希望中国的人口集中于珠三角与长三角,那么让这两区的楼价上升是有效的阻吓,比任何其它方法高明。可惜目前我们见到的,是这些地区一方面压制楼价,另一方面不多放土地建造楼宇,使我们无从猜测政府要的是些什么。
经济学的分析与推断可以做得很精确,但从事者对局限与需求要有充分的基础掌握。正确的答案永远都是浅的,言之成理,可惜这样的基础,今天的经济学课程不再涉及了。可能因为政府不相信经济学,大学课程于是不教。久而久之,今天大学教的与我昔日学的是两回事。
本博客管理员公告: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张五常作品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