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被高估了40%,还是只被低估了150%? 郭凯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下午,从NBER走回系里。路上碰到了系里的老教授Dwight Perkins和夫人,他也是哈佛经济系里唯一一个中国经济专家。我们聊了聊找工作的事情,聊了聊前段时间Perkins写得关于中国未来20年经济增长预测的文章,他夫人在一边打趣到,必须预测的足够远,这样到时候不会有人再记得他的预测。我接着就提起了世界银行把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中国GDP调低40%这件事情。聊天中,我只得到了一个信息,世界银行的数据其实不是世界银行自己做的,而是另外一个国际机构做的。
我不想就购买力平价的细节多做评论了,购买力平价是个从理论到实践都充满了争议的东西。最简单的说,这个世界上的商品和服务都不是同质的,即便是麦当劳的巨无霸在不同国家也不是同质的:中国和美国卖的巨无霸也许从用料到做法都完全一样,但巨无霸价格里反映的用餐环境差别,卫生标准差别,市场结构的差别都使得两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巨无霸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商品不同质,他们的价格就很难比较。但购买力平价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比较相同产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因此,购买力平价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做了无穷多的假设,这些假设对结果的影响会是巨大的。所以用购买力平价的GDP蹦上去50%或者蹦下来50%并不奇怪。更何况,这些都是数字游戏,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中国的真实GDP是不会因为世界银行的估算而改变的。
我要说的是新闻在这件事情上的作用。我可以对此事想出三个标题:1. 世界银行承认估算错误 2. 中国GDP被高估40% 3.中国GDP只被低估了150%,而不是原先的接近300%。
我不知道媒体为什么似乎更喜欢第二个标题,似乎想要传递某种信息。不过,不管怎样,从空中给中国增加了3万亿美元GDP又拿掉的是世界银行,不是中国的统计机构。更何况,即便拿掉了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还是给中国增加了3万亿美元。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郭凯经济笔记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