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二, 九月 25, 2007

为当学生干部请客送礼 社会"潜规则"入侵校园

校园净土看来早已不是一片最后的净土。

 
 

Sent to you by arnold via Google Reader:

 
 

via walkalone2008的博客 by walkalone2008 on 9/25/07

为当学生干部请客送礼 社会"潜规则"入侵校园

2007年09月25日 16:54:50  来源:重庆晚报

【字号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任洁/制图

昨日(24日),西南政法大学的小王,正为收到一位新生的月饼发愁。小王说,这位学弟老乡送礼是有目的的,就是想进入他所在的社团有个"一官半职",而他正是社团负责招新的"领导"之一。记者在重庆市高校调查发现,目前是高校社团换届高峰期,这种请客送礼的社会"潜规则"正在入侵校园。

师兄是干部 师弟送月饼

小王告诉记者,自己来自河南。小老乡到学校报到时,就到他的宿舍来找他,"久仰师兄大名,听说你混得不错,兄弟今后跟着你混了!"小老乡见着他的第一句,完全像出社会很久的青年,把他吓了一跳。

军训结束后,小老乡又来找过他几次,提的都是想进学生会的事。"大哥一定要帮帮我!"小老乡一再请求他帮忙。小王一直没有明确答应。

昨天,小老乡突然给他送来一盒月饼,"是他父母从老家邮寄来的!"小王说,当时怎么都没拒绝掉。

"我想招几个真正能干的人进学生会!"小王说,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当干部,按照他的招聘计划,应聘者要经过笔试、面试、写计划书等环节,希望找到责任心强、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接班人。小王认为,学生干部不是那么好当的。小老乡虽然热心,但能力一般。小老乡的"盛情",让他左右为难。

今年考入工商大学的新生小刘,最近很沮丧。她报名参加了学院团委宣传委员的竞选,笔试通过了,面试考官也觉得她不错,结果最后没选上她。通过熟人打听才知,录用了另外一名新生,是学院团委一学生干部的中学校友。

为什么要想尽办法当"官"?小刘说,既能锻炼能力,今后简历也有内容可写,据说在评奖学金算综合成绩时,还能加分。"高中时不想当学生干部,大学空闲多,有时间参加活动!"

家长忙请客 为孩子铺路

除了学生自己去找关系,家长也煞费苦心地为孩子铺路。前天是周末,记者在大学城重师校区采访时,就碰到一位专程从成都开车过来看儿子的家长。

这位郑姓家长说,专门过来拜访一下班主任或辅导员。郑先生从车里提出三四盒包装精美的月饼。闲聊中,记者得知,郑先生的儿子比较内向,平时只喜欢看书学习,对当学生干部并不感兴趣。

郑先生说,听人说,新生进校一般都先由老师指定班干部,同学之间熟悉后再重新选举。当干部对孩子是锻炼,容易搞好人缘,即便是今后选举也比较有优势。为让孩子能有表现机会,他的一个朋友在开学前就托人邀老师吃饭,酒桌上暗示"多关照、多锻炼孩子"之类的话,结果孩子进校就当上班长。

学生拉关系 表现不成熟

西南大学团委书记卢波坦言,多数学生干部是凭能力当选,但眼下高校中确实有"学生拉关系"现象。首先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对今后进入社会有好处,但请客送礼的学生是不成熟的。

卢波认为,学生涉世不深,对自己认识不足,才会单纯地照搬社会上的一些做法进校园,容易受到浮躁功利思想侵袭。学生只看到了社会表面现象去模仿,忽略了评选背后的条件和规则,这正说明他们对自己缺乏了解,缺乏信心。

卢波说,新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定位。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如果没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将来如何发展,仅为了时髦和新鲜而参加很多社团,即使当上干部也会一事无成,最终会感觉"当个干部也不过如此"。他认为,学校还是求学的地方,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人脉关系再好,学业一事无成也会得不偿失。(记者 何英)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