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何时减持?
曾经令市场风声鹤唳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很有可能在六年之后重出江湖。
社保让步化解规模分歧
"任何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也都难免会生病,所以,社保基金很重要。"去年12月1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坚决支持把部分国企的收益转到社保基金。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国资委和社保基金理事会之间并非简单的一团和气,双方在划拨规模上始终存在分歧。国资委的看法是沿用早年的规定,将新发、增发股票时,按融资额的10%出售股份,并划归社保。但社保理事会则希望国家可以更为"慷慨",从所有国有企业都拿出10%用于社保基金的长远积累。这种分歧使得双方僵持不下。
为了推动国有股减持以支持社保,社保方面最终做出了让步,基本接受了国资委的方案。这才使得事情再次发生转机。
不过由于上次国有股减持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意外反响,相关决定的做出不仅要审慎,而且要择机。
知情人士透露,即便实行减持,减持的实际规模也会相当有限,远不足以对市场带来实质影响,但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仍不可忽视。
事实上,社保基金的收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高西庆所主导的社保基金投资理念之一就是,如果相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长期向好,那么就"不必选择入市时机"。但不得不承认,随着牛市的推进,其投资收益率也正水涨船高。
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迫近,社保资金压力同样有增无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此直言不讳:由于社会统筹部门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多年来混账经营的后果使得个人账户到2005年底就已经出现了8000多亿元的"空账"。同时各级财政每年都要为此进行巨额的财政补贴。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发展公告显示,当年全国各级财政补助养老金651亿元。但随着做小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不断推进,这一补贴金额还会激增。
重现"5・30"式暴跌?
早在
当年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三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次日,受国有股减持方案暂停的消息刺激,个股全线上涨,创当年实施涨跌幅限制以来最大的一次单日涨幅。
由于市场弥漫着对国有股减持的恐慌情绪,这一方案很快夭亡。
此一时、彼一时,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已经给证券市场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而流动性过剩使市场的资金供应一直相当充沛。"即便国有股减持近期施行,对市场的影响也远没有6年前的威力。"一位经历了那场风波的券商高层对记者说,"市场已经变了,一个北京银行IPO就能冻结资金近1.9万亿元,何况,管理层也不会让国有股集中释放。"
招商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师赵建兴认为,目前鼓励已解禁的国有股加快减持速度,允许新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以充实社保基金的可能性较大。但股市不会因此重蹈2001年熊市的覆辙,赵建兴表示,当年的情况是,资本市场的市盈率近60倍,而未来几年企业利润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而当前企业盈利能力却已不可同日而语。预计明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将达到60%左右,2009年也可保持在50%,股市的动态市盈率基本在20倍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的国有股减持,对市场冲击有限。
但是,私募基金经理胡东不这么认为,"'5・30'探底回升以来,获利盘巨大,我相信市场还会经历一次急速回调,任何利空都会被放大。"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