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一, 七月 23, 2007

银行与股市的另一种关联

 
http://enician.spaces.live.com/Blog/cns!775E7E8ED321B61A!1248.entry

到银行排队是一件很令人厌恶的事情。不过我觉得并不是银行的问题。如果你仔细计算过一个柜员一天能够办理的业务笔数的话,你会知道每一笔业务的成本是多少,你也就会知道,很多人是在滥用银行的免费服务。因此,作为代价,人们就必须支付更多的时间成本。
其实我更加希望银行可以对每一笔业务收费,这样的话,很多人就不会拥堵在银行柜台前了,而对我来讲,也就没有必要因为银行耽误的时间而在其他方面付出更高的代价……相对于支付柜台服务费用,要在每个银行办一张金卡是很麻烦的事情。

不过等待银行的排号机也提供了一个机会,你可以观察人们在干什么。
那些交水电费和取退休金的人是银行的拥堵来源――按照很多银行的说法,他们最希望的是这些客户能够交给其他银行,可是谁想要呢?而新增加的拥堵则来自基金。银行销售基金与股市的火爆其实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银行利用客户对其的信任销售基金来赚取营销费用(很多人以为银行买的产品就是只赚不赔的),从而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来源;而股市的上涨则支撑了人们对于基金的信心,从而推动银行的基金销售。如果说普通的申购和认购对于股市的资金是一次性的增加,那么许多银行力推的定投则是想股市提供了可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
这种游戏会持续多久呢?我觉得最关键还是看市场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只是对于存量资产的追捧,那么随着价格相对于基本面的不断上涨,总会有泡沫破灭的一天。但是充裕的资金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廉价的资金来源,包括高企的IPO和增发价格。这些廉价的资金只要被合理的运用,其实也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以达到和价格相称的程度,这样就可以维持一种股价上涨――融资成本降低――基本面改善――估价上涨的良性循环。但是我们的市场能不能足够健康,保证这些资金被妥善使用呢?过去我们的股市并没有做到,而现在,我们不能说做不到,但这确是一个挑战。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依靠信心维持的,而信心自身也需要一个健康的市场来维护。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