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星期二, 五月 10, 2005

穷国的浪费与富国的节俭

 
穷国的浪费与富国的节俭



    孩子又要屁颠屁颠地去上学,开学前一天,像所有家长们常做的那样,我们帮他清
理小书柜,将从幼儿园到三年级的旧课本搜索出来,交给上门来收旧纸的小贩。一称,
竟有四斤多重。
  打发旧书废纸,我们已非一次。我和她小学加中学的书本,因出身农村的缘故,全
部擦了屁股,如今大多在从粪便到作物的循环中万劫不复。中专和大学时用过的那些大
路货教材,以历次搬家中成为鸡肋,丢了可惜,保留下来吧,今生恐怕再也难得一用。
空间宝贵的公寓里很难给数十年的闲杂一席之地。结果可以想见,择其善者而留之,其
不可留者则统统扫地出门。我大致作了个估算,一家三口,至目前为止,花在买课本上
的费用累计起来,换成现在的币值,应在3000元上下。我进而算了一笔帐:全国每年总
有近3亿个家庭有人上学,上学就免不了买书,每个学生书费以平均100元计,一年下
来,我们这个国家花在课本上的钱就是300亿。300亿!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么大的一笔开销,比国家给整个西部的拨款差不多,却用在一次性消费上。闭上眼
睛,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可堆成一座西山的簇新和半新不旧的书被毁弃,或成为
蠹虫的乐园。真感到心疼!再转念一想,如此巨大的一笔浪费,竟然从“代表最广大人
民群众利益”的最高层,到为油盐发愁的穷光蛋都默认为合情合理,感到的便不是心
疼,而是有些悲哀了。
 在世界头号富国美国,这笔开支是不存在的。在那里,学生们的教材全由学校图书馆
供给。书们在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我们穷得没裤子
穿的父母到处借书杂费时,地球另一面,天下最有钱的家庭却省下了这些money,当我
们为保护环境大呼少伐林木时,美利坚的人们不声不响地从教材循环使用中少砍了亿万
棵大树。
 从美国的作法不难看出,让学生用旧书,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政策,不需要很高深
智商就能想得到和作得到的,为何在我国就从来没提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
政府的议事日程呢?原因在于,这样做势必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会问,哪部分人
的利益?难道这部分人的利益比大众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更重要么?
答曰:至少有三部分人的利益。新华书店是其一,教育部门是其二,学校是其三。现在
全国从上至下的新华书店基本上就靠发行教材养活,已是不争的事实。对这块肥肉,教
育界并不甘心拱手让人,前几年打了几次笔墨官司,直打到国务院,最终还是没吃到
嘴。于是,教育部门就另想法子分肥,大量编印各种辅助教材。有的基层学校做得更
绝,五毛钱的薄本子,转手三、五元卖给学生。每年,这三条蚂蟥都要通过教材和教辅
等途径从学生家长腰包里吸走数以百亿计的财富。
 可是,中国的父母们是没有养活书店、养肥官僚学僚的义务的。十几亿家长们最盼望
的,是切实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改革教材使用体制,让学生用旧书,是一件造福14亿
国民的大事,政府再没有理由久拖不决。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